鄧小平
在這么一個重要會議上,我想先就裁減軍隊這件事情,講幾句話。我們下這樣大的決心,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員額減少一百萬,這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現(xiàn)。它表明,擁有十億人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愿意并且用自己實際行動對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減少一百萬,實際上并沒有削弱軍隊的戰(zhàn)斗力,而是增強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即使國際形勢惡化,這個裁減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加必要……
今天我主要想講一講國際形勢、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對外政策。這個問題同我們會議也有關系。粉碎“四人幫”以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對國際形勢的判斷有變化,對外政策也有變化,這是兩個重要的轉變。
第一個轉變,是對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的認識……這幾年我們仔細地觀察了形勢,認為就打世界大戰(zhàn)來說,只有兩個超級大國有資格,一個蘇聯(lián),一個美國,而這兩家都還不敢打……世界很大,復雜得很,但一分析,真正支持戰(zhàn)爭的沒有多少,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還要看到,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發(fā)展,經濟、科技在世界競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這種形勢,無論美國、蘇聯(lián)、其他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都不能不認真對待。由此得出結論,在較長時間內不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世界戰(zhàn)爭是有可能的,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根據對世界大勢的這些分析,以及對我們周圍環(huán)境的分析,我們改變了原來認為戰(zhàn)爭的危險很迫近的看法。
第二個轉變,是我們的對外政策……世界上都在說蘇、美、中“大三角”。我們不講這個話,我們對自己力量的估計是清醒的,但是我們也相信中國在國際事務里面是有足夠分量的。……根據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我們改善了同美國的關系,也改善了同蘇聯(lián)的關系。我們中國不打別人的牌,也不允許任何人打中國牌,這個我們說到做到。這就增強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增強了中國在國際問題上的發(fā)言權。
總之,一個是對國際形勢的判斷,一個是根據這個判斷相應地調整對外政策,這是我們的兩個大變化。現(xiàn)在看來,這兩個變化是正確的,對我們是有益的,我們要堅持下去。只要堅持這樣的判斷和這樣的政策,我們就能放膽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我們的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我們的立足點還是自力更生,但是我們搞開放政策,利用國際和平環(huán)境更多地吸收對我們有用的東西,這對加速我們的發(fā)展比較有利。
最后我再講一點。大家很關心軍隊的建設,關心軍隊裝備的現(xiàn)代化,這個問題也涉及大局。四個現(xiàn)代化,其中就有一個國防現(xiàn)代化。如果不搞國防現(xiàn)代化,那豈不是只有三個現(xiàn)代化了?但是,四化總得有先有后。軍隊裝備真正現(xiàn)代化,只有國民經濟建立了比較好的基礎才有可能。所以,我們要忍耐幾年。我看,到本世紀末我們肯定會超過翻兩番的目標,到那個時候我們經濟力量強了,就可以拿出比較多的錢來更新裝備。可以從外國買,更要立足于自己搞科學研究,自己設計出好的飛機、好的海軍裝備和陸軍裝備。先把經濟搞上去,一切都好辦?,F(xiàn)在就是要硬著頭皮把經濟搞上去,就這么一個大局,一切都要服從這個大局。
【編后】這是1985年6月4日,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講話精準判斷了國際形勢,準確定位了對外政策,對國家以及軍隊的建設、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