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婕
清晨的廣場上,成百上千只鳥兒喧鬧著。奇怪的是,鳥兒們都是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嬉鬧,極少朝其他群的鳥兒鳴叫。
而今天,人類社會好像也成了一個擁擠而疏遠的廣場。我們交往的空間越來越大,而我們心門后留給社會的空間卻越來越小。為何我們走不進別人的心,也開不了自己的門?這也許是我們丟失了責任之匙。
責任,在于相信人心。
人心,不是帶刺的玫瑰,沒有利刺會刺傷我們的憐憫;不是寒冷的雪原,沒有冰雪會凍透我們的熱情。野狼尚且愿意相信同伴,在團結與扶持中稱雄,為何人不可以?我們看到一個假摔敲詐的老人,卻不能忘記千千萬萬個劉盛蘭老人在以一己之力資助著上百名學子;我們看到一個歹徒在持刀傷人,卻不能忘記兩會開幕前那為昆明暴動中傷亡者虔誠的靜默;我們看到有人趁黑偷走井蓋,卻不能忘記全長沙城為落井失蹤女孩伸出雙雙援助搜救的手……我們應當記取的,歷史將會記取的,不會是偶爾的罪惡,而是那細微處讓我們潸然淚下的心靈。
老舍說,心是一棵樹,愛與希望扎在土里。抬頭望,我們依舊能看到人心開出的透著盎然春意的花朵??v是花瓣背后有暗斑,瑕疵終究不掩瑜,惡人偶爾的張牙舞爪終究只是短暫的黑夜,而光明才是永恒。我們記得爛漫春花,也當記得淳樸人心。相信人心,為責任立本,為愛奠基。
責任,在于開放本心。
沒有人天性冷漠,沒有人自縛于心。我們閉鎖自己的心,不過是害怕被這個世界傷害,殊不知,我們在無形中也傷害了這個世界。就像安德烈·莫洛亞所說,衰老最大的悲哀不是身體的衰弱,而是人心的冷漠。我們緊閉心門,也扼殺了社會的朝氣,把自己一步步推向衰落的邊緣。開放本心,便是不害怕,讓自己為這個社會做點什么——不求高尚,不求偉大,唯求真切,唯求坦誠。
20世紀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的黑暗中國,魯迅的吶喊振聾發(fā)聵,陳獨秀的剖白直入人心,李大釗的宣講沸騰血液——那個年代,人人似乎都麻木了,看淡了社會的種種不公,就四處逃避,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正是一群像魯迅這樣的勇士,敢于面對慘淡的人生,直視淋漓的鮮血,無所畏懼與顧忌,開放了本心,用最火熱的心溫暖著整個社會,點亮了奮力前行的火炬。
兩千多年前,墨子用堅定的目光在歷史上刻下“兼愛”二字,卻因我們被自己放大的不良人心與故作的冷漠而被忽視了,只留得人們的真善美在空中樓閣里孤獨地閃著微光。
我們的責任之匙在哪里?在你心里,在我心里。相信人心,給責任一個空間;開放本心,給責任一條出路。愿我們都能以一顆責任之心,叩開遠在空中的人心,開一扇幸福的門。
小作者在人與動物的類比或對比中去審視人心,直面當下。面對當今社會人心的冷漠、道德的滑坡、責任感的缺失,作者縱橫古今中外,擷取名家智語,加上個人的靈心慧思,呼吁人們要相信人心,開放本心,履行責任,表達對淳樸的人性回歸的熱望。(顏翊)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