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改革力度的不斷加深,個人所得稅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我國的社會經濟中卻受到很所方面的限制,因此,本文就重點分析了個人所得稅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完善個人所得稅的措施,以便提高公民的納稅意識。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 限制 納稅意識 完善
一、決定個人所得稅的影響因素
不管是任何形式的稅種,想要能夠運行順暢和開征,以及保障其在稅制中的地位,都必須有良好的條件保駕護航,這點對于個人所得稅來說尤為重要,甚至需要的條件更高。通常的情況下,影響個人所得稅的原因有以下三個:第一,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第二,國家目前的經濟體制;第三,國家在稅政方面的能力。個人所得稅的稅源主要取決于國家目前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的高低,這是影響稅源的最主要的客觀條件;個人所得稅存在于什么樣的制度空間取決于我國實行的經濟體制的狀態(tài);而國家在稅政方面的能力則影響著個人所得稅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以及個人所得稅制度的選擇,對我國的稅收的工作效率和稅收目標的完成起著決定性作用。此外,個人所得稅的制度得以運行的決定性的環(huán)境因素則是納稅人的納稅意識以及個人所得稅的分配機制,納稅人的納稅意識是個人所得稅制度運行的“軟環(huán)境”,分配制度則是“硬環(huán)境”。
二、個人所得稅的限制因素
(一)不能依法治稅
稅收行政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稅務機關遵從法律的規(guī)定對稅收進行組織收入,并不存在一些所謂的“稅收任務”或者“稅收計劃”,如果出現(xiàn)稅收收入不足的狀況,國家可以通過正當?shù)氖侄?,按照法定的流程對稅法進行修改完善,而不是在執(zhí)行稅法的過程中制定所謂的“稅收任務”或者“稅收計劃”。但是在稅收工作中卻逐漸形成了任務大于法的不良風氣,稅收的任務直接影響到稅收人員的績效考核、晉升以及獎懲等,忽略了執(zhí)法的重要性,這就與稅收的本質意義和要求背道而馳,違背了法制的尊嚴。
(二)政府、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對政府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納稅人的權利、義務的稅法規(guī)定是不全面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就個人所得稅來說,政府有使納稅人了解納稅的各種事項和義務,因此,我國目前很少有公民對納稅的所有事項和義務是非常了解的,及時那些“大人物”也不是非常清楚納稅是怎么回事;二是,政府必須讓納稅人明白,他們所繳納的稅款都去了那,干了什么,要接受納稅人的監(jiān)督,也就是讓納稅人明白納稅人有什么權利,即“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因此,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就是政府、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不健全。
(三)制度約束不夠
目前我國的代扣代繳制度軟弱無力,現(xiàn)行稅法中沒有明確不按規(guī)定履行扣繳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應負有哪些法律責任,這強化了其逃脫扣繳義務的動機。因而扣繳義務人自覺履行扣繳義務并不普遍,有些甚至幫助納稅人逃稅。至于個人自行申報制度,更是形同虛設,沒有幾個人能自覺申報所得,主動納稅。即使不交稅,一般也沒有人來稽查;即使查了一般也查不到;即使查到了,一般也沒有什么嚴厲措施,幾乎都能“擺平”。于是所謂自行申報實質上是稅務機關一廂情愿的事情。
三、個人所得稅的完善措施
(一)加大個人所得稅征管改革的力度
由于目前我國的個人所得銳制度無論是在社會、經濟還是政治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限制問題,基本上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所以要求稅收機構必須將稅收的重點工作放在稅收征管方面,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無論是稅收政策的貫徹還是稅收改革的進行,都要有完善的稅收征管制度來作為保障。所以說,我國現(xiàn)行的個人所得稅的關鍵部分就是將稅收的征管搞好,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對稅收征管進行規(guī)劃和改革,要重點突破,但是一定要做好基礎,因此,在進行稅收征管過程中重點工作就是普遍推廣代扣所得稅源泉控制的有效方法,從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預防稅款的流失,需要注意的是在該制度推行過程中需要所有的支付個人所得稅的單位來進行有效的配合,并且還要建立起一個制度,用來激勵和約束扣繳義務人,另外,還要加強打擊偷稅、漏稅人的力度,尤其是在那些偷稅額度較大的個人在他們補稅的同時還要加大罰款的力度,從而確保個人所得稅征管改革能夠順利的進行。
(二)完善服務內容,優(yōu)化服務手段
稅收機構要完善自己的服務內容,服務手段也要豐富,可以實施預約服務、提醒服務以及上門服務等服務方式,并且還要大大簡化辦稅的程序,使審批手續(xù)不在繁雜,還可以在申報方式上實施電話申報、網上申報以及郵寄申報等多元化的方式,還可以推廣使用電子結算和銀行卡結算等多種繳納稅款的方式。完善“網上稅務局”,使晚上辦稅的業(yè)務不斷得到拓展,從而實現(xiàn)無紙化辦稅方式,還要加大對個人所得稅計算軟件的開發(fā)力度,這樣可以使納稅人登陸網站免費進行下載,還要積極地推動納稅人準確記錄年度所得,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使申報人的自覺性和準確性得到提高。
(三)加強納稅輔導宣傳,進一步提高公民納稅意識
為了提高我國公民的納稅意識,稅收機構要加強對公民稅收的宣傳力度和輔導工作的力度,使公民們都能意識到納稅是每一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還要加強對公民納稅程序的輔導,使他們都能明白納稅的優(yōu)惠政策,另外還要將納稅的宣傳工作做到日常化、常態(tài)化,從而貫徹在全年的工作過程中,在納稅輔導宣傳過程中可以借助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比如:進入小區(qū)進行宣傳、開設專門的稅法宣傳課堂、開展稅法有獎知識競答、公交車宣傳、出租車宣傳以及電子郵件等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在最大程度上加大對稅法的宣傳和輔導力度,稅法的宣傳活動必須具有經常性,從而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使公民的納稅意識得到增強,為我國營造一個良好的依法治稅社會環(huán)境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數(shù)額也越來越大,但是也出現(xiàn)了很多限制因素,因此必須重視這些限制因素,進而完善納稅制度,確保在我國營造一個依法治稅、納稅的良好社會風氣。
參考文獻:
[1]劉久揚.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政策解讀[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1(12)
[2]牛雪紅.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分配功能及其優(yōu)化[N].宜春學院學報, 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