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絢,趙曉驍,陳溫容
(廣州市天河區(qū)婦幼保健院 保健部,廣東 廣州 510620)
出生缺陷也稱先天異常、先天畸形、發(fā)育缺陷,是指胚胎發(fā)育紊亂而引起的結構、功能、代謝、精神、行為、遺傳等方面的異常[1]。出生缺陷原因很復雜,據(jù)統(tǒng)計,有20%~30%由遺傳因素引起,包括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及染色體畸變等。在環(huán)境因素中,由母體疾病及宮內病原體感染所致者約占5%,由環(huán)境有害化學物質或藥物導致者約占1%。其余60%~70%病因未明,估計可能是環(huán)境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2- 3]。出生缺陷是導致圍產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影響出生人口質量,嚴重影響個人健康,給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已經成為影響全球的主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4]。因此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學研究也受到普遍重視。本研究通過分析2007至2012年廣州市天河區(qū)出生缺陷的流行情況及其危險因素,為相關部門預防出生缺陷制定相關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
選擇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在廣州市天河區(qū)16家產科醫(yī)院或設有產科的醫(yī)院分娩或引產的孕28周至產后7 d的圍產期出生缺陷患兒(包括活產、死產、死胎,排除計劃生育引產)作為病例組,根據(jù)《中國出生缺陷監(jiān)測方案》中23類出生缺陷的定義、特征、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疾病分類按照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編碼(ICD- 10)進行分類;按照1∶1配對的方法隨機選擇同時期(出生時間相差不超過1周)在同一家醫(yī)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兒作為對照組。
參考相關文獻[5- 6]設計調查表,對圍產兒及母親情況進行調查,收集研究對象相關資料。調查內容:圍產兒基本情況,包括出生日期、胎齡、出生體重、缺陷類型等;圍產兒母親的基本情況,包括孕婦年齡、常住地、戶籍類型、文化程度、孕產次、產檢機構等;孕早期患病史,包括發(fā)熱、風疹、巨細胞病毒、肝炎、其他患病情況等;孕期有害因素接觸史,包括孕期服藥情況(磺胺類藥、抗生素、避孕藥及其他各類藥物)、酗酒、接觸放射線、化學制劑及其他有害物質等。研究變量及其賦值見表1。
表1研究變量賦值
變量賦值胎齡連續(xù)變量出生體重連續(xù)變量母親年齡連續(xù)變量母親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初中-2,高中/中專-3,大專及以上-4母親戶籍廣州市-1,廣州市外-2孕前體檢無-0,有-1孕期經常攝入優(yōu)質蛋白(≥1次·d-1)否-0,是-1孕期經常攝入蔬菜水果(≥1次·d-1)否-0,是-1流產史無-0,有-1孕產史無-0,有-1孕早期患病史無-0,有-1孕早期口服/注射藥物史無-0,有-1孕期放射線接觸史無-0,有-1孕期化學物質/制劑接觸史無-0,有-1孕期吸煙無-0,有-1孕期飲酒無-0,有-1母親先天性疾病史無-0,有-1孕出生缺陷兒史無-0,有-1父親先天性疾病史無-0,有-1出生缺陷對照組-0,病例組-1
在正式調查前先進行小范圍的預調查,根據(jù)預調查的結果調整調查方案和修訂調查表。調查前對有醫(yī)學背景的調查人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所有調查內容均由調查員在場協(xié)助被調查者完成,對可疑不合格問卷采取現(xiàn)場詢問或再次講解后補充填寫或修改;數(shù)據(jù)經過核實無誤后分類整理,進行雙人雙錄入。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生缺陷的相關危險因素,變量篩選方法:Forward,LR,變量入選標準α=0.05,剔除標準為0.1。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全區(qū)16家監(jiān)測醫(yī)院2012年度住院分娩圍產兒30 538例(活產30 339例、死胎187例、死產12例),出生缺陷患兒564例,出生缺陷發(fā)生率18.47‰。前3位出生缺陷依次為先天性心臟病189例,多指(趾)81例,唇裂29例。各類出生缺陷構成及發(fā)生率詳見表2。
表2各類出生缺陷構成及發(fā)生率(n=30 538)
出生缺陷疾病分類n發(fā)生率/‰先天性心臟病1896.19多指(趾)812.65尿道下裂371.21胎兒水腫綜合征290.95唇裂290.95腭裂240.79并指240.79馬蹄內翻足240.79唇腭裂160.52脊柱裂150.49外耳其他畸形(小耳、無耳除外)150.49唐氏綜合征150.49先天性膈疝110.36先天腦積水110.36肢體短縮80.26臍膨出70.23直腸肛門閉鎖或狹窄70.23腹裂50.16食道閉鎖或狹窄50.16腦膨出40.13無腦畸形20.07其他60.20合計56418.47
對病例組和對照組圍產兒的全部研究因素進行單因素χ2檢驗,結果顯示,有10個影響因素在病例組和對照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危險因素7個,分別為孕早期口服/注射藥物史、孕期放射線接觸史、孕期化學物質/制劑接觸史、孕期吸煙、母親先天性疾病史、孕出生缺陷兒史、父親先天性疾病史;保護因素3個,分別為孕前體檢、孕期經常攝入優(yōu)質蛋白、孕期經常攝入蔬菜水果。見表3。
在單因素分析的基礎上,以出生缺陷作為因變量(病例組Y=1,對照組Y=0),以單因素篩選的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孕期放射線接觸史(OR=2.205)、孕期吸煙(OR=1.899)、母親先天性疾病史(OR=2.124)、孕出生缺陷兒史(OR=3.893)是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孕期經常攝入優(yōu)質蛋白是出生缺陷的保護因素(OR=0.874)。見表4。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缺陷率高發(fā)國家之一,全國出生缺陷總發(fā)生率為11‰~15‰,每年有80~120萬出生缺陷兒誕生,且呈逐年上升趨勢。2007年全國前5位的出生缺陷疾病依次為先天性心臟病、多指(趾)、總唇裂、神經管缺陷和先天性腦積水,發(fā)生率分別為2.51‰、1.63‰、1.31‰、0.72‰和0.68‰。根據(jù)我國出生缺陷監(jiān)測和殘疾兒的調查結果,全國累計有近3 000萬個家庭曾生育過出生缺陷和先天殘疾兒,約占全國家庭總數(shù)的近1/10,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6]。本研究顯示,天河區(qū)以醫(yī)院為基礎的出生缺陷發(fā)生率18.47‰,前3位出生缺陷依次為先天性心臟病、多指(趾)、唇裂,發(fā)病順位與全國水平相同,總體發(fā)生率高于全國水平,可能的原因來自于兩方面:一方面由于研究所在地廣州地處一線發(fā)達城市,工作生活節(jié)奏相對更快,環(huán)境、職業(yè)污染更為嚴重,這些都會直接損害育齡婦女的生殖健康;另一方面由于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增加了出生缺陷的檢出率。
本研究通過病例對照的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對圍產兒出生缺陷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篩選,結果顯示,孕期放射線接觸史、孕期吸煙、母親先天性疾病史、孕出生缺陷兒史4個因素是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孕期經常攝入優(yōu)質蛋白是出生缺陷的保護因素。電離輻射可對受照者后代造成形態(tài)上或機能上的缺陷,即產生遺傳學效應。蔡晶[2]綜述有關文獻表明,臨床用碘131治療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生育年齡婦女時,輻射閾值0.1 Gy左右對妊娠早期的胚胎造成畸形的可能不大,但妊娠婦女如在胎兒甲狀腺及器官開始形成時期接觸類似同等量的輻射,則可能會導致胎兒甲狀腺消融,出生后生長遲緩而導致智商降低。國外多項研究[7- 8]報道,母親孕期吸煙或被動吸煙會顯著增加神經管畸形、唇腭裂等出生缺陷的發(fā)病風險;香煙中的誘變劑通過父母吸煙由血液循環(huán)進入體內影響生殖細胞并造成潛在的不利影響,而且香煙中的多種有害物質可通過胎盤危害胎兒健康[9];本研究也顯示母親孕期吸煙是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為不吸煙者發(fā)病風險的1.899倍。本研究結果顯示,孕婦有先天性疾病史、曾經懷過或產過出生缺陷患兒的孕婦生育出生缺陷患兒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提示出生缺陷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本研究對孕期的膳食情況進行了回顧性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孕期每天至少1次攝入優(yōu)質蛋白是預防出生缺陷的保護因素;這與國內王圓圓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可能原因為蛋白質對胎兒的正常發(fā)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表3出生缺陷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因素BS.E.Wald χ2POR95% CI胎齡0.1020.0851.4270.2321.1070.937~1.309出生體重0.0670.1150.3400.5601.0690.853~1.340母親年齡-0.1570.3010.2740.6010.8540.474~0.540母親文化程度0.1160.1180.9630.3261.1230.891~1.414母親戶籍:本市/外地-0.0970.1210.6340.4260.9080.716~1.152孕前體檢-0.3430.1237.6290.0060.7100.557~0.904孕期經常攝入優(yōu)質蛋白(≥1次·d-1)-0.4790.14111.5430.0010.6190.470~0.817孕期經常攝入蔬菜水果(≥1次·d-1)-0.5260.1067.2480.0070.5910.480~0.727流產史0.2810.2571.1980.2741.3250.801~2.193孕產史0.0490.0910.2940.5881.0510.879~1.256孕早期患病史0.3280.1972.7770.0961.3880.944~2.042孕早期口服/注射藥物史0.7520.2727.7100.0052.1211.244~3.616孕期放射線接觸史0.7140.29211.1410.0012.0421.152-3.622孕期化學物質/制劑接觸史0.7790.2728.2110.0042.1791.280~3.712孕期吸煙0.6610.19811.3270.0011.9371.314~2.856孕期飲酒0.2900.1682.9860.0841.3360.962~1.855母親先天性疾病史0.7560.2329.4880.0022.1301.352~3.356孕出生缺陷兒史1.3620.26426.578<0.0013.9032.326~6.511父親先天性疾病史0.6610.1985.9690.0151.9371.314~2.856
表4出生缺陷危險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影響因素BS.E.Wald χ2POR95% CI孕期經常攝入優(yōu)質蛋白(≥1次·d-1)-0.1350.0664.2150.0400.8740.768~0.994孕期放射線接觸史0.7060.2766.5190.0112.2051.178~3.481孕期吸煙0.6410.2059.7600.0021.8991.270~2.839母親先天性疾病史0.7530.2737.6020.0062.1241.243~3.629孕出生缺陷兒史1.3590.26426.443<0.0013.8932.319~6.535
圍生期出生缺陷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環(huán)境危險因素又有遺傳因素,同時還與母親的行為生活習慣有關。提高遺傳性疾病的診治水平,進行孕產遺傳性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缺陷;改善及減少孕前和孕期不良工作環(huán)境的接觸,在孕前及孕期應當避免高危環(huán)境、遠離電離輻射等有害物質;最后無論孕前還是孕期都應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為胎兒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及外部環(huán)境[11- 12]。
[1] 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60.
[2] 蔡晶.導致出生缺陷的環(huán)境因素研究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5):483- 486.
[3] 張星光,蘇俐,郭淑怡.出生缺陷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11(12):1279- 1281.
[4] 劉艷,劉啟蘭,胡婭莉,等.江蘇省部分地區(qū)出生缺陷病患相關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0,18(9):81- 83.
[5] 王珊,潘新娟,余增麗.開封市出生缺陷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21(2):161- 163.
[6] 李敏,趙麗萍,商穎,等.社區(qū)兒童出生缺陷影響因素探討[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19(10):607- 610.
[7] VEREIDE A B,KAINO T,SAGER G,et al.Effect of levonorgestrel IUD and oral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on glandular and stromal progesterone receptors (PRA and PRB),and estrogen receptors (ER- alpha and ER- beta) in human endometrial hyperplasia[J].Gynecol Oncol,2006,101(2):214- 223.
[8] BUTTINI M J,JORDAN S J,WEBB P M.The effect of the levo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 on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n Australian study and systematic review[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2009,49(3):316- 322.
[9] 張斌,楊蓉,劉明珠,等.武漢市出生缺陷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30):4683- 4685.
[10] 王圓圓,丁亞嬡.出生缺陷與孕婦飲食狀況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1,19(10):137- 138.
[11] 許碧云,崔曉寧,姚敬,等.南京市鼓樓區(qū)孕婦出生缺陷相關知識知曉情況調查與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29(5):524- 527.
[12] 胡濤,周建偉.中晚孕期產前超聲檢查流程規(guī)范化的初步探討[J].現(xiàn)代醫(yī)學,2009,37(6):477-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