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慶 羅正里
(吉林醫(yī)藥學院人文社科部心理學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是神經系統(tǒng)中一類與年齡相關的進行性疾病〔1〕。PC12細胞為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克隆的細胞株,作為典型的神經細胞,被廣泛用作神經細胞模型研究〔2〕。NO在細胞內生成氧自由基,過量的自由基引起腦神經細胞氧化還原失衡,進而誘發(fā)細胞凋亡。S-亞硝基-N-乙?;嗝拱?SNAP) 在水溶液中可產生NO,將其加入PC12細胞培養(yǎng)基中,可以引起神經細胞氧化損傷〔3〕。甘草苷(LQ)是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為二氫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如抗抑郁、抗病毒、抗腫瘤、增強免疫調節(jié)等功能〔4,5〕,但LQ對神經細胞的保護作用未見相關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LQ對NO誘導的PC12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
1.1試劑 PC12細胞購自中科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四甲基偶唑鹽(MTT)購自美國Sigma公司;DMEM培養(yǎng)基、胎牛血清購自杭州四季青公司;乳酸脫氫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
1.2細胞培養(yǎng)和分組 將PC12細胞種于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基中,放入 37℃、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每48 h換液一次,胰蛋白酶消化傳代。收集處于對數生長期細胞,種于96孔板,分為4組:空白對照組、模型組、LQ低劑量組(50 μmol/ml)、LQ中劑量組(100 μmol/ml)、LQ高劑量組(200 μmol/ml)。LQ各劑量組加入SNAP前,先加入相應濃度的LQ處理1 h。除空白組外,各組加入終濃度500 μmol/L 的SNAP造模。
1.3MTT法檢測細胞活力 將處于對數生長期的PC12細胞1×104個接種至96孔板中200 μl/孔,各組SNAP誘導48 h后,加濃度為10 mol/L的MTT 20 μl,37℃孵育4 h,吸去培養(yǎng)液,加入150 μl DMSO,振蕩10 min,酶標儀570 nm處檢測樣品吸光度值。每組設3個復孔,重復3次。
1.4LDH、SOD、MDA活性測定 SNAP誘導PC12細胞48 h后,收集各組細胞培養(yǎng)液,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測定各組LDH、SOD、MDA活性。
1.5細胞凋亡率測定 SNAP誘導48 h后,PBS洗滌,胰酶消化后PBS再清洗細胞2次,收集細胞,置于200 μl緩沖液中,Annexin V-FITC/PI避光染色5 min,加入流式細胞儀的樣品室進行檢測。每組設3個復孔,計算平均凋亡率。
2.1LQ對NO誘導的PC12細胞活力的影響 MTT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LQ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的OD值明顯升高(P<0.05)。提示LQ能夠減弱SNAP對細胞損傷的作用。LDH活性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LQ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的細胞培養(yǎng)上清中LDH活性明顯降低(P<0.05),說明甘草苷可以使PC12細胞膜損傷減輕。見表1。
表1 LQ對NO誘導的PC12細胞活力的影響(n=3,±s)
2.2LQ對NO誘導的PC12細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組PC12細胞的SOD活性顯著降低,MDA含量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LQ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細胞的SOD活性顯著升高,MDA含量顯著降低(P<0.05),提示LQ可以增強PC12細胞的抗氧化能力。見表2。
2.3LQ對NO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率的影響 與模型組比較,LQ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的細胞分布于凋亡象限的比例逐漸遞減,其細胞凋亡百分率依次為(22.90±12.40)%、(14.76±12.31)%,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P<0.01)。見圖1。
表2 LQ對NO誘導的PC12細胞NO、MDA含量的影響(n=3,±s)
圖1 甘草苷對NO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率的影響(n=3,±s)
NO是一種具有細胞間第二信使功能的效應分子,在神經、血管等系統(tǒng)中起著廣泛的作用。在神經細胞損傷中神經元型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免疫型NOS激活產生的NO可以激活凋亡級聯(lián)反應,誘導細胞凋亡,具有神經毒作用〔6〕。
LDH是細胞內的一種穩(wěn)定的酶,細胞損傷后細胞膜通透性增加,LDH漏出細胞外,其含量間接反映神經細胞損傷程度。本研究結果提示LQ對NO誘導的PC12細胞損傷具有保護作用。SOD是機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其活力可以體現機體的抗氧化活力。MDA水平可以標示細胞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本實驗結果顯示,LQ可以增加PC12細胞的抗氧化能力,減少自由基氧化損傷。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顯示,LQ對PC12細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LQ對NO誘導的PC12氧化損傷和細胞凋亡具有明顯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是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保護神經細胞、減輕自由基對其損害。
4 參考文獻
1Barnes DE,Yaffe K.The projected effect of risk factor reduction on Alzheimer's disease prevalence 〔J〕.Lancet Neurol,2011;10(9):819-28.
2Chen XC,Zhu YG,Wang XZ,etal.Protective effect of ginsenoside Rg1 on dopamine-induced apoptosis in PC12 cell〔J〕.Acta Pharmacol Sin,2001;22(8):673-8.
3陳曉春,朱元貴,陳麗敏,等.一氧化氮誘導PC12 細胞凋亡及人參皂苷Rg1 的保護作用〔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2;18(5):516-9.
4李 翠,徐必學,張永萍,等.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測定方法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3):564-6.
5劉俊英,張 穎,閆 爽.甘草的藥理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1;3(9):461-3.
6Clementi E,Brown CC,Feelisch M,etal.Persistent inhibition of cell respiration by nitric oxide:crucial role of Snitrosylation of mitochondrial complex Ⅰand protective action of glutathione〔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8;95(10):7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