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玉 若賦
有關(guān)部門預測,2015年,中國游艇帆船市場消費規(guī)模將達到2000億至3000億元。中國帆船運動愛好者的隊伍不斷壯大,駕帆遠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夢想,如果說它仍然是一種“貴族運動”的話,其門檻并不在于金錢,而在于從事這項運動所應具有的頭腦、品位和態(tài)度。
2012年11月8日,51歲的萬金玉和她61歲的瑞典丈夫若賦駕駛帆船從墨西哥出發(fā),歷時16個月,在海上漂泊了兩萬多公里,橫跨9個國家和地區(qū),途經(jīng)39個島嶼,成功地橫渡太平洋,于2014年3月19日抵達香港,完成了他們環(huán)游航行的第一段航程。
揚帆遠航,聽著就浪漫,再加上一段浪漫的跨國婚姻,他們“因愛啟航”的故事吸引了無數(shù)眼球。而萬金玉和若賦更想告訴公眾的卻是:帆船運動的專業(yè)度非常高,浪漫絕不是航海旅行的全部,必須腳踏實地。在“說走就走”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們的故事讓我們重新思考“遠航”這件事的真正意義。
為了實現(xiàn)環(huán)球航行的夢想,萬金玉和若賦船長踏踏實實準備了5年。大海加白帆,天賦的浪漫情調(diào)很容易讓人對帆船旅行產(chǎn)生誤讀。然而,沖動和熱情不能讓一艘30年歷史的舊船修整如新,更不能在遙遠的大洋中心保障航海者的生命安全。相比陸地,海洋更加沒有捷徑可走,準備工作中的一點疏忽,都可能成為致命隱患。放下“說走就走”的表面瀟灑,靜下心來進行一些基本訓練,才是進入帆船世界的靠譜方式。
環(huán)球航海是若賦船長一生的夢想,為此他研究了過去30年太平洋的氣象、洋流等數(shù)據(jù),自制出功能強大的GPS系統(tǒng),閱讀了大量相關(guān)書籍……雖然他擁有18年航海經(jīng)驗,但依然謹慎如初,一絲不茍地為實現(xiàn)夢想做著準備。
婚后5年我們一直在瑞典鄉(xiāng)下生活,日子平靜安穩(wěn)。起初我對環(huán)球航海這回事還是充滿期待的,盡管若賦常常講起過去航海時遇到的種種危險,但我腦海中浮現(xiàn)的仍然是一幅看日出日落、觀云卷云舒、聽鷗鳴鳥語的迷人畫面。2012年10月,若賦的夢想終于進入實施階段,我跟隨他去墨西哥看一年前購買的一艘名為“ORA DEL”的二手帆船,見到船的一瞬間,我曾經(jīng)的美好想象就徹底破滅了。
這艘36英尺(約12米)的帆船產(chǎn)自1986年,看上去許久沒有使用過了,船身布滿灰塵,拉開艙門,一陣霉味撲鼻而來,衣柜中橫七豎八地躺著滿是污垢的救生衣。我們買的是裸船,船上什么裝備都沒有。望著窄小的大床房門,我鼻子一酸差點哭出聲來——這就是我未來3年要在海上生活的地方嗎?要知道,為了它,我們將在瑞典苦心經(jīng)營的農(nóng)場以市場最低價賣掉了大半,那是Nylander家族世襲的一片土地。委屈、失望、沮喪一時間全都涌上心頭,若賦也不由得嘆了口氣說:“老婆,賣了它我們回家吧?!?/p>
然而,這艘船上寄托著若賦船長的夢想,如果放棄它,重新選擇、評估、購買、辦理手續(xù),又不知要花去多少時間。冷靜下來后,我決定留下它。我對若賦說:“讓我們發(fā)揮‘小強精神’,給這艘老船來個舊貌換新顏?!?/p>
若賦開始盤算翻新所需的材料和設(shè)備,我則根據(jù)當?shù)嘏笥训耐扑]奔波于大大小小的市場,反復對比考量——我們不是富豪,也沒有固定收入,必須精打細算才能確保遠航如期完成。
10月的墨西哥驕陽似火,連續(xù)半個多月的緊張工作讓我變得又黑又瘦。工作之余,我們就和航海人聚餐,聽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分享航海經(jīng)驗,這對我們來說是學習的好機會。有位船主35歲時愛上航海,一邊打工賺錢一邊航行,已經(jīng)在帆船上生活了30多年,他說很想在陸地上買房安定下來,可是折騰了這么多年幾乎沒有積蓄,只能作罷,看來航海并非總是和“浪漫”相聯(lián)系。一次聚餐時,有個美國朋友推薦了當?shù)匾粋€木工油漆師傅,師傅告訴我們,墨西哥商場出售的油漆并不適合在帆船上使用,否則船上有木頭的地方會很快被海水侵蝕而腐朽,增加維護成本。類似這樣的專業(yè)提醒,讓我們少走了不少彎路。
我們沒日沒夜地修整、調(diào)試帆船,11月1日,大部分工作已經(jīng)完成:油漆龍骨、船身打蠟拋光、帆船的木質(zhì)框架上光油、清洗甲板、安裝自動舵、組裝和安裝淡水轉(zhuǎn)換器、添置各類工具、安裝電池、清理線路、檢測桅桿、檢測發(fā)動機等各項技術(shù)參數(shù)、檢測無線電路、安裝GPS和太陽能……每個步驟都必須嚴格把關(guān),—些專業(yè)驗船師認為不必更換的小零件,比如螺旋槳固定器,我們也都換了,因為準備充足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我們在海上的生命安全。隨后幾天,我們又陸續(xù)完成了風力發(fā)電裝置的安裝、掛主帆前帆、將手劃艇吊上帆船、組裝備用淡水轉(zhuǎn)換器等工作,很快就可以下水試航了。
之前我的航海經(jīng)驗為零,通過這次舊船翻新,我熟悉了帆船的構(gòu)造和性能,休息時若賦就給我上課,講解遇到風浪時如何互相配合操作帆船,教我在大洋上遭遇險情時的應急辦法。準備遠航所需的食物是我的強項,海上生活不同于陸地,船上的廚房空間小,不可能制作復雜的食物,為了適應航海需要,我們從一年前就開始將日常飲食盡量簡單化。
我們也提前做足了體能方面的準備。若賦從小就擅長足球和長跑,手球運動是他的強項,滑冰、滑雪也不在話下。我擅長籃球和長跑,45歲時還挑戰(zhàn)過百米攀巖。在瑞典生活的5年里,我們每天堅持運動一個小時以上,騎單車、打羽毛球、放風箏都是我們的愛好。
環(huán)球航行并非遙不可及,但也絕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航海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一項運動,涉及氣象、洋流、潮汐、地理、海洋生物等眾多知識領(lǐng)域,更需要在物質(zhì)、身體、心理等方方面面進行細致、專業(yè)的準備。
起航前的一個晚上,我們躺在改裝一新的船艙里,感受著微涼的海風,長久以來的努力,讓我們對即將開始的航行充滿了期待和信心。
帆船是富人的游戲嗎?
帆船似乎總是和富人、精英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乘駕帆船的花費并非高不可攀。首先,不一定要自行購買船只,可以租賃俱樂部的帆船,國內(nèi)一些專門的帆船租賃公司,價格最低為每小時2000元左右。帆船培訓按照級別不同,價格從千元到萬元不等。
第1類:龍骨船
船體的中下部突出一塊鐵舵或鉛舵,用來穩(wěn)定船體,減小船體橫移。龍骨船的船體較重,來自風帆和繚索(用來控制風帆的繩索)的負荷也較大,因此需要配備絞盤。上述因素導致龍骨船運動性稍差,但是龍骨船能夠航行的區(qū)域較大,能夠帶來刺激的航海體驗。此外,龍骨船的操縱人數(shù)最少2-3人,多時可達15人或更多。
第2類:穩(wěn)向板船
船體中部有個槽,用以安放穩(wěn)向板。穩(wěn)向板根據(jù)需要可以上下移動。這類船艇輕而快,設(shè)備較簡單,易于制造。由于穩(wěn)向板船下面沒有沉重的龍骨,因此可以用來在水上滑行,當風力足夠強時,船體前半部分會離開水面,帶來起飛一般的感受。這類船多由1-2人操作,有些大型的巡航穩(wěn)向板船可以容納4人。
第3類:多體船
不止一個船體,比如雙體船、三體船。多體船的優(yōu)勢在于它比單體船更加穩(wěn)定,寬大的底座為操作帶來更多方便,同時,浮體能夠防止船在航行時出現(xiàn)側(cè)翻。不過多體船的設(shè)計使得制造成本比同體積的單體船更高。
不要以為學習駕駛帆船很難,其實帆船入門是比較容易的,但精湛的駕駛技術(shù)則需要一生去磨煉。同時,一艘船上,不是一定要掌舵才叫駕駛,每個水手都是在駕駛帆船。
Are you ready?帆船入門課
1.了解帆船行駛的原理,掌握風、帆、船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
2.下水前接受基本指導和安全提醒,熟悉救生衣的穿法,了解安全設(shè)備的使用。
3.上船后注意配合將船帆升起,小船可先在岸邊升好,大船一般在出港后迎風升帆。
4.根據(jù)風向指示器或風向線判斷風向,調(diào)整帆的角度,安全駛離碼頭。
5.帆船在航行中除正迎風或正順風外,一般都會有所傾斜,不必過于擔心。
6.新手上船后,先配合舵手控制前帆,掌握要領(lǐng)后再熟悉主帆和舵的關(guān)聯(lián)動作,之后逐步了解船上每根繩索的名稱和用途。
7.掌握前帆、主帆的基本操作后,可以開始學習掌舵,練習不同風向的駕駛,熟悉風、前帆、主帆、船的航向和舵感之間的關(guān)系位置,掌握駕駛要領(lǐng)。
游艇較穩(wěn)向板船和龍骨船更大,且生活設(shè)施齊全,適合與親友一起出海航行。20世紀70年代,27英尺(約8米)的游艇即可滿足出航需要,之后尺寸不斷增長,37英尺(約11米)左右的游艇成為普遍選擇,甚至出現(xiàn)了50英尺(約15米)的,目前多數(shù)游艇長度在28英尺(約8.5米)至40英尺(約12米)之間。
選擇游艇需要多方面考量
1.游艇體積增大,裝備價格增加。大型帆船需要更多的材料、更有力的絞盤、更粗更長的升降索、帆腳索和控制索。
2.游艇的年度費用與其規(guī)模成正比。大部分小船塢和港口按船只長度的固定比率收費,維修價格也會隨著尺寸增長而增加。
3.大型游艇通常龍骨更深,下錨和停泊需要選擇更深的海域。
4.大型游艇通常需要更多人手,否則很難控制。
特別提示
1.帆船無所謂好壞,重點在于是否適用。
2.選擇一艘帆船,首先要考慮其設(shè)計、結(jié)構(gòu)及建造質(zhì)量,而不是不銹鋼灶臺是否發(fā)亮,或者沙發(fā)顏色是否可心。船殼、舵、龍骨是最重要的基件。
3.船并非越大越好,優(yōu)質(zhì)的小船比劣質(zhì)的大船更能抵擋惡劣天氣。
4.選定船只前,要問自己一些問題:將在何種水域航行?關(guān)于帆船的知識、技術(shù)掌握多少?是否了解所選船只的各項數(shù)據(jù)?是否能冷靜地衡量各項參數(shù)?
5.為了保證航行安全,務必請專業(yè)驗船公司的驗船師進行詳細的技術(shù)參數(shù)檢測,并出具報告。
專業(yè)帆船比賽中,一支隊伍通常由5-8人組成,分工不同,角色互補。一艘12-15米的帆船通常包括以下專業(yè)人士:
1. 舵手(Helmsman)
一般也是船長(skipper)
2. 戰(zhàn)術(shù)家(Tactician)
類似軍師,是國際帆船賽中的頂尖角色
3. 桅桿手或主帆手(Mastman)
負責主帆、前帆、球帆的升降
4. 主帆平艙工(Mainsailtrimmer)
負責操作主帆絞盤
5. 瞄手(Navigator)
負責觀察風向變化、水流情況等
6. 頭槳手(Bowman)
站在船頭,負責觀察前方競爭對手的綜合狀況
7. 前帆手(Genoa trimmer)
負責前帆的絞盤
8. 球帆手(Spinnaker trimmer)
負責球帆的絞盤
9. 壓舷(Gunnel suppr)
根據(jù)不同的風向、風力,船長會讓暫時沒有任務的人全部移動到左舷或右舷,以獲取更快的速度
如果是長途航海,準備好基本生活所需的物資很重要。
● 衣物
現(xiàn)代航海服裝保暖性好,行動受限較小。駕駛游艇時著裝應有3層:聚丙烯和滌綸等混合材質(zhì)的貼身衣物,可帶走汗液,保持體溫;具有隔離作用的夾層衣物,排出汗液的同時留住暖空氣;外層衣物,使用透氣面料,必須完全防風防水。
● 頭部保護
選擇一頂可以罩住耳朵的人造羊毛帽,不僅能保存熱量,而且被海水打濕后可以迅速變干。
● 足部保護
在甲板上行走可能碰到堅硬、鋒利的東西,導致足部受傷,軟橡膠底的甲板鞋能牢牢抓緊。
● 手部保護
質(zhì)地堅硬的控制索可能劃傷手掌,需要佩戴掌部加厚的帆船手套。在氣溫極低的情況下,還需要一副集保溫性、防水性和高靈活性于一體的手套,以便控制船只。
● 眼睛保護
陽光在水面的反射、明亮的船體和船帆會制造刺眼的強光,一定要佩戴具有高度UV防護功能的太陽鏡。
● 防曬
夏季光照強烈的時候,一定要用遮陽帽和合適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同時多喝水。
環(huán)球航海的確有浪漫有美景,但更多的還是單調(diào)。水天一色,平時會讓人感覺空靈,但當你每天只能看到藍天白云海水時,就會有孤寂感。尤其是穿越大洋的時候,一葉小舟飄蕩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中,內(nèi)心若不夠強大,真的會生出一種恐懼。
同時海洋又是瞬息萬變的,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學會沉著應對突如其來的險情。冒險的快感與死亡的威脅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而冷靜、智慧與意志,是生命最好的守護神,很多時候還得加上一點不可琢磨的運氣。
根據(jù)瑪雅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那一天我們是在海上度過的。
“末日”來臨的前一天,下午2點左右,本來晴好的天氣突然變臉,下起瓢潑大雨。當時我和若賦在手劃艇上,距離帆船停泊的碼頭有很長一段距離。一小時后,雨小了點,我們決定折回碼頭,卻不敵一個接一個的大浪,風越刮越猛,我們將小艇的發(fā)動機打到全速,仍然顯得虛弱無力。接近帆船時,風浪洶涌而來,風速30節(jié)(15m/s,相當于6級風),浪高1米,若賦托著我攀上帆船,船身劇烈搖晃,根本站不穩(wěn)。上船后,若賦第一時間檢查了纜繩與固定球的連接是否牢固——風浪會使帆船急速轉(zhuǎn)動,從而磨損纜繩,導致纜繩脫球,順流而漂。
夜幕降臨,我們在駕駛室觀察風向和浪花,海面上有點點燈光在移動,船主們都在檢查自家帆船的安全??耧L冷雨卷著浪花狠狠拍打海岸,晚上9點風速已達到40節(jié)(20m/s,相當于7級風)。我們每半小時檢查一次帆船,11點左右,風勢漸小,我們做了最后一次巡視,然后在搖晃的船艙中疲憊地睡去。
凌晨一點半,風力發(fā)電機突然發(fā)出刺耳的尖叫聲,傾盆大雨敲擊著船身,刺骨的寒冷讓我睡意全無。若賦命令我原地不動,自己冒著風雨上甲板去檢查,在我焦急的等待中,黎明漸近。
第二天早上,聽到無線電消息說,昨晚有一艘游艇的纜繩被海浪卷起掙斷,撞到另一艘無人小船,幸虧碼頭有人看到,及時呼叫船主,才避免了更大損失。我們算是幸運的,在風浪中只丟失了一支船槳和一個手劃艇發(fā)動機油罐。
2013年10月10日,我們已經(jīng)在海上生活了將近一年。早上,我照常在廚房做飯。根據(jù)當?shù)貧庀笳咎峁┑馁Y料,今天將有足夠好的風力伴隨我們接下來的航程,可是我心里總覺得不踏實——以往這個時間身后總有日頭照著,今天卻沒有那種暖洋洋的感覺。果然,不一會兒,天色漸漸昏暗,大片烏云簇擁而來,不好!馬上會有大雨!我趕緊坐進駕駛位,若賦開始壓縮主帆。狂風突至并瞬間90゜轉(zhuǎn)向,我眼見著主帆從左側(cè)“砰”地轉(zhuǎn)向右側(cè),船在巨浪中劇烈搖晃??耧L呼嘯中,暴雨傾盆而下,若賦迅速從船頭趕來幫我穩(wěn)住狂搖不已的船身。高達7米的巨浪一次次澆灌著我們的船,我強打精神將船頭迎風,盡可能鎖住船的方向,若賦則用小艇錨鏈將海洋錨(類似汽車的氣囊,用來延緩船只進退)連在一起,從船頭拋下。我們在最短時間內(nèi)完成這一切,全身已經(jīng)被暴雨和風浪澆透,我第一次有了接近死亡的感覺。
巨浪不時越過擋風欄撲入船艙,我和若賦蜷縮在沙發(fā)上,用雙腳死死抵住前面的擋板,餓了就啃兩塊餅干,除了等待,我們什么都做不了。船艙外是五六米的巨浪,砰砰的咆哮聲像打炮一樣,一聲接著一聲,從早上8點一直持續(xù)到下午4點,我們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也持續(xù)了整整8個小時。事后我們不約而同地感嘆:假如在風突然轉(zhuǎn)向時稍有慌亂,操作步驟有一點錯誤,都足以讓我們命喪大洋。
跨越赤道,聽上去令人期待,可事實卻并非如此。北緯7°左右的太平洋上,多數(shù)情況下風力達不到航行的要求,每當有一點風吹來,我們便欣喜若狂地將三面帆全都升起,希望船能移動哪怕一米。無奈赤道附近的風總是腳步匆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我們只能有風時升帆,無風時收帆,一天要反復幾十次。無風時,我們的船被海浪沖擊得搖搖晃晃,我不甘心地握著船舵,心想龜速前行總比原地打轉(zhuǎn)強,可是結(jié)果常常讓人哭笑不得:有一次我一動不動地掌舵8小時,只換來2.8海里(5185.6米)的位移,更有甚者,連續(xù)掌舵24小時,反而倒退了30海里(55560米)。
比風更讓人無奈的,是遇上不負責任的糊涂船長。
太平洋上氣象瞬息萬變,觀察風向、云層等各種情況,是我們每天的必修課,若賦一天至少有18個小時會站在后艙右側(cè)的瞭望位觀察周圍的各種變化。晚上我們輪流值班,按照慣例應該每三小時輪換一次,可若賦總是不到一個半小時就醒來,經(jīng)常一站就是大半夜。在太平洋上漂泊,什么樣的事故都有可能發(fā)生,我們絲毫不敢大意,安穩(wěn)的睡眠簡直是一種奢望。
努克希瓦島(Nuku Hiva)是太平洋東南部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的主要島嶼,我們在此稍作休整后重新出發(fā)。一天半夜,值班的若賦拉我到后艙,讓我看兩三海里外的海面,那邊有兩艘帆船,前進速度非???。為避免意外發(fā)生,若賦立即用無線電呼叫,對方?jīng)]有應答。通過船上的燈光,我們初步判斷前面一艘是雙體船,它離我們的船越來越近,若賦每隔幾分鐘就呼叫一次,但對方一直沒有反應,我們只好按下霧天音響信號喇叭,夜晚喇叭的聲音非常刺耳,但那艘船還是直沖我們而來,我們只好又打開強探照燈,此時雙體船距離我們的船尾還有不到20米,它沖開的浪花已清晰可見。我急呼:“快轉(zhuǎn)向!”若賦俯身轉(zhuǎn)動風舵,兩船“嗖”地一下擦身而過。若賦表示繼續(xù)呼叫其他船只,直到雙體船的船長醒來。雙體船上有人在無線電里說他們船長是法國人,不懂英語,氣得我們直跳腳。
第二天,我們在另一處小島的岸邊竟然再次遇到那位糊涂船長,若賦告誡他:夜晚航行萬萬不能幾個小時不上艙觀察。誰知那人非但毫無歉意,還跟同伴說其實早就看到我們的船了,他的滿不在乎引發(fā)在場航海人的一致指責。
海圖
海圖又稱航海圖,是精確測繪海洋水域和沿岸地物的專門地圖。中國古代航海在明朝達到鼎盛,鄭和七次率船隊下西洋,在結(jié)束第六次行程之后,繪制出《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guān)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 后人簡稱為《鄭和航海圖》。該圖是行船者站在船頭,根據(jù)觀測有關(guān)景物時產(chǎn)生的視覺感受而繪制,著重標注海岸線、離岸島嶼、港口、江河口、淺灘、礁石以及陸地上的橋梁、寺廟、寶塔、旗桿等信息。
《鄭和航海圖》包含20頁航海地圖、109條針路航線(“針路”出現(xiàn)于宋代,是古人在羅盤指引下將不同地點的航行方向連結(jié)而成的一種航線)和4幅過洋牽星圖,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系統(tǒng)航海圖集,比荷蘭人瓦赫納爾(Waghenaer)著名的海圖集《航海明鏡》要早一百多年。
羅盤
指南針也叫羅盤針,發(fā)明后很快應用于航海,世界上最早記載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導航的文獻是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年)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談》。
羅盤在航海上的應用,對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和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產(chǎn)生了極大的促進。電影《達·芬奇密碼》中出現(xiàn)的玫瑰線讓人們興致盎然,玫瑰線的說法就源于歐洲海圖。歐洲中世紀的航海地圖上并沒有經(jīng)緯線,而是一些從中心向外輻射的互相交叉的直線,也稱羅盤線。希臘神話中的風神被精心描繪在海圖中,作為方向的記號。西班牙水手辨認方向時用“風”來指代,葡萄牙水手則稱羅盤盤面為“風的玫瑰”。有經(jīng)驗的水手會根據(jù)太陽的位置估計風向,與“風玫瑰”對比,找出航行的方向。
● 《怒海爭鋒:極地遠征》
(Master and Commander: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2003)
導演:彼得·威爾(Peter Weir)
19世紀初,拿破侖縱橫歐陸,戰(zhàn)事頻繁。英國海軍“驚奇號”出海遠征,沿途多次與法國超級船艦“地獄號”搏斗,在南美合恩角遭遇風暴,雙方殊死決斗。
● 《經(jīng)度》
(Longitude,2000)
導演:查爾斯·斯特里奇(Charles Sturridge)
影片講述了兩個故事: 一是17世紀末,一個英國木匠為海軍試制高精度時鐘;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一名負傷退役的海軍中校試圖修復木匠的那些時鐘。兩個相距300年的故事交替講述,將人帶入對時空的思考。
● 《割喉島》
(Cutthroat Island,1995)
導演:雷尼·哈林(Renny Harlin)
講述活躍在加勒比的海盜。該片位列美國好萊塢歷史上最賠錢電影的前十名。雖然來自影評人的口碑不高,但是不妨礙該片成為一部早期海盜題材的經(jīng)典。
● 《天國王朝》
(Kingdom of Heaven,2005)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12世紀,耶路撒冷王國陷入危機,法國一個名叫貝里昂的青年鐵匠保衛(wèi)耶路撒冷城,后歸隱法國。雖然是一部關(guān)于中世紀和騎士的電影,但是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值得一看。
● 《怒海驕陽》
(White Squall,1996)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從百慕大的圣喬治港出發(fā)的“信天翁號”上,有14位不同國籍的海洋學院學生,在航程即將結(jié)束時,他們遭遇了所有海員都聞之色變的無形颮。
● 《180°以南》
(180 South,2010,紀錄片)
導演:克里斯·馬洛依(Chris Malloy)
2007年,美國探險家杰夫·約翰遜乘坐名叫“北極熊”的帆船環(huán)繞半個地球,抵達巴塔哥尼亞,嘗試登上科羅納多巔峰。
航海過程中,了解航行的優(yōu)先權(quán)至關(guān)重要,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碰撞和摩擦的發(fā)生。
● 逆風船讓路。搶風行駛的船只擁有先行權(quán)。
● 向左搶風調(diào)向船讓路。向左搶風調(diào)向的船必須改變航向、減速或者跟在右舷搶風的船后面行駛。
● 搶行船讓路。當帆船想要超過汽艇時,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
● 在引擎動力或帆動力條件下轉(zhuǎn)向右舷。當船只迎面駛來時,要清楚表明行駛意圖。
● 提前準備充足的食材,量要比預計行程所需的多一些,例如到達下一目的地需要3天,可以準備9-10天的食物。海上風云不定,行程很可能因突發(fā)狀況而耽擱。
● 盡量保證烹制食物時需要的東西都在手邊,記住它們的存放位置,船身的顛簸會給翻找工具帶來困難。
● 在廚房工作時確保安全。爐灶最好固定,可準備一些防滑墊,避免餐具倒滑。
● 天氣惡劣時盡量少進或不盡廚房,可以用幾頓簡單的小餐代替大餐。
● 找時間和船上的同伴一起吃飯。假如只有兩個人在船上,每隔幾小時就要輪換值班,坐在一起吃飯是關(guān)心彼此感受、增進感情的好機會。
● 桅桿折斷
首要任務是盡快將船帆和繩索打撈起來,以減少船帆造成的拖拽力,避免進一步損害。
● 起火
船上起火時不要驚慌,關(guān)掉煤氣閥門,用滅火器滅火。如果炊具起火,用滅火氈撲滅。火滅不掉的時候,做好棄船準備,用移動甚高頻無線通信發(fā)出求救信號。
● 牽引
一旦接受了其他船只遞來的拖繩,即默認愿意對對方船只進行牽引。牽引會給實施牽引的帆船或駁船帶來巨大張力,拖繩必須牢牢系在甲板上最牢固的裝置上。
在噪音環(huán)境中需要使用手語,常用的基本信號包括:
航行過程中,即使還看不到陸地的影子,也可以通過其他跡象做出判斷——陸地可能已經(jīng)不遠了!
● 晴朗天氣出現(xiàn)積云。積云很可能是在陸地上形成的。
● 連續(xù)鳥鳴。
● 出現(xiàn)浮木或椰子果等。
● 漲潮。潮汐受陸地阻擋會減弱,在風力不變的情況下,潮汐和波浪變?nèi)?,表示陸地即將出現(xiàn)。
● 海水中夾雜淤泥。它們可能來自陸地的江河。
● 海鷗被稱為海上航行安全的“預報員”。海鷗有沿港口出入飛行的習性,航行迷途或遇到霧天時,可以觀察海鷗飛行的方向,作為尋找港口的依據(jù)。
了解海洋生物也是航海者的必修課。美國《生活科學》雜志列舉了十種最危險的海洋生物,它們具有可怕的攻擊性,甚至可以導致死亡。
● 箱形水母
致命性獨一無二。根據(jù)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數(shù)據(jù),僅在菲律賓,每年就有20至40人死于箱形水母的毒刺。有一種澳大利亞箱形水母,觸須多達數(shù)十根,每根長度可以接近5米,所具毒素足以讓60人喪命。還有一種僧帽水母,是箱形水母家族中最可怕的成員,刺傷產(chǎn)生的痛苦與雷擊不相上下。
● 虎鯊
最可怕的鯊魚不是大白鯊,而是虎鯊。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虎鯊身長最高可達5.48米,重達1噸,能夠撕咬包括魚類、海豹、輪胎等在內(nèi)的一切東西。在太平洋中部的島嶼周圍能夠發(fā)現(xiàn)虎鯊的蹤跡,雖然它們襲擊人類的次數(shù)低于大白鯊,但致人死亡的概率較大白鯊高。
● 石魚
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魚,也是動物界的偽裝高手,可以像石頭一樣“潛伏”在海床上。石魚背上的棘刺能夠抵御鯊魚或其他捕食者的進攻,釋放的毒液可能致命。
● 河豚
又稱“氣鼓魚”,體內(nèi)攜帶的毒素毒性強烈,即使被小心處理、制作成美食,也可能置人于死地。
● 海蛇
相對來說,海蛇危險性不是很高。雖然它釋放的毒液能夠在數(shù)秒內(nèi)殺死獵物,但值得慶幸的是,它更喜歡捕殺鰻魚、貝類和小蝦,很少攻擊人類。
● 蓑鲉
又稱“獅魚”,看似溫順,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具有令人吃驚的毒性。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表示,蓑鲉毒素雖然不會導致人類死亡,但被棘刺刺中會引發(fā)頭痛、嘔吐和呼吸困難。
● 鱷魚
咸水鱷魚素來被稱為“野生動物王國最兇猛的捕食者之一”。它們的身長可超過6米,體重超過1噸,猴子、袋鼠、水牛甚至鯊魚都可能成為它們的獵物。捕獵過程中,咸水鱷能夠?qū)C物強行拖下水,有時也會攻擊人類。
● 刺鰩
俗稱“黃貂魚”,尾巴末端長有一根約20厘米的毒刺,構(gòu)成毒刺的物質(zhì)與構(gòu)成鯊魚鱗片(盾鱗)的物質(zhì)相同。刺鰩受到威脅時,鋸齒狀毒刺便會變硬并釋放毒液,給捕食者造成致命傷。
● 海獅
海獅看上去聰明可愛,是動物園的大明星,但它們具有很強的地盤意識,對擅自闖入者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曼哈頓海灘、新港海灘以及舊金山沿岸曾發(fā)生過海獅襲擊人類的事件。
● 海鰻
身為魚類,卻擁有蛇一般的身體,身長可達2.43米。海鰻顎部力量強大,牙齒鋒利,被它咬傷后,傷口很容易被其口內(nèi)的細菌感染。海鰻經(jīng)常潛伏在裂縫和洞穴中,絕不要用手觸摸水下的多巖洞穴和裂縫。
航海當然不只是為了與風浪博斗,除了海洋本身不可抗拒的魅力,那些有人類居住的海岸和島嶼也是大自然送給航海者的珍貴禮物。很多小島小得在地圖上看不到、陌生得無法找到確切的中文翻譯,卻往往會成為航海者們漫長旅途中最美的記憶。在這些小島上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土著居民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還能結(jié)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航海人,如同一個其樂融融的國際大聚會。
島嶼:Lukunor和Puluwat
停留時間:2013年12月
密克羅尼西亞是太平洋三大群島之一,我們的船停經(jīng)不少各具特色的小島,其中一些至今沒有電燈,保留著奇特的習俗。
77歲的Lukunor島主Simen為我們做向?qū)?,他說島上每個村子都有一座名為Menhouse的大草屋,按照島上傳統(tǒng),男孩滿13歲后必須離開父母搬到草屋居住,直到結(jié)婚后才搬到妻子家,同岳父岳母一同生活。所以在這個島上,男人不必“有房有車”,這些都由女方負責準備。島上的特色美食是椰子蟹,把這種寄居在椰子里的蟹弄出來可不容易,得用煙熏很久,直到蟹受不了煙味兒自己爬出來。烹調(diào)這種蟹,只用淡水煮熟即可,不需要任何調(diào)料,將蟹尾部的蟹油灑在米飯上,和蟹肉一起吃,鮮美無比。
我們在圣誕節(jié)那天早上抵達Puluwat,剛下好錨,就有當?shù)厝藙澊^來,邀請我們參加島上的圣誕聚會。島上的漁船都是男人們手工制造的,只有一面帆,一般只在小島周圍活動。出航前船員要吹響海螺,祈求風神庇護,導航者雙手持木雕人偶鎮(zhèn)船,所有船員口念禱詞。遠航時,他們憑借星星的移動來判斷方位。按照小島的傳統(tǒng),男孩十來歲的時候就開始上船學習捕魚,女性則不允許上船,哪怕是補帆這樣的工作也都由男人完成。我們將一面舊帆裁下一部分送給當?shù)厝?,我手把手地教補帆的男人如何走出“之”字型針腳,這無意中打破了島上的傳統(tǒng),我成了當?shù)貧v史上第一個涉及漁船工作的女性。
島嶼:波拉波拉(Bora Bora)
停留時間:2013年9月
位于太平洋東南部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群島有上百個小島,我們在這里邂逅了最美的海景和許多熱情的航海人。
波拉波拉是世界上最美的海島之一,被稱為“太平洋珍珠”,由一個主島和外圍環(huán)繞的珊瑚礁組成,主島和外環(huán)之間形成一個奇特的內(nèi)海,海水清澈見底,隨著海岸的深淺變化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波拉波拉的風不太給力,或許是這天堂的門戶想要留住客人吧,我們索性登上一處無人小島。若賦常說,希望能在一個無人小島上建一座小屋,屋前屋后種滿果蔬,每天聽海鳥歌唱,過與世無爭的簡單生活。
在太平洋的不同錨地會遇到熟悉的帆船、熟悉的面孔,大家熱情地打招呼,相邀喝酒聊天,分享航海趣聞,互相提醒航行中的注意事項。這些開心的聚會為單調(diào)枯燥的海上時光增添了一抹色彩。因為樂于助人,若賦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他曾耗時3個月自制了一套南太平洋主要島嶼的GPS指南系統(tǒng),從進入南太平洋的第一站開始,幫很多人無償安裝,并教會大家使用,大大方便了途經(jīng)南太平洋各島嶼的航海人,我們的船和我們倆的名字也因此被很多不同國家的人認識。
島嶼:Palombon
停留時間:2014年2月
抵達菲律賓,意味著我們離終點不遠了。早上我做煎餅時靈機一動,用果醬在上面寫出我和若賦名字的大寫首字母,紀念我們成功橫渡太平洋。
上島后,看到受臺風“海燕”重創(chuàng)的菲律賓人正在重建家園。在水上人家的小巷中穿行,倒塌的房屋和被臺風掀翻屋頂?shù)姆孔与S處可見。盡管如此,當我們舉起相機時,當?shù)厝巳匀粺崆榈睾臀覀兇蛘泻?,還邀請我們共進晚餐。我們認識了一個漂亮的當?shù)嘏海隣敔斣秦涊喆L,哥哥也是水手,算是水上人家中家境不錯的。她家院子里養(yǎng)了幾只鸚鵡,船長爺爺笑瞇瞇地讓我們拍照。
島嶼:納諾梅阿(Nanumea)和富納富提( Funafuti)
停留時間:2013年10月
南太平洋上的島國圖瓦盧,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也是開發(fā)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土地貧瘠、技術(shù)比較落后。納諾梅阿是圖瓦盧最北端的V形小島,入口處僅15米寬,水深僅3米,操縱帆船開進開出著實需要膽大、沉著。很多圖瓦盧青年在海外游輪上工作,我們在納諾梅阿遇到一位名叫Kivoli的簽約水手,他正在海灣里釣魚,經(jīng)過我們的船,停下來聊了會兒天。他說不愿再做水手,想在島上做點生意,我們給了他不少建議,并答應郵件聯(lián)系給他提供幫助。
富納富提是圖瓦盧的首都和主要島嶼,由30多個礁嶼組成環(huán)礁,有圖瓦盧唯一的機場和港口。我們在這兒遇到了來自廣西柳州的小高,他已經(jīng)在島上住了15年,擁有一個小小的加油站。熱心的小高給了我們很多幫助,他說這座小島罕見亞洲面孔的航海人,更難得遇到同胞,怎么幫忙都是應該的。
Steg—個人駕船從挪威出發(fā)環(huán)球航海已3年。我們初次相遇在美屬薩摩亞群島的港口帕果帕果(Pago Pago),重逢于圖瓦盧的富納富提,再相逢于基里巴斯共和國的Tarawa,之后發(fā)現(xiàn)他的航向與我們完全一致,于是結(jié)伴同行。每次下錨后,我們的船就成了他的飯?zhí)?,他竟然學會了使用筷子。
小男孩才8歲,驕傲地告訴我他已經(jīng)隨父母航海2年,還奶聲奶氣地說喜歡航海、喜歡海釣。當他知道我是中國人時,好奇地問我中國有多遠、有沒有海,還央求父母制定一個去中國的計劃。
這對跨國夫妻一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加拿大,每年有大半時間駕駛他們長49.5英尺(約15米)的雙體船在海上航行。因為我們兩對夫妻的屬相正巧一樣,他們對中國屬相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分別時告訴我有機會一定要去中國看看。
他是我們在法屬波利尼西亞Bora Bora的錨地鄰居,曾兩次單人駕駛一艘長35英尺(約10.6米)的帆船環(huán)球航海,當時正在周游法屬波利尼西亞,他說這是他環(huán)球航海兩次之后選擇的摯愛棲息地。
加拿大的Tom夫婦15年前愛上航海,從青春年少到兩鬢斑白,他們一直在不同的海域漂泊,一邊當外教一邊航行。他們喜歡大海的寧靜,也享受大自然的考驗,在海上過著簡單而充實的生活。
18年間,Alicia 的“帆”跡遍布全球不同海域,我們是在他第三次帆游太平洋時相遇的。他曾在橫渡大西洋時觸礁沉船,但仍然癡狂地繼續(xù)著航海生涯。Alicia還曾騎單車從墨西哥到美國,全程3萬公里,睡過大樹底,住過教堂,也曾留宿好心人家。
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有6500個島嶼、1.8萬公里海岸線和300多萬平方公里管轄海域,具備游艇消費的自然地理條件。2006年中國交通運輸協(xié)會郵輪游艇分會(CCYIA)成立以來,游艇經(jīng)濟開始引發(fā)關(guān)注。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帆船文化得到廣泛認知,沿海地區(qū)帆船俱樂部、游艇會、政府和私人弓箭港口和碼頭的數(shù)量迅速增加,各類帆船賽事頻繁。
根據(jù)歐美國家的發(fā)展經(jīng)驗,當?shù)貐^(qū)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游艇經(jīng)濟”就開始萌芽,GDP超過5000-6000美元,“游艇經(jīng)濟”就會快速增長。據(jù)統(tǒng)計,2013年中國人均GDP達到6700美元,42個城市的人均GDP步入高收入地區(qū)(人均GDP達到12616美元),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山東遼寧等沿海地區(qū)。據(jù)CCYIA統(tǒng)計,截至2013年,國內(nèi)已建成、在建和規(guī)劃的游艇俱樂部共113家,香港有規(guī)模的游艇俱樂部有12家,游艇保有量1200-1500艘。奢侈品行業(yè)權(quán)威研究機構(gòu)財富品質(zhì)研究院發(fā)布的《2014中國游艇報告》稱,未來5年,中國游艇市場的規(guī)模,保守估計將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其中商用豪華游艇市場的比重逐步縮小,自用小游艇將成為中國游艇市場的主旋律。據(jù)中國船舶工業(yè)協(xié)會預測,到2020年,中國游艇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500億元人民幣。
游艇俱樂部起源于18世紀的英國,最初只是一個為船舶愛好者提供船只停泊、維修、補給的小船塢?!岸?zhàn)”后,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小船塢已不能滿足人們社交、娛樂等多方面的需求,集餐飲、休閑、娛樂、住宿、商務以及游艇的維修保養(yǎng)、補給、駕駛訓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游艇俱樂部應運而生。美國的老牌游艇俱樂部包括:圣法蘭西游艇俱樂部、底特律游艇俱樂部、舊金山游艇俱樂部、歐申里弗俱樂部。
中國游艇產(chǎn)業(yè)雖然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速,進入20世紀,沿海和水系發(fā)達的地區(qū)紛紛建立了游艇俱樂部。1998年,深圳浪奇游艇協(xié)會成立,成為中國內(nèi)地最早投資開發(fā)的游艇會項目之一。目前中國的游艇俱樂部一般采用會員制,收取會費,向會員提供游艇租售、維修養(yǎng)護、駕駛培訓、領(lǐng)航開航以及配套的休閑娛樂等服務。
美洲杯帆船賽
始創(chuàng)于1857年,每4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持續(xù)了近150年,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帆船賽事。該賽事是名副其實的貴族運動,僅制造參賽船只便需花費上千萬乃至數(shù)千萬美元。
始創(chuàng)于1945年的世界著名遠洋帆船賽事,每年在澳大利亞舉辦一次,起點為悉尼灣,終點為澳洲第二古城霍巴特,全程640海里,最快3天就可以到達,最長需要7至8天。
始創(chuàng)于1973年,最初名為懷特布雷德環(huán)球帆船賽,后更名為沃爾沃環(huán)球帆船賽,每4年舉辦一次,被稱為世界上最漫長、最艱難、最危險的帆船賽。
始創(chuàng)于1925年,由英國皇家帆船俱樂部設(shè)立,為英國著名帆船賽之一。賽程以英國懷特島的考斯城為起點,經(jīng)錫利群島,到愛爾蘭南部沿海的法斯特耐特礁,然后折回至英國西南部城市普利茅斯,全程970海里。1925年至1931年為每年舉辦一次,1931年以后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
萬金玉:生于1963年,湖南長沙人,曾經(jīng)商多年,2007年通過網(wǎng)絡(luò)與若賦相識并閃婚,2012年11月之前航海經(jīng)驗為零,之后的16個月期間,寫下了35萬多字的航海日記,并拍攝了大量圖片。
若賦:Rolf Nylander,人稱“若賦船長”,生于1953年,瑞典人,特種兵出身,精通IT技術(shù),有近20年航海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