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人物簡介:霍華德·戈登,1961年3月31日出生在紐約市皇后區(qū)。編劇、制片人、導(dǎo)演,代表作有《X檔案》《國土安全》《暴君》。2011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說《吉迪恩的戰(zhàn)爭》,次年又出版了續(xù)集《棘手目標》?,F(xiàn)與妻子和3個孩子生活在洛杉磯。
最近,美劇《暴君》正在全球熱播,國內(nèi)一家網(wǎng)站也獲得了獨家播映權(quán)。這部以中東為背景的政治驚悚劇,上線僅兩個小時點播量就突破了100萬,上線5天點播量突破1600萬,成為首播最快突破千萬點播量的美劇,也是單日播放量首次突破千萬的美劇。
《暴君》是金牌電視劇制作人霍華德·戈登(下文稱戈登)繼經(jīng)典美劇《24小時》、熱播劇《國土安全》之后,推出的另一部重磅作品?!案甑浅銎贰眱叭灰呀?jīng)成為收視率的有力保證。
在眾星閃耀的影視界,明星想混出個名聲都不那么容易,更不要提幕后制作人了。戈登卻偏偏很早就混出了名望。
在普林斯頓大學(xué)上學(xué)時,戈登就迷上了劇本創(chuàng)作,并與志同道合的艾利克斯·甘薩(下文稱甘薩)結(jié)為好友。1984年大學(xué)畢業(yè),他和甘薩來到洛杉磯,共同闖蕩電視圈。他們先是為電視臺寫劇本,兩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很快嶄露頭角——他們加入了《美女與野獸》劇組,后來雙雙擔任了該劇的制片人。該劇最終獲得多項艾美獎提名。
1993年,著名制片人卡特邀請戈登和甘薩加入《X檔案》劇組。每一季戈登都撰寫其中好幾集的劇本?!禭檔案》后來3次獲得金球獎最佳編劇獎,兩次榮獲金球獎最佳戲劇獎,戈登也成為全國知名的電視編劇。此后,戈登又參加過《吸血鬼獵人巴菲》《奇怪的世界》《天使》等劇集的創(chuàng)作。
2001年,美國發(fā)生了“9·11”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后兩個月,??怂闺娨暸_順勢推出了以反恐為主題的連續(xù)劇《24小時》。戈登成為編劇組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先后在第一、二季寫了幾集劇本,然后為整個第三季和第四季設(shè)計了故事框架。此后他短暫離開劇組,等2006年拍攝第五季時,他回歸劇組,身份已成為《24小時》的執(zhí)行制片人及趕秀人(Show runner)。
趕秀人相當于電視劇組的全權(quán)大總管,集策劃、制片人和編劇于一身,只對制片公司負責。在美國的電視劇行業(yè),趕秀人的地位甚至要高于導(dǎo)演。《24小時》獲得多項金球獎和艾美獎,作為劇組的“一把手”,戈登功不可沒。
2010年,《24小時》第八季播完,??怂构驹歼@部劇終結(jié)了。戈登卻沒有放棄“反恐”,他曾對美國雅虎新聞網(wǎng)電視頻道表示:“和很多人一樣,‘9·11’對我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中東的新進展讓人難以置信,局面的復(fù)雜和棘手吸引了我。我希望與這些問題搏斗,締造出有趣又引人注目的角色?!?011年,他與甘薩聯(lián)手,制作了《國土安全》。劇中,由克萊爾·丹妮絲扮演的中央情報局女特工懷疑一位被解救回國的陸戰(zhàn)隊戰(zhàn)俘被基地組織策反,由此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反恐大戲。該劇橫掃艾美獎和金球獎,第一季大結(jié)局在美國一家有線付費電視網(wǎng)上播出時,就吸引了203萬觀眾觀看。
如今,戈登的新作《暴君》依然與反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因此有人總結(jié),戈登借《暴君》完成了“反恐三部曲”;也有國內(nèi)劇迷稱他為“反恐之父”。
《暴君》的劇情發(fā)生在中東一個名為“阿卜丁”的虛構(gòu)國家。主人公巴薩姆是該國獨裁者的次子,16歲時逃離故土來到美國,成為一位醫(yī)生。25年后,他帶著妻子兒女回國參加侄子的婚禮,儀式當天父親中風(fēng)去世。巴薩姆發(fā)現(xiàn)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了一場爭當繼承人的斗爭中??吹竭@兒,明眼人也許能夠發(fā)現(xiàn),該劇從電影《教父》中借了一條主線——家族繼承人不情愿地卷入到殘酷的家族事務(wù)中。一場現(xiàn)代中東宮廷斗爭的大戲徐徐展開。
在第一集中,擔任總統(tǒng)40多年的老阿菲耶德與20多年未曾謀面的兒子巴薩姆一見面便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薩達姆和卡扎菲都死了,穆巴拉克在受審,本·阿里流亡海外。”兒子表示:“可你還在這里?!崩习⒎埔抡f:“只不過現(xiàn)在還在而已。我已經(jīng)給了人民一切所能給予的,可他們?nèi)圆粷M足,他們叫嚷著要自由。自由,拿它來干什么?相互之間殺來殺去嗎?我給了秩序與繁榮,可他們要的卻只是混亂?!边@段臺詞,可以說是戈登本人借《暴君》在向美國政府發(fā)問——美國在“9·11”后想用伊拉克戰(zhàn)爭打造一個和平民主自由的中東,可現(xiàn)實反而陷入更深層次的戰(zhàn)亂,現(xiàn)階段解決恐怖主義的最好方式到底是什么?
有美國評論家指出,梳理一下戈登最近的幾部電視劇,不難看出他正一步步地“向恐怖主義的老巢逼近”。在《24小時》里,“反恐”基本以美國為大本營,偶爾會有中東恐怖勢力介入;《國土安全》中,男主角在中東的經(jīng)歷不時閃現(xiàn),向探究恐怖主義的淵源邁出了一步;而《暴君》則深入中東腹地,揭開獨裁家族的神秘面紗。但也有不少人批評道,戈登的這些作品暗示中東一些國家輸出恐怖主義,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貼標簽行為。
與戈登共事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充滿激情的完美主義者,喜歡對整個過程嚴格控制。福克斯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丹娜·瓦爾登曾評價道:“我得時不時地敦促他不要那么嚴格。放棄10%的完美,來為整個項目爭取30%或更多時間!”這次在《暴君》的制作過程中,戈登更是充分展示了他的工作風(fēng)格。
在劇本創(chuàng)作中,戈登與以色列出身的編劇吉迪恩·拉夫產(chǎn)生了很大分歧。拉夫想把《暴君》制作成一部家族劇,側(cè)重于文化沖突;而戈登一向偏愛政治題材,他認為這樣一個好胚子如果不融入更多的政治、恐怖、陰謀等元素簡直是暴殄天物。由于想法南轅北轍,最終福克斯公司決定留下戈登放棄拉夫。
為了讓《暴君》的政治視角更準確,戈登曾和5位中東政策專家舉行過長達兩小時的圓桌會議。他還讓男主演亞當·雷納通讀了伊拉克侯賽因家族、敘利亞阿薩德家族的相關(guān)書籍。
樣片出來后,戈登不大滿意。因為導(dǎo)演葉茨(曾拍過4部《哈利·波特》)習(xí)慣了大銀幕,總是忘了捕捉電視所需要的特寫鏡頭。為了挽救該劇,戈登請來一位曾在《X檔案》劇組共過事的老朋友肯·霍頓。兩人夜以繼日地剪輯了一個星期,終于拿出了令人滿意的樣片。
不過,對于《暴君》能否繼續(xù)火下去,還沒人敢打包票。連《好萊塢報道者》都預(yù)測:“主演們不是熟臉兒,幕后大佬尚在猶疑走向,所以,在我們確定哪條是《暴君》的核心故事線之前,定義它為‘神劇’還是‘爛尾劇’為時尚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