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沫
只屬于你的個人品牌
因為一雙鞋我注意到了申敏。她對鞋特別愛惜,穿鞋代表了一種態(tài)度,看一個人,不是因為他(她)擁有的物質(zhì),而是他(她)對待物質(zhì)的態(tài)度。
她的鞋不多,但每一雙都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看得出主人的愛惜。她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把鞋擦得干干凈凈,一到周末都打油上光,像人一樣很有精氣神。
她有一雙鞋穿了多年,發(fā)出暗淡的光澤,她說好東西只要護理好,可以用很久,很多人穿鞋根本不懂愛護,當(dāng)然經(jīng)不起時間的磨損。她說曾經(jīng)見過一位英國老紳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的奢華和品位都是隱藏的。而一雙鞋,你穿它、用它的態(tài)度往往決定了它的延伸品質(zhì)。
這個觀點我相當(dāng)認(rèn)同。她請我去參觀過她的鞋柜,鞋并不多,但的確每雙可圈可點,她的鞋很多是手工制作,樣式相當(dāng)普通,但很大方,樸素得體,她說手工鞋的一個特點就是材料實打?qū)崳煌倒p料,不拋光,保持原始的光澤度,很耐磨,所以,穿多少年都不是問題。
我發(fā)現(xiàn)一個細(xì)節(jié),她隨身帶著油光紙,走一段路停下來,就會把鞋擦拭干凈,隨時打理是她的一種習(xí)慣。東西是跟著時間一起成長的。我見過她的一雙拖鞋,在家穿的,連這樣的鞋她都要打理,一問,穿了5年,像新的一樣,因為隔一段時間她就用軟刷刷凈,通風(fēng)除塵。
一個人或者一個家,總要有一點不與時俱進的東西,一點不喧嘩的東西,不標(biāo)價的東西。它只屬于你一個人或者你一家人,它是有個性的標(biāo)簽。
榜樣焦慮癥
在微博時代,信息大爆炸,各式新穎的生活方式和形形色色榜樣級的人物會很容易地進入到我們的視線,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在告訴你:你也可以做到。
阿倩就是我身邊的一位積極向上的人,她喜歡做的事,就是隨時給自己和孩子找榜樣,并且看到好的事物,就會熱血沸騰地開始學(xué)習(xí)、模仿。
有一段時間,她的榜樣是一位烘焙蛋糕的達人,達人將蛋糕制作程序的照片上傳到了博客,還擺出各種誘人的造型,大談家人和孩子如何吃得心滿意足。她一下子就成了阿倩的偶像,于是阿倩立馬網(wǎng)購回烘焙箱、面粉、溫度計等各類工具,還把各種資料打印成冊,準(zhǔn)備大顯身手一番??墒鞘状魏?,她就提不起勁頭了,各式工具又束之高閣。原來不是每個人都有巧婦之手,有些事你就是做不好,沒有原因。
去年,她給自己找的榜樣就是一個利用業(yè)余假期去很多國家自由行的女人,她羨慕她的精彩,把她當(dāng)榜樣,列出想去的地方和路線,列出各種計劃,被各路美景圖片弄得神魂顛倒,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訂了機票去三亞,可是飛機晚點、睡眠不好、路遇小偷、餐廳被宰等種種不悅,讓她幾天時間里人瘦了一圈,一點都沒體會到所謂樂趣。原來自己并不是一個適合旅行的人。
還有一段時間,她的榜樣又轉(zhuǎn)移到一位網(wǎng)購達人身上。網(wǎng)購達人擅長尋找各式海外代購店,買的東西既便宜又好。于是阿倩也按照她的提示去找,可是每次總是買到水貨,花錢又受累,還因為熬夜導(dǎo)致眼睛嚴(yán)重受損,精神壓力極大,一點樂趣都沒有,便宜沒撿著,賠了夫人又折兵??磥砀呤种皇巧贁?shù),有的人做某件事能找到樂趣,但對另一些人來說是受罪。
榜樣給她帶來的只是種種焦慮,種種嘈雜和干擾。
最終,她的想法有了改變,這緣于一次和朋友的聊天。這位朋友剛從新加坡回來。多年前因為帶孩子出國讀書,辭了工作,付出了很多,當(dāng)時只是因為出國潮,大家都把孩子往外送,她認(rèn)為自己也有這個條件。但事實遠(yuǎn)沒有她想象的那么簡單,新加坡很好,但她始終沒有融入進去,各種糾結(jié)和心酸很難一一表述,人也老了一截。
阿倩終于停止了給自己找榜樣。做自己難嗎?
不行,就小點
“不行,就小點?!边@是一位長輩對于慧說的話。她是一位在某個領(lǐng)域很有成就的人。于慧前一段時間很焦慮,她對于慧這樣說。
當(dāng)時,于慧想開一家校園日式餐吧,理想的面積是60平米。因為租金高,她承受不了。但若放棄,心里又實在不甘,正在煩躁時,長輩對她說了這樣的話:“如果你有想法,在20平米的空間一樣可以施展,只不過是小點,這不是問題,重點是你想做成什么樣。”于是,她開了一家只有20平米的小鋪子,除了吧臺,只有兩張散臺。但是,正是這樣的日式特色,吸引了很多人,小鋪子的氛圍好得難以想象。她看著每天喜歡圍坐在吧臺,看自己煮料理的客人的心滿意足的臉,真讓人無端感動。
這件事讓她想明白了很多。她感覺現(xiàn)在住的房子大了,根本就沒有利用率,而且要承受不必要的壓力,于是就換了一種思路:把大房子換成70平米的兩室一廳,然后用多余的錢每年帶父母去旅行。她按這想法做了,把房子換成了環(huán)境不錯的帶陽臺的兩居室,十分緊湊,丟掉了大多數(shù)平日利用率很低的東西,而且把客廳兼做書房,帶來了意外的效果。這比以前閑置一間房、衛(wèi)生不好打理、整個家空蕩蕩的格局好多了。小房子聚氣,這是一位懂風(fēng)水的老師對她說的話。孩子再大一點要住校,這房子對他們來說足夠了。多出來的40萬元,她把20萬元存了定期,20萬元制訂了帶父母旅行的計劃,住好酒店,去想去的地方,在歐洲的古堡酒店,她給我發(fā)了信息:“其實,實現(xiàn)夢想真的不難,‘不行,就小點’。我明白了當(dāng)時老師的話,以后,對父母我沒什么遺憾。我把未來的錢花在自己和他們身上,至于孩子,他們有自己的未來,要自己負(fù)責(zé)?!?/p>
大多數(shù)人都在追求快樂時上氣不接下氣,以至于與快樂擦肩而過。不行,就小點。至少那是你的空間,別人的空間即便很大,那也是別人的能耐。很多人沒弄明白這點,總認(rèn)為他可以這樣,我為什么不可以?他住那么大的房子,我為什么不可以?他做那么大的生意,我為什么不可以?你可以的,但要小點,在你的合理范圍里,那才是你的能力所及。
一個我尊重的臺灣人說,他自己這樣過周末:做清淡的四菜一湯,手洗幾件白襯衣,然后選一段老城區(qū)步行一小時,過得很開心。
種種不喧嘩,真好。
(摘自《深圳青年》)(責(zé)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