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琴
人性化護理措施對膽結石患者的術前焦慮以及術后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周雪琴
目的 研究人性化護理的方式能否緩解膽結石手術患者的術前焦慮, 并且提高術后滿意度。方法 98例膽結石擬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9例,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 評分以及術后滿意情況。結果通過術前、術中和術后的人性化護理, 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評分(20.7±3.2)分顯著低于對照組(32.6±2.4)分, 術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實施針對性、人性化護理, 可以緩解術前焦慮, 提高術后滿意度。
人性化護理;膽結石;術前焦慮;術后滿意度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 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也迅猛發(fā)展, 人們對醫(yī)療服務質量需求不斷提高。傳統(tǒng)醫(yī)療模式已逐步被“以人為本”的“生物-心理-社會”現(xiàn)代醫(yī)療模式代替, 護理作為醫(y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分支也在悄悄發(fā)生轉變, 人性化護理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人性化護理是護理人員秉承“以患者為本”的服務宗旨, 從人的個性和生活差異角度出發(fā), 將人文精神融入護理活動當中, 從而最大限度滿足每個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的護理服務[1]。本課題研究中通過人性化護理的方式緩解膽結石手術患者的術前焦慮, 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到本院就診的98例膽結石擬手術患者, 其中男61例, 女37例, 年齡33~65歲, 平均年齡(45.3±3.1)歲。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各49例。試驗組男33例, 女16例, 平均年齡(43.2±6.3)歲;對照組男28例, 女21例, 平均年齡(48.1±9.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既往史、手術方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于手術前24 h、手術過程中及術后3 d接受常規(guī)護理, 包括核對患者基本資料、交代患者及家屬有關手術情況、術后恢復等。試驗組患者接受人性化護理, 具體包括:①術前1 d由護士進行訪視, 全面了解患者現(xiàn)病史、既往史、家族史、過敏史以及各項檢查結果,制定個性化的手術室護理計劃。護士應保持微笑以消除患者的焦慮情緒, 并且耐心地介紹和講解主治大夫、麻醉方式、術中用藥以及注意事項, 使患者充分了解手術的安全性,增加信心, 以最佳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②麻醉前巡回護士應耐心地與患者溝通, 以減輕焦慮情緒。當患者進入麻醉狀態(tài)后, 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保持呼吸道和靜脈通路通暢, 操作應輕柔、準確。手術結束后, 護士應輕聲呼喚至患者意識清醒, 親切告訴患者術后注意事項。③術后3 d, 對患者進行探視, 仔細了解患者術后的情況,交待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 詢問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評價, 認真記錄反饋意見, 及時修正工作中的不足[2]。
1.3 觀察指標
1.3.1 術前焦慮 由心理專業(yè)人士對兩組患者人性化護理前后的焦慮情況進行整理分析, 通過焦慮自評量表(SAS)測量焦慮評分情況。
1.3.2 術后滿意度 于術后第3天詢問兩組患者對人性化護理及手術過程的感受情況, 收集患者和家屬的滿意程度,并對其進行分析比較。滿意度采用評分制度[3,4], 滿分為10分, 將評分劃分為5個等級:非常滿意(9~10分), 較滿意(7~9分), 一般(4~7分), 不滿意(2~4分), 非常不滿意(1~2 分)。滿意度=(非常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未經護理前, 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術前、術中和術后的人性化護理, 試驗組患者的自評量表(SAS)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前,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護理前和護理后自評量表(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以后, 試驗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術后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
表1 兩組患者人性化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比較 ( x-±s, 分)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滿意情況比較 (n, %)
手術是治療膽結石患者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也是一種強烈的生物性壓力源, 多數(shù)患者會因就診環(huán)境陌生以及對疾病、手術等情況的不了解而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應激反應。過度的術前焦慮不但會降低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 還會引起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等功能紊亂, 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手術效果, 從而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手術效果不佳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 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 形成惡性循環(huán)[5,6]。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實施針對性、人性化心理護理, 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人性化護理的原則是把醫(yī)療護理與患者自身特征結合起來, 制定出個性、靈活、具體、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方式, 以滿足不同患者的個性需求。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方案, 就是以患者為中心, 因人而施護, 是一種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體現(xiàn)人文氣息的高質量、高境界的全新護理模式。
對膽結石手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 有利于醫(yī)務工作者、患者及家屬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醫(yī)患關系, 使患者和家屬擁有充分的知情權, 享有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滿足生理、心理、精神、社會等多方面的要求。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調動患者和家屬的治療積極性, 尤其對于女性、老年等心理承受能力比較薄弱的患者。對于這些患者, 應該在術前、術中和術后給予真誠的關注, 使患者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現(xiàn)實, 在較短時間內以積極心態(tài)恢復身心健康[7]。
[1] 王雯, 徐巧玲, 呂衡.國內外人文護理發(fā)展現(xiàn)狀及趨勢.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2):132-133.
[2] 毛杰.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 2013, 23(3):1209.
[3] 霍祖紅.手術室護理中的人性化護理應用分析.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 2013, 23(2):688.
[4] 余瑛瑛.人性化護理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8, 17(20):3196-3197.
[5] 劉麗華.膽結石患者術前焦慮、抑郁情緒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當代護士, 2013, 8(22):110-112.
[6] 黃維梅.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行人性化護理的效果評價.
516121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龍溪鎮(zhèn)衛(wèi)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