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繼軍
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
董繼軍
目的 分析研究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況以及耐藥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500例肺炎患者資料。結果 500例肺炎患者的痰標本總共分離出520株病原菌, 其中革蘭陰性菌對于舒巴坦、環(huán)丙沙星、頭孢哌酮、西司他丁以及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比較低, 革蘭陽性菌對于環(huán)丙沙星以及萬古霉素的耐藥性比較低。結論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 應該減少聯用或者是盲目選取抗菌藥物, 需要定期實施病原菌構成檢測以及耐藥性檢測, 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 提高治療效果, 增強患者的預后質量。
肺炎是由于多種病原菌引起, 造成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有免疫力下降、長期吸煙以及心功能不全。肺炎患者在早期會發(fā)生氣促以及發(fā)熱的情況, 病情進而發(fā)展, 引起肺部炎癥向患者全身擴散, 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 最近幾年以來,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越來越多, 和免疫抑制劑、抗生素以及激素的過量使用有密切關聯, 使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 對于患者的恢復速度造成很大的影響, 因為廣譜抗菌藥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出現了改變[1,2]。本文選取500例肺炎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對患者的痰標本加以研究,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的500例肺炎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500例患者全部符合肺炎診斷標準, 其中男320例, 女180例, 年齡5個月~82歲,平均年齡(30.6±8.1)歲, 500例患者全部在進行抗菌藥物治療之前取清晨痰液, 在2 h之內實施培養(yǎng)。
1.2 方法 對500例患者的痰標本實施菌株鑒定, 對細菌培養(yǎng)結果實施耐藥性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500例肺炎患者的痰標本總共分離出520株病原菌, 詳細情況見表1, 2;其中革蘭陰性菌對于舒巴坦、環(huán)丙沙星、頭孢哌酮、西司他丁以及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比較低, 革蘭陽性菌對于環(huán)丙沙星以及萬古霉素的耐藥性比較低。
表1 革蘭陽性菌的分布情況(n, %)
表2 革蘭陰性菌的分布情況(n, %)
肺炎屬于下呼吸道的感染性疾病, 主要治療宗旨為足量、早期、安全以及強效, 所以, 選取最佳的抗菌藥物屬于幫助患者提高預后的重點[3]。肺炎細菌感染主要為革蘭陽性菌, 在本組500例患者的痰標本中一共分離出520株,其中革蘭陽性菌為373株, 占總數的71.73%, 對于耐藥性分析, 革蘭陰性菌對于舒巴坦、環(huán)丙沙星、頭孢哌酮、西司他丁以及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比較低, 革蘭陽性菌對于環(huán)丙沙星以及萬古霉素的耐藥性比較低, 抗菌耐藥性的提高屬于現在需要克服的世界性難題, 耐藥性不斷提高的發(fā)展原因和藥物選取不恰當、使用時間長、病原學檢查不全面以及用量大有關, 耐藥性提高, 影響了患者的預后[4]。最近幾年以來, 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越來越多, 和免疫抑制劑、抗生素以及激素的過量使用有密切關聯, 使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 對于患者的恢復速度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 針對臨床治療過程中應該減少聯用或者是盲目選取抗菌藥物,需要定期實施病原菌構成檢測以及耐藥性檢測, 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 提高治療效果, 增強患者的預后質量。
[1] Schmidt-Ioanas M, Lode H.Treatment of pneamonia in elderly pat ients.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6, 7(5):499-507.
[2] 王崢嶸, 朱昀, 劉振英, 等.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種類與藥敏分析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0, 20(8):1168-1171.
[3] 吳麗麗, 魏凌云, 葉友仙, 等.老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監(jiān)測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0, 20(8):1172-1174.
[4] 吳鑫, 劉根焰, 王俊宏, 等.老年科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0, 20(10):1473-1476.
2014-07-28]
434020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