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
撞邪祟
這幾日,洛陽城的金墉宮里亂成一團(tuán)。原來太子得了急癥,滿嘴胡言亂語。最奇怪的是他左側(cè)身子正常,右側(cè)卻呈靛青色!大內(nèi)御醫(yī)輪番上陣,卻都束手無策。
皇上大怒,說要將御醫(yī)全都?xì)⒘伺阍?。御醫(yī)胡質(zhì)庸大著膽子稟奏,說太子的身子半青半黃,元魂有一半是在陰司,并非生病,而是出宮的時候撞了邪祟!
沒等皇上發(fā)話,太后立刻叫來太子的隨從詢問。得知太子微服出宮去鹿苑獵鹿,回來便得了怪病。
胡質(zhì)庸追問路上有無異事發(fā)生,那隨從想了好半天才說:“也沒什么怪異的,就是殿下路上內(nèi)急,在路邊撒了一泡尿……”
胡質(zhì)庸忙讓這侍衛(wèi)帶著他按原路走了一趟,回來便“撲通”跪倒在皇上面前:“圣上,太子這場大病的確是冤魂作祟!”
原來太子撒尿的地方在幾棵燒焦的枯樹下,這里幾個月前燒過火,而起火的原因,是有人在焚燒幾十具骸骨,骨灰就揚(yáng)在了路邊!
皇上大吃一驚,焚骨揚(yáng)灰,那得是多大的仇恨?。?/p>
胡質(zhì)庸繼續(xù)稟奏:“臣斗膽推測,只怕是那些鬼魂的怨氣太重,怪罪太子對冤魂不敬,才一直糾纏不放……”
皇上慌了,問下一步該怎么辦?胡質(zhì)庸說,現(xiàn)在只好哄著那些冤魂,為他們申冤,再隆重下葬。
皇上聽罷,即刻下令查明焚骨一事,給太子驅(qū)鬼!
事情很快查明,原來在鹿苑附近有一個豪強(qiáng)李大戶,看中了平民程大功家的墳塋地,堪輿師說那里風(fēng)水絕佳,后代有出將入相的福分。李大戶派惡奴一夜之間把程家先人的骸骨刨出來丟到路邊焚化,然后把自己先人的骨骸遷葬到了那里。那程大功忍無可忍去告狀,卻被地方官拷打致死,死后還用他的手指在偽造的賣地文書上按了手印。
程大功的兩個雙胞胎兒子不服,要進(jìn)京告御狀,卻反被誣為勾結(jié)盜匪,打入大牢,眼看就要秋后處斬!
皇上聽了大怒,正要下令徹查,一旁一個太監(jiān)低聲說:“萬歲,這李大戶正是李元總管的兄弟,要不他哪敢如此強(qiáng)橫,您看……”
皇上心里一沉,李元勾結(jié)朝臣,賣官鬻爵,無惡不作,他早就想辦這奴才了,只是這李元是太后的心腹,他才有所顧忌,這次,倒是除這奴才的絕好機(jī)會。
于是,皇上命人暗中將李元吊死,然后將此案卷宗交與太后,對太后稱,李元自知罪重,已自盡謝罪。太后雖然不信,卻也無可奈何。李元一死,上告李大戶的狀子雪片一樣飛來,豪門大戶瞬時土崩瓦解,財產(chǎn)入官,宅邸賜了那程大功的兒子居住。這一招“哄鬼術(shù)”果然靈驗,太子很快痊愈,身子也越來越健壯。
鹿餅
一日,太子正打算去獵鹿,皇上忽然駕到。太子見過禮,說身子好多了要去獵鹿,皇上捻須一笑:“我兒為了除掉李元逆賊,可吃了不少苦頭,也該出去輕松一下了?!碧右惑@,正想辯白,皇上笑道:“你的宮女天天為你洗那染了靛青色的衣服,我就猜到你是裝病了!”
太子看隱瞞不住,就原原本本說出了真相。
原來,太子經(jīng)常到離金墉宮百多里遠(yuǎn)的鹿苑獵鹿,現(xiàn)場烹煮鹿肉食用。那天,鹿苑大管家馮樹推薦了一個新來的廚娘主廚,做了一味失傳已久的蜜汁鹿餅,太子吃了連稱美味,喊那廚娘進(jìn)來領(lǐng)賞。
廚娘李氏匍匐在地上好半天不敢說話,抬頭時太子嚇了一跳,只見她容貌丑陋,十分駭人。太子對鹿餅贊不絕口,問她這一手絕活兒是從哪兒學(xué)來的,可否愿意進(jìn)宮為自己主廚?
李氏再抬頭時已淚流滿面:“回太子殿下,民婦自幼跟大內(nèi)第一名廚為鄰,他家女兒翠玉跟我結(jié)拜為姐妹,親手教了我這一手蜜汁鹿餅的絕活兒。后來翠玉進(jìn)了宮就再沒消息,這些年民婦日夜思念義姐,做夢都想再見一面。民婦不敢領(lǐng)賞,可否請求殿下幫我打聽一下翠玉的下落?”
李氏說完又是不斷叩頭,太子滿口答應(yīng),說過幾天會再來。
回宮以后太子一問才知道,這翠玉正是自己生母燕妃的宮女,太子四歲時燕妃病逝,翠玉也跟著殉了主。
皇上聽到這里頓時明白了:“難怪我兒那么喜歡吃那鹿餅,翠玉廚藝是一絕,小時候經(jīng)常做鹿餅給你們母子吃?!?/p>
太子點(diǎn)點(diǎn)頭,又說,他回宮以后一直忙碌,再去獵鹿已經(jīng)是一個多月以后。那李氏跪在大門外迎接,太子告訴她翠玉的下落,李氏立刻淚如雨下。馮樹低聲斥責(zé)她快下去做鹿餅,她瘸著腿走了,誰知身后的地上竟留下了道道血跡!
太子急忙叫住她詢問,李氏神色凄慘,回身磕頭大哭道:“殿下,民女有血海奇冤,求殿下為民女申冤!”
原來,這李氏正是程大功的老婆,丈夫被害慘死,兩個兒子也被判了斬刑,李氏變賣所有祖產(chǎn)想把兒子搭救出來,卻全都打了水漂!哪知這還不算,前日半夜,程家突然沖進(jìn)一伙人,將李氏打了個半死,威脅她不許再到處告狀……
說到這里,太子氣不打一處來:“那李元仗著太后寵愛,壞事做絕,兒臣早就想將他辦了,只是礙于太后情面,這才跟胡質(zhì)庸密謀這個法子。請父皇饒恕兒臣的欺君之罪!”
太子“撲通”跪下,皇上趕緊扶起他:“為民申冤是我兒英明,可這件事只怕是另有隱情!”
皇上道,這李氏顯然不是什么鹿苑新廚娘,那馮樹用這法子幫她申冤更是犯了大忌,要知道太子何等尊貴,貿(mào)然引薦外人主廚,有滅族之罪!馮樹曾在宮里服侍過燕妃好幾年,怎么會不懂這個規(guī)矩?
珍珠情
于是皇上當(dāng)即下令嚴(yán)查此事。馮樹被捉拿進(jìn)宮,跪趴在地上瑟瑟發(fā)抖?;噬吓溃T樹置太子的安危于不顧,乃彌天大罪,傳令立即處斬!
馮樹嚇得癱倒在地,急忙掏出一個綢緞絹包,抖抖索索交給一旁的太監(jiān)?;噬洗蜷_一看,頓時愣住了,只見里面是一顆粉紅色鴿子蛋大小的珍珠!那珍珠渾圓艷麗,一看就非俗物。
太子驚奇道:“這珍珠我也有一顆,只是沒這個個兒大!”皇上神色凝重,揮手讓一個小太監(jiān)去太子寢宮拿來那顆珍珠。
小太監(jiān)很快回來了,皇上把大珍珠放在桌上,小珍珠放在桌子邊緣,隔開好遠(yuǎn)。說來也怪,小珍珠竟然自動慢慢靠近大珍珠,很快就貼到了一起!
太子連連稱奇,皇上沉著臉,問馮樹這珍珠的來歷,馮樹哆嗦著說:“萬歲,這是那李氏送給奴婢的。說是家里的東西全賣光了,只剩下這個寶貝。奴婢不是貪心受賄,只是覺得這里似乎另有隱情……請萬歲明察!”
皇上若有所思,擺手讓人把馮樹帶出去,對太子道:“這對珍珠產(chǎn)自東海,大的是母珠,小的是子珠,奇特之處是子珠會自動向母珠靠攏。這是你生母燕妃產(chǎn)下你時,太后賞賜給你們母子的。可你生母早就病死了,這顆母珠也下落不明……”
太子苦笑道:“父皇,我母親真是病死的嗎?我聽說……她是投湖自盡的!”
皇上一愣:“我朝舊制,皇兒立為太子,生母必須賜死,是為了制衡后宮專權(quán)、外戚生禍。想當(dāng)年朕的生母就是朕一生下即被賜死,朕則由當(dāng)今太后撫養(yǎng)成人。所以你四歲被冊封,隨后你母親就被太后賜死,可她……卻趁夜投湖自盡了?!?/p>
太子問道:“那我母親的遺體呢?可有打撈上來?”
皇上嘆息道:“朕命人在湖里打撈了很久,卻只撈上來她的衣物和鞋子,不見尸身?!?/p>
第二天,太子帶著隨從來到了李氏的新家,也就是那李大戶的豪宅。李氏的兩個雙胞胎兒子迎出來接駕,太子急著見李氏,哥倆兒說,昨天夜里一位貴客臨門,跟母親關(guān)在房里說了好多話。今早發(fā)現(xiàn)母親不見了,只留下了一封書信,讓二人轉(zhuǎn)交給太子。
太子顫抖著打開密封,李氏在信中說,自己乃太子的生母燕妃,當(dāng)年她并未死,而是在宮女翠玉的幫助下假裝投湖,瞞過了太后,之后翠玉把她藏在拉糞車?yán)?,逃出了皇宮。
燕妃深知一旦事情敗露就是誅滅九族的慘禍,所以忍痛將臉燙傷毀容,隨后在洛陽城外嫁了一個老實(shí)巴交的莊稼人,過起普通百姓的日子。近年太子長大成人,每年來鹿苑獵鹿,她都躲在樹叢后偷看,以解念子之情。此番遭此橫禍,多虧馮樹冒死引薦,還望太子在皇上面前替他多多求情。最后,燕妃道,她已決意出家,望太子勿念。
太子讀罷,不由熱淚盈眶,灑淚回了皇宮。不久,太后病逝,皇上宣布禪讓退位,傳位給太子。
新皇執(zhí)政以后,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yè),天下太平。他秘密派遣自己的授業(yè)恩師,閉門教兩個同母異父弟弟讀書。二人一個投軍剿匪,一個科考入仕,都成為北魏重臣。后來二人大修祖墳,倒成全了那看風(fēng)水的堪輿師一舉成名,成了鼎鼎大名的大師。至于生母燕妃,新皇秘密尋訪過多次,卻再也沒有消息。
選自《古今故事報》14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