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藍
“微”時代,我也不可避免地淪陷了。清晨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刷朋友圈;夜深了,躺在床上準備入睡,卻總覺得有樁心事未了,拿起手機再刷一遍,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消息,終于可以道晚安了。老公搖搖頭嘆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果然是你躺在我身邊,卻是在刷朋友圈。
兒子耳濡目染,嚷嚷著也要申請一個微信號。我敲敲他的腦袋以示警告:“趁早給我斷了這個念頭,好好讀書才是正事。”兒子不滿地嘟噥道:“憑什么你可以玩我不可以?大人都是這樣蠻不講理的嗎?”
某天收拾書桌時看到兒子的一篇周記,我嚇出一身冷汗。文章題目是《老媽是個手機控》:“我的老媽是個手機控,博客空間微博微信,她玩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每次我讓老媽幫我查資料,她總是說,等等,讓我先刷一下微信。有一次我們?nèi)页鋈ド⒉?,老媽忘了帶手機,結果她就像丟了魂似的,散步到一半就急著要先回家……”
這是我嗎?臉紅羞愧加內(nèi)疚。兒子寫的一點都不過分,原來不知不覺我已然成了手機控,難怪兒子也要學我玩手機。有句話說得一點不錯:你是什么樣的,孩子就是什么樣的。那一刻我悄悄對自己說:悔改吧!
第二天,我就去圖書館辦了借書證。真正地沉下心來重新捧起書本之后,才漸漸感受到以前荒廢的時間真是太多了。那些沉浸在手機和電腦上的時光,的確帶給我很多的歡愉,但這歡愉大多轉瞬即逝,時常在放下手機之后,心里空蕩蕩的,空虛和焦慮如影隨形,很難感受到心無旁騖的真正快樂。
有一天在書里閱讀到這樣一段話:“真正的閱讀是指,你忘記了周圍的世界,與作者一起在另外一個世界里快樂悲傷憤怒平和。獨處而不寂寞,閱讀是與另一個自己,自己的靈魂對話的過程。生活總是讓人疲倦,我們需要有短暫的關機時間,讓自己只與自己相處,閱讀寫作發(fā)呆,把靈魂解放出來,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這段話帶給我太多的震撼,掩卷深思。就這樣重新戀上閱讀,漸漸屏蔽掉外界的喧囂,內(nèi)心開始有一種深層次的寧靜。
在我的影響下,兒子也愛上了讀書。每天寫完作業(yè),我們就面對面坐著,一人捧一本書。讀到內(nèi)心有感觸的地方,我們還互相交流溝通。漸漸地,我不再滿足于僅僅只是閱讀。一些好的文字,一些抵達我心靈的文字,我總是有想和人分享的欲望。我準備了筆記本,邊讀邊摘錄。有時候和兒子一起共讀經(jīng)典,并各自按自己的體會寫寫讀書筆記。不知不覺,兒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悄然提高,我欣喜地看到他對作文不再恐懼,有時候行文甚至有行云流水般的流暢,這不能不說是閱讀帶給我們的額外收獲。
讀書讓我仿佛重新回到了學生時代,生活原來可以很簡單,心思也可以越來越純粹。幸福快樂的途徑有很多種,于我來說,閱讀是最方便最便宜的一種。我的包包里,開始少不了放上一本書。去銀行辦事,在機場候機,在學校門口等候孩子放學,甚至去醫(yī)院看病,我都不會再有焦慮的感覺。急什么呢?有書在手,就可以擁有整個世界。
有一天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本一回家就埋頭在游戲中的老公,也難得地捧起了一本書,竟然是《菜根譚》。老公笑著說:“我再不讀讀書,只怕要與你們娘倆越來越遠了?!?/p>
沒錯,這是個微時代,短平快的節(jié)奏,要人們不斷提速再提速,但過于迅猛的速度往往又讓我們迷失了自己。柴靜說:人生的閱讀總是充滿驚喜,好比你認識了一個親人,他又給你介紹了另一個親戚,親切的人總會相遇。讓我們在閱讀中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