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小翔
黑金危機
文 / 劉小翔
作為山西首富,邢利斌和李兆會的人生隨著“黑金”價格波動而跌宕起伏。
三晉大地,短短數日,兩個首富先后爆發(fā)危機。
一個是山西最大的“煤老板”邢利斌,百億身家的“柳林首富”,曾以“7000萬嫁女”聞名天下,如今旗下的聯(lián)盛能源集團負債近300億,在債務重組的關鍵時刻,在太原機場被警方帶走。另一個是山西最大的“鋼老板”李兆會,身家曾高達125億,但日前旗下的海鑫鋼鐵集團爆發(fā)危機,被曝負債30億,他與演員車曉2年的婚姻無疑成了坊間的談資。
煤和鋼,在中國曾經是財富的象征。高投資高增長的中國經濟成了“吞噬煤炭鋼鐵的巨獸”,財富急劇增長的“煤老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樓市、奢侈品,成了貧富差距巨大的中國“仇富”的對象。
雖然近幾年來煤炭以及鋼鐵等原材料的價格暴跌,從頂峰一路滑落到“白菜價”。但在此之前,李兆會就因父親在老家被人殺害而決意撤離老家聞喜縣,邢利斌也因數次被帶走調查而決意走出柳林。李兆會到了北京從事資本投資,任由海鑫鋼鐵“生銹”;邢利斌與央企合作開發(fā)能源,遠赴海南開發(fā)房地產。
當危機爆發(fā)時,“鋼老板”李兆會早已撤出聞喜,留下了爛攤子給當地政府;“煤老板”邢利斌“走不出”柳林,更卷入了央企在山西的業(yè)務布局。李兆會的父親李海倉和邢利斌都樂善好施,但先后貴為山西首富的李家、邢家,都在2014年迎來了一個難熬的春天。
“黑金”致富
雷軍曾有言,“在風口上,豬都能飛得起來”。
邢家和李家,雖然做的是不同的買賣,但是財富的源泉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從2002年到2010年中國GDP的快速增長。雖然每一年在總理記者發(fā)布會上,總理都會說“今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但并不妨礙政府通過發(fā)貨幣放貸款等財政措施大大地拉動了GDP“保八”。在無數貸款、財政以及貨幣的作用下,神州大地處處是工地,修路建橋蓋房子都需要鋼鐵,發(fā)電供暖化工都需要煤炭,三晉大地底下的煤炭就成了“黑金”,帶來滾滾財富,鋼鐵也成就了無數富豪。
邢利斌的老家柳林曾一度是國家級貧困縣,后來的那些“躺著都賺錢”的煤老板當初多是灰頭土臉的,煤炭價格一直在100元低價徘徊。
據之前的媒體報道,邢利斌的第一桶金來源于1990年租賃經營柳林縣當地的金家莊鄉(xiāng)煤礦,他通過對煤礦進行重大技改,使該礦生產能力由租賃初的10萬噸提高到60萬噸以上。
2002年,柳林縣決定轉讓當地最大,儲量1.5億噸的國有企業(yè)柳林縣興無煤礦的全部股權。最終邢利斌以8000萬元的價格購得了柳林興無煤礦,并很快著手重組成立山西聯(lián)盛能源集團。很快,煤炭價格開始了數年的景氣,煤價節(jié)節(jié)攀升高達千元,邢利斌身家也水漲船高。
不過那次煤礦轉讓事件后來也受到了外界的諸多質疑,被稱作“以白菜價買煤礦”。因為按照地質儲量計算,邢利斌買煤礦時每噸煤的付出僅為0.52元,確實可謂“白菜價”。但邢利斌說,“買‘興無’的時候,煤價是100多塊錢,買下就開始漲,那假如煤價掉了呢?那我不就血本無歸了?”
在邢利斌看來,他的投資多少有些賭博的意味,他只是賭贏了。也正是憑借這次交易,邢利斌一躍成為山西柳林首富,資產超百億元。
之后,邢利斌旗下直屬、控股煤礦總數達到15座,年產原煤300萬噸,洗精煤120萬噸。在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保留的24個比較大的煤礦中,聯(lián)盛能源控制了3分之一。2008年5月,邢利斌將旗下三座煤礦注入上市公司福山能源,進而也成為福山能源的第二大股東。
“賭贏”了的邢利斌名字開始暴露在普通公眾視野中還是因為2012年的“7000萬嫁女”事件。2012年3月18日,邢利斌在三亞麗思卡爾頓酒店為女兒舉辦大型婚禮,并邀請了眾明星到場表演,事后有媒體報道稱,婚禮總費用超過7000萬。
雖然因“7000萬嫁女”而廣受詬病,但他的聯(lián)盛集團卻讓整個留譽鎮(zhèn)18個村發(fā)展受益,邢利斌捐資助學,花了20億元興建學校,還被當地18個村聯(lián)合選為村主任,有口皆碑。
和柳林縣一樣,李兆會的老家聞喜縣在“八五”時期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比柳林縣更“慘”的是,聞喜縣煤炭資源并不豐富,所以這個縣直到今天還在其政府的官方網站的“聞喜概述”中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李兆會的父親李海倉—“全國勞模、優(yōu)秀企業(yè)家李海倉以數億元之巨,創(chuàng)辦了國家級大型民營企業(yè)—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為聞喜經濟界一顆璀璨的明珠”。
李家的命運在2003年1月22日那天被一聲槍響改變,那天上午,李海倉被同鄉(xiāng)馮引亮槍殺于辦公室。起因是馮引亮生意失敗,想把其已轉包給他人的土地以200萬再轉給李海倉,被李海倉拒絕,于是,懷恨在心的馮引亮殺死了這位曾經的好友。
聞喜縣“望族”李家的命運就此改變,年輕的繼承人李兆會不得不中斷在澳大利亞的學業(yè)回到國內。
李家爺爺李春元力主讓年輕的李兆會接班,李家的未來、40億資產押注在了時年22歲的李兆會身上。
他的第一筆大業(yè)務就是經手其父談下的受讓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銀行股份,成為民生銀行的第十大股東。此后,李兆會很少回到聞喜縣,在北京專心做資本生意,在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快進快出,成為山西最年輕的首富。
2010年1月,他在聞喜縣風光迎娶演員車曉,京晉等地3000余名政商各界人士參加了婚禮,豪車無數,成為當時娛樂新聞頭條,也成了李家在聞喜縣最后的盛宴。
李兆會離開了聞喜,李家也逐漸撤離聞喜,李家老爺子搬到了太原,曾主持鋼廠的李文杰去漢中發(fā)展礦產和房地產生意,李兆會的妹妹李兆霞曾常年待在海鑫,負責海鑫的財務工作,但后來常年在上海,李家其他人也都紛紛外出發(fā)展,曾經盛極一時的海鑫集團在聞喜的總部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空巢”。
李海倉和邢利斌都樂善好施,但先后貴為山西首富的李家、邢家,都在2014年迎來了一個難熬的春天。
李家走后,任由外戚把持鋼廠?!叭糊垷o首”的海鑫鋼鐵就從前幾年營收70多億的鋼鐵新星,迅速滑落。其實,在6年前的金融危機爆發(fā)時,鋼鐵行業(yè)受到波及,海鑫鋼鐵就停產達半年之久。2012年更是傳出海鑫鋼鐵欠薪。曾經熱火朝天的鋼廠,因為“主人”的拋棄而逐漸荒蕪,占聞喜縣六成財政收入的稅源逐漸枯竭。
李兆會可以不要海鑫鋼鐵,但聞喜縣不能不要,眼看著稅收、就業(yè)大戶瀕臨絕境,焦急的聞喜縣政府也在尋找李兆會,在李海倉時代,聞喜縣曾全力支持海鑫鋼鐵,李海倉也全力建設家鄉(xiāng),兩者關系頗為融洽。
除了政府,很多人也在指名道姓找李兆會要回貨款,甚至有人放話要懸賞100萬元尋找李兆會,重獎之下卻沒有出現(xiàn)勇夫。
在資本市場上異?;钴S的李兆會,也沒將海鑫鋼鐵運作上市,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海鑫鋼鐵慢慢“生銹”老去。
李兆會再次被公眾所議論是在2012年,李兆會與結婚兩年的女明星車曉離婚,傳聞中男方為這段婚姻的終結支付了“3億巨額分手費”,這條消息很快被女方車曉否認,“對方的家產是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