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東莞市長安鎮(zhèn)金沙小學
年級:四年級
學名:王綺琪
小名:琪琪
年齡:10歲
生日:11月12日
形象特點:活潑、熱情、開朗、有擔當
我喜歡
食物:媽媽烹制的晚餐
飲料:可樂
顏色:黃色
動物:小豬
音樂:《野菊花》《十七歲那年的雨季》
課程:英語、語文、體育
業(yè)余愛好:畫畫、看書、溜冰
我最討厭:不守信用和自以為是的人
夢想的職業(yè):作家、律師、教師
最大的愿望:家人健康,馬上進步
美麗的小學
嗨,大家好!我是王綺琪,歡迎你們來到金沙小學。下面請跟隨我,一起到校園里轉(zhuǎn)轉(zhuǎn)唄。
看,校門正前方的高大雕塑是我們的校徽:堅實的水泥底座,茂密的柏樹圍欄, 2米來高的花枝迎風招展,托起一個金燦燦的“花瓣”圓球沖天怒放。圓球上方,還散落著不少的小金星。這預(yù)示著我們凌空翱翔、茁壯成長。
校門的右方是圖書館,這是我們最愛呆的地方。圖書館里藏書近萬冊,里面一排排整齊的凳子上總是坐滿了人。課間,同學們陸陸續(xù)續(xù)來到這里,看書的安靜,借書的有序,還書的自覺。有的低頭默讀,有的托腮靜思,有的在筆記本上寫寫記記,沒有人會大聲喧嘩,更沒有人會順手牽羊。幾個帶著紅袖章的同學,很有默契地整理著散落在桌上的書,偶爾也會撿起地下的小垃圾。他們是圖書館的小義工,是他們,給予了我們整潔的閱讀環(huán)境。
我校是“廣東省綠色學校”,校園的美景數(shù)不勝數(shù),但最令我神往的是植物園。植物園不大,但勝在精致。紅的是花,綠的是葉,流淌的是小溪水,飛舞著的是小蟲兒。那楓樹,颯爽英姿,像個衛(wèi)士;那玉蘭,芬芳撲鼻,朵朵蘭花皎潔晶瑩,散發(fā)出縷縷幽香,蜻蜓、蝴蝶,還有七星瓢蟲流連其間。最有意思的是那芭蕉樹,粗壯的枝干,卻又是短小的身軀,像賣燒餅的武大郎;盛開的枝葉,又讓我想起了鐵扇公主戲耍孫悟空時扛著的大扇子,東倒西歪,搖搖晃晃。芭蕉樹旁有個水池子,流水滴滴答答,小蝌蚪、小魚兒不時翻著筋斗。有一只老烏龜,喜歡爬在假山邊,很警惕地一伸一縮,像在放哨,又似在宣告。當然,還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青翠碧綠……春風和煦,鳥兒歡叫,繁花似錦,還有同學們一聲聲的驚嘆,一派和諧的景象。
嘿,朋友,快從“畫”里出來吧,時間不早了,得回家了。不過,歡迎你們有空常來做客,記住我,我是王綺琪喲。
節(jié)儉的奶奶
奶奶是個節(jié)儉的人,但她的節(jié)儉,在我看來,卻近乎“偏執(zhí)”了。
爸媽做點小生意,經(jīng)濟上還算寬裕,住著三層高的樓房,出行也有車代步,這樣的生活狀況,衣食早已無憂,可奶奶硬是“憂”上了。
記得那天,我們吃著午飯,媽媽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卻讓奶奶記在了心頭。媽媽說:“哎,現(xiàn)在連青菜都要四五元錢一斤嘞?!闭f者無心,聽者有意。當天下午,奶奶便一簸箕一簸箕地往三樓樓頂搬送泥土。爸爸看見了,趕忙搶過簸箕,急切地問道:“媽,你這是要干什么呀?”奶奶告訴爸爸,她要在樓頂上砌個菜園,栽栽瓜,種種菜。爸爸很是不解:“種什么種,多累人呀,菜市場里多的是,家里也不差這點錢!”“能省點,就省點!再說了,自己種的菜,甜!”奶奶嘟囔著。爸爸見拗不過奶奶,只好幫她運土、鋤碎、圍邊和分欄,一個下午的功夫,幾塊平整的菜地就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自此以后,奶奶早晚都要到樓頂菜地里松土、拔草和澆水。春種芹菜,夏栽南瓜,秋收豆角,冬挖蘿卜,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媽媽怕奶奶累著,多次勸她別種了,但奶奶總說勞動就是運動,可以延年益壽??上У氖?,因為缺少“地氣”,泥土養(yǎng)分不足,有時陽光直曬,有時又大雨傾盆,所以,奶奶種的菜成色很是一般。但吃著如此沒有“賣相”的菜,卻有一番甜蜜的滋味涌現(xiàn)心頭。
如果說種菜是奶奶勤勞的節(jié)儉,那么撿垃圾,卻真得讓我們無法理解,甚至覺得有些“蒙羞”了。
每天中午,大伙都愿小憩一會兒,可奶奶卻戴著手套,拿著個環(huán)保袋,在村里頭轉(zhuǎn)悠。她可不是在看風景,而是撿垃圾。一個易拉罐,一張廢報紙,一塊爛銅鐵,只要她拿得動的,她總要撿回來。為這事,爸爸跟她紅過臉,村里人笑過她,但奶奶依然我行我素。她曾對我說:“這些東西都是能賣錢的,遺棄在外頭,多浪費呀!”見奶奶這么堅決,爸爸不再阻攔,媽媽也收拾了一個雜物間給她擺放廢品。而我呢,則成為了奶奶的小幫手,除了偶爾幫奶奶提提袋子、抬抬重物外,班上同學喝完的飲料罐,我也總會收集起來帶回家去。因為奶奶以她的實際行動告訴我,“早起三朝當一工,常余一勺成千盅”。
看,那個就是我的奶奶,佝僂著腰,鷹一樣的眼神往路兩旁掃視著,后頭跟著幾個小屁孩,拿著罐子、報紙,還唱著歌兒……
陽光姐姐伍美珍點評
一個生動形象的句子,會讓人讀了過目不忘。比如這篇《美麗的校園》,給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定是那棵低矮粗壯的“武大郎”般的芭蕉樹吧!“武大郎”的形象本來已經(jīng)滑稽可笑,偏偏還扛著“鐵扇”般的大枝葉,東倒西歪,搖搖晃晃。小作者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輕松地突出了景物的特點,并營造出了一種喜劇效果,給讀者帶來了輕松愉快的閱讀體驗。
在作文一開始就扔下一個“懸念”,是吸引讀者閱讀注意力的好辦法。比如第二篇文章的開頭,說奶奶節(jié)儉得近乎“偏執(zhí)”,就自然引起了讀者的好奇,想要趕緊閱讀下去,看看奶奶究竟“偏執(zhí)”到了何種地步。小作者選取的事例很典型,很能突出奶奶“節(jié)儉”的性格特點。此外作文的結(jié)尾也是值得夸贊的,簡單的幾筆神態(tài)、動作描寫,勾勒出了一幅奶奶形象的簡筆畫,很讓人回味。
本欄責任編輯 張家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