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煒 趙志華
(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淺析裝飾壁畫《龍襄云起》作品中綜合材料的應用
楊光煒 趙志華
(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裝飾壁畫在中國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文化中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現(xiàn)猶如一顆明珠綻放光芒,伴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裝飾壁畫的發(fā)展也是起起落落,在現(xiàn)代它從新煥發(fā)出了它的活力。在現(xiàn)代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突飛猛進,文化的進步大力帶動了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裝飾壁畫作為其中的一部分發(fā)展也逐步多元化。制作裝飾壁畫的方法也越來越多,在材料的應用上也不再局限且變得豐富多彩,在工藝技法上也有了諸多創(chuàng)新,科技的發(fā)展是更多想象變?yōu)楝F(xiàn)實,新的工藝技法結合豐富的材料碰撞出璀璨的火花,不同的材料應用和不同的工藝技法所表現(xiàn)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我們可以合理運用它們制作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和色彩搭配,獨特的視覺效果達到人們所需要的藝術追求。
裝飾壁畫 綜合材料 工藝技法 肌理效果
壁畫就是“壁”與“畫”的結合,在墻壁上用繪畫或工藝手段制作成的藝術作品。壁畫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是最早的繪畫形式。在石器時代它具有一定的記錄性,很真實的反應出了當時人們的歷史文化和和生活習俗,在封建時期壁畫更多的應用在墓室和宮殿寺廟壁畫,敦煌石窟里面的壁畫就是宮殿寺廟典型的代表。在壁畫的歷史發(fā)展到現(xiàn)在,變成建筑裝飾,和室內裝飾的一種,現(xiàn)代壁畫的應用主要是突出它的裝飾性所以現(xiàn)在更多的把壁畫藝術稱為裝飾壁畫。現(xiàn)代裝飾壁畫的應用更多的是與文化環(huán)境相結合的,文化環(huán)境日趨多元化也是的裝飾壁畫藝術必然與之相適應,使裝飾壁畫向著多元兼顧、多維度的方向發(fā)展[1]。
1.1.1 主題元素及象征意義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透露出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龍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沉淀,在遠古時期龍就是部落的圖騰,在春秋戰(zhàn)國到南北朝時期龍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更佳絢麗多姿,更是玉器、漆器、銅器上的裝飾寵兒。在秦漢時期特別是兩漢時期龍紋更佳神光異彩,龍的形象更佳具體,頭似牛首,有須,大耳,細長角對稱,蛇形體,有翼,腳有爪,身附壁。有珠聯(lián)璧合之意。經過歷史的演變,龍更是與皇權有了更深的淵源。在明清時期龍的變化已經接近完美,形象兇猛高大,更佳威武,配合各種奢華紋飾使得形象更具皇家氣質,是皇權的代表。在當今社會龍已經是中華文化傳承的代表,我們常說“龍的傳人”、“望子成龍”等就是典型的代表,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它代表的寓意也越來越多,比如它突起的前額表示聰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長壽;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現(xiàn)威嚴;魔爪表現(xiàn)勇猛;劍眉象征英武;金魚尾象征靈活;馬齒象征勤勞和善良等,所以我選擇龍作為此次裝飾壁畫的主體元素。
1.1.2 輔助元素及象征意義
輔助元素由祥云、太極、山水紋飾組成,它們在畫面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表現(xiàn)輔助元素時也需要采用多種技法、材料和元素。其中祥云在中國是吉祥的寓意,取“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意思,祥云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上千年的歷史跨度,是龍身邊不可缺少的重要圖案,在處理方式上要簡化處理,用最簡便的手法表現(xiàn)出最好的效果;太極在道教代表一陰一陽、日月乾坤,其中奧妙無窮,蘊含世界萬物變化的規(guī)則,龍掌乾坤更是可以體現(xiàn)出龍的氣勢;山水紋飾代表大地與海洋,在中國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說法,也可以襯托出無盡的福壽寓意。
1.2.1 構圖
構圖是一個很嚴謹?shù)倪^程,它是創(chuàng)作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第一步。需要認真構思以后才能做出合理的畫面布局,處理好畫面的層次關系、主次關系關乎到作品是否新穎,是否經得起觀眾的考驗。
裝飾壁畫《龍襄云起》使用均衡的構圖方法,畫面有主有次才能達到整個構圖的平衡,畫面以龍頭作為主要的突出部分,是整個畫面中最穩(wěn)重的一個部分,太極、龍爪、山水等因素是整個畫面的次要部分,雖然是次要部分也需要合理的布置才能平衡這個主次關系,需要參考許多資料來進行規(guī)劃,通過對他們的合理安排讓他們與主體部分完美結合在一起使整個畫面均衡完整、主次分明,從而使畫面產生韻律、秩序的美感。
1.2.2 造型
在裝飾壁畫中對主體元素的形象塑造就是對作品靈魂的塑造,龍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形象是有很大區(qū)別的,裝飾壁畫《龍襄云起》重點參考的是清代龍的形象,清代龍的形象是發(fā)展最為完整地,形象豐滿,充滿了富貴與吉祥比較符合中國現(xiàn)代社會對吉祥如意的精神追求,清代龍的特點是鼻子像略短的“豬咀”,下顎比上顎長舌頭隨下顎而出并且舌尖上卷,兩條龍須上下卷曲伸出等特點讓它具有比較鮮明的時代特點。在造型的時候為了將龍頭的主體部分進行突出,所以設計出盤繞而上的形象,強化龍頭,弱化龍身,形象顯得張狂而高傲,彰顯了《龍襄云起》的宏偉氣勢。在畫面次要因素的造型的處理上依然進行許多資料參考,凸顯當時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盡量做到簡潔大方,使畫面簡潔流暢,內容豐富且,造型有理有據(jù),層次感強,效果統(tǒng)一完整。
1.2.3 色彩
確定了構圖與造型以后就是畫面的色彩基調的確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同種材料有諸多相同屬性,在色彩上易產生統(tǒng)一感,不同材料卻能引起強烈的視覺沖擊[2]。合理的利用材料的特性可以表現(xiàn)出絢爛的色彩效果。
作品的主題元素大面積的使用金黃色和紅色等暖色調,給人以熱情洋溢的感覺,代表了中華民族的蒸蒸日上,在輔助元素上使用較多的是冷色調,比如太極黑白結合、深藍色祥云、褐色的山水,冷色調的出現(xiàn)平衡了畫面的色彩效果,也加深了主題元素與輔助元素的空間差距,使作品效果更加突出。
新時代的科學技術日益拓展裝飾壁畫的品種、內在屬性及工藝手法,人們不僅從中發(fā)現(xiàn)中和材料的魅力,更漸漸掌握將其充滿時代氣息的新鮮血液注入壁畫這種古老藝術形式的方法與技巧[3]。
裝飾壁畫《龍襄云起》運用了毛線、丙烯、金箔紙、芙蓉板、軟塑料球等材料,結合材料的軟硬、明暗、高低層次以及肌理效果,表現(xiàn)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毛線具有色彩明亮,可塑性強的特點,通過大面積的并列粘貼又能產生紋理效果。丙烯具有覆蓋性強的特點,可用于繪制背景元素。利用金箔紙其色彩和物理特性,可制作龍鱗的閃光效果。芙蓉板具有一定的厚度,結實輕便,非常適合用于作品需要突出的部分工藝制作。軟塑料球雕塑性強??衫脟娖岷捅┎牧霞庸?完成龍眼的詳細刻畫。
綜合材料是組成裝飾壁畫的物質基礎,材料的特性能直接表征于材料的外在形象形成材料各自的視覺特征[4]。使用材料時要遵循材料特性進行合理的利用才能更好的發(fā)揮材料所表現(xiàn)的應有效果,才能使畫面的表現(xiàn)力更加充分。
《龍翔云起》中在創(chuàng)作初期就確定了要將它制作成一幅具有三維及立體效果的裝飾壁畫,所以需要具有一定厚度的芙蓉板將主體部分做墊高處理使作品畫面主次在空間上產生差距,也是畫面主次部分有了分割。芙蓉板需要裁減成所需要的形狀并進行鋪設是開始動手制作的基礎部分。
在畫面中毛線的色彩是畫面色彩效果主要靈魂,通過對毛線的排列粘貼,以線成面,不同顏色的毛線形成了不同的色塊。在粘貼毛線時要順應畫面的需求進行粘貼比如胡須就要順應他的客觀事實,否則產生的不合理紋路會嚴重破壞畫面效果。毛線所組成的色塊色彩明亮大方,色塊根據(jù)畫面需要合理分布在每一個地方,整體簡潔大方,加上合理排列毛線時產生的獨特的紋理效果會使畫面栩栩如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肌理視覺效果。
丙烯是一種覆蓋力比較強的顏料,有很好的色彩表現(xiàn)力,均勻的使用丙烯繪畫不會產生厚度,用它來鋪設背景可以在達到預期的色彩效果,和毛線所做出的色彩有明顯區(qū)分,能進一步拉開色彩空間上的層次,使三維效果更佳明顯。
龍鱗是龍身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龍鱗的表現(xiàn)要符合它原有的形狀色彩。金箔紙是制作金色龍鱗最好的選擇,通過灰色與金色的搭配可以很好的展現(xiàn)金色龍鱗本有的色彩;配合毛線做出龍鱗的效果,是畫面中唯一具有金屬色彩的部分。
龍眼部分是裝飾壁畫《龍襄云起》的點睛之筆,是作品最后能否制作成功的關鍵所在,將塑料球體加工成合適大小的半圓使龍眼鏡更具立體感,是畫面中最突出的部分,使龍的主體部分更具神采奕奕。
綜合材料的運用使得裝飾壁畫千變萬化,綜合材料運用浩如煙海,表現(xiàn)語言靈活多樣,然而仍可以從中找出一條合理的運用規(guī)律[5]。在實際制作過程當中,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創(chuàng)造力,不同的題材內容需要用不同的材料。受時代、審美品味、信仰觀念、民族習俗的影響,賦予了人們豐富的情感。每種材料都表現(xiàn)出了自己顏色和特性,導致了人們通過視覺條件引起的心理反射各不相同,于是,材料的選擇便被人們用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情感。
在裝飾壁畫《龍襄云起》當中需要突出作品的個性化,一般的裝飾壁畫以平面為主,而《龍襄云起》卻在作品中加入三維立體的因素使作品具有了淺浮雕的視覺效果。裝飾壁畫產生立體效果需要從色彩視覺感受方面和綜合材料運用方面中的丙烯顏料顏色較暗,而使用毛線去表現(xiàn)的主題元素顏色明亮,明暗的視覺差可以深化空間的立體效果。
在《龍襄云起》中毛線是作為一種主要的材料來使用的,毛線的不同的粘貼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并列粘貼會產生的紋理效果,合理的利用此效果提高作品的視覺感染力,在主要的龍頭部分毛線的合理排列產生了不錯的效果,使龍更加栩栩如生。在粘貼龍眉的時候使用植發(fā)的方式,將每一根眉毛粘貼起來,通過修剪和定型使眉毛也成為了作品的一大特色,突出的立體感使效果不落俗。
掐絲工藝是中國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藝術品制作工藝,在現(xiàn)代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龍襄云起》的輔助元素中使用了此方法,在處理太極、祥云時將毛線與丙烯顏料通過掐絲的手法相結合,產生的效果簡約大方也深化了主要元素和輔助元素的關系。
在裝飾壁畫《龍襄云起》中,材料的運用結合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因素,更突出了人的創(chuàng)造力,使材料和元素完美結合,使作品效果更加具有個性化。
在制作過程中毛線如何排列是重點,也是難點,毛線排列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畫的肌理效果和整體效果。制作一般流程是:第一步:在需要粘合的部分涂上魚珠膠,不要立刻粘毛線。第二步:等待大約五分鐘以后再填充,膠就不會外漏。
第三步:毛線在排列的時候要排列緊密,不留縫隙,可以輔助小鑷子或尖銳的工具。
第四步:需要裁減的地方必須用鋒利的剪刀一次剪斷,否則會帶出毛線。
每一幅繪畫在制作過程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在裝飾壁畫《龍襄云起》的整個制作過程中同樣遇到了一些問題,例如:芙蓉板具有一定的厚度不好裁減;初期在畫布上不容易勾勒輪廓;在粘線的過程中毛線排列不緊密有縫隙,而且不斷有膠剩出,影響效果;在軟塑料上噴漆干了以后易開裂;龍眉的毛線柔軟不容易固定。
解決方法如下:可先用專業(yè)圖像處理軟件制作出需要的部分存成BMP格式在雕刻機上進行準確雕刻;將起好的草圖放入專業(yè)圖像處理軟件制作成與畫布大小相同打印出來以后,使用復寫紙平鋪畫布,將草圖蓋在復寫紙上進行勾勒輪廓;可先用丙烯先涂一遍再使用噴漆均勻上色;使用白乳膠加水以后均勻的涂灑到毛線中,干后完成固定。
第一、勇于奮斗的民族精神,《龍襄云起》中一飛沖天的巨龍,象征著中華民族蒸蒸日上的發(fā)展,龍的勇猛高傲的形象,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人民用于奮斗的精神。
第二、綜合材料的表現(xiàn)和應用,柔軟毛線的使用在展現(xiàn)出了龍的勇猛的同時,在視覺上又給人以比較親近的感覺,剛中有柔。
第三、絢麗的色彩,畫面中大多使用紅、黃、藍、綠這幾種靚麗的顏色,充滿動感和活力,使其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1]劉以鳴,劉以暢.多元中的共生:當代裝飾壁畫的發(fā)展[A].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0.5.67-68.
[2]邢曉林.壁畫藝術設計基礎[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9.20.
[3]狄野.材料語言的抽象表達[J].蘇州: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3.2.135-137.
[4]葉蕤.綜合材料在裝飾壁畫中的運用[A].北京: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6.62-63.
[5]葉蕤.綜合材料在裝飾壁畫中的運用[A].北京: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6.52-53.
楊光煒,助教,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師。趙志華,學生,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09級廣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