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錫云 李東 才麗
·護理研究·
羅伊適應模式護理在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甄錫云 李東 才麗
羅伊適應模式;心絞痛;護理;應用效果
羅伊適應模式是美國護理學家Sister Callista Roy綜合了多種理論而構建的一種護理理論,是目前各國護理工作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模式,該模式把人看做一個適應系統(tǒng),人體會通過自身生理調節(jié)對內外環(huán)境的刺激作出反應,并產生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賴4個方面的變化[1,2]。有效地的實施羅伊適應模式,改善疾病的護理效果,是一個臨床護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我們應用該模式護理心絞痛患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心絞痛住院患者,排除患有其他嚴重疾病以及有智力障礙者。男24例,女16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6±6)歲;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并發(fā)癥。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2組文化程度、病情及藥物治療方案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實驗。
1.2 方法 護理過程中,結合患者綜合狀態(tài),進行適應性調整,通過必須的藥物護理及輔助性心理疏導使患者盡快適應心絞痛的護理狀態(tài),引導患者對不良因素進行適應性調整,使患者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達到一種平衡狀態(tài)。
1.2.1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鍛煉、用藥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多方面的護理。
1.2.2 試驗組:進行羅伊適應模式護理。羅伊適應模式分為6個步驟:一級評估、二級評估、診斷、制定目標、措施和評價。①一級評估: 護理人員通過觀察和言語來評估患者的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賴4個方面的行為資料;②二級評估:護士對患者遇到的各種刺激進行收集整理,并結合患者的自身進行評估;③診斷:根據(jù)分析,得到護理診斷;④制定目標:將患者的無效反應轉變?yōu)檫m應性反應;⑤措施:根據(jù)護理診斷,對各種刺激針對性的選擇護理措施; ⑥評價:再次應用護理程序的6個步驟進一步評價。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態(tài)度:患者在護理期間能夠積極的按照護理程序的要求做為優(yōu)秀;患者對于護理雖未達到非常積極的態(tài)度,但也能配合完成為良好;患者在護理期間存在抵觸情緒,且對護理過程造成不良影響為較差。
1.3.2 生存質量:以 SF-36量表來評估,選擇心理健康、機體功能、疼痛及總體健康狀態(tài)4個方面,每個方面以0~100分為標準,分值與狀態(tài)成正比。
2.1 2組患者護理態(tài)度比較 試驗組護理后2個月和4個月后患者的護理態(tài)度均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態(tài)度比較 n=20,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存質量比較 試驗組護理后生存質量各方面均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存質量比較 n=20,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心絞痛主要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所支配的心肌缺血而產生的,分為穩(wěn)定性心絞痛和變異性心絞痛,如果不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易導致心肌梗死[3]。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該病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且有明顯的低齡化趨勢。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心絞痛的早期發(fā)現(xiàn)與治療手段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其護理工作中還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的問題[4,5]。由于患者的完全康復與恢復期的護理密切相關,因此,必須對心絞痛患者的護理工作足夠重視,降低疾病惡化率,提高心絞痛患者的康復率。
羅伊模式中的人是一個生理-心理-社會統(tǒng)一性的整體,且處于與外界環(huán)境動態(tài)交互過程[6]?!斑m應”是羅伊適應模式核心部分,個體的人必須適應環(huán)境,對環(huán)境的各種刺激,做出適應于自身水平的反應[7]。在羅伊模式中,外界刺激主要分為:主要刺激(影響人發(fā)生最大變化的刺激),相關刺激(對當時情境有影響,可觀察和測量的刺激)和固有刺激(與當時情境有一定關系,但不易觀察的刺激),人對于這些刺激會產生適應性反應(健康)和無效性反應(疾病)[8,9]。
羅伊適應模式護理分為6個步驟[10]: 一級評估、二級評估、診斷、制定目標、措施和評價、該模式易被護理人員理解,便于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更好的應用。本次研究將羅伊適應模式應用于心絞痛患者的護理工作當中,通過維持患者的適應性反應,幫助患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自身適應機制來保持健康,在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出其特有的作用,顯示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羅伊適應模式憑借其邏輯性和易掌握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較強的指導意義。但該模式對個別概念沒有給出很明確具體的解釋,比如固有刺激和相關刺激等。
綜上所述,羅伊適應模式雖有不足,但其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指引,在心絞痛患者的護理中,我們應用羅伊適應模式,通過仔細收集分析資料,應用護理知識,實施此模式中常用的護理措施,取得了比常規(guī)護理要好的效果,因此,可認為羅伊適應模式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以利于其更好的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起到應有的效果。
1 高兵.曲美他嗪聯(lián)合地爾硫卓治療心絞痛患者55例效果分析.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2,83:146-147.
2 施玉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炎性指標的臨床意義.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1,9:8-9.
3 李海亮.阿托伐他汀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332:139.
4 尹曉華.藥物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觀察.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7:8-11.
5 林能波.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的優(yōu)化藥物治療分析.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90:22-24.
6 林海英.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當代醫(yī)學,2010,224:130-131.
7 王飛.氯吡格雷對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血漿高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74-275.
8 金楊楊.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C-反應蛋白和內皮素的變化對臨床護理的意義.護士進修雜志,2013,28:337-338.
9 王愛里,于超,王紅梅.辛伐他汀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影響.當代醫(yī)學,2009,4:137-138.
10 涂昌,蘭軍,楊銀廣,等.冠脈介入治療對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內皮功能及內皮祖細胞的影響.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3:32.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72
132021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集團公司總醫(yī)院心內科
R 473.5
A
1002-7386(2014)03-0474-02
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