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腫瘤介入治療中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應用
李平
目的 對腫瘤介入治療中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 55例腫瘤介入治療患者, 對患者潛在護理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 探討護理風險防范與管理措施。結果 本組5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介入治療, 治療后均未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 且未發(fā)生護理糾紛。結論 在開展腫瘤介入治療時為患者展開護理風險管理, 可減少護理風險, 降低護理糾紛發(fā)生率, 促使護理質量大幅提高,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腫瘤;介入治療;護理風險管理
目前介入治療已成為惡性腫瘤臨床治療的有效方法與常規(guī)方法, 然而因其屬于新興治療技術, 相應的護理管理工作還不完善[1], 同時腫瘤患者本身具有較高風險, 故而在腫瘤患者介入治療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護理風險[2], 可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實現造成嚴重影響。為提高腫瘤介入治療效果及護理水平, 本院于2013年1月開展腫瘤介入治療護理風險管理活動, 成效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腫瘤介入治療患者55例, 其中男31例, 女24例, 年齡34~74歲, 平均年齡(56.2±3.1)歲;所有患者均為惡性腫瘤。
1.2 方法 ①風險識別:對55例腫瘤患者潛在和現存護理風險進行分類并加以識別, 主要護理風險包括介入治療的“邊緣時間”病情加重、窒息及誤吸、管道脫落或堵塞、墜床、出血、下肢深靜脈血栓或發(fā)生壓瘡、手術時間延誤或術前準備不充分、術前宣教不到位等。②風險評估:根據患者護理風險識別結果, 準確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并制定可能發(fā)生的護理風險應對方案, 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 主要措施是護理人員在術前準確核對患者基本資料, 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責任護士于術前0.5 h根據手術準備情況簽字, 之后由護士長核查??剖覂戎贫ń】到逃u估單, 由責任護士根據評估單中患者基本情況展開個性化健康教育。③風險防范及管理:制定腫瘤介入治療中護理風險預案, 組織護理人員展開學習并進行演練, 增強其應急、處理問題能力;組織科室人員接受介入治療知識和護理知識培訓, 促使護士觀察、判斷患者病情的能力大幅提高;定期展開護理安全及風險教育, 提高護理人員責任意識及法律意識, 增強其風險防范意識與能力;每月組織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進行分析, 查找護理工作中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加以總結、改進;對腫瘤介入治療患者接送程序與行為加以規(guī)范, 并制定成相應制度, 首先術前1 d遞送申請單至導管室, 導管室護理人員展開術前訪視, 優(yōu)先安排病重者接受接入治療;在患者送至導管室之前, 應對其病情充分評估, 并加強術后準備工作, 若患者病情不穩(wěn)定則應及時向醫(yī)師報告并將運送暫停;在運送患者至導管室時管床醫(yī)生與責任護士均需陪同, 協(xié)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并做好防護, 以免發(fā)生墜床等事件;運送前和電梯管理人員做好聯系, 減少患者介入治療“邊緣時間”;將患者送至導管室后和導管室內護理人員一對一交接, 核對無誤后均簽字;手術期間責任護士在導管室中等候, 對患者病情密切觀察;待手術完成后和導管室護士展開一對一交接, 固定好導管, 并做好穿刺部位護理及導管護理。
通過開展腫瘤介入治療患者潛在及現存護理風險識別及評估, 并對護理風險加以防范和管理, 本組5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介入治療, 治療后均未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 且未發(fā)生護理糾紛。
在介入治療技術不斷發(fā)展下, 該方法已成為諸多疾病臨床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腫瘤介入治療是于常規(guī)治療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等基礎上出現的新型治療方法, 具有療效顯著、創(chuàng)傷較小、適應范圍廣泛等優(yōu)點[3]。該技術發(fā)展迅速, 目前已成為惡性腫瘤臨床治療的常規(guī)技術。
腫瘤介入治療患者護理風險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①介入治療的“邊緣時間”病情加重:惡性腫瘤患者通常病情十分嚴重, 可迅速進展, 容易發(fā)生心力衰竭、猝死等并發(fā)癥,特別是在介入治療的“邊緣時間”更易出現意外。②窒息及誤吸:腫瘤介入治療需通過腫瘤供氧動脈將栓塞劑或化療藥物注入其中, 展開栓塞或灌注治療, 而化療可導致患者出現消化道反應, 如惡心及嘔吐等, 容易造成窒息或誤吸。③管道脫落或堵塞:患者在進入導管室之前及出導管室之后均需留置靜脈針及引流管, 在搬運患者過程中均可能會出現管道脫落或堵塞。④墜床:運送患者過程中, 若行走過快或未拉起床攔, 很容易導致患者墜床。⑤出血:患者經血管行介入治療后, 穿刺肢體應保持絕對制動, 而在將鞘管拔出時, 若按壓不充分或有動脈鞘管遺留, 或搬運中平車速度及行走速度不一致, 均可造成出血。⑥下肢深靜脈血栓或壓瘡:穿刺肢體在介入治療后需保持24 h絕對制動, 同時患者進食較少且消耗較大, 不愿活動, 很容易出現壓瘡或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⑦術前宣教不充分:術前若未進行全面健康宣教及有效心理疏導, 則會導致患者手術中出現恐懼及焦慮等不良情緒, 對手術正常進行有嚴重影響。⑧術前準備不足:部分患者術前未將膀胱排空可導致手術時間延誤, 或術前化療藥物準備不足, 則會導致手術進展受阻。
綜上所述, 在開展腫瘤介入治療時為患者展開護理風險管理, 可減少護理風險, 降低護理糾紛發(fā)生率, 促使護理質量大幅提高,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鄭少俊.腫瘤介入治療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2,22(14):3061.
[2] 楊亞培.子宮惡性腫瘤介入治療35例.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32(11):2385.
[3] 林尤恩.腫瘤介入治療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3,23(16):3881.
2014-04-24]
473000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