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祝傳海
新疆煤炭預測儲量2.19萬億噸,占全國預測儲量的四成以上。近年來,隨著內地煤炭資源的日益枯竭,新疆煤炭產業(yè)的發(fā)展也開始提上日程。然而,新疆目前的煤炭資源開發(fā)卻依然在走“高耗水、高污染”的老路子,受化工水平所限,煤炭資源的產品附加值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
“多煤、少氣、貧油,這是我國資源的現實國情。因此,挖掘煤炭資源的潛力,運用科技提高產品附加值、降低污染是當務之急,也是新疆經濟發(fā)展不可回避的問題?!闭f這話的人是王帥,一個土生土長的新疆人,曾經求學八方,如今四海歸來。他樸實地說,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科研工作者,他的夢想不是做出什么前沿成果,回國只想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出一分力。
2002年,王帥本科畢業(yè)于復旦大學,隨后留校繼續(xù)攻讀碩士研究生。從本科到研究生,王帥在復旦大學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理論基礎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研究生畢業(yè)后,由于家境緣故,王帥沒有再繼續(xù)讀書,便來到新加坡工作,成為一名工程師。工作一年后,王帥愈發(fā)感覺到自己的興趣在科研中,也因此堅定了他繼續(xù)深造的信念,重返校園,來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在這里,他遇到了影響他科研態(tài)度的導師許國勤教授。
導師知識淵博,對學生的教學采取開放式的態(tài)度?!爸灰俏覀冏约焊信d趣的工作都可以做,科研環(huán)境很寬松,但他的要求卻很高,只要做了就要達到標準,做到最好。”王帥說,在研究過程中,導師為他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臺。導師十分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期間經常會問他們儀器的使用原理,甚至鼓勵他們動手維修壞掉的儀器?!皣鴥雀嗟仄乩碚摻虒W,看重概念、原理以及公式推導,而我在新加坡接受的教育卻側重實際應用和綜合能力?!币惨虼?,王帥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也開始注重對研究的應用能力。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及承擔助理研究工作期間,王帥參與了數項新加坡國家基金科研項目和新加坡教育部基金科研項目,在新型碳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領域進行了系統研究,在本領域核心刊物上發(fā)表了30余篇科研論文,申請發(fā)明專利16項,其中授權1項。
雖身在國外,但王帥的心卻一直惦念著祖國和家鄉(xiāng)。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間,他積極宣傳、組織在外留學人員及華僑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捐款;同時積極參加北京奧運會火炬?zhèn)鬟f活動,為圣火護航。2009年“7.5”事件期間,他以一名土生土長的新疆人身份,駁斥境外荒謬言論,譴責暴徒惡行,向身邊人介紹真實客觀的新疆??吹郊亦l(xiāng)出現這種情況,王帥沒有選擇旁觀、逃避,而是堅定了回國、回疆、回家發(fā)展的決心。隨后,他積極做通了愛人及家人的思想工作,毅然放棄了在新加坡優(yōu)厚的工作待遇和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回到新疆。
2012年8月,王帥如愿回到家鄉(xiāng),成為新疆師范大學的一名教師。在游學四方的過程中成長、積淀,如今,他終于將事業(yè)的藍圖鋪展在了家鄉(xiāng)的土地上。
王帥是一個不會說大話的人,當他提到回到新疆的初衷時,答案很樸實:一是為了照顧父母,盡兒女孝道;二是想為家鄉(xiāng)做些實事,從產業(yè)轉型到教書育人,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也因此,王帥在新疆師范大學的工作也從這兩方面展開。
回到家鄉(xiāng)之初,王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進工廠,了解新疆煤化工發(fā)展現狀及需求。他曾來到阜康產業(yè)園、八鋼焦化廠等周邊產業(yè)園及企業(yè),與技術人員、當地官員深入交談。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他發(fā)現新疆的煤化工發(fā)展依然處于“高耗水、高污染”的發(fā)展階段,而一些地方官員也苦不堪言,一面是企業(yè)與當地經濟的發(fā)展,一面是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這樣的選擇讓人騎虎難下。
“新疆的煤炭資源開發(fā)還處于初級階段,焦化過程中,焦油等一些產品被當做初級產品賣出,這是巨大的損失?!庇谑?,王帥瞄準碳材料、碳纖維方向進行基礎研究,以期增加化工產品的附加值,改變粗放式的生產結構。“煤焦油非常復雜,成分上千種,目前能分離出20多種,而里面的許多成分都是藥品、工程塑料的原料,如果燒掉,既浪費資源又造成污染。”
為了實現改變家鄉(xiāng)經濟結構的目標,王帥自回國以來一直在結合工業(yè)發(fā)展需求進行科學研究。在他看來,創(chuàng)新不在于成果有多大,而在于能否實實在在用到生產生活中去,取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創(chuàng)新也不是一步登天,而是在日積月累中逐漸形成的。目前,他在結合紡織、3D打印等形式進行碳纖維材料加工的研究。他說,用相對成熟的技術結合、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生產模式,更好地提高生產效率,這在他看來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
除了科研,王帥的另一項重要工作便是教書育人。新疆師范大學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校領導、院領導的鼓勵支持也讓他敢于放手去發(fā)展團隊。在新疆師范大學,每一個老師都有過一段擔任班主任的經歷,這是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意在加深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對教學的體會。王帥也不例外,通過這個過程,他真正融入到學校、教師與學生中間,對于人才培養(yǎng)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王帥任職以來積極主動地承擔了大量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任務,并承擔了“專業(yè)英語”、“材料化學”、“固態(tài)化學”等8門本科及研究生課程,指導本科生畢業(yè)論文18篇,并獲院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指導教師,每學期教學工作量都很飽滿。
他把自己的學生積極引入科研項目中,盡早培養(yǎng)他們的科研素養(yǎng)及動手能力。科研中,他主張把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索解決方式?!耙苍S這樣剛開始會很痛苦,周期會很長,但一通則百法皆同,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益處很大?!?/p>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王帥都積極與學生互動,隨時關注他們的各種動態(tài)。2013年,在與學生談話期間,王帥發(fā)現了1名患有抑郁癥的學生厭學及準備退學的情況。通過耐心談話規(guī)勸,他說服學生積極接受治療,并讓學院民族老師與其家長耐心溝通交流,在學校及學院領導的關心下解決了學生的經濟問題,使她安心住院治療。住院期間,王帥每周都及時去看望關心,并與主治大夫定期聯系了解治療情況。在其出院后仍然每兩周一次陪同去醫(yī)院復診,目前這名學生的情況已有顯著改善。
回國任教以來,學生與科研就是放在王帥心頭的兩件大事,也因此他時常一周7天有6天半待在學校,忽略了家人。即便是晚上,他也要忙著閱讀文獻、批改學生作業(yè)。為了彌補對家人陪伴的缺失,他每逢假期,便會帶家人在新疆四處游走?!耙驗樾陆娴暮苊溃教幎佳笠缰亦l(xiāng)的氣息!”對祖國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情懷以及對科研的執(zhí)著追求,牽引著他回家的腳步,也讓他將個人的發(fā)展融入到建設大美新疆的事業(yè)之中。
5月22日,就在本刊記者將稿件發(fā)給王帥教授的當天,烏魯木齊發(fā)生了令人發(fā)指的恐怖暴力事件。當天,記者收到了來自王帥教授的一封郵件:“自恐怖暴力事件發(fā)生以來,我心里一直憋著憤怒!當天從北京到上海,從新加坡到美國,親人和朋友都用電話或在網上詢問我是否安全;也有很多人都問我什么時候回新疆,我說我已經回來了,我不會走。我晚上想了很久,如果大家都走了,新疆會怎么樣呢?我不敢想象。但這是我的家,我出生、長大的地方,我有責任在這里!”
用科技改變新疆是王帥的事業(yè),而堅守新疆是王帥的態(tài)度。因為有了如他一樣的人,新疆的未來有了寄托,新疆的一草一木都變得溫暖而陽光,建設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新疆也必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