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頭等艙或商務艙有錢人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與一般人搭機時所做的事情很不一樣?歸納這群有錢人的三大習慣,從日常生活中就學習這樣的態(tài)度與精神,不久的將來,你當然也能升等搭商務艙甚或頭等艙。
專注力
有如肌肉鍛煉,常運作就更茁壯
每年4到8月,是臺灣磊山保經(jīng)首席顧問李佳蓉頻繁飛行的日子,這段期間因為講課邀約、內(nèi)訓與外訓,她大概每兩周就要搭機一次;但對李佳蓉而言,坐上商務艙的位子后,是享受的開始。
一般來說,不論長程還是短程,她從不合眼,一上飛機,她會把準備好的水瓶交給空服員裝滿,并要求不受打擾,之后就沉浸在策略思考上。
磊山保經(jīng)的第一個3年計劃——成為保險經(jīng)紀人的典范,即是她在飛機上細思的結果。現(xiàn)在,她正在構思第二個長期計劃,“答案還沒找到,所以這是我目前搭機時一定要思考的事情?!庇谑牵罴讶孛棵孔巷w機后,就會打開隨身攜帶注記重點的小冊子,然后準備幾張A4紙,開始拼湊片段的思維,希望盡快擬定公司未來方針。
她強調(diào),機上沒有手機、沒有LINE、沒有fb,沒有任何人與你互動,時間由自己百分之百掌控,“只要一把座位上的頭燈打開,因為燈光直直地投射在筆記上,這時候,我可以完全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面?!?/p>
其實,“專注”絕不是商務艙或頭等艙的少數(shù)樣貌。臺灣東森營銷整合公司執(zhí)行董事邱佩琳,曾任大鵬灣國際開發(fā)公司董事長,剛接任時,她去了一趟美國辦事,回臺灣的14小時航程,她一路詳閱公司近4年的會議資料,列出相關問題及重點項目。一下飛機,即進到公司開會,再將問題一一厘清?!爱敃r,與會者都很驚訝我的提問,怎么可以這么精準?”她露出自信的笑容說,在機上如此安靜的環(huán)境,當然容易聚焦。
14個小時看完厚達十來厘米的數(shù)據(jù)文件,邱佩琳早在搭機前,就規(guī)劃好這趟航程的重點工作,“對一般人來講,搭飛機很無聊,需要‘打發(fā)’度過,我反而覺得,搭機時工作很容易進入狀況,并且經(jīng)??梢?倍速的效率完成事情。”
《專注的力量》一書提到,科學已經(jīng)證明專注力的技巧高低,足以決定我們從事任何工作的優(yōu)劣,但可怕的是,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很容易讓人分心,目前美國青少年平均每天送出超過100則文字訊息,相當于他們清醒時平均每小時發(fā)送10則訊息。當專注力匱乏,會導致心思飄移;心思飄移時,談不上效率,更遑論成功。好消息是,專注力的運作方式很像肌肉:不加以鍛煉會萎縮,好好鍛煉就會成長茁壯。
3步驟,聚焦不分心
〉〉找出最能激發(fā)你的強烈動機,例如賺錢、兩年內(nèi)升職。
〉〉訂目標,但不要太難,像是每天看書一小時、每天寫職場日記。
〉〉循序漸進,以職場日記為例,初期條列三點,慢慢延伸至一頁。
知識力
不間斷閱讀,5分鐘也能充電
美國股神華倫·巴菲特搭機或等飛機的空檔,一定是埋頭讀書,而他最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便是,“盡一切可能廣泛閱讀?!?/p>
“巴菲特根本是學習機器?!卑头铺亻L達50年的智慧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華倫讀書之多、我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吃驚。我的孩子都笑我,他們覺得我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p>
閱讀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讓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事實上,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是閱讀狂,大家都知道,他將“知識改變命運”奉為圭臬,雖然只有小學學歷,卻因閱讀翻轉人生;即使晉升首富,睡前看書的習慣也從未中斷。終究,大量閱讀才能形成自己邏輯思考判斷的能力。
只是多數(shù)現(xiàn)代人“不習慣閱讀”,而是“習慣滑手機”,但習慣是養(yǎng)出來的,當閱讀變成習慣時,你會發(fā)現(xiàn)閱讀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并且像空氣一般,沒有它會有窒息感。
3技巧,天天讀上癮
〉〉隨身攜帶一本好書放在包包里,讓書本隨時跟在自己左右。
〉〉初步選書以易讀、短篇章節(jié)為原則,閱讀起來較得心應手。
〉〉遇空檔就拿書出來讀,若每天讀一小時,一個月可讀完一本。
執(zhí)行力
搶空檔、排順序,讓時間價值極大化
在日本航空服務近13年、現(xiàn)為臺灣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講師的陳莞茜,長期觀察不同座艙乘客的習慣。她發(fā)現(xiàn),商務艙與頭等艙的乘客,有一個極大的共同特色就是:絕對不浪費時間,“可以感受到他們時間跑馬燈的速度,是一般人的5到10倍。除了在機上幾乎每個人都專注于自己的事情外,下機前10分鐘,人人也好像上緊發(fā)條似的,將一切準備就緒,希望艙門開啟的同時,就可以盡快離去,前往目的地辦事。”
《時間,愈用愈有價值》一書作者羅伯·博任退休前曾任全盛資產(chǎn)董事長、富達投資副董事長及總裁,書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雖然我用黑莓機,但還是會帶紙本閱讀材料,足以善用搭機時幾小時的關機時間。我也隨身攜帶小手電筒,以備困在出租車或其他太暗無法閱讀的地方時使用……不管哪些方式適合你,務必為如何利用預期或非預期的空檔預做準備?!?/p>
這就是成功人士“搶”時間的最佳寫照,當然,這幅畫面時時在商務艙或頭等艙登場。但要怎么爭搶時間?除了絕對不浪費時間外,另外就是排定優(yōu)先級。以分析師楊應超為例,因為出具具有深度且精準的報告是第一要務,所以他搭機時,必定先完成撰寫報告的繁重任務,然后才是充電時間。如果他打算利用中短程約4小時的航程休息,就一定在候機時填飽肚子,然后一上機就戴上眼罩睡覺,不被送餐服務打擾。
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最終能得到的總價值卻是人人不同,為什么?這就是時間管理與時間價值的差異,只要愈有效率,時間使用得愈少,就愈有時間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與未來;當然,財富累積的速度也將高效率化。
3觀念,達成高效能
〉〉待辦清單分輕重緩急,上半部列優(yōu)先目標,下半部列次要事項。
〉〉講求最終結果,處理復雜問題,先寫下初步結論,才能掌握重點。
〉〉別為小事傷神,次要事項達B+就好,才有時間把優(yōu)先目標做到A。(摘自臺灣《今周刊》)(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