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稻農永遠都記得,他們的產品名聲不佳。這些又硬又臟的糙米幾乎不可能均勻受熱煮熟,稻農們把它們當作豬飼料出售,以便換得現金購買越南或泰國產的優(yōu)質大米。
曾幾何時,就在柬埔寨從數十年的戰(zhàn)爭中恢復過來,其他農業(yè)領域繁榮發(fā)展的時候,稻米生產卻未有起色。在一個80%的人口都在稻田中勞作的國度,這種情況令整個國家難堪。2009年,柬埔寨的精米出口量只有12613噸,在全球排在最后。
但當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之一泰國陷入政治不穩(wěn)定的困境時,柬埔寨出口大米的質和量都有所提高。人們現在可以在西方國家的高檔食雜市場中找到柬埔寨的大米了。去年,柬埔寨成為世界第五大大米出口國,第二大優(yōu)質茉莉香米出口國,精米在國外的銷售量達到了378856 噸。
沒人比本占·托尼更能體會這種轉變?,F在,他每年可以通過自己的6公頃稻田賺6000美元(約合3.7萬元人民幣),與過去相比,收入大幅增加。
托尼說:“到了雨季,會有很多水,我們就種水稻。到了旱季,我們就種玉米,但大米是我們的主食,我們必須要有大米?!钡硎咀约簝A向于種更多玉米,而不是水稻,種水稻更費力。
過去幾年采用的現代碾磨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柬埔寨大米的質量,使其進入國際市場。泰國的情況也出人意料地推動了柬埔寨精米的出口。在泰國,人們囤積大米,政府提供巨額補貼,而這可能會導致全球大米市場出現嚴重短缺。柬埔寨想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設定目標,準備在2015年底前出口100萬噸精米。柬埔寨已經具備了這種碾磨能力,而且政府取消了出口大米的關稅。
為了達到這個遠大目標,柬埔寨在今年5月成立了稻米聯盟。三個產業(yè)機構進行了合并,柬埔寨副首相索安之子索波替武(音譯)被推選為聯盟主席。他表示,此舉消除了一些代價高昂的競爭活動,更明確地闡明了產業(yè)目標,有助于發(fā)出一致聲音,進行游說。
但是,要想完成新目標,尚須克服巨大障礙。
舉例而言,柬埔寨必須開辟新市場,比如美國、中國和非洲。到目前為止,柬埔寨今年只向美國出口了1780噸大米。
索波替武還表示,質量需要進一步提高,種植者、磨坊主及出口商的關系也需要進一步改善。在稻米聯盟成立以前,三方分別由三個產業(yè)機構管理。政府抱怨稱,柬埔寨有900萬稻農,其中只有40%的人能夠生產適合出口的大米。很多稻農仍在使用化學農藥和便宜的劣質種子,政府正在努力通過教育改變這些做法。
但變化中的區(qū)域市場也為柬埔寨人創(chuàng)造了機會。在歐洲,進口大米需要是99%的純種大米,除了標簽標明的,幾乎不含有其他品種的米粒,但很多柬埔寨稻農仍不愿購買高價種子。他們往往會繼續(xù)種植之前的大米品種,稱與種植用于制作精美甜點的大米相比,生產越南家畜食用的飼料要更容易一些。
這為其他側重優(yōu)質大米的生產商創(chuàng)造了利基市場,使其面向具有社會及環(huán)境意識的西方消費者。其中一家生產商朱鹮大米公司正在努力改善人們對柬埔寨作物的傳統看法。雖然該公司還沒有開始出口大米,但他們使用的方法說明了種植者正在努力提高質量。
該公司女發(fā)言人瓦妮莎·費勒表示,公司成立于2009年,野生生物保護協會為這家注重環(huán)境的生產商頒發(fā)了合格證書,公司與種植水稻的村民開展合作,這些村民同樣也愿意保護當地濕地,那里是候鳥朱鹮的自然棲息地。
她表示,年需求量最多可能達到4000噸。但銷售量僅限于400噸,野生生物保護協會提出規(guī)定,對產量加以限制。數據顯示,目前的產量為435噸,比2012年至2013年生長季的產量增加了54%。在過去4年中,年銷售額增加了兩倍,達到大約12.1萬美元。(許欣譯)(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