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杰
摘 要: 初中地理最典型的特點是知識散,系統(tǒng)性不強,僅靠記憶,學生不能取得好的成績。其實這是學生對地理的錯誤認識。學習地理必須從“理”入手,首先理清地理知識,其次“理”出一個探究地理知識的方法,最后“理”出地理知識的原理。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作者在平時的地理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探究式教學方式。
關鍵詞: 初中地理教學 小組合作探究 大地理觀
新課改要求改變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主體地位,變過去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變過去枯燥乏味的課堂,讓學生在快樂又輕松的課堂氣氛中獲取知識。很多學生認為地理難學,特別不知如何看地理圖表,不知如何作答地理習題,這主要是由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一些問題造成的。我根據自己多年的課堂教學經驗和思考,提出自己的粗淺看法。
1.初中地理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和課改要求相違背的教學方式,或者是對課改存在誤讀的現象,誤讀的結果使得他們從一個誤區(qū)走向了另一個誤區(qū)。
1.1重活動,輕歸納。
新課標出來以后,一些教師開始在自己的課堂中穿插進行活動,甚至有些教師在課堂設計時,一個活動接著另一個活動,致使活動代替了原有的講授,看上去課堂氣氛活躍了不少,但卻缺乏必要的歸納總結,許多知識在課堂上走了過場,最終卻沒有留下什么,這樣的課堂實際上并不是好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體現了,但是學生并沒有學到什么東西,課改無論怎么改,學不到知識和技能總歸是錯誤的。
1.2重設問,輕質量。
在新課改下,很多地方課堂都出現了設置問題引導、啟發(fā)學生的現象,在實際講課過程中,卻出現問題設置過多的問題,課堂由原來的“滿堂講”轉變成現在的“滿堂問”,并且問題質量不高,這種情況下的課堂的效率依然很低。
1.3重記憶,輕理解。
很多學生和教師都認為背地理知識就可以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地理作為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科目,死記硬背永遠不能成為學習地理的好方法,并且在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社會中,人的大腦不可能儲存海量的信息,我們必須抓方法、找規(guī)律,以理解為主,記憶為輔。
2.打造和諧高效的初中地理合作探究課堂
在日常教學中,地理老師要充分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利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境,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合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這種形式實現教學的最優(yōu)化。
2.1模仿教學,偷梁換柱。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多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課堂中,讓學生參與到探究中,讓他們能夠真正接觸到探究地理原理的方法。
如在講解七年級地理《大洲和大洋》時,我首先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張各大洲的圖片(如下圖),讓學生觀察各大洲的形狀、大小、分布情況,然后讓各小組匯報自己小組在課前預習時查閱的有關各大洲的基本概況和風土人情。由于在本堂課的課堂設計中,我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他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并且三班的地理科代表還給出了一個記憶世界各大洲大洋的簡便方式,就是以一個大洲或者大洋為中心,向四周發(fā)散記憶。比如以太平洋為例,太平洋西側是亞洲,北側是白令海峽,東北側是北美洲,東側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東南側是南美洲,南側是南極洲,西側是大洋洲,馬六甲海峽。通過這種記憶方式,不僅記得牢,還能培養(yǎng)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
2.2創(chuàng)設情境,帶入情境。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來感知和運用地理知識,情境設置得是否形象、生動,直接關系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以及學生思維的激活與否。
如講解世界氣候,講到歐洲的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時,用一段視頻導入,讓學生先身臨其境地感受歐洲西部的氣候特點。當視頻結束時,學生的興趣高漲,然后我又將早準備好的資料:歐洲的地形圖、歐洲的政區(qū)圖、歐洲的降水圖、西歐地區(qū)的植被、西歐地區(qū)西側大西洋的洋流圖給學生看,讓學生分析西歐地區(qū)氣候的成因、特點和對人類生活及植被的影響。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所做的不是直接公布答案,而是創(chuàng)設情境以后,給學生提供方向和方法,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找出問題的答案,這對研究地理問題方法的使用,對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大地理觀的培養(yǎng)都有著重要意義。
2.3制定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地理。
上課時,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好小組,然后安排各學習小組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研究地理的方法,進而學會應用這些地理知識。
如在講解世界人口時,我首先將世界人口的分布圖、各大洲資源的分布圖、各大洲的經濟發(fā)展狀況,通過多媒體呈現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各大洲的人口、資源和經濟的分布狀況,思考各大洲存在的人口問題是什么,對于這些人口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解決。
在這堂課中,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各大洲存在的人口問題和人口問題的解決方式。問題不多,但針對性強,學生按照小組形式探究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通過分析我提供的資料,學生能找到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的地理視角就因此形成了。并且通過任務型小組探究教學模式,學生也能夠明確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有事可干、有法可依。這才是學習地理最應該倡導的方法。
3.結語
很多人都說地理不好學,認為地理看圖難,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抓住學習地理的方法,小組探究式教學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地理原理時,教師一定扮演好角色,深入到小組探討中,引導學生交流,帶領學生討論,點撥學生盲點,升華、歸納、總結學生的學習心得,讓小組合作探究真正發(fā)揮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