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李娟
“您對國土所的工作還有什么意見和建議?”“您對我們所里的工作滿意嗎?”日前,博愛縣許良國土資源所所長踞東拿著征求意見表深入三栗莊村,與村民們促膝話家常,了解土地管理情況,傾聽意見建議。同時,該所工作人員分別到所分包村,入農(nóng)戶、走田間與群眾交流思想,談管理、話國情。
“真沒想到國土所轉(zhuǎn)作風(fēng)、辦實事的力度這么大,不僅到家里噓寒問暖,還幫助俺解決了遇到的實際困難。”狄林村的黨員呂連旺感慨地說。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該所按照“走訪不漏戶,戶戶見群眾”的要求,深入開展以“訪民情、聽民聲、問民計、解民憂、惠民生”為主題的民情大走訪活動,以走訪促意見征集助推攻堅破難,以整改求群眾滿意改變工作作風(fēng),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為真正做到“走訪不漏戶”,該所對走訪工作進行了細化量化,建立了所長聯(lián)系村黨支部成員、黨員或工作人員聯(lián)系群眾的責(zé)任體系。為了真正入戶見群眾,開展了“便民夜訪”活動,利用晚上時間進村入戶與群眾約談,為群眾解難題,廣泛征求群眾對國土所在“四風(fēng)”方面的意見。目前,該所對轄區(qū)23個行政村走訪了12個行政村,已走訪夜訪110多人次,征求意見建議28條。
“去年冬天,俺和鄰居因宅基地產(chǎn)生糾紛,兩家人見面就像仇人一樣。前一陣子,國土所李天才讓俺兩家坐到了一起,說是在走訪時知道這些事情,專門來給俺兩家調(diào)解糾紛的?,F(xiàn)在,俺兩家不僅言歸于好,有事還相互謙讓幫忙,真是遠親不如近鄰呀?!痹撴?zhèn)馮竹園村村民王繼業(yè)深有感觸地說。
該所為打通聯(lián)系服務(wù)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最后100米”,在全鎮(zhèn)23個行政村構(gòu)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服務(wù)體系,全所6名工作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走百家門、知百家事、納百家言、解百家憂的走訪活動,幫群眾分憂解難,被村干部稱為“好幫手”,被農(nóng)民稱為“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