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娜
(池州學院資源環(huán)境與旅游系,安徽 池州 247000)
生活污水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人的排泄物和廚房洗滌、洗衣等生活廢料[1]。隨著社會現代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快速發(fā)展,人口愈加密集,生活污水的排放也隨之增多.而生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氨等污染物以及細菌(包括病源菌)、病毒、寄生蟲卵等致病微生物[2],而在未經處理的條件下直接大量排放,勢必造成嚴重水質惡化,將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由于淡水資源的短缺,人們對污水回用技術的發(fā)展愈加關注,在節(jié)約用水的同時,積極發(fā)展使用循環(huán)經濟工藝。因此,能否針對各城市的污水水質情況,有效利用污水處理工藝緩解水資源壓力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壓力成為促進區(qū)域科學發(fā)展、建設的關鍵問題。
我國在改革開放后,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人均水資源量的銳減和區(qū)域水資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國家開始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高效利用。1980年以后,我國的污水處理產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狀態(tài),但目前,我國污水處理行業(yè)仍處在初級水平。據水利部門預測估計,2030 年中國將達到世界公認的缺水警戒線:人均水資源將會降低至 1760 立方米,總缺水量將達 400~ 500 億m3[3]。導致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出現問題的原因有[4]:
(1)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環(huán)境保護思想,這種水資源保護意識的缺失是導致城市生活用水嚴重污染的意識因素;
(2)伴隨著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對于健康、衛(wèi)生等方面也有新的要求,使得城市生活用水量也隨著劇增;
(3)對于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處理,其處理的硬件設施還不齊全,尚不能對各城市區(qū)域的生活污水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
(4)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更新緩慢和處理設備維修不及時,是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的直接原因。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是指在滿足所要求的處理功能和效率的前提下,污水處理各單元的有機組合[5]。待確定污水處理程度后,對應選擇最適宜的處理工藝,工藝選擇的關鍵是由進水水質水量的特征和出水水質標準來決定。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系統(tǒng)按照不同的處理程度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一級處理(機械處理),只能出去污水中的懸浮物質,但仍不能達到排放的標準,故需要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以去除水體中膠體狀態(tài)的有機物和溶解狀態(tài)有機物為主,可達到廢水排放的標準,也可用于農業(yè)灌溉等,較為經濟有效;但若用于工業(yè)回用、生活雜用,則需要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即三級處理(深度處理)。本文將基于經濟節(jié)能、易于管理、成熟可靠、指標先進的原則[4],目前常用的處理技術總結如下:
活性污泥法即需要用懸浮在水中的大量微生物構成的絮凝體,在適宜的條件下與污水充分接觸,從而達到凈水的目的[1]。其主要流程為吸附、氧化和絮凝體形成和凝聚沉淀。這種凈水工藝中A段在高負荷條件下運行,B段低負荷條件下,A、B兩段分別回流,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利用不同時期生長的優(yōu)勢微生物種群的生長,從而達到除氮除磷的目的。
(1)生物轉盤工藝法。隨著生物轉盤的運轉,污水在反應槽中流動,水中有機物吸附在轉盤的生物膜上,轉盤轉離水面時,盤面形成的水膜溶解空氣中的氧,把吸附在生物膜上的有機污染物進行氧化分解。隨著盤片轉動一周,就完成一次“吸附-吸氧-氧化分解”的過程,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2)生物流化床工藝法。生物流化床負荷高、占地少,是一種以粒徑小于1mm的顆粒材料為載體,填充于設備中,在充氧條件下,污水自下而上流動,隨著載體流態(tài)化,在污水與生物膜接觸過程中,降解有機污染物從而達到良好的凈化效果的新型生物接觸氧化裝置。
厭氧生物濾池是一種厭氧生物反應器,運用厭氧附著生長處理技術。其原理是在反應器中加入焦炭、碎石等填料,其中,微生物一部分附著在填料上形成厭氧生物膜,另一部分則在填料空隙間處于懸浮狀態(tài),當廢水流過填料時,微生物吸附水中有機物,分解為甲烷和二氧化碳達到凈化目的。而生物膜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老化的生物膜隨水體流動去除[6]。工藝需采用定期沖洗和空隙率大的填料等方法,且填料上生物膜的數量較高,污泥齡長,可達100d,運行穩(wěn)定,處理效果好。
曝氣生物濾池法是在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和接觸氧化法的基礎上,發(fā)展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是一種綜合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的系列綜合工藝。該工藝是在設備中加入陶粒、活性炭等粒狀填料,結合給水快濾池以及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法,將生活污水中有機物氧化、硝化和反硝化,進行有機物脫氮和去除從而達到凈水的目的。這種工藝基建和運轉費用較少,同時,出水水質高,處理出水不但可以達到環(huán)保排放標準,還可以進行重復使用。
我國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態(tài)壓力也不斷增大,對于水環(huán)境資源的保護勢在必行。為了更好,更高效率的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并對其進行最大可能的回用率,本文綜上所述,提出以下意見:
(1)完備完善污水處理硬件設施,針對各城市區(qū)域實際排放生活污水情況,采用相應、高效的污水處理工藝。積極引進先進處理技術工藝,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2)建立完善以經濟手段保護水資源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收費標準,從源頭杜絕水資源浪費情況,提高居民環(huán)保積極性,自覺進行節(jié)約用水;
(3)政府等有關部門加大節(jié)約用水的宣傳力度,使居民樹立良好的節(jié)約用水意識。
[1]蔣展鵬,楊宏偉.環(huán)境工程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戴天性.環(huán)境生態(tài)學[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 2002.
[3]馮波,金婷婷,牛明達.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發(fā)展現狀和工藝研究[J]. NORTHERN ENVIRONMENT,2011:179.
[4]張科,劉衛(wèi)霞,程偉科.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工藝[J].科技傳播,2014(09):114-115.
[5]李盛,許小華.淺析幾種城市污水處理工藝[J].江西水里科技,2013(02):155-159.
[6]方芳,龍騰銳.厭氧生物濾池的研究及應用現狀[J].中國給水排水,1999(0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