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鋒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取代計劃經濟體制,我國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逐步加大,這就要求礦產資源改變供需形勢。文章就我國固體礦產勘查面臨的形勢與對策展開探討,分析其中的問題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固體礦產;資源勘查;形勢對策
中圖分類號:O7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4)18-0007-03
在以往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的固體礦產勘查所用資金,基本上是由中央財政提供的,礦產企業(yè)使用勘查成果是無條件的,礦產勘查也是按照國家意向進行,但是顯然,這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和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相比,市場經濟體制有著完全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對于固體礦產來說,其范圍基本在市場配置范圍內,但是經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市場資源配置仍然存在缺陷,造成了諸多問題的出現(xiàn)。如何順應新的礦產勘查形勢和對策,是礦產企業(yè)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1固體礦產勘查面臨的形勢分析
1.1制約社會和經濟發(fā)展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水平和經濟水平都在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雖然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但是由于人口基數較大,人均礦產資源數量仍落后于世界平均社會水平?,F(xiàn)今,我國的主要矛盾是飛速發(fā)展的礦產需求和礦產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石油、煤炭、鋁、銅、鐵等都是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但是可以看到,近年來我國對進口礦產的需求越來越大。舉例來說,2004年,我國石油消費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石油消費大國,雖然隨著我國石油開采力度的加大,石油進口量逐漸下降,但是對外依存度仍高居不下;還有鐵礦,自1990年到2005年,我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增加了將近20倍,所以,固體礦產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情況會更加惡劣,我國仍將面臨日益嚴峻的礦產資源需求形勢。但是近年來我國的礦產消費量成倍增長,2004年的礦產消費量已經達到預測的2010年消費量,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2面臨礦產資源安全威脅
礦產資源是中國全球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球化進程中,礦產資源扮演著勞動對象和生產資料的重要角色,世界各國都能通過貿易、投資等形式,實現(xiàn)礦產資源的全球化配置。但是全球礦產資源分布并不平衡,并且礦產資源對各國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加大了對礦產資源的競爭力度,礦產資源消費國受到供應國的外交、政治和經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發(fā)達國家都加大了礦產資源保護力度以保護本國利益。這種情況造成固體礦產資源面臨嚴重的安全威脅。
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并且是全球化進程中的一部分,我國仍然將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作為發(fā)展要領。相對于世界上的其他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中國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礦產資源安全風險。
2固體礦產資源勘查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積極探索和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固體礦產資源勘查形式,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地質工作仍沒有完善的新體制,商業(yè)性地質工作和公益性地質工作都存在一定缺陷,并且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yè)性地質工作無法很好地銜接,統(tǒng)籌規(guī)劃工作不足。
2.1對我國礦產資源了解不足
我國部分海域、東部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仍有一部分勘查新領域,我國陸地面積的72%都是固體礦產勘查空白區(qū)或者勘查程度不高,并且僅有三分之一的物化探異常得到了有效查證。例如我國大興安嶺地區(qū)以及偏遠的西部地區(qū),固體礦產勘查仍然處于空白,雖然東部地區(qū)勘查程度不低,但是缺乏足夠的深度。由此可見,我國的固體礦產資源和礦產勘查工作不夠協(xié)調,首先是勘查工作不適應為緩解資源違紀,探明國內資源方面的工作,其次是我國的固體礦產勘查工作仍不能為國家制定重大礦產資源戰(zhàn)略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2.2境外固體礦產勘查力度不足
我國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逐漸和世界接軌,并且我國也針對這個方面,制定了“走出去”等相關政策,但是我國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受到國際經濟、政治因素影響較大,并且世界上有若干國家對我國的礦產資源安全產生了一定威脅,造成我國境外礦產資源勘查力度不足。資料顯示,2005年我國境外礦產資源勘查項目成功率不足三分之一。
3問題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我國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采用開采、勘查相分離的礦產開發(fā)體制,造成商業(yè)性礦產資源發(fā)展不順利,固體礦產資源勘查存在高投入、高風險的問題,由于我國的礦產企業(yè)實力不足,礦業(yè)利潤不足,難以形成國際競爭力。
其次是固體資源勘查體制過渡不順利,而世界經濟、政治形勢風云多變,較為嚴峻,我國在固體礦產資源勘查方面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造成我國礦產資源勘查全球化存在困難。
4形勢和政策的應對策略
首先,單純的市場調節(jié)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經濟體制需求,而是需要市場調節(jié)和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我國應針對固體礦產勘查現(xiàn)狀,設立“地質勘查基金”,以補貼礦產普查。在固體礦產勘查過程中,由于普查階段存在較大風險,很難吸引社會投資,加大普查力度,能夠找到突破點,并進一步吸引社會資金投入;通過地質勘查基金的杠桿作用,能夠將更多的資金吸引到固體礦產勘查工作中來,減輕政府補貼力度;在這個方面,政府應和礦產企業(yè)“同甘共苦”,政府資金和企業(yè)資金各占一部分,若勘查失敗,則可以核銷部分資金,如果勘查成功,可以補貼部分國有資金,但是礦產企業(yè)應受到政府宏觀調控控制。
其次,加強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作用,地方保護性以及行業(yè)性的壟斷都應盡力消除,讓市場有自主配置固體礦產勘查的空間;加快礦業(yè)資本市場的啟動速度,綜合金融、財政等各部門的力量,可以派遣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考察,加快資本市場啟動速度;評估探礦權的形式應靈活多變,例如在對勘查程度不高的礦區(qū)進行評估時,如果采用正規(guī)方法,顯然投資者難以接受,這時可以采用合作勘查方法,減小雙方風險,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最后,增加公益性地質調查,在這個方面,對現(xiàn)有
資料進行收集并開發(fā)顯然優(yōu)于開展新的勘查項目,每個省市都適當地進行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通過公益性地質調查來輔助商業(yè)性礦產勘查工作。
5結語
綜上,對我國固體礦產勘查面臨的形勢作了詳細分析和總結,并分析固體礦產勘查面臨的問題,最后總結了應對固體礦產勘查形勢和政策的策略。
參考文獻
[1]?;趙雷,劉波.對我國礦產資源勘察的現(xiàn)狀分析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1):118.
[2]?;胡小平,潘懋.我國礦產資源勘查面臨的形勢與對?;策建議[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6,(4):21.
[3]?;劉金平,沈通生,左宏.我國礦產資源形勢及對策?;[J].中國礦業(yè),199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