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利
近年來,潛江市結合干部隊伍建設實際,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干部“五條”標準,在甑別、選準、使用、保護好干部上下足功夫,為實現(xiàn)潛江“打造升級版、建設先行區(qū)”的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持。
甑別好干部關鍵在看德。全面客觀評價干部品德,制定干部德的量化考核辦法,建立干部德的紀實檔案,以形成其考核評價的長效機制。既看公德,是否對黨對人民忠心、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真心為民;又看私德,是否作風正派、清正廉潔、情趣健康;既看本職崗位上的日常表現(xiàn),又看急難險重任務、大是大非面前的關鍵立場;既掌握其在黨員干部中的威望,又了解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口碑。突出干部德這一首要標準,以此作為衡量干部是否優(yōu)秀的首要條件,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首要依據。通過對擬提拔干部反向測評,實行德的否決評價機制,“德”不達標的干部堅決不予提拔使用。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的標準,根據德的綜合考核情況,重用顧全大局、思想解放、開拓創(chuàng)新的干部;重用敢于擔當、敢抓敢管、攻堅克難的干部;重用為人正派、處事公道、團結協(xié)作的干部;重用愛崗敬業(yè)、勤奮扎實、善做群眾工作的干部;重用遵紀守法、堅持原則、清正廉潔的干部。
選準好干部重點在辨績。用群眾的觀點辨政績。年初,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現(xiàn)實問題為重點,逐一制定崗位目標責任書并向社會公示承諾。年末,采取“干部述、群眾評、‘兩代表一委員測”的辦法公開踐諾,以群眾的眼光、群眾的需求正確看待分析干部的政績,以群眾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干部政績的重要標準,實行績的否決評價機制。用實踐的觀點辨政績,根據潛江工業(yè)偏重的實際,積極調整產業(yè)結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科學合理確定經濟社會發(fā)展指標。遵循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從實際出發(f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盲目追求GDP的增長,不盲目攀比曇花一現(xiàn)的轟動效應。用發(fā)展的觀點辨政績,考察干部實績時著重看是否顧全大局、統(tǒng)籌兼顧,是否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考察“顯績”,又分析“潛績”,建立“顯績”、“潛績”同等重要的研判評價機制,正確處理好近期利益與遠期效益的關系。
使用好干部根本在量才。做到“識才用才”,既知人之短,更識人之長,用其之長,避其之短,實現(xiàn)人才資源的最佳配置。根據潛江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統(tǒng)籌實施“潛江英才計劃”,重點引進和儲備一批產業(yè)緊缺人才,重點資助一批行業(yè)領軍人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積極組建化工、金融、旅游專家智囊團,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充分發(fā)揮人才的引領作用。做到“聚才愛才”,持之以恒地發(fā)掘人才,真心實意地愛惜人才,把發(fā)掘、愛惜人才看作一種品德、一份責任、一項事業(yè)。制定人才發(fā)展規(guī)劃和人才引進實施細則,開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大力引進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真情關心人才,事業(yè)留住人才。做到“容才育才”,以寬闊的胸襟、容才的雅量,正確分析人才的個性和棱角;有意識交任務、壓擔子,積極為各類人才搭舞臺;及時提醒教育人才認識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通過深造培訓、能力提升、掛職鍛煉等,真情實意地幫助人才真正成才。
保護好干部著重在督廉。嚴格教育,教育領導干部認真履行好雙重職責,在嚴于律己的同時,認真履行好抓班子帶隊伍職責,通過理想信念教育、警示教育、廉政談話、任前談話等,對干部身上出現(xiàn)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早教育、早提醒、早糾正。嚴格管理,把從嚴管理的要求貫穿于干部日常管理的全過程,整合紀委、檢察、審計等單位力量,對不稱職的干部及時調整,對失職的干部及時問責,對以權謀私的干部及時查處。嚴格監(jiān)督,引導領導干部把接受監(jiān)督當作對自己的愛護,增強主動接受監(jiān)督的意識,自覺把自己置于黨和人民事業(yè)所要求的各種監(jiān)督之下,學會在監(jiān)督下工作和生活,學會在陽光下秉公用權,守住為官做人清正廉潔的底線。
(作者單位:潛江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