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勝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意見》,明確表態(tài)不支持、不受理越級上訪,既體現對地方政府化解矛盾糾紛能力的充分信任,更是對其就地解決信訪問題的責任倒逼。
憑心而論,民眾選擇“越級上訪”,的確不無被逼無奈的難言之隱。比如,對地方官員的不信任、當地政府的不作為、對基層處理意見的不滿意等等。但其中也不排除有“鬧大維權”和盲目“崇上”的心理。一些群眾篤信“官大一級壓死人”的潛規(guī)則,希冀通過“越級上訪”求得尚方寶劍,借“以上壓下”的方法促進問題解決。盡管此舉常常應驗,但卻不是正常和有序的社會現象。
因此,對“越級上訪”說不,不是對民眾信訪權利的限制,而是對信訪無序現象的矯正,更是對地方政府切實關注民生訴求,充分尊重民眾的首訪權,努力把問題解決在當地,處理在萌芽狀態(tài)的倒逼。這就要求地方政府牢固樹立執(zhí)政為民的民本理念,切實履行好為官一任、穩(wěn)定一方的責任,做足抓實基層基礎信訪工作。比如,重視群眾第一次來訪和第一次來信的處理,盡可能把矛盾糾紛解決在第一時間;強化對職能部門接待和處理信訪問題的協(xié)調與監(jiān)督,力避因部門扯皮推諉導致群眾的來回奔波;認真落實領導干部接訪制度,著力破解老大難問題,有諾必踐,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