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坡 王 萍
(1.重慶渝高科技產(chǎn)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 401121; 2.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重慶分院,重慶 401147)
重慶禮嘉商務區(qū)L5路2號橋工程設計與施工
王仲坡1王 萍2
(1.重慶渝高科技產(chǎn)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 401121; 2.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重慶分院,重慶 401147)
以重慶禮嘉商務區(qū)L5路2號橋工程為例,根據(jù)該橋的建設條件,介紹了橋梁結構的布置形式,并對橋梁的設計構造以及設計和施工特點進行了詳細闡述,為今后同類橋梁施工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變截面,拱橋,橋墩,樁基礎
L5路呈南北走向,起點接現(xiàn)狀白云路,向北延伸跨越白云水庫,最后終點止于L54路。全路段包含跨水庫橋2座,即L5路1號橋和L5路2號橋。L5路2號橋起點樁號K1+784.000,終點樁號K1+916.000,全長132 m,標準橋?qū)?5.5 m。
1)道路等級:城市次干道;2)設計車速:主線40 km/h;3)荷載等級:汽車荷載城—A級,人群荷載3.5 kN/m2;4)橋下凈空:4.5 m;5)設計水位:50年一遇(洪水頻遇值)312.0 m;6)設計風速:離地面10 m高,重現(xiàn)期100年,平均最大風速26.7 m/s;7)抗震設計標準:擬建工程區(qū)域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抗震措施為7度,抗震設計方法為B類;8)設計基準期:100年。
3.1 橋型布置
根據(jù)橋梁所處位置實際地形、地質(zhì)情況等,全橋共一聯(lián),橋跨布置為35 m+50 m+35 m=120 m,橋面總寬25.5 m,采用雙幅結構形式,單幅橋?qū)?2.4 m。橋梁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下部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矩形橋墩,橋墩基礎為承臺加群樁基礎,橋臺采用重力式U形橋臺。
3.2 主梁一般構造
L5路2號橋為變截面(拱形)梁橋,并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元素。上部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分為左右兩幅布置,每幅橋采用直腹式單箱單室箱梁,跨中梁高2.0 m,P1,P2墩處主梁高為6.8 m,采用6級臺階造型,每級臺階高0.8 m(見圖1)。
3.3 下部結構一般構造
橋墩采用3.0 m×3.6 m的方墩,下接8.0 m×8.0 m×3.0 m的承臺;橋墩基礎為直徑2.0 m的樁基礎,所有的樁基礎均采用嵌巖樁基礎,采用機械成樁。樁基礎嵌入完整的中風化巖層不少于3倍樁徑,嵌巖襟邊寬度不小于5 m;擴大基礎應嵌入完整的中風化層深度不小于0.8 m。同時應滿足基底持力層巖石抗壓強度要求。橋墩周圍的造型臺階用塊石砌起來即可。
4.1 混凝土
本橋使用的各種混凝土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按設計要求考慮大橋使用年限條件下的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等參數(shù)及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氯離子含量、最大堿含量等參數(shù)均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及其他相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
4.2 普通鋼筋
設計采用HRB335,HRB400鋼筋。HRB335,HRB400鋼筋材料和連接滿足《鋼筋混凝土用鋼》的要求。除特別說明外,直徑不小于20 mm的鋼筋均采用機械連接,接頭連接等級為Ⅰ級,連接區(qū)段內(nèi)的接頭率不大于50%,并滿足《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要求。
4.3 預應力材料
1)預應力鋼絞線采用高強度低松弛(Ⅱ級松弛)七股型鋼絞線。2)預應力錨具的結構形式及規(guī)格應符合要求。3)預應力管道采用與錨具對應的塑料波紋管道,并采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以保證壓漿質(zhì)量,提高預應力鋼束的耐久性。4)預應力管道壓漿材料采用性能穩(wěn)定、強度等級為C50的純水泥漿。為滿足壓漿質(zhì)量的要求,壓漿漿體可以加入部分外加劑,以改善漿體的性能。
4.4 橋面鋪裝
橋面鋪裝采用17 cm等厚鋪裝,雙層鋪裝結構?;鶎訛? cm厚C40鋼筋混凝土整平層,面層為9 cm瀝青混凝土(上層4 cm SMA-13+下層5 cm AC-16)。
4.5 伸縮縫
橋梁兩端及分聯(lián)處各設置80型三維位移止水型伸縮縫一個,伸縮縫的初始縫寬根據(jù)安裝時的常溫進行反算及預設固定。
4.6 支座
橋梁使用的GPZ(Ⅱ)型盆式橡膠支座滿足《公路橋梁盆式支座》的要求,同時滑動型支座的摩阻系數(shù)不大于0.06。各支座安裝必須水平。
4.7 主要結構的混凝土防腐涂裝
1)材料要求:含有無機硅酸鹽(水泥基)成分的丙烯酸類混凝土保護涂料;顏料為無機顏料;單體涂料,無需固化劑,優(yōu)于多組分材料。
2)功能要求:a.防水,有效阻止氯鹽侵蝕;b.抗碳化能力強;c.耐酸堿腐蝕;d.與基層材料的粘結力強;e.透氣性好,不影響混凝土的自由“呼吸”;f.有效抵抗紫外線,抗老化性能好;g.成膜時間短,成膜堅硬,光滑,易清洗;h.無毒,環(huán)保。
3)壽命要求:要求混凝土表面涂裝使用年限不小于20年。
4.8 施工方案
上部結構箱梁采用滿堂支架施工,下部結構樁基礎采用機械成孔,橋墩墩身采用搭架現(xiàn)澆施工。橋墩承臺及橋臺基坑采用明挖方式施工。
施工支架必須進行預壓,預壓應嚴格按相關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
5.1 耐久性設計原則
本項目橋梁工程的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在設計中,應采取有效的耐久性工程措施,以確保橋梁工程達到設計基準期100年的要求。
5.2 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為使結構混凝土滿足耐久性要求,要求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0,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50 kg/m3,最大氯離子含量不大于0.06%,最大堿含量不大于3 kg/m3。
5.3 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防腐
1)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足夠的保護層厚度,必要時增加超聲波檢測等措施來保證施工質(zhì)量,確保各方提高對保護層厚度的重視及采取相應的強化措施。
2)預應力鋼絞線、鋼筋的現(xiàn)場保管防腐。
施工嚴格遵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和《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
6.1 材料
1)混凝土:本橋使用高強度混凝土,進行了高強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設計與試驗,制定質(zhì)量控制標準和檢測方法,并嚴格執(zhí)行。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和養(yǎng)護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熱的危害,確?;炷临|(zhì)量。
2)鋼材:本橋使用普通鋼筋、預應力鋼材和錨具均按設計技術指標進行采購,按照有關質(zhì)量檢驗標準嚴格驗收,遵照施工規(guī)范及有關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6.2 下部結構施工
1)施工前應對各部分尺寸、標高、坐標等進行核實。
2)通過人工局部開挖核實工程影響區(qū)的管網(wǎng)情況,如需改造的則先行改造,確保文明施工,消除對當?shù)鼐用裆顜淼牟焕绊憽?/p>
3)本橋樁基礎按設計要求采用機械成孔,施工時應嚴防塌孔,保證樁基礎施工質(zhì)量。澆筑樁基混凝土時不得分段澆筑,須一次完成。
4)樁基按《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質(zhì)量檢測,檢測方法全部采用超聲波檢測法。
5)橋臺施工時,為減小開挖及支護工程量,要求基礎底層采用原槽開挖原槽澆筑的施工方法。
6)承臺和擴大基礎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采用降低入模溫度等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熱的危害,確?;炷临|(zhì)量。
7)承臺周圍回填土應采用混合砂卵石,且應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20 cm,密實度不小于95%。
8)墩臺混凝土的顏色應該保持一致,模板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確保澆筑的混凝土尺寸準確,表面光潔美觀、無銹斑以及異色痕跡。
6.3 箱梁施工
1)箱梁施工時,無論采用何種支架(含墩旁托架),均須對地基進行處理,確保地基承載力、變形在允許范圍內(nèi)。
2)箱梁施工的支架應選用剛度較大的材料,支架架設好后應進行預壓,預壓重量按澆筑重量的120%進行,以消除支架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和支架的非彈性變形。
3)箱梁施工時,按設計要求控制箱梁的輪廓尺寸,施工誤差限制在規(guī)范容許范圍之內(nèi)。
4)箱梁可分次澆筑,在澆筑新混凝土前應將舊混凝土的接縫面鑿毛潔凈,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整體性。
5)采購混凝土時盡可能采用同一廠家、同一品牌的水泥,以確保整橋混凝土顏色一致。模板應采用高強度鋼模板,確保澆筑的混凝土尺寸準確,表面光潔美觀、無銹斑和異色痕跡。
6.4 普通鋼筋施工
1)所有鋼筋的加工、安裝和質(zhì)量驗收等均嚴格按照《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
2)當鋼筋和預應力管道在位置上發(fā)生干擾時,可適當移動普通鋼筋,以保證預應力鋼束管道位置準確。
3)施工時結合施工條件和施工工藝安排,先制作鋼筋骨架(或鋼筋骨架片)、鋼筋網(wǎng)片,再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焊接或綁扎,以保證安裝質(zhì)量和加快施工進度。
[1] CJJ 11-2011,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S].
[2] JTG 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S].
[3] CJJ 166-2011,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S].
[4] CJJ 2-2008,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No.2 bridge engineering in L5 road of Lijia commercial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WANG Zhong-po1WANG Ping2
(1.ChongqingYugaoScience&TechnologyIndustry(Group)Co.,Ltd,Chongqing401121,China;2.ChongqingBranchInstitute,China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InstituteintheNorthChina,Chongqing401147,China)
Taking the No.2 bridge engineering in L5 road of Lijia commercial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forms of the bridge structure, and describes the bridge desig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features in detail,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similar bridge construction in future.
variable section, arch bridge, bridge pier, pile foundation
1009-6825(2014)11-0191-02
2014-01-26
王仲坡(1980- ),男,工程師; 王 萍(1982- ),女,工程師
U445.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