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莉 姚源清
蒙浩說,他是一只海鷗,往來于中美兩地,為貴州帶來技術、人才和資金。他的心中,有著一個淳樸而美好的貴州夢。(受訪者供圖)
2012年8月,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單位組織實施的第八批國家“千人計劃”(全稱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名單出爐,作為貴州唯一入選的歸國企業(yè)家,蒙浩引起了廣泛關注。
今年46歲的蒙浩,帶著諸多奪目的光環(huán):美國密執(zhí)根大學訪問學者、全美高級職業(yè)工程師、貴陽瑞極精密測量有限公司董事長……然而,回歸故土,對于離鄉(xiāng)游學九載、久居異國17年的他來說,只緣于自己的一腔赤子之情、一個淳樸的貴州夢。
成長路上多苦樂
蒙浩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貴州工學院的教授。然而在20世紀70年代,他們的生活并不富裕,一家四口只能蝸居在單位分配的兩個逼仄的房間。
值得慶幸的是,良好的教育背景,加上雙親言傳身教,讓蒙浩受益匪淺。他清晰地記得,小時候,父親蒙錫龍經常用生動的比喻告訴自己:“‘打鐵離不開自身硬,任何扎實的知識與技能背后都有艱苦的付出?!币苍S,年幼的蒙浩對這句話還并不能真正理解,但他卻用行動回答了父親的期盼。a
讀書時的蒙浩,學習認真刻苦。每天晚飯過后,他就開始在自家小書桌的一角,或是認真寫作業(yè),或是埋頭讀書,常常學到夜深人靜。一次,蒙浩被一道幾何題難住了,幾十分鐘過去,他還在書桌旁冥思苦想。父親見狀,想過去教他做。未料,固執(zhí)的蒙浩拒絕了父親的好意。就這樣,經過幾個小時的“熬戰(zhàn)”后,他終于將難題拿下。
憑著踏實刻苦、永不服輸的態(tài)度,從小學到高中,蒙浩的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先后就讀華中科技大學、美國勞倫斯大學,為日后的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除學習以外,蒙浩還努力追求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在學校,他不僅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課外活動、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也從未落下。時至今日,工作繁忙的他仍然保持著晨練的習慣。
面對如此優(yōu)秀的兒子,無怪當記者讓老教授按百分制打分時,蒙錫龍幾乎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90分!
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1993年7月,蒙浩在華中科技大學取得電子與信息專業(yè)碩士學位。因為專業(yè)知識扎實,他被柳州通用五菱汽車有限公司聘用,并很快升任高級工程師,被評為“柳州市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
年紀輕輕就有所作為,這已經讓許多同齡人羨慕。然而蒙浩并不滿足現狀,他心中有著更長遠的打算:走出國門,去學習國外更先進的科學技術!1997年,蒙浩告別祖國,揚帆起航,開始新的征程——到美國密執(zhí)根大學擔任訪問學者,隨后在美國勞倫斯大學攻讀第二個碩士學位。
蒙浩說,語言障礙、文化差異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并沒有給他帶來太大的困擾。因為“求學是個快樂的過程,能夠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能夠加深跨行業(yè)的專業(yè)知識,這樣的‘耕耘,我很享受?!?/p>
隨著自己在業(yè)界的不斷探索,蒙浩逐漸了解到職業(yè)工程師的優(yōu)勢所在,尤其杰出的職業(yè)工程師,更是競爭復雜項目和大型工程領導權的有力資產。這讓在國內早已是高級工程師的蒙浩不由萌生了一個想法:拿到“全美職業(yè)工程師”執(zhí)照。
對蒙浩來說,這不單意味著對專業(yè)技術的考核,更是衡量自己作為一名真正的“杰出的工程師”的能力,他想證明自己。為此,蒙浩開始了全面的復習和準備。2006年,通過學歷、工作資歷和材料申報,并在三天嚴格的全面應用技術知識考核后,蒙浩終于獲得“全美職業(yè)工程師”執(zhí)照,為自己贏得了響亮的掌聲?!叭说街心辏f在工作上有什么令自己驕傲的事情,這應該算是一件?!泵珊菩χf。
17年的海外生活,蒙浩過得非常充實:他不僅在美國密執(zhí)根大學擔任了兩年的訪問學者,還成為了美國格林機床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先后參與美國GM發(fā)動機生產線、美國BOSCH油噴生產線及北京現代發(fā)動機生產線等項目,并從事精密測量系統(tǒng)及專用機床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
超負荷的工作并不影響蒙浩對工作的專業(yè)規(guī)范和要求。雖然常常晚睡早起,但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卻使他工作起來精力充沛、巨細無遺,甚至達到忘我的地步。尤其在檢查硬件的數量、質量方面,“就算一個螺絲釘也不能放過”??炭嗾J真、踏實奮進,這是蒙浩一貫秉承的專業(yè)態(tài)度。
作為一名高層次科技人才,2012年8月,蒙浩代表貴州成功當選第八批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癟here are no gains, without pain”(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蒙浩輕描淡寫地用這句話來解釋今天取得的成績。對他來說,成功從來就沒有捷徑,“得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
“我不是海歸,是海鷗”
2003年,闊別家鄉(xiāng)9年的蒙浩終于登上了飛往祖國的飛機。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探親之旅,蒙浩背負的,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考察家鄉(xiāng)貴陽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
在美國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的他,為何選擇回歸祖國、回到貴州創(chuàng)業(yè)?蒙浩微笑著說,貴州的發(fā)展存在著很大的機遇,而自己身為貴州人,只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情。
這次考察讓蒙浩感到時機已經頗為成熟,更加堅定了自己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2009年2月,在經過6年的籌備后,蒙浩把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與家鄉(xiāng)情誼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貴陽瑞極精密測量有限公司。
初期,公司建在蔡家關的貴工學院,辦公面積只有60平方米,而員工只有2人:年逾古稀的父親與不惑之年的自己。蒙浩身兼數職——法定代表、市場總監(jiān)、技術工程師……
但是對于公司的發(fā)展,蒙浩信心十足。在國內,機器精密測量屬于新興的技術產業(yè)。目前世界上類似的公司也只有瑞士、德國等少數幾家。在中國,貴陽瑞極精密測量有限公司尚屬由華人自創(chuàng)成立的第一家。
沒有人手,蒙浩便四方奔走,招賢納才;員工技術不達標,蒙浩便親自把關,并手把手地耐心教授。那些困難的日子里,蒙浩身心俱疲,但堅強的他卻絲毫沒有想過要放棄。
蒼天不負有心人,經過4年的艱辛經營,公司已由最開始的名不見經傳轉變?yōu)閲鴥韧袠I(yè)中的品牌。其研制的全數字精密氣動測量儀RPM V16、RPM 、V11-2、V11-6等軟件,通過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技術鑒定,獲得四項實用型專利與兩項發(fā)明專利,領先于國際水平。
如今,公司占地700平方米,有員工18人,產值從原來的幾萬增長到了現在的幾百萬,而市場也不斷開拓,并與數家國際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
“站在世界發(fā)展的前沿去審視,讓貴州的公司始終與最先進的技術同步。上個星期在美國產生的構想,下個星期就能空降到貴州,并根據國內市場需求形成新產品?!币龅竭@些并不容易,蒙浩認為關鍵便在于這些站在技術前沿的人才。因此,在自己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同時,蒙浩不忘為家鄉(xiāng)引進人才,鼓勵更多擁有高科技知識的人才回貴州創(chuàng)業(yè)。
采訪中,當記者說蒙浩是一名“海歸”時,他立刻笑著糾正道:“不,我不是海歸,是海鷗?!?/p>
是的,美國長期生活和工作的積累是他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的來源,而貴陽是他實現自我價值和自我超越的地方。因而,他就像一只海鷗,漂洋越海,在中美兩地飛來飛去,為貴州帶來技術、人才和資金。因為心中的那份赤子之情,他樂此不疲。(責任編輯/姚 遠)
對話蒙浩
記 者:公司員工認為你是一個“工作狂”,你是否認同這樣的評價?
蒙 浩:美國為什么那么發(fā)達,其實是實干出來的。在美國,很多工作都是每天6:30就開始,晚上6點才下班,工作強度非常大。這與國內朝九晚五相比,差別實在太大。我只是習慣在美國的工作方式,每天早起晚睡,確保我每天的工作完成而已。我不認為自己是“工作狂”。
記 者:你的業(yè)余愛好有哪些?
蒙 浩:我在美國的業(yè)余愛有很多,如射擊、游泳。在國內由于時間很緊,只能每天早上練習一個小時的空手道。身體對于生活與事業(yè)太重要,只有身體好,才能更好地工作,照顧好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