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江縣高增鄉(xiāng)侗族音樂文化資源調(diào)查

        2014-08-08 14:58:53馮毓杰吳媛嬌
        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 2014年1期
        關(guān)鍵詞:大歌蘆笙侗族

        馮毓杰+吳媛嬌

        作者簡介:馮毓杰(1986-),女,河南固始人,貴州財經(jīng)大學少數(shù)民族經(jīng)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吳媛姣(1968-),女,侗族,貴州從江人,貴州財經(jīng)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少數(shù)民族音樂,民族學。

        摘 要: 從江縣高增鄉(xiāng)有豐富的侗族音樂文化資源,傳統(tǒng)民歌、器樂、曲藝等方面音樂保持完好,且內(nèi)容豐富、特色鮮明。通過實地調(diào)查研究,為侗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保護、合理開發(fā)利用提供一些基礎資料。

        關(guān)鍵詞: 從江縣高增鄉(xiāng);侗族音樂文化

        中圖分類號: J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21X(2014)01-0140-06

        侗族習慣上按語言分為南部方言區(qū)和北部方言區(qū),從江縣高增鄉(xiāng)屬南部方言。“高增”系侗語譯音,意為最頂端的寨子,位于貴州省從江縣東部,距縣城8公里。高增鄉(xiāng)轄12個村,38個自然寨,16 435人,侗族人口占總?cè)丝诘?8%,是一個侗族聚居的地方。高增擁有濃郁、古樸、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是侗族民俗風情、文化傳承的重要區(qū)域,更是侗族音樂文化的中心地帶之一。這里有被國際樂壇譽為“清泉閃光之音樂”的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侗族大歌,有被稱為侗族大歌窩的小黃村,有被譽為“侗戲第一村” 的高增村。這里的音樂具有南部侗族音樂的

        典型特征。傳統(tǒng)侗族音樂保持完好、內(nèi)容豐富、特色鮮明,無論在音樂的體裁和形式上,還是在音樂的音調(diào)和風格上都呈現(xiàn)出文化的多彩性和民族的特征性,是南部侗族音樂的代表。通過對高增鄉(xiāng)音樂文化資源的調(diào)研 ,既可以在村寨的層面對民間音樂文化有一個

        實地的確切了解還可以以小見大地了解南部侗

        族音樂的內(nèi)容、類型、形態(tài)、風格、特點,同時也

        為侗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保護及其合理開發(fā)利用提供一些基礎資料。

        從江縣的高增鄉(xiāng)侗族音樂種類繁多、門類齊全,民歌、民樂、曲藝、戲曲、歌舞、樂舞、游藝競技等爭奇斗艷,多彩紛呈。如按一般的分類方法,高增鄉(xiāng)的侗族民間音樂可分為民歌、器樂、戲曲、曲藝(說唱音樂)四類體裁形式,①一般而言,民間音樂可分為民間歌曲、歌舞音樂、曲藝(即“說唱”)、戲曲音樂和器樂五大類。由于歌舞音樂與民歌在淵源和內(nèi)容上比較接近,人們往往又將歌舞并入民歌,于是就變成四大類。吳支柱、王承祖就主張將侗族音樂分為民歌、器樂、歌舞、戲曲四類體裁形式。(吳支柱、王承祖:《侗族音樂的稱謂與分類》, 貴州民族研究,1989(1)。張中笑在《<侗族音樂志>編寫構(gòu)思》一文中,將侗族音樂分為:民歌,樂器及器樂曲,侗戲音樂與侗戲,侗族曲藝音樂四大類。(楊放主編: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學會第三屆年會民族音樂論集,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1年版。)本文采用張中笑的分類法,分別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音樂、戲曲音樂四個方面考察高增的侗族音樂。 本文將分別圍繞這四個方面進行實地調(diào)查。

        一 、高增侗族民歌

        高增侗族民歌從歌唱方式上可分為三類:一是多聲復調(diào)性合唱——“嘎老”,當?shù)厝朔Q“嘎瑪”,翻譯過來就是“大歌”;二是歌聲與伴奏樂器形成多聲關(guān)系的演唱方式,當?shù)厝恕案屡D”,漢譯過來就是“小歌”;三是沒有伴奏的單聲部歌曲,稱之為“徒歌”。

        (一)“嘎老”(大歌)

        侗族大歌作為侗族音樂文化的一個種類,從屬于復調(diào)音樂。②復調(diào)音樂是一種“多聲部音樂”,在演唱時,兩個聲部演唱同一旋律時作了不同的變化,合起來后的音質(zhì)較豐滿,具有立體感,音色質(zhì)樸、醇厚、明亮。在曲調(diào)上,侗族大歌主要由“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構(gòu)成。由于徵音偏低或偏高得特征,使侗族大歌在旋律上呈現(xiàn)出向內(nèi)收攏的特性,演唱出出與眾不同的音樂特點。

        在貴州的從江、黎平、榕江等縣侗

        族聚居地區(qū)有“六洞”“九洞”“二千九”等區(qū)域名。

        “二千九”是指貴州從江縣高增、小黃等一帶侗族聚居區(qū),因當時共有2 900戶人家,故命名為“二千九”。由于地域和方言土語上的差異,形成“六洞”“九洞”和“二千九”大歌的不同演唱風格?!傲础钡貐^(qū)的大歌用真聲大聲演唱,聲音明亮,節(jié)奏鮮明;“九洞”地區(qū)的大歌,采用纖聲細語演唱,旋律比較細膩,滑音較多,有著活潑的離調(diào)轉(zhuǎn)調(diào)[1]。 “二千九”區(qū)域的“大歌”大致有以下幾種:(1)傳統(tǒng)大歌,侗語稱“嘎老”, 也有人稱“鼓樓大歌”。(2)聲音歌,侗語叫“嘎所”。這種歌內(nèi)容簡單,以表現(xiàn)歌隊的嗓音和歌曲的旋律美為己任,曲調(diào)往往有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模仿,著名聲音歌《嘎吉喲》對蟬鳴的模仿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3)領(lǐng)唱歌,全首歌由二三名歌手領(lǐng)唱。這種歌每段都由齊唱開始,旋律轉(zhuǎn)入音“l(fā)a”后,領(lǐng)唱者則輪流演唱歌詞內(nèi)容,直到結(jié)束。內(nèi)容多以敘事為主。(4)敘事歌侗語稱之“嘎錦”。此類歌曲不論齊唱或分部唱,歌隊的成員都唱曲調(diào),只在每段的結(jié)尾處才唱持續(xù)音。與第3種不同之處在于此種敘事歌所敘之事,由歌隊共同完成。(5)童聲大歌,這是由兒童們演唱的多聲合唱曲,內(nèi)容多反映兒童生活趣事。(6)攔路歌中的合唱曲,侗語 稱“嘎薩困”。在各種節(jié)慶活動或村寨之間交往的場合演唱。當客隊入寨之前,主方青年男女在寨前或鼓樓坪上,有意放置紡車、凳子、蓑衣等障礙物“攔路”,客人一到,主方就唱歌盤考,這就是“攔路歌”??腿酸槍ΡP考用歌聲回答,這就叫“開路歌”。答對一首歌,阻礙物就被搬走一件,待全部阻礙物被搬開后,客人才能入寨做客。(7)踩堂歌, 侗語稱“耶”,這是一種古老的祭祀歌曲。一般在重大活動時,全寨男女盛裝齊到社堂,由歌頭領(lǐng)唱,老年人在前,婦女小孩在后,圍成圓圈,手拉著手,或右手搭在前人的左肩上,合著節(jié)拍,一步一步邊走邊唱,氣氛相當活躍。

        高增“大歌”演唱時,由歌隊演唱低聲部,且只演唱低聲部。高聲部由領(lǐng)唱者輪流演唱,無論歌隊人數(shù)多少均為一人領(lǐng)唱,這種一人與眾人的聲部平衡規(guī)律正是其獨特之處。每個歌隊都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歌師進行專門培訓,教唱低聲部旋律,并培養(yǎng)高聲部歌手學會為低聲部旋律配唱高聲部曲調(diào)?!按蟾琛钡那{(diào)多為五聲羽調(diào)式,風格特色可體現(xiàn)在“徵”音上,在實際演唱中略微降低下滑。高增鄉(xiāng)小黃村的侗歌非常有名,侗語稱之為“嘎小黃”,即“小黃的歌”,素有“歌的海洋”“歌的故鄉(xiāng)”美譽。2010年3月,小黃村掛牌為侗族大歌傳習基地,以國家級傳承人代表潘薩銀花,省級傳承人代表潘薩立仙、賈福英、吳世雄,州級傳承人代表賈美蘭、潘春貴及本寨歌師共同開展傳習活動。據(jù)小黃村侗戲和大歌傳承人吳秀光介紹,小黃村一直以來保存著學唱大歌的習慣,每天晚上村里的孩子會自愿到鼓樓向歌師學唱大歌。小黃村分為4個片區(qū),每個片區(qū)都有自己的歌隊,也有專屬的歌師。當然,也不是必須跟著自己所在片區(qū)的歌師學歌,如果喜歡別的歌師的歌,是可以去學的。村民認為不會唱歌就是沒有文化,只要會說侗話,就要會唱侗歌,所謂“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生長在小黃村,不會唱歌就是一種遺憾。很多人對自己唱歌的方法不明了,有些認為自己是用氣息發(fā)聲,有些認為自己用嗓子喊出來的,但是無論怎樣,歌聲都是很美的。小黃村現(xiàn)有20多支歌隊,隊員1000多人。

        小黃村的大歌種類繁多,在“二千九”區(qū)域大歌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更多的大歌種類:(1)古典大歌或古老大歌,是大歌中的精華,文學藝術(shù)性強,歌調(diào)古樸原始。這類歌主要是在鼓樓內(nèi)演唱,歌曲較長,有的幾天幾晚都唱不完。主要有嘎晉陽、嘎陽水、嘎陰陽、嘎神誼、嘎父母、嘎混泊、嘎洋海澤、嘎平陽、嘎小黃、嘎岜扒、嘎銀潭、嘎四寨、嘎坑洞、嘎乜洞、嘎構(gòu)洞等等;(2)聲音大歌,以聽聲調(diào)為主的歌。最突出的是蟬歌和布谷歌,蟬歌又分為春蟬、夏蟬、秋蟬。還有貓頭鷹歌、青蛙歌、公雞歌、水鳥歌和蟋蟀歌等等;(3)攔路大歌,當客人入寨時,主寨姑娘在寨門或寨子入口處用草標橫掛攔路,主客雙方男女對唱攔路歌,互相盤問,唱輸了要喝酒才能進寨的迎賓儀式;(4)踩堂大歌,是一種歌舞形式,多在正月里祭祀或節(jié)日慶典時,男女載歌載舞踩堂對歌,也稱多耶;(5)戲劇大歌,在唱侗戲過程中,凡是集體場合和慶典時演唱;(6)敬酒大歌,在酒席上的多調(diào)敬酒歌;(7)曲藝大歌,是一種說唱敘事性的大歌,小黃有專門的調(diào)式。如男聲《祖公落寨》(嘎公莆起虧),這種經(jīng)典敘事歌男女歌隊經(jīng)常唱,并可以混聲合唱;(8)敘事大歌,以眾唱持續(xù)音,一人獨敘或二人輪敘的一種大歌,是大歌中的一種特有調(diào)式。嘎吉、嘎英臺就是這一類敘事大歌調(diào);(9)兒童大歌,由兒童演唱的一類大歌。如:筑壩歌、麻雀歌、石榴開花、鬧江歌等等;(10)贊頌大歌,在寨與寨的交往中,男女進入主寨鼓樓時首先要贊揚主寨,是專有的“呵哈丁”和禮俗等歌調(diào)。多用于贊頌新人新事,或唱勸事歌,讓聽眾受到教育,以提高地方民眾倫理風尚;(11)小黃演唱外地的大歌,如:嘎干當、固勿省、嘎格落、告順歸州、嘎能、嘎寧昆、嘎三月、嘎八月、嘎寧老等和新編的嘎共產(chǎn)黨、嘎太陽、嘎東方升起等等。

        (二)“嘎臘”(小歌)

        侗語“嘎”可理解為漢語里的“歌”,臘是以樂器伴奏演唱的歌,如嘎琵琶、嘎笛,即以琵琶、笛等樂器伴奏歌唱。

        (1)“嘎琵琶”,漢語稱“琵琶歌”。依據(jù)琵琶的形狀和風格的不同,又可分小琵琶歌、中琵琶歌、大琵琶歌??捎谜媛暋⒓俾晝煞N不同類型聲音演繹,也有獨唱、對唱、齊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式上可以男聲自彈自唱,也可以男女聲對唱。(2)“嘎格以”,漢譯為“牛腿琴歌”,多屬情歌與敘事歌。在牛腿琴的伴奏下用小嗓輕唱,纏綿徘徊,親切動人。高增牛腿琴歌多以敘事為主,曲調(diào)與節(jié)奏都較平穩(wěn),音調(diào)柔和。牛腿琴常在歌聲的拖腔處彈奏出對位旋律,有著別具一格的風韻。(3)“嘎笛”,漢譯為“笛歌”。曲調(diào)悠揚抒情,笛子常常加花演奏與演唱者的歌聲相伴相隨,增添歡樂愉悅的情趣。小黃小歌,包括小琵琶歌,牛腿琴歌和無伴奏的河邊歌,多為一人獨唱的單聲部音樂演唱方式。

        (三)“徒歌”

        此類歌曲數(shù)量較少,因其演唱風格均屬觸景生情的即興演繹,如山歌、酒歌等。山歌,即山野小曲,侗語稱為“嘎拜金”,一種簡易的民歌體裁,具有淳樸的山野特征。山歌有獨立完整的樂段結(jié)構(gòu),風格清新自然、旋律自由婉轉(zhuǎn)。表現(xiàn)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等,多無伴奏;酒歌,宴席短歌,也叫嘎靠,通常在節(jié)日喜慶宴會上歌唱,有問有答,有領(lǐng)有和,獨唱齊唱均可,男女生不限,結(jié)構(gòu)短小簡潔[2]。嘎靠的演唱一般是寨子里的青年男女演唱,他們手里端著酒杯,一領(lǐng)眾和,對不上歌就要喝侗家自釀的米酒。筆者在調(diào)研中就感受到了侗家人唱嘎靠的熱情,為了避免多喝酒,只好以一首漢族山歌回應,可她們卻又用一首時下很流行的通俗歌曲應對,并采用一領(lǐng)眾和的形式來表現(xiàn),更有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梢?,在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下,勤勞智慧的侗家人也會依據(jù)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特點,適時的吸納與借鑒,既保留文化傳統(tǒng)又融入現(xiàn)代文化。

        二、高增侗族樂器

        侗族民樂與侗歌一樣,在侗族人的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吹管、拉弦、彈撥、打擊等民族樂器種類齊全。侗族的樂器主要有蘆笙、芒筒、琵琶、牛腿琴、侗笛、龍鳳簫、金錢棍、銅鼓、銅鑼、銅拔、銅鈴、蘆葦?shù)选Ⅺ湕U簫、木葉等,還有吸收的外來樂器,如:二胡、鎖吶、鑼鼓、阮、鈴、長號等。這些器樂曲為分吹管樂、彈撥樂、拉弦樂和打擊樂等類別,每種類別又可分為不同曲式類型。如蘆笙曲式現(xiàn)存曲目就有30余種,包括比賽、祭祀、禮儀、禮俗等多種形式。

        蘆笙、芒筒、侗族琵琶、牛腿琴、蘆笙笛、木葉等是高增廣泛流傳的民族樂器。侗族蘆笙,每支都套有3個共鳴筒,共鳴音響亮,和聲甚是豐富。蘆笙大小不一,最大的有兩丈多高,吹奏時放置于地上,只有一個低音“羽”。吳媛嬌教授根據(jù)多年對南部侗族地區(qū)蘆笙傳統(tǒng)音樂的聆聽和實地考察,認為蘆笙音樂具有明顯的復調(diào)因素。首先,傳統(tǒng)侗族蘆笙音樂都有固定的調(diào)式和調(diào)性,多以五聲調(diào)式中的徵調(diào)為主調(diào),呈大調(diào)色彩。其次,根據(jù)侗族蘆笙不同的形狀、性能和音域等特點,至少擁有2至3條共同陳述主題、共同推進的旋律線,從而符合織體結(jié)構(gòu)形態(tài)。雖說曲調(diào)內(nèi)容多以樂段形式多次反復,但始終保持著織體音樂共同推進并發(fā)展樂思。其三,由輕快的序曲先行進入,擁有相同節(jié)奏,不同聲部的動機組合不盡相同,總體屬于上密下疏的對抗發(fā)展模式。即使在變化過程中,由2/4拍演變成快速轉(zhuǎn)體的3/8拍時也始終遵從于整體節(jié)奏。從侗族傳統(tǒng)蘆笙音樂所展示出的以上情形,可見無不與復調(diào)音樂特征相接近甚至可說是吻合,因而理當屬于復調(diào)音樂范疇[3]。

        芒筒也只是吹一個持續(xù)低音“羽”,主要是用作烘托高、中音蘆笙的主旋律。高增鄉(xiāng)文化站站長吳文前在介紹芒筒時說:類似于西方樂器的低音貝斯,僅僅是作為烘托蘆笙的主旋律而演奏,只能為其伴奏不能作為獨立樂器使用。琵琶,有大、小之分,通過雙彈或是劃撥產(chǎn)生和音。大琵琶長100~120厘米,小琵琶長50厘米左右。琵琶是撥弦樂器,以整塊李樹為材料,下面挖空,再蒙上杉木面板。音箱為橢圓形,四根弦,采用鐵絲弦,中間兩根線為同度。大琵琶用于鼓樓大歌或敘事歌的伴奏,小琵琶主要用于情歌對唱。牛腿琴是侗族特有的弓弦樂器,類似西方樂器小提琴,長50~80厘米,小型的長20厘米左右。牛腿琴用整塊的杉木為原材料,下部挖空,蒙上杉木面板,面板上有音孔,以五度音程定弦。弓子可以任意彈撥琴弦,彈撥雙弦可發(fā)出雙音。在高增,牛腿琴既可作為獨立的樂器演奏,又可與小琵琶一起為情歌對唱伴奏,彈奏者即興加花增強節(jié)奏感與和聲效果,可謂一琴多用。蘆笙笛(笛笙)是一種竹制吹奏樂器,制作材料為斑竹,介于蘆笙與竹笛之間,其形體小巧,吹奏容易,韻律悠揚。每逢節(jié)日或有重要客人到本村來做客,村民們就用這種儀式來迎接遠方的客人或慶賀自己的節(jié)日。相傳在很早以前村民們用糯米稻草制作蘆笙笛,在每年的收稻谷的時候舉行蘆笙笛比賽,但后來覺得稻草做得蘆笙笛聲音不大,不夠嘹亮,所以就把制作材料改成了竹子。蘆笙笛主要流傳在高增鄉(xiāng)的美德村、民主村、弄向村、建華村、朝里村。2006年,高增鄉(xiāng)舉辦了首屆“蘆笙笛文化藝術(shù)節(jié)”,將這一獨具特色器樂,激越悠揚的民族樂曲展示給世人。據(jù)美德村蘆笙笛傳承人吳顯強介紹,美德村居民以吹奏蘆笙笛為娛樂,每年秋收后,都要舉辦一屆蘆笙笛大賽,邀請其他村寨參加,按每寨組1支隊伍,每支隊伍30人的原則參加比賽,每屆至少有16支參賽隊伍,場面十分壯觀。木葉是侗家人信手拈來的自然植物葉,不需要加工,只要掌握吹奏方法,放在嘴上吹奏即可,可為山歌、男女對唱伴奏,亦可獨奏

        三、高增侗戲

        侗戲①侗戲流行于貴州省從江、黎平、榕江,以及廣西、湖南的侗族聚居區(qū),是在侗族民間說唱“嘎錦”(即敘事歌)和“擺古”(說故事)結(jié)合的基礎上形成的。起初為二人坐唱形式,后來發(fā)展為走唱。傳統(tǒng)侗戲有正面人物和丑角兩種角色。正面人物穿侗族民族盛裝,眉心抹一點紅,頭插白鶴習羽毛。丑角在舞臺上跳來跳去以活躍氣氛。傳統(tǒng)侗戲不分場次,每劇大體有表白(侗語稱“擺古”)、“正戲”“串錦”(又稱“串故事”)三個部分。 形成于清朝乾隆道光年間,到現(xiàn)在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清朝時期,黎平臘洞寨的侗族秀才吳文彩在敘事說唱的基礎上,效漢戲并以漢族典故《朱砂記》編創(chuàng)了第一部侗戲腳本——《李旦風姣》,演出后深受侗族人喜愛。從此,侗戲傳遍侗鄉(xiāng)。

        高增鄉(xiāng)每個村寨都有自己的侗戲班。小黃村59歲的侗戲傳承人吳秀光老人自編自演了20多部侗戲。侗戲主要采用漢族故事為內(nèi)容,譜以侗族傳統(tǒng)旋律來演繹。蘆笙笛傳承人吳顯祥也是一位樂師,他把民間神話故事《燕子和杉樹》改編成為侗戲的腳本,講述燕子從南方銜來杉樹的種子,侗家人從此便有了建造房屋的材料。為了感謝燕子,侗族同胞邀請燕子進家同住并把燕子在屋內(nèi)排出的糞便看作吉祥物。該戲時長兩個多小時,在侗鄉(xiāng)演出深受歡迎。侗戲《燕子和杉樹》的表演重在說唱上,戲的動作比較簡單,充分體現(xiàn)了說唱的特點,聲音洪亮、唱詞清晰流暢。主奏樂器是二胡,還有牛腿琴、琵琶、月琴、揚琴、蘆笙等,打擊樂器只在開臺、催臺及角色上下場時使用。。

        素有“侗戲第一村”美譽的高增村,特別組建了一支侗戲宣傳隊。目前,宣傳隊共22名隊員,年齡在45-65歲之間,主要以村老年歌隊演唱為主,演唱的內(nèi)容多與黨的方針政策有關(guān)。高增鄉(xiāng)其他村寨也紛紛效仿,組建侗戲宣傳隊。據(jù)美德村村支書吳國峰講述: 2011年養(yǎng)老保險政策在農(nóng)村區(qū)域落實的時候,很多村民對于參合金的認識不夠,因此在養(yǎng)老費收繳上非常困難。村民認為: 養(yǎng)老保險政策不是拿錢給我們養(yǎng)老嗎?怎么還來跟我們要錢,哪有這樣的政策?所以我想能不能換一種方式,一種村民愿意主動接受的方式?于是,我組織本村的戲師、演員按照從江縣城城鄉(xiāng)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政策的相關(guān)文件精神,結(jié)合本村的實際情況編導侗戲——養(yǎng)老保險政策宣傳。劇中反映出部分群眾在交納養(yǎng)老保險費時的思想糾結(jié),通過村干部積極宣傳政策之后,最終使廣大村民自愿參保。村民很喜歡這樣的宣傳方式,了解了政策,養(yǎng)老費收繳也容易許多。把方針政策與傳統(tǒng)侗戲相結(jié)合,寓教于樂,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更容易被大眾主流所接受。

        四、高增侗族曲藝

        侗族民間文藝種類繁多,前面提到了嘎(歌)、戲(戲?。?、錦(曲藝)作為高增人民喜愛的說唱藝術(shù),同樣是侗族音樂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板\”主要流行于侗族南部方言區(qū),按照體裁可劃分為四類:剛錦(說故事)、多錦(唱故事)、剛錦多錦(說唱故事)、剛款(念誦款詞)。錦的曲目較豐富,初步統(tǒng)計不少于200種。內(nèi)容可分為侗民族題材和漢民族題材兩個部分,侗民族題材占絕大多數(shù)。“剛錦”和“剛錦多錦”以愛情故事為主,“多錦”唱道理多于唱故事,“剛款”則與各種祭祀內(nèi)容分不開。侗戲就是在錦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后來錦又襲用侗戲的新編唱本,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1)“剛錦”。 “剛錦”可謂是高增最早的侗族曲藝的曲種,據(jù)當?shù)乩细鑾熤v述,剛錦的出現(xiàn)可追溯到侗語出現(xiàn)的時期。每個民族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總是要使用一種特殊的工具來記述自己民族的歷史,那么“剛錦”就是侗族的這種特殊工具。侗寨的娃娃從小就聽祖父母或父母講述“丈良丈美”“神牛下凡”“燕子和杉樹”等侗族古老的傳說。隨著漢文化傳入,《水滸》《紅樓夢》《三國演義》等被改編,通過“剛錦”向侗族人民傳播漢文化,促進漢侗文化交流。

        (2)“多錦”。 “多錦”形成于侗族傳統(tǒng)民歌之后,借鑒了民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音韻規(guī)律,把故事編成歌來演唱。一些音樂界人士把多錦列入敘事歌之列,這也無可厚非。但也不能不注意到多錦的唱腔和民歌的唱腔有著顯著區(qū)別。在內(nèi)容方面,與敘事歌 不同的是多錦只唱故事梗概,較少描述細節(jié)。多錦一般由一個藝人演唱,樂器伴奏可有可無,如有多為表演者自彈自唱。無伴奏徒唱稱之為“錦索”,分為單聲錦和多聲錦兩種。小黃婦女歌班演唱的敘事大歌,屬于“多聲錦”。演唱時人數(shù)至少為3人,一人唱高聲部,其余人唱低聲部。還有根據(jù)伴奏樂器來命名的,如 “錦果吉”因使用拉弦樂器果吉拉得名,“錦琵琶”即琵琶彈唱,“錦艷”即胡琴拉唱[4]。

        (3)“剛錦多錦”。 “剛錦多錦”是加入表演的說唱,內(nèi)容包括故事、人物或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問題等,具有一人多角色的表演特點。在基本唱腔上與多錦類似,區(qū)別在于剛錦多錦會根據(jù)內(nèi)容情節(jié)的不同加入侗戲的哭腔或民歌唱腔,大大豐富了侗族曲藝。

        (4)“剛款”。 “剛款”與祭祀聯(lián)系在一起,是在“壘詰”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祭祀壘詰產(chǎn)生于侗族原始社會的神靈崇拜,在祭祖、祭神時都要念誦壘詰,祈求庇佑??罴s是侗族社會的一種基本組織形式,通過祭祀的方式,賦予款約“神力”,用以約束款眾??罴s常常借用壘詰的形式便產(chǎn)生了“剛款”,一般由款首向款眾念誦款約,款眾必須嚴格執(zhí)行。一開始的剛款只在款會上使用,后被戲師用作說唱或侗戲的開場,成為深受喜愛的曲藝形式。據(jù)當?shù)馗鑾熤v述,高增已故老一輩的侗族說唱藝人吳令,因雙目失明而學“錦”,后來依靠賣藝為生。由于他果吉拉演奏的十分嫻熟且表演的曲目多、即興編唱朗朗上口,深受侗家人贊賞。他每到一地都要唱十天半個月,吃住都由村人接待并奉若上賓。離開時,當?shù)匕傩者€會贈送大米、土布、肉食等作為酬謝,并安排青年護送到家。侗族曲藝由于內(nèi)容的獨特性,使其不僅僅起到了娛樂大眾的作用,還能起到教化民眾的作用。聰明的侗家人把本民族的歷史、改造自然的經(jīng)驗以及道德觀念、風土人情編成故事,用大家喜聞樂見的藝術(shù)形式“錦”來演繹,“聽錦知理”便由此得來。

        五、結(jié)論

        高增鄉(xiāng)有豐富的侗族民間音樂文化資源,其音樂種類繁多、門類齊全。高增侗族民歌,就歌唱方式上看有多聲復調(diào)性合唱——“嘎老”(大歌),有歌聲與伴奏樂器形成多聲關(guān)系的 “嘎臘”(小歌),有無伴奏的單聲部歌曲“徒歌”。 高增廣泛流傳的民族樂器有蘆笙、芒筒、侗族琵琶、牛腿琴、蘆笙笛等,其中蘆笙笛為高增獨有的樂器。高增侗族蘆笙、琵琶、牛腿琴、蘆笙笛在演奏中也帶有多聲復調(diào)的特性?,F(xiàn)如今的高增侗戲不但與傳統(tǒng)文化完美結(jié)合,把古老的神話傳說編入劇本,而且利用戲曲的流傳性,把國家政策編入侗戲腳本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給人藝術(shù)享受的同時也解讀了國家政策。高增侗族曲藝按照體裁可劃分為剛錦(說故事)、多錦(唱故事)、剛錦多錦(說唱故事)、剛款(念誦款詞)四類。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特別是小黃的大歌,以其獨有的特色和魅力而為世人所贊嘆,并成為高增乃至整個侗族文化一個重要的文化標志。高增的民族音樂文化也是高增人重要的經(jīng)濟和文化資源,它所蘊含社會歷史文化基因使之在侗族文化的傳承中發(fā)揮作用,既作為文化旅游開發(fā)中的一個基本的資源要素而參與現(xiàn)代經(jīng)濟活動,同時也面對如何自我調(diào)整以適應現(xiàn)代經(jīng)濟社會變遷沖擊所帶來的變化。

        參考文獻:

        [1]張中笑.差異與成因—侗族南北部方言區(qū)音樂文化比較研究[J].藝術(shù)人類學,2001(1).[2] 張中笑,楊方剛.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3.

        [3] 吳媛嬌,陳燕鳴.從侗族蘆笙復調(diào)音樂看侗族音樂文化的發(fā)展[J].貴州文史叢刊,2005(4).

        [4] 普虹.淺談侗族曲藝[J].貴州民族研究,1986(2). 

        [責任編輯:曾祥慧]

        A Survey of the Music Culture Resources in Gaozeng Township of Congjiang County

        FENG Yujie, WU Yuanjiao

        (Guizhou un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Guizhou,550004,China)

        Abstract:

        Gaozeng Township of Congjiang County is rich in Dong music culture resources. Its traditional songs, music and operas are well preserved with rich content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Based on field work,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provide basic references to the research of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Dong music culture.

        Key words:

        Gaozeng Township; Dong music; culture resources

        猜你喜歡
        大歌蘆笙侗族
        唱支侗族大歌獻給黨
        心聲歌刊(2022年1期)2022-06-06 10:30:44
        岜沙蘆笙節(jié)
        走向世界(2021年11期)2021-04-14 03:56:17
        侗族大歌傳承的結(jié)構(gòu)
        ——基于從江縣侗族大歌傳承實踐的分析
        你好,蘆笙
        快樂童年——榕江侗族兒童
        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介紹【民間音樂類】 侗族大歌
        心聲歌刊(2017年4期)2017-09-20 11:43:54
        侗族建筑博物館——大利村
        侗族養(yǎng)生防病抗衰老經(jīng)驗薈萃
        蘆笙戀歌
        戲劇之家(2016年2期)2016-03-03 13:06:52
        苗族蘆笙制作師
        高跟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产最新AV在线播放不卡| 日韩av中文字幕一卡二卡| 人妻少妇69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成熟乱|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一区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女u久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私密保养|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 |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侵犯了美丽丰满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a片久久久|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国产伪娘人妖在线观看| 免费男人下部进女人下部视频| 理论片87福利理论电影| av中文字幕少妇人妻| 国产无卡视频在线观看| 人成午夜免费视频无码| 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久久人妻av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中文字幕| 欧洲女人与公拘交酡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上海熟女av黑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