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認識和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再上新臺階
        ——2013年中國近??碧焦ぷ骰仡?/h1>
        2014-08-07 14:11:18朱偉林米立軍高陽東
        中國海上油氣 2014年1期
        關鍵詞:烏石稠油油層

        朱偉林 米立軍 高 樂 鐘 鍇 高陽東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認識和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再上新臺階
        ——2013年中國近海勘探工作回顧

        朱偉林 米立軍 高 樂 鐘 鍇 高陽東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2013年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延續(xù)了近年來的良好形勢,自營勘探新發(fā)現(xiàn)石油和天然氣三級地質儲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文中回顧了2013年中國近海油氣勘探主要成果及特點,總結了勘探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今后勘探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

        中國近海;油氣勘探;主要成果;突破原因;挑戰(zhàn)與對策

        近年來,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工作遵循“堅持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的勘探思路,通過扎實的基礎研究和區(qū)域研究,依靠認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油氣勘探步入了歷史最好時期,不但發(fā)現(xiàn)了一批億噸級油田和千億立方米氣田,而且自營勘探新發(fā)現(xiàn)石油和天然氣三級地質儲量也屢次刷新歷史紀錄,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yè)的持續(xù)高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1-5]。

        2013年,中國近海取得了原油和天然氣勘探的全面豐收,油氣儲量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尤為可喜的是,通過認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我們不僅在經歷了數(shù)十年勘探的勘探老區(qū)持續(xù)擴大了儲量發(fā)現(xiàn),新發(fā)現(xiàn)了一批大中型油氣田,還拓展了一批勘探新區(qū)和新領域;此外,針對稠油測試技術攻關也獲得了重大突破,有望盤活以往深埋地下的巨大儲量資源。

        1 2013年勘探主要成果及特點

        2013年,中國近??碧讲渴鹄^續(xù)緊緊圍繞勘探成熟區(qū)、滾動區(qū)和新區(qū)新領域展開,不僅成功評價了15個含油氣構造,還新獲得了10個商業(yè)發(fā)現(xiàn),延續(xù)了勘探的良性循環(huán)(圖1)。

        1.1 通過認識創(chuàng)新,勘探成熟區(qū)持續(xù)獲得新突破

        1.1.1轉換勘探思路,渤海遼東凸起北段新近系勘探獲得重大突破

        圖1 2013年中國近海主要勘探成果分布示意圖

        錦州23區(qū)位于遼東凸起北段,緊鄰遼中凹陷北洼,發(fā)育一系列受邊界斷層控制的復雜斷塊圈閉。盡管遼中凹陷是渤海海域早期被證實的4個富生烴凹陷之一,但遼東凸起北段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先后經過3輪的自營與合作勘探,共在11個構造鉆探13口探井,一直沒有獲得突破。本區(qū)已鉆的13口探井主要分布在凹陷內的古近系和凸起上的潛山和新近系,分析認為儲蓋組合和油氣輸導體系是成藏條件的兩個核心因素。因此,近幾年重點針對這2個方面加強了研究工作,最終通過整體解剖,轉變勘探思路,獲得了突破。

        研究表明,新近紀以來遼中北洼是下遼河坳陷的匯水中心,新近系館陶組和明化鎮(zhèn)組為辮狀河-曲流河沉積,發(fā)育多期富泥沉積,形成了多套較好的儲蓋組合,砂巖厚度大、儲層物性好的認識已得到本區(qū)鉆井的證實[6]。因此,錦州23區(qū)主要勘探目的層系由古近系沙河街組和東營組轉向新近系館陶組和明化鎮(zhèn)組。

        錦州23-2構造的西側發(fā)育一系列北東東向小斷層組成的次級斷裂帶。該構造區(qū)新近系斷層數(shù)量明顯多于古近系,且晚期斷裂有明顯的活化期,有利于油氣運移(圖2)。通過優(yōu)選,鉆探了Jz23-2N-1井和Jz23-2-1井,均獲得了較好油氣發(fā)現(xiàn),證實了本區(qū)的成藏條件和勘探潛力。

        圖2 渤海遼東凸起北段油氣成藏模式圖

        1.1.2深化走滑轉換帶控藏機理研究,渤海萊西構造帶墾利9-5/6構造再獲大中型油田發(fā)現(xiàn)

        墾利9-5/6構造位于黃河口凹陷以南的萊西構造帶墾東凸起東北部斜坡,為受郯廬走滑斷裂帶萊西段控制的呈東西向展布的半背斜構造。研究認為,萊西走滑斷層對墾利9-5/6構造成藏的影響可概括為“控圈、控砂、控藏”三個方面[6]。首先,墾利9-5/6構造是由走滑斷裂帶形成的近東西向斷層和北西—南東向斷層控制形成;其次,本區(qū)明化鎮(zhèn)組是受走滑控制的河流相沉積,砂地比30%~50%,多期河流相砂體疊合成板型砂體;第三,墾利9-5/6構造處在黃河口凹陷成藏體系的最南端,走滑斷裂的活動是油氣能夠長距離運移到該構造帶的關鍵因素。鉆探結果表明,墾利9-5/6油藏油柱高度大,從北向南聚集層位逐漸變淺,該區(qū)帶油藏是從北部黃河口凹陷向南呈“階梯式”運聚模式(圖3)。

        圖3 渤海萊西構造帶淺層油氣成藏模式圖

        目前,在萊西構造帶墾利9-5/6構造已鉆5口探井,平均單井油層厚度超過80 m,主要位于明化鎮(zhèn)組;油層埋深較淺,20℃原油相對密度在0.97~0.98之間,單層DST測試原油產量超過30 m3/d,證實了該區(qū)帶具備形成中型以上油田的地質條件。

        1.1.3精細整體解剖,渤海萊州灣凹陷南部斜坡帶勘探獲得領域性突破

        墾利10-4構造位于萊州灣凹陷南部斜坡帶,與墾利10-1油田“隔洼相望”。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區(qū)帶先后鉆探了3個目標,但均未獲得勘探突破。分析認為,3口探井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對斜坡結構認識不清和對主干斷裂控藏作用研究較為薄弱,因此要開展滑脫斷層精細研究,同時要針對凹陷東部儲蓋條件不落實的問題開展中深層儲層技術聯(lián)合攻關,準確預測有利儲蓋分布區(qū)[6]。

        利用新采集處理的三維地震資料,結合周邊已鉆井成果對萊州灣凹陷南部斜坡帶進行了精細解剖和系統(tǒng)地質研究。首先,萊州灣北洼是一個具有多套優(yōu)質烴源巖、多期次排烴的富生烴洼陷,生烴潛力大,油源供給充足,已被凹陷北部的墾利10-1油田所證實;其次,萊州灣凹陷南部斜坡帶長期處于油氣運移低勢區(qū),盡管館陶組、明下段缺乏儲層而不利于油氣垂向輸導,但東營組厚層砂體能夠形成“毯式”輸導體系,有利于油氣橫向輸導;第三,萊州灣凹陷南部斜坡帶發(fā)育多個大型構造圈閉,具備形成大中型油氣田的有利場所;第四,萊州灣凹陷南部斜坡帶沙三上段發(fā)育大型辮狀河三角洲前緣沉積與高位域湖相泥巖,儲蓋配置優(yōu)越(側封條件是成藏關鍵),具有多套有利儲蓋組合,具備形成復式油氣藏的有利條件(圖4)。經過研究與優(yōu)選,鎖定墾利10-4構造作為本區(qū)突破口,2013年在該構造鉆探了KL10-4-1井,在沙河街組三角洲儲層發(fā)現(xiàn)油層47.4 m,差油層0.8 m,測試獲日產原油399 m3,創(chuàng)萊州灣凹陷目前單層測試產能紀錄。

        圖4 渤海萊州灣凹陷油氣成藏模式圖

        1.1.4深入分析成藏條件,渤海廟西凹陷新近系勘探獲得成功

        廟西凹陷是渤海邊緣小型凹陷,凹陷面積小、埋深相對較淺,其勘探潛力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蓬萊9-1油田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廟西凹陷具備一定的生烴潛力[3],凹陷內探井鉆遇油層樣品分析結果也進一步證實了廟西北洼沙一段、東營組均為有效烴源巖。

        研究認為,油氣的垂向輸導能力是廟西凹陷新近系油氣成藏的關鍵,長期活動斷裂帶是廟西北洼新近系勘探的有利區(qū)帶。蓬萊15-2構造位于廟西北凸起東側邊界斷層下降盤,是由一組近東西向斷層控制的鼻狀構造群,該區(qū)在新近系發(fā)育“極富砂型”淺水三角洲,三角洲朵體頻繁遷移使得砂體極為發(fā)育且分布非常復雜,砂巖百分含量高,主要目的層砂地比20%~60%;該區(qū)砂體單層厚度較大、砂泥巖交替頻繁,橫向變化快、儲層非均質性強(圖5),溝通油源的斷層活動強度和時間的差異性影響了油氣的運移和保存,進而影響了油氣富集的層位,蓬萊15-2構造北區(qū)斷層晚期活動性強于南區(qū),對油氣運移更為有利[6]。經過鉆探,蓬萊15-2構造單井平均油層約72 m,是一個以層狀構造為主的稠油油田,局部發(fā)育一些構造-巖性復合油氣藏,油藏豐度高。蓬萊15-2油田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盆地邊緣小型洼陷可形成高豐度油氣藏的認識,為渤海邊緣小型洼陷勘探樹立了信心。

        圖5 渤海廟西凹陷蓬萊15-2油田成藏模式圖

        1.1.5細化油氣運移方向研究,使老油區(qū)又有新發(fā)現(xiàn)

        潿西南凹陷是北部灣盆地已證實的富生烴凹陷,勘探程度較高。潿洲12-11構造位于潿西南凹陷潿洲12-8構造脊北部斜坡帶,緊鄰潿洲12-2油田,是古近系潿洲組、流沙港組斷塊-地層超覆復合圈閉。

        潿洲12-11構造區(qū)周圍已發(fā)現(xiàn)潿洲12-2、潿洲12-8油田,證實了該區(qū)域為潿西南凹陷B洼油氣有利運移方向,凹陷內部油氣已沿斷層、基底不整合面等運移通道向構造脊斜坡帶聚集成藏。綜合地質研究分析認為,潿洲12-11構造流二段下層序發(fā)育灘壩砂體,而流三段以大規(guī)模扇三角洲沉積為主,儲層較為發(fā)育,且流二段、流三段向南超覆到斜陽凸起基底之上;潿洲12-11構造位于油氣運移關鍵路徑之上,與潿洲12-2油田成藏條件類似,成藏可能性大[7]。經過鉆探,潿洲12-11構造流二段和流三段均獲油氣發(fā)現(xiàn),初步估算地質儲量達中型油田規(guī)模,是近幾年北部灣盆地最大的油氣新發(fā)現(xiàn)。

        1.2 加強基礎研究與區(qū)域分析,勘探新區(qū)繼續(xù)成功拓展

        1.2.1開平凹陷首獲勘探突破

        開平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中部,由主洼、北洼、西洼、西南洼和東洼等5個次洼組成,凹陷總面積近5000 km2,基底最大埋深近10000 m,其中位于東部地區(qū)的凹陷面積約3800 km2,水深200~500 m,文昌組最大地層厚度近5000 m。

        開平凹陷的勘探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1987年到1995年間在周緣隆起先后鉆探3口井,其中BY7-1-1井顯示最好,在珠江組及恩平組見少量(微量)油斑,KP6-1-1、KP9-1-1井顯示較弱或無任何顯示。這3口井的鉆探失利對該區(qū)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導致開平凹陷17年來沒有鉆井。前人在開平凹陷曾進行多輪次系統(tǒng)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并達成一定共識:①凹陷具下陸上海、下斷上拗的雙層結構,古生物表明恩平期曾遭受海水侵擾;②凹陷(主洼)具備生烴能力;③儲蓋組合良好,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發(fā)育,尤其是中央斷裂背斜帶(現(xiàn)指KP11/KP10斷裂背斜帶)儲集體主要以文昌期三角洲水下河道、河口壩為主;④圈閉相對較落實,類型多,尤以臨近主洼的斷塊及巖性圈閉為主;⑤淺層斷裂不發(fā)育,運移主要以近源短距離運移為主,因此中央斷裂背斜帶文昌組是有利勘探區(qū)域。但是,人們對開平凹陷是否生烴以及生烴潛力如何存在認識上的分歧。開平主洼是否具備生烴條件、生烴潛力及儲蓋條件如何等問題一直靠模式及類比分析而得,缺乏實際支撐資料,這也是開平凹陷近20年勘探一直處于停滯期的主要原因[8]。

        為了證實開平凹陷的生烴能力和勘探潛力,2013年對凹陷內靠近主洼的開平11-1構造進行了鉆探,KP11-1-1井測井在珠海組發(fā)現(xiàn)油層3.8 m,在恩平組發(fā)現(xiàn)油層23.0 m、差油層2.1 m,對恩平組油層進行測試獲平均日產油26.1m3,實現(xiàn)了開平凹陷油氣勘探的歷史性突破(圖6)。

        圖6 珠江口盆地開平凹陷KP11-1-1井恩平組主要油層段測井解釋圖

        圖7 瓊東南盆地陵水凹陷陵水13-2氣藏剖面示意圖

        1.2.2陵水凹陷北坡首獲油氣發(fā)現(xiàn)

        陵水13區(qū)巖性圈閉群位于瓊東南盆地陵水凹陷的北坡,是梅山組底部發(fā)育的重力流海底扇,其中陵水13-2巖性圈閉位于整個砂體高部位。

        2011年在陵水凹陷中南部鉆探了LS22-1-1井,該井在鶯歌海組二段發(fā)現(xiàn)高成熟度天然氣藏,證實了陵水凹陷的生烴能力和勘探潛力。位于陵水13-2巖性圈閉北部的LS2-1-1井鉆探結果證實了三亞組三角洲砂巖發(fā)育,儲層厚度大、粒度粗,15.5 Ma區(qū)域海平面下降形成陵水13區(qū)海底扇沉積,預測目的層物性較好。已鉆井證實目標區(qū)梅山組主要為淺?!肷詈3练e環(huán)境,整體為泥包砂沉積背景,有利于巖性圈閉發(fā)育。分析認為,陵水13-2砂體低部位存在溝通深部烴源的斷裂帶,斷裂晚期活動活躍有利于天然氣向砂體高部位充注[7]。

        為了證實陵水凹陷中新統(tǒng)坡折帶重力流巖性圈閉群的含氣性,2013年鉆探LS13-2-1井,在梅山組發(fā)現(xiàn)氣層16.6 m、差氣層25.5 m,證實了陵水凹陷北部坡折帶巖性圈閉勘探的潛力(圖7)。

        1.2.3烏石凹陷成功拓展

        烏石17-2構造位于烏石凹陷東區(qū)中央反轉構造帶,西距烏石16-1油田約3 km,主要目的層由近東西向的斷層分割成北、中、南等3個斷塊。

        烏石17-2構造脊為油氣運移的有利指向,烏石17-2構造東區(qū)多口井在流三段I、II油組鉆遇厚層油層,但因儲量規(guī)模不足尚不能開發(fā)。而烏石17-2構造西區(qū)高點所在圈閉具有似背斜形態(tài),圈閉類型好,埋深淺,處在油氣運移的必經之路上,總體潛在資源量大,具有較大的勘探潛力,是進一步擴大烏石凹陷儲量規(guī)模的有利區(qū)帶。

        烏石17-2構造流三段II油組發(fā)育北東向扇三角洲砂巖體系,儲層發(fā)育,厚度較大,構造西區(qū)發(fā)育水下分流河道有利微相,且目標區(qū)距離物源較遠,儲層分選性好,預測物性優(yōu)于東區(qū)已有鉆井。如果WS17-2-8井鉆探再獲得良好油氣發(fā)現(xiàn),將能進一步落實烏石17-2構造儲量規(guī)模,大大提升該區(qū)域及周邊有利圈閉的勘探價值,促進烏石凹陷早日立架建產[7]。

        2013年鉆探的評價井WS17-2-8/Sa井,測井解釋油層98.6 m、差油層15.3 m,氣層15.8 m、差氣層5.0 m,對流三段、流二段進行測試均獲得商業(yè)油氣發(fā)現(xiàn)(圖8)。烏石17-2的評價成功,不僅證實了烏石凹陷的勘探潛力,而且可帶動周圍烏石16-1、烏石16-2、烏石17-1等含油氣構造的聯(lián)合開發(fā),盡早建成新的油氣生產基地。

        1.3 海上稠油測試技術獲重大突破,使地下封存的稠油儲量有望得到解放

        旅大5-2N特稠油藏位于渤海遼西南洼北部的遼西低凸起西側下降盤,緊鄰綏中36-1油田。1988年在該構造鉆探了Sz36-1-17井,在新近系見到良好油氣顯示,但當時測井解釋并未解釋出油層。2012年在該構造鉆探LD5-2N-1井,多方法綜合落實其“瀝青質砂巖”為“特稠油油層”。分析認為,旅大5-2N油藏油層集中,油層厚度大,鉆遇油層井油層厚度平均103 m,油品性質呈低硫、高膠、高瀝青、特稠的特點,密度1.006 g/cm3(20℃),粘度36518 mPa·s(50℃),硫含量0.426%,膠質19.10%,瀝青質16.56%,凝固點26℃[6]。

        圖8 北部灣盆地烏石凹陷烏石17-2油田成藏模式圖

        為了給油田取得必要的流體性質和產能資料,進而指導油田開發(fā),2013年決定在LD5-2N-2井進行特稠油測試工藝攻關,針對該油藏新近系儲層特點以及油品特點制定了4項措施:一是裸眼射孔,大壓差淘砂解放近井束縛;二是進行礫石充填防砂;三是強化儲層保護,防止粘土膨脹;四是優(yōu)化多元熱流體注入?yún)?shù),注入水量2000 t,并全井筒保溫[6]。經過不懈努力,LD5-2N-2井熱采試驗獲得了重大成功。熱采前,螺桿泵抽井口無液體返出。實施熱采工藝,館陶組熱采自噴階段累計達8天,平均日產油80.28 m3。之后,采取螺桿泵抽方式,獲得日產油55.34 m3。

        LD5-2N-2井特稠油藏測試成功,是渤海勘探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為解放地下封存的大批稠油資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2 2013年勘探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

        2.1 繼續(xù)堅持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的勘探思路,不斷優(yōu)化風險投資組合

        中國近海油氣資源豐富,總體探明程度仍然相對較低[4]。因此,繼續(xù)堅持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的勘探思路來開展各項工作,是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取得突破的根本保證,包括加強中國近海含油氣盆地的基礎地質研究和區(qū)域地質研究,不斷探索新區(qū)新領域;繼續(xù)加大成熟區(qū)勘探投入,確保儲量發(fā)現(xiàn)穩(wěn)定增長;積極推進深水區(qū)天然氣領域勘探,為實現(xiàn)公司油氣勘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尋找后備領域。同時,以優(yōu)化風險投資組合進行勘探部署的科學布局,是實現(xiàn)高效勘探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將成熟探區(qū)、滾動探區(qū)與風險探區(qū)的勘探投資比例保持在3∶1∶1的成功實踐,避免了決策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大大降低了勘探風險,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和勘探的效益。

        2.2 認識創(chuàng)新、轉變思路是保持儲量持續(xù)增長的基礎

        中國海域整體探明程度不高,在歷經數(shù)十年的勘探后,勘探成熟區(qū)待鉆構造的面積越來越小,數(shù)量越來越少,油氣藏類型趨于復雜。因此,認識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是中國海域油氣儲量持續(xù)增長的關鍵。

        近幾年,對成熟區(qū)開展三維地震的“整體部署、分步實施”,為全面重新認識地下的地質情況奠定了良好的資料基礎,一系列大中型油氣田的發(fā)現(xiàn)就得益于此。例如,從2006年至今,在渤海基本上實現(xiàn)了三維地震全覆蓋,為全面認識渤海油氣地質條件創(chuàng)造了基礎,推動了渤海一批大中型油氣田的發(fā)現(xiàn);近年來加強了對鶯歌海盆地成熟區(qū)三維地震的整體部署和研究工作,東方13區(qū)大型氣田的發(fā)現(xiàn)首先應歸功于區(qū)域研究獲得了新的認識;東海盆地針對區(qū)域沉積條件和優(yōu)質儲層分布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認識,展示了西湖凹陷新的勘探前景。

        2.3 技術創(chuàng)新是保持油氣儲量持續(xù)增長的關鍵

        勘探技術的進步以及包括地球物理采集、處理技術和錄井、測井、測試在內的井筒技術創(chuàng)新和針對性的技術攻關[9-11],為近年來勘探持續(xù)獲得發(fā)現(xiàn)提供了重要保障。

        2.3.1地球物理采集、處理新技術的應用,為地質研究提供了更為準確的信息

        1)穩(wěn)步推進海底電纜三維地震采集新技術,提高分辨率、信噪比。近兩年在北部灣盆地潿西南凹陷和烏石凹陷以及渤海海域部署了一批三維海底電纜采集工作量,經過處理,地震資料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其中,在渤海部署二次三維工作中先進行了采集試驗,經過處理得到滿意的成果后才落實部署,保證了二次三維效果。

        2)開展關鍵配套技術攻關,渤海地震資料處理取得成效,改善了中深層、潛山內幕成像。中深層地震資料品質太差是長期困擾渤海海域勘探的關鍵問題,在總結多年地震資料處理經驗的基礎上,雖然在時間域疊前處理方面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對中深層地震資料品質的改善還不夠理想。近年來,通過引進國外新的三維疊前深度偏移技術,經過精細處理獲得了好的效果,特別是潛山內幕成像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為地質研究提供了更為準確的信息。

        3)SDM淺水去多次波新技術在淺水區(qū)得到了廣泛應用,多次波壓制效果顯著。淺水區(qū)多次波是海上地震資料采集時就規(guī)避不了的問題,在處理中如何壓制淺水多次波一直是業(yè)界的難題。近年來,在處理方法上進行了技術攻關,創(chuàng)新提出了SDM技術。該技術是基于相關譜計算海底模型進行海底多次波預測并進行衰減,不依賴于完整海底反射信息,對淺水區(qū)的多次波壓制效果顯著,目前已在鶯歌海盆地樂東模糊區(qū)成像等處理中得到了成功應用。

        2.3.2測試技術的創(chuàng)新組合應用,解放了一大批油氣儲量

        1)渤海旅大5-2N油田特稠油熱采測試取得巨大成果。在LD5-2N-2井的特稠油測試中,針對該井油層地層疏松、原油粘度大、密度高、油層溫度低的特點,勘探作業(yè)人員在對地層信息細致分析的基礎上采取了裸眼射孔與大壓差淘砂、礫石充填防砂、儲保防膨、全井筒保溫等一系列的技術措施,使得這個沉睡多年的稠油區(qū)塊重新燃起了生機,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2)渤海秦皇島29-2E區(qū)塊酸化作業(yè)效果顯著。在QHD29-2E-5井酸化測試中,針對地層巖性比較復雜(以巖屑砂巖、粉砂巖、凝灰質細砂巖、凝灰質角礫巖、泥巖為主)及相關特點,做好巖屑溶蝕實驗和優(yōu)化配方工作,測試獲得良好產能,加深了對油藏規(guī)模和性質的認識,對該區(qū)域下一步勘探具有引領意義。

        另外,其它作業(yè)技術的引進、集成和創(chuàng)新也為勘探成果的取得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例如,速星封隔器的引進大大提升了中國近海低滲地層取樣泵抽效率;大直徑旋轉井壁取心(是常規(guī)旋轉取心的3.75倍)在南海西部的成功應用,不但節(jié)省了作業(yè)時間,還大幅降低了鉆井費用;Pre Vue地層孔隙壓力監(jiān)測評價技術與隨鉆測井等數(shù)據(jù)聯(lián)合使用技術在南海西部高溫高壓井中發(fā)揮了顯著優(yōu)勢,避免了由于壓力預測不準而帶來的地質風險,加強了鉆井工程安全,其中Pre Vue地層孔隙壓力監(jiān)測評價技術已在南海西部HTHP區(qū)域應用20多口井,PreVue壓力監(jiān)測值與MDT值的誤差僅0.5%~3.0%。

        3 今后勘探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

        隨著公司的高速高效發(fā)展,特別是中國近海油氣產量的不斷迅速增長,完成年度100%儲量替代率的任務也越來越重。更為嚴峻的是,儲采比將可能隨著產量攀升而相應下降成為勘探人員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另外,隨著勘探成熟區(qū)勘探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勘探的難度越來越大,勘探開發(fā)成本的逐年上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勘探人員應居安思危,繼續(xù)不斷開拓進取,加強憂患意識。

        3.1 繼續(xù)加大成熟區(qū)勘探投入,確保儲量持續(xù)增長

        勘探成熟區(qū)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仍是中國近海儲量增長的主要戰(zhàn)場,繼續(xù)加大成熟區(qū)勘探投入是確保儲量增長最現(xiàn)實的措施。要繼續(xù)在認識上拓寬思路,繼續(xù)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指導思想,牢牢抓住勘探的主力層系,繼續(xù)深挖潛力,同時拓展勘探的新層系和新類型。例如,巖性圈閉勘探和研究應擺脫以往圍繞在構造周邊拓展的思維束縛,從沉積體系的宏觀尺度和砂體展布的微觀尺度相結合拓展新思路等。

        3.2 繼續(xù)做好勘探開發(fā)一體化工作,提高勘探開發(fā)的效率

        在油田設施的周邊繼續(xù)做好勘探開發(fā)一體化工作,在管理細則和研究部署上體現(xiàn)勘探開發(fā)工作的一體化,充分利用現(xiàn)有設施帶動油田新層系和周邊未鉆構造、巖性體的勘探,盤活已發(fā)現(xiàn)、未動用的一批探明及控制儲量。

        3.3 繼續(xù)拓展勘探新區(qū)和新領域,保持勘探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近幾年勘探取得突破的南海烏石、開平及陵水等凹陷,圍繞已發(fā)現(xiàn)的構造繼續(xù)拓展儲量發(fā)現(xiàn)規(guī)模,盡快建立生產設施,以點帶面,使之盡快成為新的儲量和產量增長點。同時,每年要保持一定的投資比例繼續(xù)探索勘探新區(qū)和新領域,為勘探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后備領域。另外,我國南海中南部發(fā)育的14個沉積盆地,從烴源條件和已發(fā)現(xiàn)的油氣田數(shù)量看[5],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勘探潛力巨大,將是我國未來油氣儲量和產量的主要增長區(qū)之一。

        3.4 繼續(xù)加強針對性技術攻關

        2013年我們在旅大5-2N油田稠油熱采測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真正解放渤海所有的稠油資源還需要進一步開展技術攻關。而且,隨著勘探的深入,中國近海低孔滲油氣儲量所占比例也逐漸增加。因此,繼續(xù)加強稠油和低孔滲油氣藏產能的技術攻關,將為中國近海的油氣勘探開辟新的廣闊領域。

        4 結束語

        2013年,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再創(chuàng)歷史最好成績,延續(xù)了近年來的良好形勢,為公司更好更快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儲量基礎;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近海油氣勘探面臨的嚴峻形勢。2014年,我們要繼續(xù)堅持以尋找大中型油氣田為指導思想,不斷優(yōu)化風險投資組合,大力推進南海深水天然氣勘探力度,加強稠油和低孔滲油氣藏產能的技術攻關,爭取油氣勘探能夠繼續(xù)獲取大的發(fā)現(xiàn)。

        [1] 朱偉林,米立軍,鐘鍇,等.油氣并舉再攀高峰——中國近海2010年勘探回顧及“十二五”勘探展望[J].中國海上油氣,2011,23(1):1-6.

        [2] 朱偉林,米立軍,高陽東,等.領域性突破展現(xiàn)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前景——2011年中國近海油氣勘探回顧[J].中國海上油氣,2012,24(1):1-5.

        [3] 朱偉林、米立軍、高陽東,等.大油氣田發(fā)現(xiàn)推動中國海域油氣勘探邁向新高峰——2012年中國海域勘探工作回顧[J].中國海上油氣,2013,25(1):6-12.

        [4] 朱偉林.中國近海油氣勘探進展[J].中國工程科學,2010,12(5):18-24.

        [5] 朱偉林,張功成,鐘鍇,等.中國南海油氣資源前景[J].中國工程科學,2010,12(5):46-50.

        [6] 夏慶龍.渤海油田2013年勘探成果及下步勘探部署建議[R].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2013.

        [7] 王振峰.南海西部海域2013年勘探成果總結及下步勘探部署建議[R].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2013.

        [8] 施和生.南海東部海域2013年勘探任務完成情況及下步勘探部署建議[R].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2013.

        [9] 王守君.海底電纜地震技術優(yōu)勢及在中國近海的應用效果[J].中國海上油氣,2012,24(2):9-12,35

        [10] 李緒宣,王建花,張金淼,等.南海深水區(qū)地震資料采集設計和處理關鍵技術及其野外試驗效果[J].中國海上油氣,2013,25(6):8-14.

        [11] 譚忠健,許兵,馮衛(wèi)華,等.海上探井特稠油熱采測試技術研究及應用[J].中國海上油氣,2012,24(5):6-10.

        The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and techonology has given impetus to reaching a new stage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offshore China:a review of 2013 offshore exploration in China

        zhu Weilin Mi Lijun Gao Le zhong Kai Gao Yangdong
        (CNOOC,Beijing,100010)

        2013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offshore China has continued making high success,with the new discovered 3 grades of geologic reserves of oil and gas reaching another historical peak.In this paper,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2013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offshore China are reviewed,the major experiences of exploration success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and the problems that face future exploration and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m are pointed out.

        offshore China;hydrocarbon exploration;main achievement;success experience;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

        2014-01-20

        (編輯:崔護社)

        朱偉林,男,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82年畢業(yè)于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長期從事海洋地質和油氣勘探研究和管理工作,現(xiàn)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地質師。地址:北京市東城區(qū)朝陽門北大街25號海洋石油大廈(郵編:100010)。

        猜你喜歡
        烏石稠油油層
        相變換熱技術在油田稠油開采中應用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2:50
        稠油不愁
        北部灣盆地烏石凹陷始新統(tǒng)儲層特征及主控成因分析
        油層重力分異對泡沫驅氣液比的影響
        北部灣盆地烏石凹陷低阻油層微觀成因機理
        曙光油田杜813油層的初淺介紹與地質分析
        樟樹渡口
        生化微生物技術在稠油采出水處理中的應用
        遼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溫調剖難題
        七里村油田薄油層測井識別技術研究

        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无码伊人色 |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 人妻少妇进入猛烈时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av是男人的天堂免费| 男人天堂网2017| 小宝极品内射国产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网站| 免费女同毛片在线不卡| 一区二区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 h国产视频| 人妻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日本二一三区免费在线| 国产乱子伦农村叉叉叉| 一本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a级毛片|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语对白|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综合网|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AV无码美腿丝袜|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av|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 少妇裸淫交视频免费看| 日本h片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无码视频淫乱|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爽|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性大片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蜜桃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