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筱祥獲國際風景園林師
最高獎
中國科學報3月11日訊?近日,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孫筱祥獲2014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lián)合會杰里科獎,成為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風景園林師。該獎項設立于2004年,是該聯(lián)合會授予國際風景園林師的最高榮譽。
袁隆平被提名
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4日宣稱,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名單中的組織和個人多達278個,這一數(shù)字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據(jù)挪威媒體報道,中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今年也榜上有名。他和印度遺傳學家斯瓦米納坦因為對亞洲的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而被挪威中間黨議員特魯維·威度提名。
13歲少年造反應堆成功
進行核聚變
新浪科技訊 據(jù)國外媒體7日報道,英國蘭開夏郡中學的13歲男生杰米·愛德華茲在學校的一間教室制造了一個核反應堆,同時成功利用核聚變將兩個氫原子聚合成一個氦原子,成為世界上取得這一成就最年輕的人。
女博士隨“蛟龍”入深海
中國科學報3月7日消息,唐立梅不會游泳,但這并不妨礙她潛入2774米的深海。隨著這一“潛”,來自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這位“80后”女博士,也成了我國首位搭乘“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挺進大洋深處的女科學家。
“煙草院士”考慮辭去
院士已一年
中國青年報3月11日消息,針對 “煙草院士”謝劍平的院士資格問題,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10日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動員謝劍平自己請辭,他還在進行考慮”。去年兩會期間,工程院在對謝劍平做勸退工作,但對方不接受。時隔一年,謝劍平“還在進行考慮”。
碳回收革命性技術
可降碳除霾
中國經
濟周刊3月11日消息,化學家雷學軍發(fā)明的“速生草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即利用速生草的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固態(tài)的有機碳化合物,從而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全球二氧化碳的回收方面實現(xiàn)了革命性突破。
孫筱祥獲國際風景園林師
最高獎
中國科學報3月11日訊?近日,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孫筱祥獲2014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lián)合會杰里科獎,成為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風景園林師。該獎項設立于2004年,是該聯(lián)合會授予國際風景園林師的最高榮譽。
袁隆平被提名
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4日宣稱,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名單中的組織和個人多達278個,這一數(shù)字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據(jù)挪威媒體報道,中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今年也榜上有名。他和印度遺傳學家斯瓦米納坦因為對亞洲的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而被挪威中間黨議員特魯維·威度提名。
13歲少年造反應堆成功
進行核聚變
新浪科技訊 據(jù)國外媒體7日報道,英國蘭開夏郡中學的13歲男生杰米·愛德華茲在學校的一間教室制造了一個核反應堆,同時成功利用核聚變將兩個氫原子聚合成一個氦原子,成為世界上取得這一成就最年輕的人。
女博士隨“蛟龍”入深海
中國科學報3月7日消息,唐立梅不會游泳,但這并不妨礙她潛入2774米的深海。隨著這一“潛”,來自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這位“80后”女博士,也成了我國首位搭乘“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挺進大洋深處的女科學家。
“煙草院士”考慮辭去
院士已一年
中國青年報3月11日消息,針對 “煙草院士”謝劍平的院士資格問題,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10日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動員謝劍平自己請辭,他還在進行考慮”。去年兩會期間,工程院在對謝劍平做勸退工作,但對方不接受。時隔一年,謝劍平“還在進行考慮”。
碳回收革命性技術
可降碳除霾
中國經
濟周刊3月11日消息,化學家雷學軍發(fā)明的“速生草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即利用速生草的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固態(tài)的有機碳化合物,從而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全球二氧化碳的回收方面實現(xiàn)了革命性突破。
孫筱祥獲國際風景園林師
最高獎
中國科學報3月11日訊?近日,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孫筱祥獲2014年國際風景園林師聯(lián)合會杰里科獎,成為我國首位獲此殊榮的風景園林師。該獎項設立于2004年,是該聯(lián)合會授予國際風景園林師的最高榮譽。
袁隆平被提名
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4日宣稱,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名單中的組織和個人多達278個,這一數(shù)字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據(jù)挪威媒體報道,中國著名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今年也榜上有名。他和印度遺傳學家斯瓦米納坦因為對亞洲的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而被挪威中間黨議員特魯維·威度提名。
13歲少年造反應堆成功
進行核聚變
新浪科技訊 據(jù)國外媒體7日報道,英國蘭開夏郡中學的13歲男生杰米·愛德華茲在學校的一間教室制造了一個核反應堆,同時成功利用核聚變將兩個氫原子聚合成一個氦原子,成為世界上取得這一成就最年輕的人。
女博士隨“蛟龍”入深海
中國科學報3月7日消息,唐立梅不會游泳,但這并不妨礙她潛入2774米的深海。隨著這一“潛”,來自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這位“80后”女博士,也成了我國首位搭乘“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挺進大洋深處的女科學家。
“煙草院士”考慮辭去
院士已一年
中國青年報3月11日消息,針對 “煙草院士”謝劍平的院士資格問題,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10日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動員謝劍平自己請辭,他還在進行考慮”。去年兩會期間,工程院在對謝劍平做勸退工作,但對方不接受。時隔一年,謝劍平“還在進行考慮”。
碳回收革命性技術
可降碳除霾
中國經
濟周刊3月11日消息,化學家雷學軍發(fā)明的“速生草碳轉化刈割封存技術”,即利用速生草的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固態(tài)的有機碳化合物,從而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全球二氧化碳的回收方面實現(xiàn)了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