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樸槿惠
還記得搬到青瓦臺那天,天氣非常寒冷。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和槿令、志晚三姐弟搬到那兒的興奮之情。
就在抵達青瓦臺的那一瞬間,我們?nèi)齻€人都被那巨大的庭院征服了。然而不久之后,我和槿令就被送回新堂洞的外婆家。
因為當時我就讀的小學距離青瓦臺太遠,若走讀的話,就需要開車接送。但當時汽車并不普及,母親不希望我們以后有特權(quán)意識,于是她決定把我和槿令送到外婆家住。直到我進入圣心女中那一年,我們一家人才又團聚了。
其實青瓦臺的生活和以往沒有太大差異,感覺好像很華麗,但其實我們使用的物品都很簡樸。
住在新堂洞的時候,我常和小區(qū)的朋友們玩丟沙包、撿石子等游戲,如此好動調(diào)皮的性格在搬進青瓦臺后開始變得安分。但讓我蛻變成穩(wěn)重少女的關(guān)鍵因素,是在父親當上總統(tǒng)之后,母親對我們的言行舉止要求格外嚴格。母親對品格教育的意志和信念非常堅定。
別人送的貴重文具用品,母親不輕易允許我們使用。有一天,槿令發(fā)現(xiàn)一個可以拿來當鞋袋用的彩色袋子,她想要在第二天上學時使用,但母親堅持要她帶平常用的鞋袋。
“你現(xiàn)在用的那個很好了,有必要用其他同學沒有的東西嗎?”母親的話暗示我們應(yīng)懂得自愛知足。她堅持要我與其他同學一樣過平凡的生活,而她也確實這么做了。
有一天上學時,外頭下著傾盆大雨。站在一旁的事務(wù)官跟母親說:“今天就讓槿惠坐車上學吧?!苯Y(jié)果,母親用“槿惠你可以自己去吧”的眼神看著我,我大聲地說了一句“我去上學了”,就抬頭挺胸地踏出了大門。
某一天,幾個好朋友到青瓦臺來。有個朋友看過我的房間后,一臉失望地說:“和我家完全沒什么兩樣,我還以為會布置得像公主的房間。”
每當午餐時間,朋友們都會以為我的便當菜色應(yīng)該有所不同,常常會偷瞄我的便當,但其實和他們的沒有兩樣:摻雜著大麥的雜糧飯、蛋卷、蘿卜泡菜,就只有這些。
雖然我們住在人人羨慕的青瓦臺,卻沒有任何值得讓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特別東西。青瓦臺反而是一個處處充滿限制的痛苦地方,但母親的教誨一直深深刻印在我心里,讓我受益匪淺。
我很尊敬父母,母親尤其是我的偶像。對每件事情都思慮深遠,和善又自信的母親,是我從小崇拜的對象,我的青春期就這樣在仿效母親的生活中度過了。
蘇童摘自《絕望鍛煉了我——樸槿惠自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