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濫用派遣工,薪資大崩盤

        2014-07-28 13:12:14袁思明張起燕
        海峽科技與產業(yè) 2014年5期
        關鍵詞:企業(yè)

        袁思明+張起燕

        導致臺灣勞動市場低薪盛行,除了“22K”現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量使用派遣工,成為另一個箍住年輕人薪水的魔咒。

        所謂派遣工,原意是當某家企業(yè)有臨時性、季節(jié)性、短期或專項工作需求時,可藉由派遣公司提供快速人力補允,屬于短期、非常態(tài)工作。一些在校生或大學應屆畢業(yè)生也可通過派遣方式進入企業(yè)試用,同時積累職場經驗,如果雙方滿意,今后再成為正職員工。

        然而這項原本立意善良的派遣制度引進到臺灣后卻變質了,逐漸變?yōu)椤凹倥汕玻婀陀谩?,一群可憐的派遣工淪為矮人一截的職場次等公民,長期以派遣之名做的是正職的工作,卻無法享有任何福利保障,不少人持續(xù)在同一家公司上班達數年至十幾年,連春節(jié)休假都沒有,更別談加薪,成為拉低臺灣就業(yè)市場薪資的元兇之一。

        勞工界的孤兒,比外勞還弱勢

        A80,這是秀珍在高雄市某電信公司工作時的代號,在這里,主管不知道她的名字。和她在同一工作區(qū)域的200多位女員工,辦公桌的名牌上都同樣只以代號示人。她們是一群沒有聲音、也沒有名字的派遣工。

        一年一簽的工作,沒有獎金、休假、福利,但她們愿意忍耐并接受,只盼望有一天可以從派遣變正職,人生就有新希望。然而,秀珍的期待越來越不可能實現了,因為臺灣正邁入低薪派遣的時代。

        大學幼保系畢業(yè)的她,今年31歲,在這家電信公司客服部門當了6年多的派遣工,薪水還不到2.5萬元,只有正職的一半。父母總是不解地問:這么大的電信公司,難道你能力那么差,做了6年還不能升上正式員工嗎?

        秀珍父母的質疑,是社會的主流看法,認為當派遣工是自己不上進。秀珍只能無奈地搖頭:不是我不努力,而是高雄這200名客服人員都是派遣工啊。她每天值班8小時,一周40小時。環(huán)顧四周,整個公司的客服中心,正職還不到派遣人數的一半。7年來,轉為正職的人也僅有十多位。

        秀珍她們不屬于電信公司的正式員工,而是通過第三方的人力派遣公司外派到該電信公司工作。所以,派遣工的雇主不是電信公司,而是人力派遣公司,電信公司只是要派公司,不但不用對派遣工負法律責任,連廁所衛(wèi)生紙都不肯多給,一人發(fā)一卷,用完才能再領。

        法律上,要派公司不用支付派遣工保險、獎金、休假等福利,甚至資遣派遣工時,要派公司連資遣費都不用出。派遣工也沒有任何升遷渠道,他們連名片也沒有,因為公司根本不承認有這些員工,像用完的飲料瓶,喝光后就丟回給派遣公司資源回收。

        年輕人就業(yè)難,把派遣當正職跳板

        其實派遣制度在臺灣已實行了十幾年,有其必要性與優(yōu)點。嚴格說起來,派遣工作最長不能超過一年,不然就不是補充性人力。自2008年金融海嘯后,臺灣的派遣人力大幅增加。根據“勞委會”的統(tǒng)計,臨時性或派遣勞工人數從2002年的7萬多名暴增7倍,到2013年增至57萬名,早就超越外勞的40萬名,但他們的工作卻比外勞還沒保障,明明在公司上班,卻無法享有福利與保障,成了次等公民。

        文化大學勞工系副教授李健鴻估算,像派遣這種非典型就業(yè),在臺灣實際數字可能超過100萬;也就是說,目前島內每10名勞動者中就有一名可能陷入像秀珍這樣惡劣的就業(yè)情況。

        “主計總處”統(tǒng)計,臺灣2013年經常性的平均薪資是3.6萬元,比10年前還少6%。而據“國科會”的調查,島內派遣人員平均薪資僅為2.68萬元。派遣,已成為拉低臺灣薪資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令人擔憂的是,年輕人已成為派遣工最大的來源。由于島內失業(yè)率居高不下,15至24歲青年失業(yè)率飆破13%,這群初出校園、沒經驗、沒靠山、沒本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將人生第一份工作,別無選擇地落在派遣業(yè)。

        根據“國科會”統(tǒng)計,如今在臺灣57萬名臨時工和派遣工中,24歲以下的占了30%,而34歲以下的竟占了65%。為什么他們愿意容忍做派遣工?很多人心想,先暫時做一下當跳板,以后有機會轉正職。但是他們錯了,一旦做下去就很難擺脫,其中大部分人干了多年至今也得不到轉正,因為企業(yè)老板已經嘗到雇傭臨時派遣工的甜頭,不會輕易罷休。

        目前,這股派遣浪潮已經席卷臺灣所有產業(yè),不僅是低級職務,甚至高級職位也無法幸免。

        大學畢業(yè)、現年28歲的許嘉雷(化名)在退伍后,就是通過派遣公司在一家外資電腦企業(yè)上班,工作內容是維護主機和系統(tǒng)測試,今年已邁入第四年。

        企業(yè)的一切,許嘉雷都非常熟悉,做的事情及工時也都與正職一模一樣。就定義來說,他早就是長期雇員,但許嘉雷無奈地說:“薪水硬是差了2萬元,只有正職的60%。年終、三節(jié)獎金更是看得到、吃不到。在公司待了3年,連尾牙都不讓我們參加?!彼€透露,有個單位原本機房主管還是正職,誰知從2013年起,連部門主管也變成了派遣工,整個部門都是派遣工在做。

        轉正職的夢碎,許嘉雷也想過換工作,可是房租怎么辦?雖然有穩(wěn)定交往多年的女友,他卻遲遲不敢和她談到結婚,因為過一天算一天的不確定感,已經讓他對未來與承諾失去信心。結婚、生子、買房,在他眼里是很遠的目標。

        派遣工悲歌:自己像免洗筷用完就丟

        這些年,臺灣為追求經濟增長,導致派遣工市場激增,勞動條件進一步惡化,已讓眾多臺灣年輕人失去夢想。

        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失業(yè)率越走高,薪資越降低,犧牲勞動條件的派遣工就越多。企業(yè)長期雇用原本臨時性的派遣工來壓低勞動條件,減輕勞動成本,結果是犧牲勞工權益來成就企業(yè)利潤。

        對于每月薪資2.52萬元的派遣工來說,光是雇主不用負擔提撥勞動退休金、勞保和健保,就能省下4384元,一年可省5萬元,這還沒算進年終和資遣這些費用。這也是為什么人力派遣公司統(tǒng)計過去8年,民間企業(yè)登錄網站征求派遣工的次數暴增19倍,每天都有高達將近3萬次的派遣機會。

        甚至很多理應負擔更多社會責任的著名公有企業(yè),包括中華郵政、中國鋼鐵、公廣集團等,也都大量使用派遣工,而且在職時間超過10年的派遣工不在少數。臺灣通信網絡產業(yè)工會理事長張緒中就形容:這個“奴隸”市場有多巨大,左手玩社會企業(yè)責任,右手卻壓榨勞工,假派遣、真剝削,說一套做一套,都是披著羊皮的狼。endprint

        所以毫不奇怪,派遣工被剝削的事件時有所聞,鬧上法庭的案例越來越多。例如新竹科學園區(qū)內某知名上市企業(yè)的低級工程師都是派遣工,曾有位女工程師懷孕,竟然在合同到期后被要求改簽半年合同,以規(guī)避臺灣“勞動基本法”的產假規(guī)定。要派公司不想給產假,也不想付資遣費,最好是孕婦自動離職,不然就是在生產前再做半年,到期后不續(xù)約。

        曾任派遣工的王曉麗(化名)至今想到當時經歷就心有余悸。她曾臨時收到短信:“明天不用上班?!边^兩天又有短信說“可以上班了”,心里感覺很悲涼,無法接受自己像免洗筷子,用完即丟。

        還有位中年婦女因派遣工作身心俱疲,丟了健康也失去信心。姜美蘭(化名)是某外商保險公司的電話推銷員,想起傷心往事歷歷在目。2011年7月某一天,她與其余14位公司同事臨時被通知開會,說明以后將由派遣公司管理。為保有工作,她們只好違心接受。公司原許諾年資不受影響,事后才知道這句承諾無效,公司根本不承認這件事。

        其實電話推銷就是業(yè)務員,除“25K”底薪外只能靠業(yè)績領獎金。主管為達成目標常要求打電話到晚上8、9點,姜美蘭因此出現心律不整,嚴重到需住院動手術,想請假或停薪留職,甚至委曲求全只要給資遣費就走。而要派公司與派遣公司卻互踢皮球,刻意刁難她讓其自動離職,不想付資遣費。

        姜美蘭只好靠自己,往返于勞工局、醫(yī)院與資方之間,申請證明文件討回公道。在勞工團體協(xié)助下,她勞心費力一年,終于在2013年11月拿到1個半月約9萬元的資遣費。

        單身居住、爸媽都已辭世的姜美蘭哭紅雙眼說,“我已經53歲了,很需要這份工作,可是年紀這么大了,該怎么辦呢?”她無助地望向天邊,雙眼茫然。

        類似姜美蘭的案例不斷上演,常成為學界與勞工團體討論的焦點。2001年,臺當局首次提出“派遣法”草案,至今已經過了12年,卻長期無法通過執(zhí)行,造成派遣制度無法規(guī)可循,勞工、要派公司、派遣業(yè)者三方的復雜契約關系更成為勞資糾紛的溫床。“勞委會”在2009年到2011年曾針對派遣業(yè)者進行調查,發(fā)現每年違反“勞動基本法”的比例高達85%,其中以未給加班費、未依法提繳或調整退休金月提繳工資最嚴重。

        相較于部分工時(打工族)、承攬(外包)、約聘雇這三種常見的非正職工作,派遣形式對勞工更沒有保障。由于派遣人員每天上班的地方(要派單位)所面對的主管并不是雇主,派遣公司才是雇主,以致于一旦發(fā)生職場糾紛時,派遣公司與要派單位往往互相踢皮球,誰也不愿承擔責任。

        例如日前媒體報導,一位臺電公司派遣人員在工作現場遭遇性騷擾,結果因臺電公司堅持不是雇主而躲掉處罰。另有一位19歲莊姓學生,由派遣公司安排到第一銀行工作,月薪僅1.8萬元,卻被第一銀行以未即時幫副總開門及穿著牛仔褲等理由解雇。事發(fā)后第一銀行表明和莊姓學生并無聘雇關系,而派遣公司也撒手不管。

        理論上,臺當局可用“勞動基本法”向派遣業(yè)者開罰,實際上卻難以執(zhí)行。因為派遣業(yè)沒有專法管理,一遇到糾紛,業(yè)者就惡性倒閉走人,讓受害者求訴無門,無怪乎派遣人力被視為勞工界的孤兒。

        臺當局是派遣工“大本營”

        不只是民間企業(yè)愛用派遣工,更夸張的是,臺當局竟然才是全臺灣最大派遣用工戶,而且還用低于合理薪資30%到49%的超低價,讓臺灣的薪資更進一步崩壞。

        在臺當局預算和人力縮編的情況下,業(yè)務量卻不斷增加,讓臺當局把腦筋動到派遣工來。根據“監(jiān)察院”2013年調查臺當局派遣勞工問題時發(fā)現,“農委會”及所屬機關派遣勞工達2803人、“經濟部”有2433人、“教育部”有1174人,高居各部會前三名。整個部會機構使用派遣勞工竟超過1萬人。

        “監(jiān)察院”最新報告指出,臺灣當局2013年采用1.1萬名派遣工,其中,碩士生就占了1200位,超過10%,而這些高學歷派遣工有20%的工齡都超過5年。

        例如今年30多歲的李天強(化名),長年在“教育部”擔任派遣工。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yè),擁有同學歷的他派遣時間長達6年。

        李天強說:“我們單位派遣工也占了5成,而且就是要求有大學學歷。我們做的工作和公務員完全一樣但是薪水卻和正職差了不只一倍。”

        他說,“我有碩士學歷,進去時就領到4.2萬元,做了6年,雖然比派遣到民間企業(yè)穩(wěn)定,但本來與我是同事的公務員都已經變成我的主管,我卻還在領一樣的薪水。當然不公平啊,但是失業(yè)率那么高,我們在外面也不見得找得到工作,就這樣卡在中間......。特別像是中研院、臺灣圖書館,任用比率甚至高達60%以上?!?/p>

        這些,就是臺當局通過招標低價采購來的廉價高材生。

        帶頭壓低薪資,把派遣人力當“商品”

        政大勞工所教授林佳和說,本來臺當局的采購勞務只有雇傭和承攬,使用派遣工是違法的。但隨著臺當局討論派遣合法性時,大法官會議卻把派遣解釋成符合“政府采購法”,從此,臺當局就能明著采購派遣人力。

        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鄭津津在“行政院研考會”的一篇報告中指出,臺當局大量采取項目招標方式,最低價者中標,于是派遣公司為了得標,自然就壓低商品的價格,派遣工這些“商品”也就越來越不值錢。

        由于每年都有新公司出來投標,而且每年的價格都越來越低。因為量大,所以他們都以低于業(yè)界薪資水準的30%到40%來搶標,標案價格越來越低,讓大型合法的派遣業(yè)者無法承接,最后中標的派遣商都是鉆法律漏洞。

        臺當局用低于市價40%的低標大量采購派遣工,在臺當局機構部門干過5年派遣工的謝先生感受最深。他在“法務部”待過5年,換過3家派遣公司。臺當局一開始以每人月薪3.15萬元開始招標司機,后來降為3萬元。派遣業(yè)者的利潤被壓縮,因此向派遣工抽取的介紹費也逐年增長,變相壓榨勞工。

        “原本每個月派遣公司要抽走提成7500元,但每換一家,條件就變得更差。派遣公司找出各種名目向派遣工抽錢,最后連勞保、健保都幾乎可以從我們身上扣回來。每個月活生生抽掉1萬元?!毙剿阶鲈缴俚闹x先生,最后因難以忍受而辭去派遣工作。endprint

        臺當局愛用派遣工,更因為他們招標的方式,反而助長不良派遣業(yè)者。

        鄭津津在報告中指出:此一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專業(yè)具規(guī)模的派遣公司在沒有合理利潤的情況下不愿意再參與。臺當局帶頭壓低勞工薪資,逼退良心大公司,讓接案的公司越來越小,更讓聽都沒聽過的人頭公司有機可乘。

        原來,為了搶得臺當局招標項目,很多派遣公司注冊成立許多人頭公司。由于成立派遣公司對資本額和員工人數都沒有限制,連報備、許可都不用,隨便一家公司就能成立三、四個人頭公司。今年用A公司投標,明年用B公司投標,配合臺當局不讓派遣工累積年資和特休。派遣工就像被交接的桌椅資產,被派遣公司和臺當局挪來挪去。

        派遣工竟執(zhí)行臺當局公權力

        不僅如此,這些派遣工在臺當局機構部門里的工作都與正職無異,有些甚至還可以在公文上蓋章?!氨O(jiān)察院”的報告就發(fā)現,以臺電公司為例,臺電的招標設計圖、工程附屬機械設備的規(guī)劃設計、計劃型工程機械相關圖資審查、工程品質督導等,都是派遣工在做。

        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就質疑,“這些派遣工竟然能執(zhí)行臺當局的公權力,我們要那么多公務員做什么?而且,臺當局既然帶頭用派遣工,民間企業(yè)哪里不會學?所以我們的薪資和勞動條件一直往下掉。這是一個很大的主因。”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也認同孫友聯的看法,“臺灣的薪資差距擴大、勞動條件降低,若從較大的格局來看,是因為全球化,高級員工的薪水越來越高,低級的工作,如果可以取代,那么薪資就會越來越低?!焙鷦僬e例,像電信客服現在連整個服務區(qū)塊都可以外包給海外了。全球化競爭之下,沒有差異化的職業(yè)自然容易被取代。

        然而臺灣濫用派遣,讓這種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派遣工,但島內企業(yè)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再加上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于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

        胡勝正更指出:臺灣在轉型服務業(yè)時,薪資卻沒有同步增長。雖然服務業(yè)已占就業(yè)人口60%,但服務業(yè)薪資在過去十年幾近停滯,而臺灣濫用派遣,讓這個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產業(yè)上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性的派遣工作,但我們的企業(yè)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

        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于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醫(yī)療、法律、會計等領域,各行各業(yè)都樂用派遣。這些非典型勞工人數自然與日俱增,勞動市場已逐漸變成高度不穩(wěn)定的非典型。他們雖有工作,但薪資不高,形成新貧階級。派遣制度導致低薪人口快速增加,成為臺灣實質薪資倒退的元兇之一。

        派遣制度本身無罪,問題出在被濫用

        派遣公司常見手法是設立許多公司行號,每年換一家新公司跟派遣工簽約,規(guī)避年資、特休假、年終、資遣費,多數派遣工為保住飯碗,不得不答應年年換約,甚至附加保證書:要派公司(真正使用派遣工的企業(yè))無法提供工作時,契約將自動失效。但契約自動失效是違法的,多數派遣工為了工作只能默默接受。

        外商客戶達到80%多的藝珂人事顧問公司協(xié)理辛文麗感嘆地說,企業(yè)還是很需要彈性的派遣人力,派遣無罪,是使用人的心態(tài)問題,才被污名化、妖魔化。例如她服務的外商客戶,礙于員額問題不得不用派遣,但都將派遣工當正職員工對待,年資、特休假、年終獎金都沒少。甚至有人跟藝珂合作25年,做到領退休金才離開。

        由于派遣業(yè)務不是特許制,任何人登記公司后,都可承接派遣業(yè)務,小小的臺灣就有2500家派遣公司。市場競爭激烈,良莠不齊,還有一人公司承攬到公務機關500人的派遣業(yè)務。

        了解派遣市場透徹的臺大“國家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降指出,派遣公司承接業(yè)務的合理行政管理費用是10%至15%,才有能力給派遣工應有的薪資福利,惡性競標后,管理費壓到5%以下,連帶影響薪資。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派遣美其名是彈性運用人力,初估95%用派遣工的企業(yè)都是為了降低成本,這就是不能說的秘密。

        根據臺灣“主計總處”2013年底公布的工商普查報告,全臺企業(yè)平均每月使用派遣勞工為131,296名,較2006年增長14.66%,又以大型企業(yè)、制造業(yè)最愛雇用。在公共機構部分,根據2013年第三季最新統(tǒng)計,“行政院”所屬單位的公共機構派遣人數為13,615人,占總聘雇人數約3%。

        盡管派遣比例不高,薪資卻遠低于正職的員工,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的《薪資及生產力統(tǒng)計》,2011年派遣工平均薪資為34,291元,比一般正職雇員平均薪資45,642元,少了11,351元,大概是一般正職員工的75%薪水,且沒有年終獎金、年假,還有可能隨時解雇。

        怎么解決這一問題

        臺灣很多學者認為,派遣仍須健全的勞動市場才能發(fā)揮效用,因此最根本的法令必須先出爐,這要從根本來治理,從嚴治市。

        今年2月17日,即春節(jié)后第三天,由原“勞委會”升格成立的臺灣“勞動部”發(fā)布新的《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具體內容包括規(guī)定派遣工與一般員工同工同酬,并將醫(yī)療、保安、航運、船員、大眾運輸行車及駕駛、采礦人員列入禁用行業(yè),其他行業(yè)使用人數則不能超過3%等。

        但當企業(yè)看到這突如其來的“派遣法”時,六大工商團體群情激昂,讓派遣工問題再度浮出臺面,其中爭議最大的是派遣人力上限是總員額的3%。

        “勞動部政務次長”陳益民解釋:3%是根據許多調查數據而來。例如“主計總處”統(tǒng)計,業(yè)界使用派遣人數占雇用員工比1.79%,使用派遣的企業(yè)僅占0.6%,制造業(yè)也只有1.6%。因此3%上限已足夠。

        但企業(yè)不這么看。臺灣工業(yè)總會、商業(yè)總會都贊成派遣應同工同酬,在要派公司滿一年后,有權要求簽正式勞動契約,但強力反對3%。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也認為,3%過于嚴苛。

        工業(yè)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說,例如某家300名員工的工廠,臨時接到大單要7天完成,按照3%規(guī)定,只能使用9名派遣工,根本于事無補。在商言商,找不到臨時派遣工,干脆將單子轉到廣州、昆山等地做,說不定最后連工廠都搬走,原有正職員工飯碗也丟了。

        外商也頭痛。藝珂協(xié)理辛文麗指出,美僑商會、歐洲商會都反映3%太少,連大陸都有10%的彈性。外商公司因編制關系,一定要用派遣,無法彈性運用后,很可能將工作轉到其他地區(qū),職缺不見了,對臺灣是一大損失。

        臺大“國家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則擔心,臺灣會步日本后塵,設限3%后企業(yè)會自行找出路。將來定型契約、派遣都不能用,只好轉為承攬制。他指出,承攬制會更慘,完全不受“勞基法”規(guī)范。

        具實,派遣工已納入“勞基法”保障,只要徹底作好勞動檢查工作,就能有效杜絕假派遣。臺灣商業(yè)總會秘書長賴榮坤建議,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例如規(guī)定企業(yè)繳交高額保證金,發(fā)生問題,就全部沒收等,不宜設門檻,因噎廢食。endprint

        臺當局愛用派遣工,更因為他們招標的方式,反而助長不良派遣業(yè)者。

        鄭津津在報告中指出:此一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專業(yè)具規(guī)模的派遣公司在沒有合理利潤的情況下不愿意再參與。臺當局帶頭壓低勞工薪資,逼退良心大公司,讓接案的公司越來越小,更讓聽都沒聽過的人頭公司有機可乘。

        原來,為了搶得臺當局招標項目,很多派遣公司注冊成立許多人頭公司。由于成立派遣公司對資本額和員工人數都沒有限制,連報備、許可都不用,隨便一家公司就能成立三、四個人頭公司。今年用A公司投標,明年用B公司投標,配合臺當局不讓派遣工累積年資和特休。派遣工就像被交接的桌椅資產,被派遣公司和臺當局挪來挪去。

        派遣工竟執(zhí)行臺當局公權力

        不僅如此,這些派遣工在臺當局機構部門里的工作都與正職無異,有些甚至還可以在公文上蓋章?!氨O(jiān)察院”的報告就發(fā)現,以臺電公司為例,臺電的招標設計圖、工程附屬機械設備的規(guī)劃設計、計劃型工程機械相關圖資審查、工程品質督導等,都是派遣工在做。

        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就質疑,“這些派遣工竟然能執(zhí)行臺當局的公權力,我們要那么多公務員做什么?而且,臺當局既然帶頭用派遣工,民間企業(yè)哪里不會學?所以我們的薪資和勞動條件一直往下掉。這是一個很大的主因?!?/p>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也認同孫友聯的看法,“臺灣的薪資差距擴大、勞動條件降低,若從較大的格局來看,是因為全球化,高級員工的薪水越來越高,低級的工作,如果可以取代,那么薪資就會越來越低?!焙鷦僬e例,像電信客服現在連整個服務區(qū)塊都可以外包給海外了。全球化競爭之下,沒有差異化的職業(yè)自然容易被取代。

        然而臺灣濫用派遣,讓這種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派遣工,但島內企業(yè)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再加上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于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

        胡勝正更指出:臺灣在轉型服務業(yè)時,薪資卻沒有同步增長。雖然服務業(yè)已占就業(yè)人口60%,但服務業(yè)薪資在過去十年幾近停滯,而臺灣濫用派遣,讓這個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產業(yè)上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性的派遣工作,但我們的企業(yè)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

        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于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醫(yī)療、法律、會計等領域,各行各業(yè)都樂用派遣。這些非典型勞工人數自然與日俱增,勞動市場已逐漸變成高度不穩(wěn)定的非典型。他們雖有工作,但薪資不高,形成新貧階級。派遣制度導致低薪人口快速增加,成為臺灣實質薪資倒退的元兇之一。

        派遣制度本身無罪,問題出在被濫用

        派遣公司常見手法是設立許多公司行號,每年換一家新公司跟派遣工簽約,規(guī)避年資、特休假、年終、資遣費,多數派遣工為保住飯碗,不得不答應年年換約,甚至附加保證書:要派公司(真正使用派遣工的企業(yè))無法提供工作時,契約將自動失效。但契約自動失效是違法的,多數派遣工為了工作只能默默接受。

        外商客戶達到80%多的藝珂人事顧問公司協(xié)理辛文麗感嘆地說,企業(yè)還是很需要彈性的派遣人力,派遣無罪,是使用人的心態(tài)問題,才被污名化、妖魔化。例如她服務的外商客戶,礙于員額問題不得不用派遣,但都將派遣工當正職員工對待,年資、特休假、年終獎金都沒少。甚至有人跟藝珂合作25年,做到領退休金才離開。

        由于派遣業(yè)務不是特許制,任何人登記公司后,都可承接派遣業(yè)務,小小的臺灣就有2500家派遣公司。市場競爭激烈,良莠不齊,還有一人公司承攬到公務機關500人的派遣業(yè)務。

        了解派遣市場透徹的臺大“國家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降指出,派遣公司承接業(yè)務的合理行政管理費用是10%至15%,才有能力給派遣工應有的薪資福利,惡性競標后,管理費壓到5%以下,連帶影響薪資。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派遣美其名是彈性運用人力,初估95%用派遣工的企業(yè)都是為了降低成本,這就是不能說的秘密。

        根據臺灣“主計總處”2013年底公布的工商普查報告,全臺企業(yè)平均每月使用派遣勞工為131,296名,較2006年增長14.66%,又以大型企業(yè)、制造業(yè)最愛雇用。在公共機構部分,根據2013年第三季最新統(tǒng)計,“行政院”所屬單位的公共機構派遣人數為13,615人,占總聘雇人數約3%。

        盡管派遣比例不高,薪資卻遠低于正職的員工,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的《薪資及生產力統(tǒng)計》,2011年派遣工平均薪資為34,291元,比一般正職雇員平均薪資45,642元,少了11,351元,大概是一般正職員工的75%薪水,且沒有年終獎金、年假,還有可能隨時解雇。

        怎么解決這一問題

        臺灣很多學者認為,派遣仍須健全的勞動市場才能發(fā)揮效用,因此最根本的法令必須先出爐,這要從根本來治理,從嚴治市。

        今年2月17日,即春節(jié)后第三天,由原“勞委會”升格成立的臺灣“勞動部”發(fā)布新的《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具體內容包括規(guī)定派遣工與一般員工同工同酬,并將醫(yī)療、保安、航運、船員、大眾運輸行車及駕駛、采礦人員列入禁用行業(yè),其他行業(yè)使用人數則不能超過3%等。

        但當企業(yè)看到這突如其來的“派遣法”時,六大工商團體群情激昂,讓派遣工問題再度浮出臺面,其中爭議最大的是派遣人力上限是總員額的3%。

        “勞動部政務次長”陳益民解釋:3%是根據許多調查數據而來。例如“主計總處”統(tǒng)計,業(yè)界使用派遣人數占雇用員工比1.79%,使用派遣的企業(yè)僅占0.6%,制造業(yè)也只有1.6%。因此3%上限已足夠。

        但企業(yè)不這么看。臺灣工業(yè)總會、商業(yè)總會都贊成派遣應同工同酬,在要派公司滿一年后,有權要求簽正式勞動契約,但強力反對3%。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也認為,3%過于嚴苛。

        工業(yè)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說,例如某家300名員工的工廠,臨時接到大單要7天完成,按照3%規(guī)定,只能使用9名派遣工,根本于事無補。在商言商,找不到臨時派遣工,干脆將單子轉到廣州、昆山等地做,說不定最后連工廠都搬走,原有正職員工飯碗也丟了。

        外商也頭痛。藝珂協(xié)理辛文麗指出,美僑商會、歐洲商會都反映3%太少,連大陸都有10%的彈性。外商公司因編制關系,一定要用派遣,無法彈性運用后,很可能將工作轉到其他地區(qū),職缺不見了,對臺灣是一大損失。

        臺大“國家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則擔心,臺灣會步日本后塵,設限3%后企業(yè)會自行找出路。將來定型契約、派遣都不能用,只好轉為承攬制。他指出,承攬制會更慘,完全不受“勞基法”規(guī)范。

        具實,派遣工已納入“勞基法”保障,只要徹底作好勞動檢查工作,就能有效杜絕假派遣。臺灣商業(yè)總會秘書長賴榮坤建議,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例如規(guī)定企業(yè)繳交高額保證金,發(fā)生問題,就全部沒收等,不宜設門檻,因噎廢食。endprint

        臺當局愛用派遣工,更因為他們招標的方式,反而助長不良派遣業(yè)者。

        鄭津津在報告中指出:此一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專業(yè)具規(guī)模的派遣公司在沒有合理利潤的情況下不愿意再參與。臺當局帶頭壓低勞工薪資,逼退良心大公司,讓接案的公司越來越小,更讓聽都沒聽過的人頭公司有機可乘。

        原來,為了搶得臺當局招標項目,很多派遣公司注冊成立許多人頭公司。由于成立派遣公司對資本額和員工人數都沒有限制,連報備、許可都不用,隨便一家公司就能成立三、四個人頭公司。今年用A公司投標,明年用B公司投標,配合臺當局不讓派遣工累積年資和特休。派遣工就像被交接的桌椅資產,被派遣公司和臺當局挪來挪去。

        派遣工竟執(zhí)行臺當局公權力

        不僅如此,這些派遣工在臺當局機構部門里的工作都與正職無異,有些甚至還可以在公文上蓋章?!氨O(jiān)察院”的報告就發(fā)現,以臺電公司為例,臺電的招標設計圖、工程附屬機械設備的規(guī)劃設計、計劃型工程機械相關圖資審查、工程品質督導等,都是派遣工在做。

        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就質疑,“這些派遣工竟然能執(zhí)行臺當局的公權力,我們要那么多公務員做什么?而且,臺當局既然帶頭用派遣工,民間企業(yè)哪里不會學?所以我們的薪資和勞動條件一直往下掉。這是一個很大的主因?!?/p>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也認同孫友聯的看法,“臺灣的薪資差距擴大、勞動條件降低,若從較大的格局來看,是因為全球化,高級員工的薪水越來越高,低級的工作,如果可以取代,那么薪資就會越來越低?!焙鷦僬e例,像電信客服現在連整個服務區(qū)塊都可以外包給海外了。全球化競爭之下,沒有差異化的職業(yè)自然容易被取代。

        然而臺灣濫用派遣,讓這種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派遣工,但島內企業(yè)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再加上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于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

        胡勝正更指出:臺灣在轉型服務業(yè)時,薪資卻沒有同步增長。雖然服務業(yè)已占就業(yè)人口60%,但服務業(yè)薪資在過去十年幾近停滯,而臺灣濫用派遣,讓這個情況變本加厲。原本產業(yè)上確實需要這些臨時性的派遣工作,但我們的企業(yè)卻把臨時工當正職在用。

        同工不同酬的現象,等于是變相將勞動廉價化;醫(yī)療、法律、會計等領域,各行各業(yè)都樂用派遣。這些非典型勞工人數自然與日俱增,勞動市場已逐漸變成高度不穩(wěn)定的非典型。他們雖有工作,但薪資不高,形成新貧階級。派遣制度導致低薪人口快速增加,成為臺灣實質薪資倒退的元兇之一。

        派遣制度本身無罪,問題出在被濫用

        派遣公司常見手法是設立許多公司行號,每年換一家新公司跟派遣工簽約,規(guī)避年資、特休假、年終、資遣費,多數派遣工為保住飯碗,不得不答應年年換約,甚至附加保證書:要派公司(真正使用派遣工的企業(yè))無法提供工作時,契約將自動失效。但契約自動失效是違法的,多數派遣工為了工作只能默默接受。

        外商客戶達到80%多的藝珂人事顧問公司協(xié)理辛文麗感嘆地說,企業(yè)還是很需要彈性的派遣人力,派遣無罪,是使用人的心態(tài)問題,才被污名化、妖魔化。例如她服務的外商客戶,礙于員額問題不得不用派遣,但都將派遣工當正職員工對待,年資、特休假、年終獎金都沒少。甚至有人跟藝珂合作25年,做到領退休金才離開。

        由于派遣業(yè)務不是特許制,任何人登記公司后,都可承接派遣業(yè)務,小小的臺灣就有2500家派遣公司。市場競爭激烈,良莠不齊,還有一人公司承攬到公務機關500人的派遣業(yè)務。

        了解派遣市場透徹的臺大“國家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降指出,派遣公司承接業(yè)務的合理行政管理費用是10%至15%,才有能力給派遣工應有的薪資福利,惡性競標后,管理費壓到5%以下,連帶影響薪資。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派遣美其名是彈性運用人力,初估95%用派遣工的企業(yè)都是為了降低成本,這就是不能說的秘密。

        根據臺灣“主計總處”2013年底公布的工商普查報告,全臺企業(yè)平均每月使用派遣勞工為131,296名,較2006年增長14.66%,又以大型企業(yè)、制造業(yè)最愛雇用。在公共機構部分,根據2013年第三季最新統(tǒng)計,“行政院”所屬單位的公共機構派遣人數為13,615人,占總聘雇人數約3%。

        盡管派遣比例不高,薪資卻遠低于正職的員工,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的《薪資及生產力統(tǒng)計》,2011年派遣工平均薪資為34,291元,比一般正職雇員平均薪資45,642元,少了11,351元,大概是一般正職員工的75%薪水,且沒有年終獎金、年假,還有可能隨時解雇。

        怎么解決這一問題

        臺灣很多學者認為,派遣仍須健全的勞動市場才能發(fā)揮效用,因此最根本的法令必須先出爐,這要從根本來治理,從嚴治市。

        今年2月17日,即春節(jié)后第三天,由原“勞委會”升格成立的臺灣“勞動部”發(fā)布新的《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具體內容包括規(guī)定派遣工與一般員工同工同酬,并將醫(yī)療、保安、航運、船員、大眾運輸行車及駕駛、采礦人員列入禁用行業(yè),其他行業(yè)使用人數則不能超過3%等。

        但當企業(yè)看到這突如其來的“派遣法”時,六大工商團體群情激昂,讓派遣工問題再度浮出臺面,其中爭議最大的是派遣人力上限是總員額的3%。

        “勞動部政務次長”陳益民解釋:3%是根據許多調查數據而來。例如“主計總處”統(tǒng)計,業(yè)界使用派遣人數占雇用員工比1.79%,使用派遣的企業(yè)僅占0.6%,制造業(yè)也只有1.6%。因此3%上限已足夠。

        但企業(yè)不這么看。臺灣工業(yè)總會、商業(yè)總會都贊成派遣應同工同酬,在要派公司滿一年后,有權要求簽正式勞動契約,但強力反對3%。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也認為,3%過于嚴苛。

        工業(yè)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說,例如某家300名員工的工廠,臨時接到大單要7天完成,按照3%規(guī)定,只能使用9名派遣工,根本于事無補。在商言商,找不到臨時派遣工,干脆將單子轉到廣州、昆山等地做,說不定最后連工廠都搬走,原有正職員工飯碗也丟了。

        外商也頭痛。藝珂協(xié)理辛文麗指出,美僑商會、歐洲商會都反映3%太少,連大陸都有10%的彈性。外商公司因編制關系,一定要用派遣,無法彈性運用后,很可能將工作轉到其他地區(qū),職缺不見了,對臺灣是一大損失。

        臺大“國家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則擔心,臺灣會步日本后塵,設限3%后企業(yè)會自行找出路。將來定型契約、派遣都不能用,只好轉為承攬制。他指出,承攬制會更慘,完全不受“勞基法”規(guī)范。

        具實,派遣工已納入“勞基法”保障,只要徹底作好勞動檢查工作,就能有效杜絕假派遣。臺灣商業(yè)總會秘書長賴榮坤建議,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例如規(guī)定企業(yè)繳交高額保證金,發(fā)生問題,就全部沒收等,不宜設門檻,因噎廢食。endprint

        猜你喜歡
        企業(yè)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4期)2022-06-05 07:53:30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1年5期)2021-07-21 07:32:44
        企業(yè)
        當代水產(2021年4期)2021-07-20 08:10:14
        敢為人先的企業(yè)——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极品喷水视频| 手机在线观看成年人视频| 亚洲免费国产中文字幕久久久 |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av在线免费观看|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久久婷婷综合色拍亚洲|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av| 人妻av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偷偷| 国模冰莲极品自慰人体|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v免费网站免费久久网|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chinesefreexxxx国产麻豆| av网站影片在线观看| 免费的小黄片在线观看视频|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亚洲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中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 日韩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婷婷久久播66性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国产精品无码精品久久久| 超短裙老师在线观看一区| 国语自产视频在线| 97午夜理论片在线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九一九色国产| 成人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