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東
對大多數(shù)成年人來說,服用藥片、膠囊等普通劑型的藥物,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但是,對于吞咽有困難的患者,如嬰幼兒、老人或昏迷的病人來說,服用藥片、膠囊等普通劑型的藥物,可能就有一定難度了。于是,干混懸劑(俗稱“西藥沖劑”)被開發(fā)出來,給病人帶來了福音。目前,臨床常用的有阿奇霉素干混懸劑、阿莫西林干混懸劑、頭孢克洛干混懸劑、羅紅霉素干混懸劑等。主要適合不易溶解的藥物,方便不能吞服固體藥物(片劑、膠囊等)的嬰幼兒、昏迷病人等使用。與片劑、膠囊等口服劑型相比,干混懸劑在用藥方式上有所不同,吸收比片劑、膠囊快。但只要藥品通用名稱一樣,用藥劑量相同,其作用原理是相同的,治療效果也就沒有多大區(qū)別。
同時,建議大家在沖調干混懸劑前,注意以下三點事項:
1.按規(guī)定水量沖兌、混勻
使用前,將袋里的藥劑傾倒入杯中,加適量水,攪拌、混勻,干混懸劑顆粒即可迅速分散成藥量均勻的混懸劑,供病人服用。注意,干混懸劑應沖兌混勻后盡快服用,避免放置過久出現(xiàn)沉降、分層等不穩(wěn)定變化。
2.注意控制水溫
應使用50-60℃的溫開水,飲用時以不燙嘴為佳。不宜使用90℃以上的開水沖兌,一方面易燙著人,另一方面有些藥物在熱開水中可能不穩(wěn)定,易分解失效。
3.加水量不能過多
如加水量過多,混懸效果就會比較差,且不易混勻,易分層,易出現(xiàn)下層黏稠,導致下層的藥物濃度過高,不僅影響服用,而且藥物性質也不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