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波,卓曉,何愛群
(深圳市龍華新區(qū)觀瀾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廣東深圳518110)
·臨床經驗·
更昔洛韋與阿昔洛韋治療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
林海波,卓曉,何愛群
(深圳市龍華新區(qū)觀瀾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廣東深圳518110)
目的比較阿昔洛韋與更昔洛韋治療單純皰疹性角膜炎(HSK)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HSK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采用0.1%阿昔洛韋滴眼液治療;觀察組采用0.15%更昔洛韋凝膠局部滴患眼。治療兩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角膜病變程度,眼部癥狀、體征和總評分變化以及不良反應等。結果觀察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53.57%和96.43%,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角膜病變程度評分為(1.46±0.79)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眼部癥狀評分、體征評分和總評分僅為(1.86±1.77)分、(1.65±1.54)分和(3.02±1.72)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總不良反應率為3.5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2.5%(P<0.05),治療后1年復發(fā)率為5.3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1.43%(P<0.05)。結論更昔洛韋治療HSK的癥狀和體征緩解快,不良反應少,復發(fā)率低,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單純皰疹性角膜炎;臨床療效
單純皰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單純皰疹病毒I型(HSV-1)引起的一種最常見的感染性角膜病[1]。HSK常會引起眼痛,視力下降,嚴重者會導致失明,近年來發(fā)病率有明顯增多的趨勢。目前HSK已成為角膜病致盲中首位[2]。傳統(tǒng)常采用阿昔洛韋對HSK進行抗病毒治療,但停藥后復發(fā)率較高,且副作用較多,療效不甚理想[3]。更昔洛韋是新一代廣譜抗DNA病毒藥,能抑制HSK病毒DNA合成,阻止病毒的生長繁殖,對正常細胞無毒性作用,已成為HSK治療的首選藥物[4]。本研究比較阿昔洛韋與更昔洛韋對HSK的療效和安全性,以期為HSK治療藥物的選擇提供理論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HSK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單眼,發(fā)病前均有感冒或發(fā)熱病史,出現(xiàn)流淚、畏光、疼痛、眼瞼痙攣等眼部刺激癥狀,角膜有點狀、樹枝狀、地圖狀浸潤或潰瘍、水腫,熒光素鈉染色陽性;同時排除因細菌和真菌感染引起的HSK患者。112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53例,年齡17~72歲,中位年齡(44.23±7.64)歲,病程3~14 d,平均(5.05±1.38)d,上皮型患眼60例,基質型患眼52例。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6例,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齡17~70歲,中位年齡(44.05±7.58)歲,病程3~13 d,平均(4.98±1.41)d,上皮型患眼30例,基質型患眼27例。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18~72歲,中位年齡(44.31±7.82)歲,病程4~14 d,平均(5.07± 1.49)d,上皮型患眼28例,基質型患眼28例。兩組性別構成、年齡、病程和患眼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兩組患者每日均分別口服3次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痛,每次分別為10 ml和25 mg,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每日給予0.1%阿昔洛韋滴眼液,每日8次,每次2滴。觀察組患者在抗病毒和消炎的基礎上每日給予0.15%更昔洛韋凝膠局部滴患眼,每日8次,每次2滴。如并發(fā)有色素膜炎或角膜潰瘍者給予散瞳劑治療;出現(xiàn)眼壓增高,局部或全身用降眼壓藥物;出現(xiàn)基質水腫嚴重者予激素類藥物治療,連續(xù)用藥7 d為一個療程,兩組均連續(xù)治療兩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治療兩個療程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治愈:熒光素染色陰性,流淚、畏光、疼痛、等刺激癥狀消失,角膜潰瘍修復;有效:刺激癥狀好轉,角膜潰瘍部分修復;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5]。用裂隙燈顯微鏡對患者治療前后眼部進行檢測,采用Holland等[6]評分標準對患者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及總評分進行評價,分數(shù)越低表明療效越好;采用McNeill等[7]角膜病變程度分級法對治療前后患者眼部病變程度進行評價,分數(shù)越高表明病變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完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53.57%和96.43%,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角膜病變程度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角膜病變程度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兩個療程后,兩組角膜病變程度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5),其中觀察組角膜病變程度評分為(1.46±0.79)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角膜病變程度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角膜病變程度評分比較
?
2.3 兩組治療前后眼部癥狀及體征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眼部癥狀、體征及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眼部癥狀、體征及總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5),其中觀察組治療后眼部癥狀評分、體征評分和總評分僅為(1.86±1.77)分、(1.65±1.54)分和(3.02±1.72)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評分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評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比較兩組均未出現(xiàn)肝、腎功能異常,對照組出現(xiàn)眼癢病例2例,異物感2例,刺激感2例和惡心1例,總不良反應率達到12.5%(7/56),觀察組僅出現(xiàn)1例刺激感和1例異物感,總不良反應率為3.57%(2/56),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2.69,P<0.05)。對兩組治療后1年進行隨訪,觀察組復發(fā)僅3例,復發(fā)率為5.36% (3/56),顯著低于對照組復發(fā)率21.43%(12/56)(χ2= 3.61,P<0.05)。
單純皰疹性角膜炎是由HSV-l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嚴重的角膜病變,目前研究資料已經證實,其發(fā)病機制為,HSV-l直接感染患者角膜上皮細胞,并持續(xù)增殖導致細胞變性壞死脫落形成上皮,同時可通過上皮或內皮進入角膜實質,炎性細胞、抗原抗體復合物或角膜實質內不斷繁殖的病毒致膠原板層溶解,產生不同類型的深層炎癥,從而導致HSK的發(fā)生,因此對于HSK的臨床治療關鍵在于對阻斷HSV-1病毒的不斷復制[8]。
阿昔洛韋是一種合成的嘌呤核苷類似物,它能對HSV-l的DNA聚合酶產生強抑制作用,從而阻斷病毒DNA的合成和抑制病毒的復制[9]。曾華[10]單純使用阿昔洛韋對HSK進行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有效率達到75.0%,這表明阿昔洛韋對HSK有顯著的療效。本研究在消炎和抗病毒治療基礎上使用阿昔洛韋對HSK進行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治療后眼部病毒程度、癥狀和體征及總積分均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到82.14%,與曾華[10]研究結果相一致,且有效率略高于曾華結果,這可能與本研究還進行了消炎和抗病毒治療的結果以及選取治療對象差異有關。
近年來有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HSV-l還具有在三叉神經節(jié)永久潛伏的特點。單純采用阿昔洛韋眼治療,雖然能起到抑制HSV-1病毒復制、控制當時發(fā)作的作用,但不能徹底清除殘留在眼部或潛伏在體內的病毒,一旦HSV-1病毒活化復制,就會造成HSK復發(fā),一旦復發(fā)就會嚴重導致患者的視功能損害,臨床治療變得更為困難。王欣等[11]對單純采用阿昔洛韋治療的HSK患者1年復發(fā)率進行了隨訪,結果發(fā)現(xiàn)復發(fā)率達到24.21%,這表明單純采用阿昔洛韋治療容易復發(fā)。本文研究結果現(xiàn)在在消炎和抗病毒治療基礎上,使用阿昔洛韋對HSK進行治療,復發(fā)率達21.43%,這與王欣等[11]結果相一致。
更昔洛韋是新一代廣譜抗DNA病毒藥,其進入宿細胞后可直接滲入病毒DNA內或競爭性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從而阻斷病毒DNA復制過程中的延長,從而阻斷病毒DNA的復制。由于其可通過多條途徑抑制病毒的復制,故其抗單純皰疹病毒的作用是阿昔洛韋的50~60倍,且毒副作用較輕,不易產生耐藥性,解決了阿昔洛韋復發(fā)率和副作用高的缺陷。甄玉軍[12]在在消炎和抗病毒治療基礎上,使用更昔洛韋對HSK進行治療,總有效率達到100%,復發(fā)率僅為6.0%。王欣等[11]采用更昔洛韋對單純HSV-1引起的HSK進行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患者治療后眼部癥狀評分、體征評分及總評分均顯著改善,且療效優(yōu)于阿昔洛韋。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愈率和總有效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角膜病變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眼部癥狀評分、體征評分和總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總不良反應率和治療后1年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與王欣等[11]和甄玉軍等[12]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更昔洛韋治療HSK的癥狀和體征緩解快,不良反應少,復發(fā)率低,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阿昔洛韋。
[1]David T,Rieck P,Renard G,et al.Comeal wound healing modulation using basic fibrob last growth factor after exciner las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iny[J].Comea,2009,14(3):227-234.
[2]古世成.氟康唑聯(lián)合手術治療真菌性角膜炎21例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17(7):985-987.
[3]鮮依鲆.感染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學研究現(xiàn)狀[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2,30(1):86-90.
[4]張岳劍.更昔洛韋凝膠聯(lián)合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治療單純皰疹性角膜炎17例[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1,3(27): 280-281.
[5]古麗努爾·托肯,劉雪清.回顧性分析本院用更昔洛韋與阿昔洛韋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1,27(6):425-426.
[6]Holland EJ,Schwartz GS.Chmsifieation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Keratifis[J].Cornea,2010,18(1):144-145.
[7]McNeill JI,Kaufman HE.Local antiviral in a berpes simplex stromal keratitis model[J].Surv Ophthalmol,2011,4(54):226-231.
[8]王永紅.感染性角膜炎126例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1(19): 1972-1973.
[9]楊長平,趙紅麗.干擾素聯(lián)合阿昔洛韋滴眼對單純皰疹性角膜炎患者T細胞亞群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0,13(7):1019-1021.
[10]曾華.聯(lián)合用藥治療單皰病毒性角膜炎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 2011,1(22):39-40.
[11]王欣,徐建江,樂琦驊,等.更昔洛韋膠囊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0,46(11):994-999.
[12]甄玉軍.兩種藥物治療單純皰疹性角膜炎療效比較[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2,18(7):945-946.
R772.21
B
1003—6350(2014)01—0096—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1.0036
2013-06-17)
林海波。E-mail:lh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