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是對生活的真實反映。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真實地記錄自己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經(jīng)歷過的、體會到的,是需要,是快樂,是享受。真實,才是作文的正道。真實,才是習作的生命。
關鍵詞:真情趣;真素材;真水平
作文,是對生活的真實反映。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它表現(xiàn)的是兒童的世界,使用的是兒童的語言。學生怎么做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新《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在作文教學的指導思想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如何才能讓學生寫出真實的作文,讓真實成為習作的生命,而不使學生無病呻吟,總寫空詞套話,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真情趣
當學生沒有體驗,在毫無熱情的情況下去完成“任務式的作文”時,便可能胡編亂造,應付了事。人是感性動物,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在習作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帶動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創(chuàng)設一定的習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習作熱情是十分重要的。如筆者在上三年級習作課《盒子里的秘密》時,神神秘秘地端出一個盒子,讓學生猜猜盒子里的東西,學生們興致勃勃,猜想五花八門。我趁勢讓他們把自己剛才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并承諾讓寫得最好的一個看看盒子里的秘密。學生的寫作熱情頓時被點燃了,真情不知不覺在筆尖流淌??梢?,只有學生有了表達的興趣,有了不吐不快、噴發(fā)自己情感的激情,才有自由表達、樂于表達的真實基礎。
二、貼近生活,積累真素材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鼻疤K聯(lián)教育家拉德任斯卡雅也認為,作文要來源于學生生活,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學生只有身臨其境,體會才會真切,寫作時才會認真觀察、積極思維和大膽想象。不少學生感到作文難,就是難于沒有東西可寫。他們寫作文時不是胡編亂造就是抄襲別人的文章,寫出來的作文出現(xiàn)“假”“大”“空”的現(xiàn)象,缺乏真情實感。要學生寫出真作文,就要引導學生在童年生活中積累真實的素材。
這些童年生活當然離不開孩子們的游戲、玩耍、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等等。例如,他們自己動手做一道“西紅柿炒蛋”,吃得津津有味;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登山,聽鳥兒歡唱,看花兒的笑臉;和小伙伴們?nèi)ヲT自行車,去溜冰,玩最新的電子游戲;幫爸爸媽媽掃地,擦桌子,一邊流汗,一邊歌唱……童年的這些生活就是學生的習作內(nèi)容。教師要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用眼睛仔細地看,用耳朵認真地聽,用心深切地感受,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準備一個小小的選材本,及時記錄生活中充滿情趣、印象深刻的寫作素材。有了這個選材本,還要讓學生嘗到甜頭,如寫周記的時候,讓他們翻看一周以來的記錄,選擇最想寫的一件事。目有所見,耳有所聞,情有所動,心有所感,學生何愁“無米下鍋”?學生寫作時,題材便能隨手拈來,充滿激情,不吐不快。有了這些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老師又何愁學生寫不出真實而富有情感的習作呢?
三、把握目標,體現(xiàn)真水平
小學生作文屬于起步范疇,屬于習作、練筆性質(zhì)。《課標》總目標規(guī)定:“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這個總目標需要用時九年?!墩n標》強調(diào)從一年級開始對于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對第二學段(3~4年級)的習作要求提出: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到第三學段(5~6年級)的習作要求才提到: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所以我們一定要準確把握課程目標,不可要求過高,要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就以第二學段為例:很多教師要求學生習作時要做到內(nèi)容具體,而《課標》只要求學生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中年級小學生習作剛起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習作不可能長篇大論,所以教學時教師不必強調(diào)內(nèi)容要多具體,結(jié)構(gòu)要多完整,寓意要多深刻,只要能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見聞或想象用一個片段寫清楚便可。習作講評眼光也不可過高,不要總是把目光放在少數(shù)幾篇優(yōu)秀習作上。要重視講評中下水平的習作,對于那些雖選材不新穎,但語句還算通順、內(nèi)容還算清楚的習作更要多鼓勵。這樣能讓學生增強信心,不再畏懼習作,也能展現(xiàn)自己的真水平。
總而言之,真實是小學生習作的生命。真實地記錄自己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經(jīng)歷過的、體會到的,是需要,是快樂,是享受,是作文的正道。只有沿著這條道路寫下去,才會越寫越順暢,越寫越快樂,越寫越成功。
作者簡介:嚴淑珍(1980—),女,小學高級教師,語文教研組長,研究方向:習作教學的有效性。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