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酸洗銅包套無氮氧化物逸出實驗研究

        2014-07-21 02:58:48卜安全侯海鋒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 2014年23期
        關鍵詞:氮氧化物溫度控制

        卜安全+侯海鋒

        摘 要:以某金屬加工廠的酸洗廢液為研究對象,針對酸洗銅包套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污染問題,進行了大量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對酸洗液配方進行改進,在保證不影響酸洗質量與產(chǎn)量的同時,使氮氧化物濃度降低,經(jīng)處理后能夠達標排放。

        關鍵詞:溫度控制;氮氧化物;廢酸利用

        1 實驗目的

        近年來,隨著企業(yè)生產(chǎn)量的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生產(chǎn)需要,配制了濃度較高的酸洗液,酸洗時產(chǎn)生大量高濃度氮氧化物,針對以上現(xiàn)象,在保證產(chǎn)品產(chǎn)量與質量的前提下,改良酸洗液配比及操作方法,達到以下目的:

        1.1 酸洗反應溫和,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1.2 控制反應溫度,減少硝酸熱分解的浪費。

        1.3 廢酸的循環(huán)利用,節(jié)能降耗。

        2 實驗原理

        酸洗銅包套過程中,稀硝酸在硫酸溶液中,氧化性增加,與銅反應生成硝酸銅,隨著反應的進行,由于硫酸銅溶解度低于硝酸銅,故硫酸銅首先析出,此時酸洗液為硫酸銅的飽和溶液,硝酸銅的不飽和溶液。稀硫酸不與銅發(fā)生反應。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1]

        3Cu+8HNO3(?。?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2.1 酸洗容量:酸洗液的酸洗能力由硫酸與硝酸的含量及所處的溫度共同決定。也就是說在一定溫度下,當酸洗液開始出現(xiàn)硫酸銅結晶,即判定為酸洗的終點,反應消耗所消耗的銅量為酸洗容量。

        2.2 溶解度:在80℃下硝酸銅溶解度為208g/ml;硫酸銅溶解度為55g/ml;在20℃下硝酸銅溶解度為125g/ml;硫酸銅溶解度為20.5g/ml。

        2.3硝酸的熱分解:硝酸在常溫光照條件下就緩慢發(fā)生分解,在溫度86℃時,劇烈分解,酸洗時應避免溫度超過86℃。反應如下:

        4HNO3(光/熱)=4NO2↑+O2↑+2H2O[2]

        3 物料衡算

        3.1 現(xiàn)行酸洗液配比:12%硫酸、24%硝酸、4%氫氟酸余量水。

        3.2 現(xiàn)行酸洗量:4批次銅包鈦管;每批次4捆;每捆50根;管外徑70mm。

        管長約1.6m銅密度8900kg/M35小時洗完4個批次

        酸洗量=[π×d×l×h×ρ×n]×4批次=3.14×0.07×(1.6×4)×0.00015×8900×50×4=375.60kg

        現(xiàn)酸洗液體積為2.1M3,單位酸洗液反應銅為:

        375.60kg÷2.1M3=178.86kg/M3=0.17886g/ml。

        3.3 配置實驗酸洗液(100ml):依據(jù)前述反應原理HNO3~Cu=8:3,即要達到上述0.17886g/ml的酸洗能力需97%的濃硝酸46.95g,體積約31.30ml(密度1.5g/ml)。

        3.4 等速酸洗控制:每批次投銅量375.60÷4=93.9kg,經(jīng)換算每100ml投銅量為4.471g。

        4 實驗過程

        4.1 進行定量實驗(用97%硝酸)

        ①12mlH2SO4+5mlHNO3+83mlH2O

        ②25mlH2SO4+5mlHNO3+70mlH2O

        為了克服②反應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降低硝酸濃度;①取現(xiàn)行酸洗配方,未加氫氟酸。各稱取30g銅,分5次加入到1、2號燒杯內(nèi),水浴恒溫反應,溫度80℃:

        (1)分別將第一批6g銅加到反應①、②,間隔5分鐘加2ml硝酸到反應①、②,溫度為80℃,反應溫和進行,加入銅及添加硝酸時時反應①、②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后無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17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

        (2)加入第二批6g銅,加入銅時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18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3)加入第三批6g銅,加入銅時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20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4)加入第四批6g銅,反應②用時約10分鐘,有硫酸銅結晶出現(xiàn),判定該酸洗液到達終點,稱量剩余銅約3g;反應①用時約20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5)加入第五批6g銅,反應①進行到15分鐘時,反應緩慢,再添加2ml硝酸,反應速度無明顯變化,無晶體析出,中止反應,取出剩余銅,稱量約2.2g,酸洗溫度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當氧化物逸出。

        對比結果如表1。

        表1 不同酸液配比下的銅酸洗量

        4.2 硫酸銅結晶上清液實驗

        取48ml上清液+5mlH2SO4+45mlH2O+2mlHNO3

        分五次加入6g銅,間隔5min加2ml硝酸,前4次現(xiàn)象與反應時間同反應①基本相同,用時共80分鐘;期間補加水20ml,保證酸洗總體積為100ml。第五次反應進行約30分鐘,期間加硝酸14ml,銅反應完畢。酸洗液體未出現(xiàn)結晶,液體粘稠。

        分析:上清液酸洗能力大體上與新配酸相當,由于酸洗體積基本維持在100ml,故其酸洗銅量比新配酸稍高,對比結果如表2。

        表2 新配酸和上清液的對比酸洗實驗

        5 結束語

        5.1 結論

        (1)酸洗液內(nèi)部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會重新溶入酸洗液,大大減少高濃度氮氧化物逸出,反之,溫度太高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就會來不及溶入酸洗液而大量逸出,此過程遵守亨利定律[3]。

        (2)上清液在補加一定的酸后,酸洗液的能力和新配酸大體相當,唯一不足是開始溫度較低,反應較慢,隨著反應進行溫度會上升到正常80℃,反應也比新配酸溫和,速率、去除率與新配酸一樣,同時解決了上清液處理問題。

        (3)實驗結果符合硝酸與銅反應的定量關系,即HNO3~Cu=8:3,理論消耗30g銅,需理論硝酸52.5ml,也證明了稀硫酸不與銅發(fā)生化學反應。

        (4)按12mlH2SO4+5mlHNO3+83mlH2O配置酸洗液,在正常投料量下控制好硝酸加入速度,硝酸濃度不超過6%為宜,將溫度控制在75~82℃,并保持酸洗液體積不變,即可做到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降低煙氣處理難度和費用。

        5.2 建議

        (1)對于局部較厚的殘存銅皮,另配一槽20%H2SO4+15%HNO3+1%HF酸洗液,低溫(常溫)浸泡片刻即可除去。

        (2)溫度與投料量之間的關系:當有加熱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時,可保持投料量不變,硝酸在反應任何階段濃度應≤6%,溫度高時,加熱自動停止;溫度低時,加熱自動開啟,即可控制反應速率。無加熱系統(tǒng)時,控制硝酸加入量。

        (3)吸氫量的控制:應嚴格控制酸洗時間,在80℃下25min結束浸泡酸洗,進入高濃度酸洗槽,洗完殘余銅皮。

        參考文獻

        [1]中國石油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普通化學[M].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6.

        [2]天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無機化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3]天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物理化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 要:以某金屬加工廠的酸洗廢液為研究對象,針對酸洗銅包套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污染問題,進行了大量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對酸洗液配方進行改進,在保證不影響酸洗質量與產(chǎn)量的同時,使氮氧化物濃度降低,經(jīng)處理后能夠達標排放。

        關鍵詞:溫度控制;氮氧化物;廢酸利用

        1 實驗目的

        近年來,隨著企業(yè)生產(chǎn)量的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生產(chǎn)需要,配制了濃度較高的酸洗液,酸洗時產(chǎn)生大量高濃度氮氧化物,針對以上現(xiàn)象,在保證產(chǎn)品產(chǎn)量與質量的前提下,改良酸洗液配比及操作方法,達到以下目的:

        1.1 酸洗反應溫和,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1.2 控制反應溫度,減少硝酸熱分解的浪費。

        1.3 廢酸的循環(huán)利用,節(jié)能降耗。

        2 實驗原理

        酸洗銅包套過程中,稀硝酸在硫酸溶液中,氧化性增加,與銅反應生成硝酸銅,隨著反應的進行,由于硫酸銅溶解度低于硝酸銅,故硫酸銅首先析出,此時酸洗液為硫酸銅的飽和溶液,硝酸銅的不飽和溶液。稀硫酸不與銅發(fā)生反應。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1]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2.1 酸洗容量:酸洗液的酸洗能力由硫酸與硝酸的含量及所處的溫度共同決定。也就是說在一定溫度下,當酸洗液開始出現(xiàn)硫酸銅結晶,即判定為酸洗的終點,反應消耗所消耗的銅量為酸洗容量。

        2.2 溶解度:在80℃下硝酸銅溶解度為208g/ml;硫酸銅溶解度為55g/ml;在20℃下硝酸銅溶解度為125g/ml;硫酸銅溶解度為20.5g/ml。

        2.3硝酸的熱分解:硝酸在常溫光照條件下就緩慢發(fā)生分解,在溫度86℃時,劇烈分解,酸洗時應避免溫度超過86℃。反應如下:

        4HNO3(光/熱)=4NO2↑+O2↑+2H2O[2]

        3 物料衡算

        3.1 現(xiàn)行酸洗液配比:12%硫酸、24%硝酸、4%氫氟酸余量水。

        3.2 現(xiàn)行酸洗量:4批次銅包鈦管;每批次4捆;每捆50根;管外徑70mm。

        管長約1.6m銅密度8900kg/M35小時洗完4個批次

        酸洗量=[π×d×l×h×ρ×n]×4批次=3.14×0.07×(1.6×4)×0.00015×8900×50×4=375.60kg

        現(xiàn)酸洗液體積為2.1M3,單位酸洗液反應銅為:

        375.60kg÷2.1M3=178.86kg/M3=0.17886g/ml。

        3.3 配置實驗酸洗液(100ml):依據(jù)前述反應原理HNO3~Cu=8:3,即要達到上述0.17886g/ml的酸洗能力需97%的濃硝酸46.95g,體積約31.30ml(密度1.5g/ml)。

        3.4 等速酸洗控制:每批次投銅量375.60÷4=93.9kg,經(jīng)換算每100ml投銅量為4.471g。

        4 實驗過程

        4.1 進行定量實驗(用97%硝酸)

        ①12mlH2SO4+5mlHNO3+83mlH2O

        ②25mlH2SO4+5mlHNO3+70mlH2O

        為了克服②反應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降低硝酸濃度;①取現(xiàn)行酸洗配方,未加氫氟酸。各稱取30g銅,分5次加入到1、2號燒杯內(nèi),水浴恒溫反應,溫度80℃:

        (1)分別將第一批6g銅加到反應①、②,間隔5分鐘加2ml硝酸到反應①、②,溫度為80℃,反應溫和進行,加入銅及添加硝酸時時反應①、②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后無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17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

        (2)加入第二批6g銅,加入銅時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18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3)加入第三批6g銅,加入銅時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20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4)加入第四批6g銅,反應②用時約10分鐘,有硫酸銅結晶出現(xiàn),判定該酸洗液到達終點,稱量剩余銅約3g;反應①用時約20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5)加入第五批6g銅,反應①進行到15分鐘時,反應緩慢,再添加2ml硝酸,反應速度無明顯變化,無晶體析出,中止反應,取出剩余銅,稱量約2.2g,酸洗溫度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當氧化物逸出。

        對比結果如表1。

        表1 不同酸液配比下的銅酸洗量

        4.2 硫酸銅結晶上清液實驗

        取48ml上清液+5mlH2SO4+45mlH2O+2mlHNO3

        分五次加入6g銅,間隔5min加2ml硝酸,前4次現(xiàn)象與反應時間同反應①基本相同,用時共80分鐘;期間補加水20ml,保證酸洗總體積為100ml。第五次反應進行約30分鐘,期間加硝酸14ml,銅反應完畢。酸洗液體未出現(xiàn)結晶,液體粘稠。

        分析:上清液酸洗能力大體上與新配酸相當,由于酸洗體積基本維持在100ml,故其酸洗銅量比新配酸稍高,對比結果如表2。

        表2 新配酸和上清液的對比酸洗實驗

        5 結束語

        5.1 結論

        (1)酸洗液內(nèi)部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會重新溶入酸洗液,大大減少高濃度氮氧化物逸出,反之,溫度太高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就會來不及溶入酸洗液而大量逸出,此過程遵守亨利定律[3]。

        (2)上清液在補加一定的酸后,酸洗液的能力和新配酸大體相當,唯一不足是開始溫度較低,反應較慢,隨著反應進行溫度會上升到正常80℃,反應也比新配酸溫和,速率、去除率與新配酸一樣,同時解決了上清液處理問題。

        (3)實驗結果符合硝酸與銅反應的定量關系,即HNO3~Cu=8:3,理論消耗30g銅,需理論硝酸52.5ml,也證明了稀硫酸不與銅發(fā)生化學反應。

        (4)按12mlH2SO4+5mlHNO3+83mlH2O配置酸洗液,在正常投料量下控制好硝酸加入速度,硝酸濃度不超過6%為宜,將溫度控制在75~82℃,并保持酸洗液體積不變,即可做到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降低煙氣處理難度和費用。

        5.2 建議

        (1)對于局部較厚的殘存銅皮,另配一槽20%H2SO4+15%HNO3+1%HF酸洗液,低溫(常溫)浸泡片刻即可除去。

        (2)溫度與投料量之間的關系:當有加熱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時,可保持投料量不變,硝酸在反應任何階段濃度應≤6%,溫度高時,加熱自動停止;溫度低時,加熱自動開啟,即可控制反應速率。無加熱系統(tǒng)時,控制硝酸加入量。

        (3)吸氫量的控制:應嚴格控制酸洗時間,在80℃下25min結束浸泡酸洗,進入高濃度酸洗槽,洗完殘余銅皮。

        參考文獻

        [1]中國石油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普通化學[M].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6.

        [2]天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無機化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3]天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物理化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

        摘 要:以某金屬加工廠的酸洗廢液為研究對象,針對酸洗銅包套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污染問題,進行了大量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對酸洗液配方進行改進,在保證不影響酸洗質量與產(chǎn)量的同時,使氮氧化物濃度降低,經(jīng)處理后能夠達標排放。

        關鍵詞:溫度控制;氮氧化物;廢酸利用

        1 實驗目的

        近年來,隨著企業(yè)生產(chǎn)量的不斷提高,為了滿足生產(chǎn)需要,配制了濃度較高的酸洗液,酸洗時產(chǎn)生大量高濃度氮氧化物,針對以上現(xiàn)象,在保證產(chǎn)品產(chǎn)量與質量的前提下,改良酸洗液配比及操作方法,達到以下目的:

        1.1 酸洗反應溫和,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1.2 控制反應溫度,減少硝酸熱分解的浪費。

        1.3 廢酸的循環(huán)利用,節(jié)能降耗。

        2 實驗原理

        酸洗銅包套過程中,稀硝酸在硫酸溶液中,氧化性增加,與銅反應生成硝酸銅,隨著反應的進行,由于硫酸銅溶解度低于硝酸銅,故硫酸銅首先析出,此時酸洗液為硫酸銅的飽和溶液,硝酸銅的不飽和溶液。稀硫酸不與銅發(fā)生反應。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1]

        3Cu+8HNO3(?。?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2.1 酸洗容量:酸洗液的酸洗能力由硫酸與硝酸的含量及所處的溫度共同決定。也就是說在一定溫度下,當酸洗液開始出現(xiàn)硫酸銅結晶,即判定為酸洗的終點,反應消耗所消耗的銅量為酸洗容量。

        2.2 溶解度:在80℃下硝酸銅溶解度為208g/ml;硫酸銅溶解度為55g/ml;在20℃下硝酸銅溶解度為125g/ml;硫酸銅溶解度為20.5g/ml。

        2.3硝酸的熱分解:硝酸在常溫光照條件下就緩慢發(fā)生分解,在溫度86℃時,劇烈分解,酸洗時應避免溫度超過86℃。反應如下:

        4HNO3(光/熱)=4NO2↑+O2↑+2H2O[2]

        3 物料衡算

        3.1 現(xiàn)行酸洗液配比:12%硫酸、24%硝酸、4%氫氟酸余量水。

        3.2 現(xiàn)行酸洗量:4批次銅包鈦管;每批次4捆;每捆50根;管外徑70mm。

        管長約1.6m銅密度8900kg/M35小時洗完4個批次

        酸洗量=[π×d×l×h×ρ×n]×4批次=3.14×0.07×(1.6×4)×0.00015×8900×50×4=375.60kg

        現(xiàn)酸洗液體積為2.1M3,單位酸洗液反應銅為:

        375.60kg÷2.1M3=178.86kg/M3=0.17886g/ml。

        3.3 配置實驗酸洗液(100ml):依據(jù)前述反應原理HNO3~Cu=8:3,即要達到上述0.17886g/ml的酸洗能力需97%的濃硝酸46.95g,體積約31.30ml(密度1.5g/ml)。

        3.4 等速酸洗控制:每批次投銅量375.60÷4=93.9kg,經(jīng)換算每100ml投銅量為4.471g。

        4 實驗過程

        4.1 進行定量實驗(用97%硝酸)

        ①12mlH2SO4+5mlHNO3+83mlH2O

        ②25mlH2SO4+5mlHNO3+70mlH2O

        為了克服②反應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降低硝酸濃度;①取現(xiàn)行酸洗配方,未加氫氟酸。各稱取30g銅,分5次加入到1、2號燒杯內(nèi),水浴恒溫反應,溫度80℃:

        (1)分別將第一批6g銅加到反應①、②,間隔5分鐘加2ml硝酸到反應①、②,溫度為80℃,反應溫和進行,加入銅及添加硝酸時時反應①、②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后無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17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

        (2)加入第二批6g銅,加入銅時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18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3)加入第三批6g銅,加入銅時均有少量氮氧化物逸出,反應①、②用時約20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4)加入第四批6g銅,反應②用時約10分鐘,有硫酸銅結晶出現(xiàn),判定該酸洗液到達終點,稱量剩余銅約3g;反應①用時約20分鐘,銅完全反應完畢,溫度為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

        (5)加入第五批6g銅,反應①進行到15分鐘時,反應緩慢,再添加2ml硝酸,反應速度無明顯變化,無晶體析出,中止反應,取出剩余銅,稱量約2.2g,酸洗溫度80℃,反應過程中無可視當氧化物逸出。

        對比結果如表1。

        表1 不同酸液配比下的銅酸洗量

        4.2 硫酸銅結晶上清液實驗

        取48ml上清液+5mlH2SO4+45mlH2O+2mlHNO3

        分五次加入6g銅,間隔5min加2ml硝酸,前4次現(xiàn)象與反應時間同反應①基本相同,用時共80分鐘;期間補加水20ml,保證酸洗總體積為100ml。第五次反應進行約30分鐘,期間加硝酸14ml,銅反應完畢。酸洗液體未出現(xiàn)結晶,液體粘稠。

        分析:上清液酸洗能力大體上與新配酸相當,由于酸洗體積基本維持在100ml,故其酸洗銅量比新配酸稍高,對比結果如表2。

        表2 新配酸和上清液的對比酸洗實驗

        5 結束語

        5.1 結論

        (1)酸洗液內(nèi)部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會重新溶入酸洗液,大大減少高濃度氮氧化物逸出,反之,溫度太高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就會來不及溶入酸洗液而大量逸出,此過程遵守亨利定律[3]。

        (2)上清液在補加一定的酸后,酸洗液的能力和新配酸大體相當,唯一不足是開始溫度較低,反應較慢,隨著反應進行溫度會上升到正常80℃,反應也比新配酸溫和,速率、去除率與新配酸一樣,同時解決了上清液處理問題。

        (3)實驗結果符合硝酸與銅反應的定量關系,即HNO3~Cu=8:3,理論消耗30g銅,需理論硝酸52.5ml,也證明了稀硫酸不與銅發(fā)生化學反應。

        (4)按12mlH2SO4+5mlHNO3+83mlH2O配置酸洗液,在正常投料量下控制好硝酸加入速度,硝酸濃度不超過6%為宜,將溫度控制在75~82℃,并保持酸洗液體積不變,即可做到無可視氮氧化物逸出,降低煙氣處理難度和費用。

        5.2 建議

        (1)對于局部較厚的殘存銅皮,另配一槽20%H2SO4+15%HNO3+1%HF酸洗液,低溫(常溫)浸泡片刻即可除去。

        (2)溫度與投料量之間的關系:當有加熱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時,可保持投料量不變,硝酸在反應任何階段濃度應≤6%,溫度高時,加熱自動停止;溫度低時,加熱自動開啟,即可控制反應速率。無加熱系統(tǒng)時,控制硝酸加入量。

        (3)吸氫量的控制:應嚴格控制酸洗時間,在80℃下25min結束浸泡酸洗,進入高濃度酸洗槽,洗完殘余銅皮。

        參考文獻

        [1]中國石油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普通化學[M].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6.

        [2]天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無機化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3]天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物理化學[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歡
        氮氧化物溫度控制
        自適應模糊PID控制器的電氣設備溫度控制研究
        船舶主機溫度控制方法優(yōu)化
        鍛造溫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溫度控制中的應用
        電子制作(2016年21期)2016-05-17 03:53:01
        三菱PLC在電加熱與溫度控制中的應用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1:54
        低溫廢氣再循環(huán)及低壓縮比對降低歐6柴油機氮氧化物排放的影響
        基于模糊PID算法的空調機組溫度控制
        通過高壓直接噴射實現(xiàn)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氫燃燒方式
        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器與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組合排放控制系統(tǒng)用的先進催化劑
        國家下達“十二五”各地區(q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1页|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久久丝袜熟女av一区二区|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第一页|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99|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成人在线视频亚洲国产| 日本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久久成人麻豆午夜电影| 69av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 | 国产av一区仑乱久久精品| 国产中文色婷婷久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成性色av人片在线观| 成 人 免 费 黄 色| 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人妻乱交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av成人噜噜噜他|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亚洲| 亚洲国产区中文在线观看|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国产第19页精品| 婷婷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第一集|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一区毛片a|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午夜av|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