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偉,杜小平,馬紅征,惠曉原
(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16)
TA15(Ti-6.5Al-1Mo-1V-2Zr)是一種高鋁當量損傷容限型近α鈦合金,具有良好的熱強性和可焊性,有接近α-β型鈦合金的工藝塑性,是我國航空領(lǐng)域重要的結(jié)構(gòu)材料[1]。鈦合金相變點的定義是在加熱過程中全部轉(zhuǎn)變?yōu)棣孪嘟M織的最低溫度。鈦合金的相變點在科研和生產(chǎn)中是非常重要的參數(shù),是制定熱加工工藝和參數(shù)必須參考的數(shù)據(jù)。生產(chǎn)和科研要求必須準確測定相變點,但由于合金的化學成分以及添加元素和雜質(zhì)元素含量的差異,每一批鈦材的相變點是有差別的[2,3],因此文獻和標準中推薦的相變點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對不同批號的鈦合金應分別測定相變點。相變點測定方法有金相法、差熱分析法、計算法與高溫金相法等。本文采用計算法和金相法測定了TA15鈦合金的相變點,為TA15材料的生產(chǎn)和研究提供參考。
本試驗用TA15加工棒材的主要化學成分及雜質(zhì)元素含量如表1、表2所示。
表1 TA15合金的化學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
表2 TA15合金中雜質(zhì)元素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 %
圖1 為TA15鈦合金原始加工態(tài)的顯微組織照片,其為一般的加工態(tài)組織,其中包括等軸α、拉長α和片狀α等組織形態(tài)。
試驗用試樣尺寸為Φ12mm×12mm圓棒,以計算法為依據(jù)選定淬火溫度970℃、980℃、990℃和1 000℃。在管式高溫爐中保溫50min后迅速取出水淬,為了保證在淬火過程中不產(chǎn)生初生α而影響到對相變溫度的判斷,中間轉(zhuǎn)移速度不超過3s,試樣冷卻完全后取出。將淬火后的試樣制成金相試樣,用放大倍數(shù)為200×的Olympus GX51光學金相顯微鏡觀察初生α相的變化情況。
圖1 TA15原始態(tài)的顯微組織
計算法是根據(jù)各元素對鈦合金相變溫度的影響來推算的。一般認為,合金化元素的類型和含量、雜質(zhì)含量對鈦合金相變溫度的高低有重要影響。在TA15的主要成分中,Al是α穩(wěn)定元素,可明顯提高鈦合金相變溫度。Mo、V、Fe和Si都是β穩(wěn)定元素,可明顯降低鈦合金相變溫度。Zr是中性元素,對相變點幾乎沒有影響。C、N、O會提高相變溫度,而H可降低相變溫度。
由文獻[4]可知,相變點溫度計算公式為:
其中:T純鈦為基準值885℃,即純鈦的理論相變點;ΔT為合金中除鈦外其他元素對相變點的影響。
鈦合金中各元素對相變溫度的影響見表3[5]。
根據(jù)TA15鈦合金的化學成分及雜質(zhì)含量(見表1與表2)與鈦合金中各元素對相變溫度影響(見表3)由式(2)可計算出Al的影響為:
2.0%×(+14.5℃/1.0%)+(6.5%-2.0%)×(+23.0℃/1.0%)=+132.5℃ .
同理,可計算得到:Zr的影響為-4.6℃;V的影響為-31.5℃;Mo的影響為-9.9℃;Fe的影響為-1.3℃;Si的影響為-0.5℃;C的影響為+2.0℃;O的影響為+14.0℃;N的影響為+3.3℃;H的影響為-1.6℃。
將以上數(shù)值代入式(1)得:
T相變=885℃+132.5℃-4.6℃-31.5℃-9.9℃-1.3℃-0.5℃+2.0℃+14.0℃+3.3℃-1.6℃=987.4℃ .
表3 元素含量對鈦合金相變點的影響
金相法是測定相變溫度的主要方法之一,應用最為廣泛,但在TA15鈦合金中的應用尚未見過報道。首先選擇淬火溫度范圍,參考計算法得出的相變點以987℃為中心在該溫度上下分別選擇淬火溫度,分別為970℃、980℃、990℃和1 000℃。加熱保溫后水淬。最后觀察試樣初生α相的變化情況。將初生α相消失的淬火溫度和與最鄰近該溫度且仍有殘留初生α相的淬火溫度的平均值確定為相變溫度。
圖2 為采用金相法測定相變點時不同淬火溫度試樣的顯微組織照片。由圖2 可見,在970℃~980℃范圍時,初生α相逐漸變少,針狀馬氏體組織逐漸長大;而當淬火溫度達到990℃時,已經(jīng)觀察不到初生α相,全部是針狀馬氏體,這說明相變已經(jīng)結(jié)束,此溫度已到β區(qū)。因此確定TA15鈦合金的相變溫度在980℃~990℃之間,其相變點的平均值為985℃。
考慮到各主要元素及雜質(zhì)元素含量對相變點的影響,采用計算法推算TA15鈦合金的相變溫度為987℃,與金相法結(jié)果接近,這表明計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較高準確性。但雜質(zhì)元素含量對該值影響較大,而某些雜質(zhì)元素含量不能精確定量,這對準確計算鈦合金相變點帶來影響。
采用金相法時,由于淬火溫度選擇在計算出的理論相變溫度附近較小范圍,所以測量值更精確。本文采用金相法測定的相變點為985℃,通過與計算法測定的相變點溫度相比發(fā)現(xiàn),兩者的結(jié)果相當接近,因而得到的TA15鈦合金的相變溫度是比較準確的。
圖2 金相法測定TA15相變點溫度的顯微組織照片
(1)由于考慮到各主要元素及雜質(zhì)元素含量對相變點的影響,采用計算法推算TA15鈦合金的相變溫度為987℃是比較準確的,與實測值是接近的。
(2)金相法測定的TA15鈦合金相變點為985℃。由于淬火溫度選擇在計算的理論相變溫度附近較小范圍,所以測量值更精確。
(3)由于雜質(zhì)元素含量對相變點的影響較大,而某些雜質(zhì)元素含量不能精確定量,這使得金相法測定的準確性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計算法。
[1]洪 權(quán),張振祺.Ti-6Al-2Zr-1Mo-1V合金的熱變形行為[J].航空材料學報,2001,21(1):10-12.
[2]Zeng W D,Zhou Y G.Influence of cooling rate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eta processed TC11alloy [J].Acta Metallurgica Sinica,2002,38(12):1273-1276.
[3]董長升,李渭清,蔡建明.精鍛及熱處理工藝對TC11鈦合金棒材顯微組織的影響[J].稀有金屬,2004,28(1):286-288.
[4]唐普放.鈦及鈦合金相變溫度與測定[J].鈦工業(yè)進展,1999(3):34-37.
[5]《稀有金屬材料加工手冊》編寫組.稀有金屬材料加工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