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關音樂的話題很少,至少是受關注的音樂話題不多。雖說湖南衛(wèi)視的《我是歌手》第二季比拼一直撐著音樂娛樂淡季的場面,甚至有關冠軍的爭奪也撩撥著不少人的閑心,但這一切只說明了一點,那就是電視娛樂的時代正逢其時,文化休閑的主流消費人群還是電視觀眾,他們的關注點就是目前的娛樂熱點,他們的關注度左右著收視指標,他們的審美決定著娛樂走向。
人們討論、熱議《我是歌手》,不代表人們首要關注音樂,而是電視娛樂消費在這個時代最廉價且迅捷,還能消解過剩的表達欲,又有時代的帶入感,而這一切所形成的共識,正逐漸形成一種娛樂審美定勢。
電視消費時代的審美定勢究竟是什么呢?如果分散開來說,那就是除了好奇和健忘之外,根本沒有定勢。但這樣的結(jié)論不足以解釋《我是歌手》的受關注,更不足以解釋為什么不那么流行的老歌手韓磊獲得冠軍。
韓磊獲得冠軍,除了唱功和選曲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他具有一種好男人的氣場,而這氣場恰恰暗合了當下電視娛樂主流的審美——“師奶”審美,這從《我是歌手》冠軍之夜的比拼上就足以窺見端倪。在《我是歌手》最后一場的節(jié)目中,韓磊找來影視演員張嘉譯來幫幫唱,這一選擇是對的,如果選擇剛“出軌”的文章就壞了,雖然文章更具新聞關注度,但卻嚴重違背了師奶審美,而且也會毀了韓磊的彪悍好男人的氣場。
毀了好男人的氣場,也會毀了主流電視觀眾的心。目前的主流電視觀眾,其最大的消費對象就是電視劇,而電視劇的最大觀眾群就是中老年人,尤其以中老年婦女為主,套用港臺娛樂概念來說就是師奶群落,于是乎就不難得出結(jié)論:師奶審美決定娛樂走向。
既然前面提到“出軌”的文章,那么就不妨用文章的“咎由自取”和馬伊俐的“且行且珍惜”來證明一下師奶審美決定娛樂走向。
關注并熱議文章的“咎由自取”和馬伊俐的“且行且珍惜”的人群不盡然都是電視觀眾,但受到震動的主流群體卻絕對是電視觀眾,這一點上,能深刻體會者,一定非“咎由自取”的文章莫屬。文章的走紅離不開主流電視觀眾的幫襯,可以說,他與馬伊俐的“幸福生活”契合了主流電視觀眾的審美取向。當然,審美取向不一定是生活走向,這一點上,無論是文章或是主流電視觀眾,理想與實際都是有差距,甚至是相背離的。
對于目前的電視娛樂而言,失師奶者失天下,得師奶者得煙兒抽。因此,文章今后的演藝之路堪憂。
當然,文章的“失師奶者失天下”,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馬伊俐的“且行且珍惜”,可以說,此語一出,釜底抽薪。
馬伊俐的“且行且珍惜”,此語應出自多年前張信哲的一首老歌《且行且珍惜》。
“迎著風向前行/我們已經(jīng)一起走到這里/偶而想起過去/點點滴滴如春風化做雨/潤濕眼底/憎相會/愛別離/人生怎可能盡如人意/緣字終難猜透/才進心里/卻已然離去/沒有誰能忘記這真摯情誼/你會祝福我/我也會祝福你/且把淚水輕輕拭去/期待再相遇/就算相見無期/在某個夜里/你會想起我/我也會想起你/默契永存你我心底/情緣系千里/且行且珍借……”試想,這樣的歌詞,這樣的意境,對于主流電視觀眾而言,這“且行且珍惜”絕對比“咎由自取”要更具殺傷力,對于師奶審美而言,這種打擊是毀滅性的。
最后,我們不妨回到音樂話題上,就像民謠歌手宋冬野的《董小姐》走紅靠的是快男選秀,或是大眾通過《我是歌手》知曉了“新星”老歌手黃琦珊和羅琦,同理,從音樂上來講,《且行且珍惜》要感謝文章的“咎由自取”。
雖說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但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還是不禁感嘆,一首歌曲的走紅是一件多么奇妙又不著調(diào)的事啊!
七嘴八舌
本期辯題:奶茶妹妹與京東老板熱戀
贊
上將潘鳳:奶茶妹妹沒有通過自己的爆紅謀取任何私利,社會和人民沒有對她私生活干涉的權(quán)利,她愛和誰和誰談戀愛那是她的事情,哪怕撒謊,也跟我們無關。
徐大樂Jim:一幫羨慕嫉妒恨的人,以為自己很正能量,罵奶茶妹妹拜金愛錢,說人丑了變了。我想問人家有姿色有學歷有能力憑什么不能傍大款?人家有錢有事業(yè)憑什么不能找美女?
茄汁日子:劉強東和奶茶妹妹在一起了,給很多剛畢業(yè)的屌絲又帶來了希望,你現(xiàn)在沒女朋友不要緊,因為你的女朋友很可能還在上幼兒園。(劉強東96大學畢業(yè),章澤天才3歲)
彈
水櫻桃:有錢就有魅力?清純會愛錢?陪一個男人從無到有的女人都是傻缺吧?都分不出來什么是人格魅力,遭遇小三那就該是自找的吧。社會價值觀越來越扭曲。
斯諾你太肥:無數(shù)宅男都幻想自己有這樣一個女神,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女神只喜歡X富X!別再幻想了,好好珍惜自己身邊那個不嫌棄你沒車沒房沒地位的普通女孩吧!
杉姐努力向上:假如有一天奶茶妹妹離開你了,京東式營銷會不會推出這么一個活動:老板娘走了,老板瘋了,全場點贊就送iphone 5s。我真的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