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云騫
20多年前,一部叫作《走進非洲》的電影在中國的年輕人中風靡一時。影片中,一對母女來到美麗的非洲,經(jīng)過一段坎坷的經(jīng)歷后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20多年后,來自中國的一對母女,懷著對大山的敬畏,也來到了非洲。
林子怡,樂清中學高一學生。在馬年的第一天,她跟著自己的母親登上了舉世聞名的乞力馬扎羅山的山頂。
帶上作業(yè)去旅行
林子怡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母親從新疆回來時所引發(fā)的那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轟動效應——幾乎所有老師、學生都在談論著這位了不起的英語教師。大家像仰望英雄一樣,看著她在美麗的樂清中學校園里走進走出,心中布滿疑團:這位39歲的、平日里從不顯山露水的低調(diào)的中年女性,究竟是如何在沒有任何登山經(jīng)驗的情況下,成功登頂慕士塔格峰的呢?要知道,在雄偉的帕米爾高原上,這座海拔7500米,常年為厚厚的冰雪所覆蓋的高山就像一根擎天玉柱,讓世人望而生畏。
“樂清中學的歷史上,最高只出過國家二級運動員,所以,我媽拿下7500米的時候,真的是出名了噢!”林子怡驕傲地說?;蛟S,此時的她,心中已經(jīng)埋下了和登山有關(guān)的種子吧。
2012年的夏天,林子怡正要開啟自己初中生涯的最后一個學年。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每回大考基本都能穩(wěn)定在年級前幾名,毫無疑問,她的中考目標將是母親任教的樂清中學。那也是整個溫州地區(qū)最棒的幾所重點中學之一。
可是,就在這樣一個看上去非常關(guān)鍵的時間節(jié)點上,“好學生”林子怡忽然覺得有一些“煩”。“就是覺得學習非??菰?,非常單調(diào),有點想玩了?!?/p>
是啊,初三了,幾乎所有人都在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拼搏著??粗雷由隙逊e如山的試卷、習題,林子怡的心底第一次對學習產(chǎn)生了難以名狀的倦怠感。正如很多被同學們親切地叫成“學霸”的中學生一樣,林子怡感覺自己的生活正在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推著往前走,那種力量有時是強大、催人奮進的,但有時也會讓人厭惡,迫切想要逃離。她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萎靡狀態(tài)之中。
這一切當然沒能逃過當老師的母親的敏銳眼睛。“出去玩一下,散散心吧?”那天,當聽到母親這樣說的時候,林子怡幾乎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很快,帶著一堆作業(yè),林子怡跟著媽媽出門了。
大山,我來啦!
2012年的國慶假期,在經(jīng)過一番精心而細致的準備之后,母女倆穿上厚厚的裝備,跟著向?qū)?,邁出了登頂昆侖山玉珠峰的第一步。
“很多人覺得登頂幾千米的高峰遙不可及,事實上,只要身體健康,有一定的體能鍛煉就能登上幾千米,唯一要克服的就是身體上的高原反應?!?/p>
林子怡說,應對高原反應沒有什么好辦法,唯一的訣竅就是“熬”。“心里想著熬過去就好了,熬過去就好了,然后,一步一步往前走?!?/p>
不過,更大的挑戰(zhàn)還在后頭。就在母女倆跟著向?qū)?,亦步亦趨地行進在玉珠峰的冰雪之中時,一場猛烈的暴風雪不期而至。那是長達數(shù)公里的一條山脊,兩邊都是懸崖,狂風大作,雪花紛飛?!爱敃r我什么都看不見,也看不見媽媽,只好本能地彎下腰來,在雪地上匍匐挪動。我當時就想,估計真的要完蛋了……”
不過,這樣的念頭只是閃了一下,便瞬間消失了。在那樣一種從未遭遇過的嚴苛的自然環(huán)境面前,求生的本能戰(zhàn)勝了恐懼,林子怡說,那個時候她的腦子里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樣才能讓四肢盡可能地貼近地面,以減少猛烈的暴風雪對身體的沖擊。
有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在害怕與“不敢害怕”的循環(huán)往復之中,林子怡終于跟著母親登上了玉珠峰的峰頂!
山頂上白雪皚皚,空氣清冽。舉目遠眺,整個世界白茫茫的,像極了童話故事里的仙境。林子怡看了一眼身邊的母親,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愉悅。
“大山,我來啦——”一個青春的聲音在昆侖山脈的上空回響。
高一點,再高一點
成功登頂玉珠峰這件事,在林子怡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前所未有的激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身體里潛藏著的那種巨大的能量,也為自己一度陷入的情緒瓶頸感到羞愧。
中考結(jié)束之后的那個暑假,林子怡毅然決定循著母親的足跡,征服矗立在大西北高原上的慕士塔格峰。只不過這一次,她要獨自前往。
“我媽在出發(fā)前不斷地在我面前念叨,女兒啊,沒關(guān)系的,上不去也沒關(guān)系的。咱們明年可以再來的。當時我還笑她,登山這么累,我可不想再來第二趟啊,而且我也是個蠻要強的人,覺得沒有母親在身邊,怎么就不行了呢?我一定可以走得更好!”
相比于玉珠峰,慕士塔格峰的登山條件的確要嚴酷得多。它更高,也更危險。在登頂?shù)穆窂缴?,到處隱藏著深不見底的冰窟窿,一不小心就會一腳踩入,葬身雪海。
雖說是跟著向?qū)Ш完犛褌円黄鹕仙降模?,在空氣稀薄的雪山上,彼此之間極少會有言語交流,加上沒有母親在身邊,林子怡的心里多少有些沒底。越往上爬,她就越感受到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害怕自己支撐不下去的恐懼。
風聲從耳畔呼嘯而過,登山靴在厚厚的冰雪中間,有節(jié)律地踏出吱嘎吱嘎的響聲。林子怡暗暗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把每一步都踩實了!
“其實,我們每一次登山前,都會做理性的風險評估。比方說選擇哪條路線啦,帶上哪些必須的裝備啦,登頂?shù)臅r間啦,保證所有的風險都是在預料之中的。真正的勇敢,應該是具有畏懼心的勇敢?!绷肿逾f。也正是這樣的審慎態(tài)度,讓這個剛從初中畢業(yè)的女孩在攀登過程中展現(xiàn)出了遠超很多成年人的沉著與冷靜。
隨著攀登海拔漸次升高,林子怡體能的消耗愈加嚴重。不過,她根本不敢去想是否要放棄的問題,這個酷愛哲學的聰明女孩打從上山的那一刻起就很清楚,一旦開始想東想西,心理防線便會迅速崩塌。
“實在累到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拿著漸漸升起的朝陽給自己當目標,心想,太陽升到了哪個高度,我就登到哪個高度,再升高一點,就再登高一點……”
有個性的“女漢子”
青海玉珠峰,新疆慕士塔格峰,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不到兩年時間,林子怡悄悄完成了從一個普通的女中學生到“登山控”、國家級運動健將的進化。如今,坐在記者面前的林子怡沉穩(wěn)、恬靜,話不多,卻句句精煉,真有些像是一個萬水千山走遍的旅行家。盡管她才15歲。
“從小我就比別的孩子要自由。我媽跟我既是母女,更是朋友,她總會支持我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學吉他,打排球,登山……”
不過,這樣的自由并沒有讓林子怡變得驕縱、浮夸,反而讓她多了幾分對生活的熱情和自律。
“六年前,我向媽媽提出想學鋼琴,當時我媽就說既然要學,那就要為自己的愛好負責,不能一時興起,半途而廢。”林子怡果然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一路堅持了下來。
從非洲回來后,林子怡瞬間成了全校同學的偶像。“她的事跡大家嘴上不說,心里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呢。作為高中生,能夠擁有這樣的勇氣去嘗試一件聽上去就很厲害的事情,實在是好了不起。”林子怡班上的一位同學這樣告訴我。
在老師和同學的眼里,林子怡一直是那種很有個性的女孩兒。愛跟男生們打排球的她,平日里總以女漢子自居,待人接物,也有著頗為鮮明的女漢子風范,理性,灑脫,不拖泥帶水,幾乎看不到這個年紀小女生常有的浮躁和糾結(jié)。
班主任朱老師一直記得,在班級的一次集體登山活動中,走到半路,當大家都開始漸漸走散的時候,是林子怡自告奮勇?lián)鹆恕昂笄诓块L”的角色,把召集同學們下山吃晚飯、坐車回校這幾件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當然,會讀書,成績好才是師生們對于林子怡最大的印象?!拔移鋵嵳劜簧隙嘤霉?,只是對學習特別感興趣,每天任務完成,就開心地玩,沒有沖突也互不耽誤。我能說學習也是我的愛好之一嗎?嘿嘿!”
在兵荒馬亂的中學生涯里,女生林子怡就這樣愛上了登山。性格有一些內(nèi)斂的她并沒有多說什么收獲、感悟,或許正如她反復強調(diào)的,登山很累、并不浪漫,“你只會想著怎么上去,然后怎么下來?!?/p>
登山這件事,在林子怡的成長歲月里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我不知道。不過,從她明凈的眼神里,我分明看到了一種難能可貴的篤定和堅韌,以及一個在青春的高山上自由攀爬的年輕身影。
小編的話:林子怡同學的經(jīng)歷是不可復制的,而且登山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運動,不建議沒有任何經(jīng)驗的同學貿(mào)然嘗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