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勝
1992年,重慶出版社曾組織大量人力編選出版了一套大型叢書《中國解放區(qū)文學書系》。這套大型叢書共九編22卷,2000多篇作品1000余萬字,涉及作者1000人以上,可謂恢宏巨作,盛極一時。
鑒于孫犁在解放區(qū)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重慶出版社準備請孫犁擔任小說卷的主編。為了表示尊重和誠意,出版社的負責人千里迢迢親自前往天津登門拜訪。該負責人對孫犁說:“我們知道,您老是一位從延安過來的解放區(qū)資深作家,《荷花淀》《白洋淀》等一系列作品令讀者耳目一新,好評如潮,就此奠定了您在解放區(qū)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這次選編解放區(qū)文學,想約請您擔任小說卷的主編,這也是眾望所歸,希望您老能答應。”出版社負責人說完,在場的所有人都以為孫犁會欣然應允,沒想到孫犁卻笑了笑說:“謝謝你們對我的厚愛和信任,可是我不能答應你們,我不能擔此重任?!背霭嫔缲撠熑艘詾閷O犁有所顧慮,忙解釋道:“孫老,是這樣的。所謂主編一職,既是您個人威望資歷所在,也是您文學實力的呈現(xiàn),您只需出謀劃策,指點指點即可,至于煩瑣具體的編務工作,則會有其他人來做。此外,出版社還會付給您一筆相當優(yōu)厚的報酬?!薄罢驗槿绱耍也挪荒艽饝??!睂O犁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孫犁謝絕出版社的邀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就連很多圈內(nèi)人士都大感意外。事后不久,孫犁給重慶出版社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解釋說:“在30年代,魯迅、茅盾、朱自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之時,都是親力親為,自己動手搜集資料,閱讀作品,最后還要寫出長篇《導論》。至于《中國解放區(qū)文學書系》,道理也是一樣,如果答應,就應親自動手,但現(xiàn)在我身體不好,深感力不從心。既然干不了,就不能答應,掛虛名的事,我是不會干的。”
對于一般人來說,此等名利雙收的美差,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怎么能拒絕呢?孫犁拒當掛名主編,彰顯了他耿介傲岸的品質(zhì)、不計名利的態(tài)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
(編輯/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