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霞
摘 要:有效的課堂練習能克服練習過程中的無效勞動及其帶來的負作用,提高教學效率。本文提出“四步練”教學模塊:以說代練、自我演練、以評促練和賽中對練,意在面向全體的基礎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主動練習的意識,切實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創(chuàng)設精講精練的高效書法課堂。
關鍵詞:硬筆書法 四步練 教學模塊
練習是書法課堂教學中的關鍵點。誠然,若是機械反復地練習,可謂是徒勞無功,增加的是學生的負擔和反感而已,所以書法課堂力求做到“精講精練”。筆者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后,總結提出了課堂“四步練”教學模塊,拋磚引玉,期待引起同行的共鳴和批評指正。
一、“四步練”教學設計的緣起
(一)學生機械反復地練字成為常態(tài)
書法課堂理應追求“精講多練”,以便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來練習鞏固。但由于少兒階段的學生年齡還小,自我約束與調(diào)節(jié)的能力較弱,所以容易對相對安靜的書法練習缺乏足夠的興趣??v觀目前的書法教學,通常采取的教學模式是老師統(tǒng)一講解示范后,學生就進入長時間練習,期間教師逐個指導。由于教師過于片面追求書寫結果,訓練方法又機械單調(diào),導致學生貪多求快,常常流于應付的狀態(tài)。事倍功半的練習,最終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與畏懼。
(二)需求增大,班級擴容,老師面批指導量大質低
筆者所在的書法培訓中心,學員年年遞增,2013年已達到近萬人。因受現(xiàn)有教師和教室的限制,導致開設小班化教學的愿望越變越渺茫。這對于一貫以來有面批指導作業(yè)習慣的老師來說,變得力不從心。固然,面批的方式,對學生書寫技法的提升非常見效,但由于班級人數(shù)的增多,分配在每個學生身上的時間明顯減少,甚至已經(jīng)很難確保在課堂僅有的時間內(nèi)顧及到每一個孩子的學練情況了。
二、“四步練”教學設計的依據(jù)
(一)依據(jù)少兒身心特點
處在少兒期的學生活潑好動,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表現(xiàn)欲望強烈,喜歡互相評價,喜歡被肯定被表揚,自我意識凸顯,求新求異思維顯著,但自控力薄弱,注意力時間難以長久。
(二)依據(jù)新課改理念
新課改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強調(diào)教師角色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隨著課堂教學的這些新變化,書法課堂也急需積極構建和維持有效的課堂練習狀態(tài),使書法教學煥發(fā)出生命與活力。
(三)依據(jù)“以學定教”的操作理念
“以學定教”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成的問題作為新的教學資源,適時、適當、有針對性地引導點撥,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時間有效、高效運用。
(四)依據(jù)“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組合原則
“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指根據(jù)教學的總體目標,對構成課堂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全面協(xié)調(diào),選擇最佳的組合方式,達到以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取得最高效的教學效果。練習多固然好,但成效未必成正比。只有合理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實現(xiàn)有針對性地巧練、精練。
三、“四步練”教學模塊的內(nèi)容
所謂的“四步練”是指:以說代練、自我演練、評中精練和賽中對練。整個學練階段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教學的過程性和自然生成性。
(一)以說代練
學生觀察力的提升對于提高書寫水平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書法教學中多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師引導下的“以說代練”,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側重點,還能訓練其口頭表達能力。
(二)自我演練
自我演練可以設置在以說代練之后或之前,即“先說后練”或“先練后說”。前者較適合于低齡段的學生教學,后者較適合于高齡段的學生教學。不管此環(huán)節(jié)如何設置,都是學生練習情況的自然生成過程。此時學生的書寫結果可成為即興的教學資源加以展示與利用。
(三)評中精練
新課改強調(diào)多主體評價。除了有適當?shù)慕處熢u價,產(chǎn)生一定的師生共振外,主要使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在相互點評中產(chǎn)生強烈的生生共振。同時也能發(fā)展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提高他們對同伴的關注程度,并從同伴那里獲得學習的動力和找到發(fā)展的方向。
(四)賽中對練
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很重要。少兒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欲望顯得特別強烈,我們做老師的應該給予熱情的支持。期間需要依據(jù)對學生的了解,幫助他們找到各自適宜的競賽對手,使他們“心慕手追”。反之易出現(xiàn)不和諧的效果。
需要闡明的是,這四個模塊中前兩個模塊是并列的,可互換先后,后兩個模塊亦是如此,但前兩個與后兩個模塊之間是隱含著教學的遞進關系的。總之,每一節(jié)課最終采用怎樣的組合形式展開練習,可根據(jù)所要達成的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靈活制定。
四、“四步練”教學模塊的實施
(一)各個模塊的具體實施策略
1、“以說代練”模塊的實施策略
(1)說的時間:“練”前說,是為了引導學生不要急于動筆臨寫,要養(yǎng)成先讀帖再臨摹的好習慣。“練”后說,指一遍寫完后不急于寫第二遍,而是應將自己所寫的字與字帖中的范字加以細致比較,找出臨寫的不足處,在第二遍臨寫時有針對性地改正。
(2)說的內(nèi)容:最基本的有“三說”——說筆畫、說筆順和說結構。說筆畫,既可以說筆畫的形狀特征,也可以說運筆的輕重提按變化等;說筆順,其實就是書空,筆順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結構的擺放;說結構,指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出字形結構的主要規(guī)律,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并能舉一反三地運用。
2、“自我演練”模塊的實施策略
不管自我練習的環(huán)節(jié)如何設置,在學生展開練習的時候,教師可讓學生變換書寫順序來提高書寫興趣和質量。如: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橫向練習法,即同一字在一行內(nèi)甚至是幾行內(nèi)連續(xù)反復地書寫。這樣的方式利在熟能生巧,弊在容易使學生“麻木不仁”。所以在一段時間的橫向訓練后,可以嘗試使用縱向練習,即打破常規(guī)的相同字自左向右橫排連練,而是采用不同字豎式組合練習的手法。由于每次寫的字是不相同的,所以會迫使學生不得不提高書寫注意力,養(yǎng)成臨帖習字的良好習慣。endprint
3、“評中精練”模塊的實施策略
(1)縱向評價,即“自己和自己比”,主要形式是自我對帖糾錯。其意圖是鼓勵學生仔細讀帖,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做前后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進步點,培養(yǎng)精準臨摹的好習慣。
(2)橫向評價,即“自己和他人比”,主要形式是給他人批改。這其實是一次自我學習提升的過程。采取同桌交流、對手交流等展開“互評互糾”。實踐證明,學生的不服輸心里往往導致很“計較”評價的結果??梢哉f,這樣的評價反饋,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會充分集中,會當堂動手改正,好勝心有益于激發(fā)內(nèi)在的學習動力,迅速提升書寫水平,進而形成一種“比、學、趕、超”良好的學習氛圍。
4、“賽中對練”模塊的實施策略
課堂上多展示學生的作品,多讓學生到黑板上進行現(xiàn)場書寫PK,給學生找書寫對手交換練習等等,在課堂上盡可能的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活動展現(xiàn)他們的價值。固然,“對練”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實踐“關注學生間的差異”。教師在給學生找對手競賽時,建議最好選擇基礎相仿的,使生生間“和諧共振”。如果是落差太大的組合對練,就易打擊落后的,驕傲了優(yōu)秀的,或者會出現(xiàn)“好的吃不飽,差的吃不了”的現(xiàn)象,這樣是不利于發(fā)揮競賽的正能量作用的。實踐表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時,學生的熱情最高漲,激發(fā)其自覺地“心慕手追”最有效。其實我們要的就是這個進取的過程,至于書寫結果的進步大小不是一朝一夕更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中突顯的。
(二)模塊組合運用時的實施原則
在“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理念支撐下,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遵循學練模塊組合的實施原則,合理、巧妙地組織好學練環(huán)節(jié)顯得至關重要。
1、靈活性原則
筆者已將這四個模塊在書法的初級筆畫教學、中級結構教學和高級篇章教學中都使用過,深受學生歡迎。比如在初級階段的教學班,因為學生年齡小,又是首次接觸書法,所以學練的引導性要強,宜采取“先說后練,先評后賽”的組合方式;到中高段的教學班,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模仿能力明顯增強,此時宜采取“先練后說,先賽后評”的組合方式,學練的針對性可以得到加強??傊?,模塊的前后變化可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nèi)容的實際,靈活調(diào)整組合,并非一成不變。
2、層次性原則
不管是從觀察記憶到實踐體驗,到以評促練,再到鞏固提升,還是從嘗試體驗到觀察分析,到鞏固提升,再到彰顯個性,“四步練”教學模塊的組合都具有鮮明的層次性。尤其是前兩個模塊進入后兩個模塊,更富含質的飛躍。如果視前半段是學練的“鋪墊”,那后半段就是學練的“升華”。期間使用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可以根據(jù)不同階段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不盡相同。
3、趣味性原則
學書法不像學舞蹈、音樂、繪畫那樣生動,練久了會感到清苦乏味。這時教師要通過變換練習策略,如“換角色練習”“換形式練習”等,多元化地幫助學生重新拾回興趣。教學中,教師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思維活動才最活躍、最有效,練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四步練”教學模塊的實施效果
在近兩年的實踐探索過程中,筆者可謂是認認真真地“摸著石頭過河”,最后深切地感受到“四步練”的教學確實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練熱情,在改變了傳統(tǒng)書法課堂教學形態(tài)的同時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一)學生的學練意愿高漲
“四步練”課堂學習氛圍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課堂上樂于參與,對學習充滿興趣和期待,學習意愿明顯得到了增強。正如有學生課后對家長說:“媽媽,我覺得現(xiàn)在書法課的上課時間過得好快??!”“爸爸,我今天比我的對手寫得好,我獲勝啦!”種種言語的表達,以及看到孩子們能高高興興地來培訓,開開心心地走出教室,筆者以為“四步練”教學對激發(fā)學生的學書興趣至少發(fā)揮了一定的正能量作用。
(二)學生的學練成效顯著
在“四步練”課堂中,學生的自我糾錯、自信展示、互評互糾、勇敢質疑、你追我趕等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得到了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合作互助、欣賞他人等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可為終身受益。最關鍵的是,最不招學生喜歡的“高負荷”練習環(huán)節(jié)變得“有意思了”。因為“四步練”要求學生在練習時不再盲目與應付,而是有了針對性,有了努力競爭的目標,所以這樣的練習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三)打造了活力書法課堂
因為整個課堂把大部分的時間讓給了學生體驗、展示、競賽和合作等,全程保障了各個層面學生的廣泛參與,所以無論是學優(yōu)生還是學困生,人人都能體驗到學書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教無定法但一定要得法。“四步練”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煥發(fā)出課堂的活力,實現(xiàn)高效課堂。
(四)教師的教輔觀念得到了重塑
在班級人數(shù)日益增多的書法課堂,要切實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這就需要教師盡可能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能耐,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輔導。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八牟骄殹本托枰處熶佋O臺階,創(chuàng)設機會,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途徑來了解學生的學練情況,并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調(diào)控和指導,從而有效落實課堂練習,最終實現(xiàn)精講精練。
參考文獻:
[1]盛群力 馬 蘭 《當代學與教的模式》國家精品課程《教學理論與設計》項目組 2007
[2]姚利明 《有效教學論——理論與策略》[M] 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5
[3]劉春玲 《有關學習方式的研究綜述及對我國教學發(fā)展的啟示》[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04(2)
(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 浙江杭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