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英國的“瑞安航空”因為票價低廉,深受乘客喜歡。去年夏天,一位只有30歲的機長駕著搭乘有153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的波音737客機,從英國飛往德國。
因為起飛晚點將近半個小時,機長將飛機升空后,采用了最佳航速,飛機很快飛越英吉利海峽,向歐洲內(nèi)陸飛去。瑞安航空是一家廉價航空公司,很在乎航班的誤點率,機長一路上努力操控著飛機,盡量讓飛機早點到達德國。
一個多小時后,飛機接近了德國機場上空。機長松了一口氣,他操控著這架737開始下降。突然機艙里發(fā)出“拉起、拉起”的尖銳警報聲,機長一看儀表數(shù)據(jù),全身冒出了冷汗。
因為他以為順利完成了這趟航班,心神松懈了,同時也為了節(jié)約時間,沒有按降落流程操作,出現(xiàn)了一個致命錯誤。飛機急速下降,速度達到了每秒152米,而飛機離地面只有137米,只有一秒不到的時間飛機就會直接撞擊地面,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機長立刻啟用“盤旋”口令,飛機迅速從跑道上往上拉,幾乎擦著地面再次騰空而起,一場慘劇才得以幸免。
機長雖然挽救了這架飛機和機上100多條生命,但他仍然受到嚴厲的處分。因為機長犯了兩大致命的錯誤:一是為節(jié)省時間急于下降;二是心神和精力松懈,沒有精確操控飛機。
美國一位航空事故調(diào)查專家說,在全球的空難中,超過一半以上的空難均發(fā)生在降落過程中,天氣、地面保障、客機機械等原因有時可能是空難的客觀原因,但是飛行員操控失誤仍然“陰魂不散”,原因在于飛行員經(jīng)過長途飛行,到達降落點后,許多飛行員已經(jīng)疲憊,精神不在“狀態(tài)”,沒有很好地“興奮”起來,結果導致操控失誤。
這與登山事故同一個道理。從登山的規(guī)律來看,越是最后的幾百米,越有可能出現(xiàn)墜落事故。因為登山者歷經(jīng)千辛萬苦,看到勝利在前,會產(chǎn)生松懈心理,再者經(jīng)過跋涉,體力和心力已經(jīng)大量消耗,登頂那幾百米往往陡峭而危險,如果精神松懈,一不小心就會看不到腳下情況,導致事故發(fā)生。
無論人生還是事業(yè),其實莫不如此。越是接近目標,越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保持頭腦的清醒,不冒進,也不懈怠,冷靜地一步一步接近,才能防止關鍵時刻掉“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