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解源
玩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玩法,然當(dāng)師法自然,怡情悅性。玩石又是自我的解讀和詮釋,可思路自由、技法常新。
余在鐘情的雨花石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中意的東西,堅(jiān)持購藏,及至涉獵更廣,又出于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酷愛,故喜用詩詞、書法、繪畫、篆刻、民間工藝等來演繹和詮釋己所蓄之石。以此求天人合一,得長樂未央。今借貴刊一隅,展示一二,求同好指教為盼。
以詩詞讀石
余用詩詞對石頭進(jìn)行解讀。因?yàn)橹腥A詩詞很古老,我用前人的詩句作為我對石頭的理解、感知。如圖“清趣”。
以繪畫釋石
我從小學(xué)畫畫,繪畫尚有功底,而愛人擅長書法,揮得一手蒼勁之筆。搞創(chuàng)作時,我畫她寫,琴瑟和鳴,亦為家庭樂趣之一。
我們根據(jù)奇石的圖案,自己畫畫,以畫寫石,石畫一體。如圖“泉鳴蒼山”。
篆章以為石名
余以此方式賞石,孩子們是反對的,他們覺得人家(做底座)都是用什么紅木、酸枝,我用的都是一些垃圾種(下腳料)。但是我覺得這樣是接近自然,返璞歸真。余之玩石,遵循取之自然又回歸自然,就地取材,自然萬物皆為所用,以己之所感所悟,投射到石頭中去,自娛自樂,望方家先進(jìn)莫笑,歡迎同感者切磋一二。如圖“奇石印章”。
注:DIY是英文Do lt Yourself的縮寫,直譯為“己為之”,擴(kuò)展開的意思是自己動手做或者自己設(shè)計(jì)。
圖中的棲霞石屬景觀石之列。崇山峻嶺,重重疊疊,山脈連綿起伏,一泓泉水由山凹處潺灄而下,一派山光水色的美景,讓觀者陶醉。偶得一畫與此石之景色相似,心甚喜之,遂親自動手,留印刻“泉鳴蒼山”于畫上,又自制木屏三幅,畫居中,左右二屏分書明林有麟、宋清遠(yuǎn)詩于兩側(cè)。林詩曰:“山從何來石無根,水從何來山無源,忽然幻出如自然,群峰翠綠聲潺潺?!笨芍^是此石景色寫照。而清遠(yuǎn)書云:“空里形骸夢里身,夢中身世莫追尋??蓱z一脈巖前水,流入人間古到今?!币庠谟蒙剿畞児挪蛔兎匆r人生短暫一瞬,何以執(zhí)著處世,深蘊(yùn)禪理。故制一木魚附之。吾見此石、此畫、此詩,深感賞石之道,從其表,悟其理,若得人生一味,幸甚。
▲【泉鳴蒼山】
大家也都看到了,余每幅書畫作品上都有一枚名章,這也是余多年來堅(jiān)持的一種解讀方式。很早以前,余之每塊石都用印章來題名,已攢了六七十枚奇石名章,只是后來因故未能繼續(xù)。
目前,余將賞玩奇石之歷程歸結(jié)為十三枚印章,即秀石(第一枚雨花石)→靜觀→真趣→詩境→石不能言最可人→樂道忘饑→恬淡自適→養(yǎng)心→怡神→持衡→可得永年→極樂→逸趣天和。
奇石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