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佳穎
九包冰毒新刑訴法實施以來滬上首例偵查人員出庭作證
文/嚴佳穎
辦案絮語:
在接手楊某涉嫌非法持有毒品一案伊始,我曾以為這就是一件極為普通的涉毒案件,在書面審閱了全部案件材料后,我并未發(fā)現案情有任何異?!摪赋尸F出一般涉毒案件的共同特征,基本案情脈絡清晰,也符合涉毒案件偵查的正當程序。然而,就在這看似并不特殊的案情之中,在看似充分的證據之下,卻隱藏著險些無法成功指控犯罪的瑕疵……
2013年3月1日,我第一次提訊楊某,信心滿滿。在循規(guī)蹈矩地訊問了犯罪嫌疑人的相關基本情況后,我就單刀直入地訊問起案件的核心事實。出乎我的意料,楊某的第一個回答就推翻了以往在公安部門的所有供述,繼而楊某所說的所有供述目的直指——他是無罪的。
楊某稱,公安民警所扣押的十包涉案毒品冰毒中有九包不是他的,當我問及這九包冰毒的來源時,楊某稱是其被民警關在審訊室時,由其他民警從外面拿進來的……涉毒案件中,許多犯罪嫌疑人都會有類似的辯解,雖然楊某的說法與現有書證不符,但我還是決定將犯罪嫌疑人的辯解仔細地聽下去?!罢漳愕恼f法,這些東西不是你的,也就是說民警從外面拿進審訊室的時候是你第一次看到是嗎?”我略作試探,“你第一眼看到怎么就這么確定這些晶體就是冰毒?而且還是九包?”楊某一時語塞,停頓了一下,說:“……因為我平時吸毒的,所以我知道。”楊某牽強的回答暗示著這些毒品就是他的,所以他早就知道偵查人員手里的東西是冰毒,而且準確地知道是九包。
雖然我內心已十拿九穩(wěn)這些毒品就是楊某所持有的,但對于涉毒案件來說,證據取得手段與方法的正當性顯得尤為重要,證據只有依法采集,才能成為指控犯罪的利劍。在接下來的訊問中,楊某始終避重就輕地進行辯解,面對我的訊問,楊某開始回避,不再正面回答?!澳銈兛梢匀ゲ楸O(jiān)控錄像,我說的才是真相?!薄獥钅场皻舛ㄉ耖e”地說道。
提訊之后,我綜合本案證據情況幾乎可以斷定那九包冰毒就是楊某的,然而楊某所說的“真相”卻必須查明。楊某所稱非其所有的九小包冰毒究竟歸屬于誰?若該九包冰毒就是楊某所有并持有,也必須運用證據排除楊某的辯解,本案的指控才能做到有力。楊某的這一辯解若成立,對本案犯罪認定可謂是“釜底抽薪”,若楊某非法持有的毒品冰毒小于10克,則其行為就不構成犯罪。
那么,在證明該九包毒品冰毒是楊某所有的前提下,偵查人員在搜查、扣押涉案毒品的手續(xù)過程是否齊全正當、完備呢?楊某所稱的“其中有九小包冰毒是警察從提訊室外拿進來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又是否存在?在涉毒案件中,證據來源的合法性、證據收集的合法性、收集以及扣押程序的合法性均關乎案件的定罪量刑。若證據收集程序有瑕疵,扣押程序有漏洞,將會為指控犯罪帶來極大障礙。作為一名檢察官,即使再小的案件,都必須查明案件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做到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并重。
對于始終處于辦案第一線的我們,審查的案件不分大小,都必須始終查到每個細節(jié)清晰;犯罪嫌疑人的辯解無論是否合理,都必須有充分證據印證。因此若本案證據收集程序中確存在漏洞,則必須在審查起訴階段進行補強,從而進一步鞏固指控;若本案證據收集程序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庭上,我也可以此有力對抗犯罪嫌疑人的不實辯解,達到有力指控。為此,我對該案證據進行了廣泛搜集,與一線辦案民警進行了核實,經與公安機關的溝通協(xié)調,我召集參與楊某案各環(huán)節(jié)偵查的民警進行溝通交流。原來,楊忠達被押送回警局時,趁民警不備將九包病毒丟棄在了警車內。民警們的證言從不同階段、不同角度證實了楊某從被民警查獲直至丟棄冰毒最終在證據面前無法狡辯的全過程,證言之間均能相互印證,且已形成完整證據鎖鏈,充分證明了本案涉案毒品來源及扣押程序的合法性,為指控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我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案發(fā)當日警車出車記錄明細和提審錄音錄像等證據。經過縝密分析,我判斷楊某在審查起訴階段所作的辯解完全與事實不符,其意圖在于試圖令執(zhí)法機關減輕對其的處罰。楊某在偵查階段的歷次筆錄中均供述穩(wěn)定,對于十包冰毒是從其包中搜出的事實也從未提出異議。且其在扣押物品清單及指認扣押物品時均承認上述犯罪事實。公安機關采集制作的證據不存在證明力瑕疵,楊某的辯解與事實不符。
2013年5月10日上午,被告人楊某非法持有毒品一案在上海市長寧區(qū)法院公開審理,由我出庭支持公訴。庭審中我圍繞被告人翻供的內容,通過申請偵查人員出庭作證,從事實、證據、法律三方面,有力指控了犯罪……
主審法官在告知被告相關訴訟權利后,便宣布進入法庭調查,在當庭在對楊某的訊問中,楊某始終回避關于搜查、扣押涉案毒品的提問,無法解釋我向其提出的關于其在偵查階段為何未提出辯解的提問,當被問及其毒品搜查扣押的具體細節(jié)時,楊某多次含糊其辭,生硬地解釋:他確認了扣押清單內容后簽名,未向偵查人員提出辯解,是因為偵查人員向其承諾給予辦理取保候審,但這也不符合常理。
為了還原案發(fā)當天的搜查、扣押等環(huán)節(jié),當庭查明涉案毒品自案發(fā)被查獲并隨嫌疑人楊某一并經警車押送至公安機關的全過程,我提請法庭傳案發(fā)當日當場查獲嫌疑人及參與本案押解、審訊的民警到庭作證。
小許是本案的第一盤查民警,其證言證實:案發(fā)當日小許接到派出所指令前往盤查楊某的車輛,在盤查過程中,他從楊某隨身包內的煙盒中發(fā)現了紅色藥丸,并在包內發(fā)現了用塑料袋卷在一起的白色晶體,還有棕色煙絲狀的物質。其后在現場控制著楊某不讓他動包里的東西,直到增援到達。增援到達后,楊某從自己的車里出來后,手里拿著裝有毒品的包,坐進警車后排兩名民警中間。警車開到派出所后,兩名民警將楊某帶了出來,其進入派出所時看到押送楊某的民警小張對民警小時說在楊某下車后的警車例行檢查時發(fā)現警車后座中間地上有一大袋白色晶體,他看了一下,就是在盤查楊某皮包時看到的那袋毒品。之后民警小時就拿著那些白色晶體進入了審訊室。
民警小時的證言證實了:其于案發(fā)當日接到增援指令后帶著民警小張到達現場,后民警小許告知其,從楊某包中查獲了白色晶體狀物品,并從楊某的一個咖啡色包中取出用塑料袋裝的白色晶體給其看。隨后,民警小許就讓楊某自己拿著包坐進警車后排兩名民警中間押送回派出所?;氐脚沙鏊?,民警小張負責警車的例行檢查,其將楊某押送至審訊室,之后,查車的民警小張過來叫他出去,說在查車時發(fā)現,警車后排中間靠近副駕駛的地上有一袋東西,于是他前去查看發(fā)現了一袋白色晶體,并將這袋白色晶體拿到審訊室,質問楊某,這袋東西是不是他扔在警車上的。楊某承認后,民警小時就將這袋毒品連同楊某的包一起放在桌上,交由值班民警處理。
據民警小朱的證言證實:小朱于2012年12月29日早上接手楊某案,當時楊某坐在審訊室內,毒品就放在審訊室的桌子上,當時桌上共有:一包大的冰毒,九包小的冰毒,五包棕色的煙絲狀的毒品,還有一包紅色的藥丸。小朱進入審訊室后就對楊某進行了訊問,楊某承認桌子上這些毒品是他的,并且是從他包里搜出來的。之后,小朱就制作了扣押單讓楊忠達簽名確認,同時也讓楊某指認扣押物品并拍照固定。在之后的偵查過程中,每次訊問楊某,他都未對持有這些毒品提出異議。
通過對偵查人員的詢問,作為公訴方我們當庭證實了楊某在上海市天山西路333號附近遇巡邏民警盤查,巡邏民警當場從其隨身攜帶的包中搜出白色晶體,楊某雙手抱著裝有毒品的包乘坐警車到達派出所,楊某下車后民警檢查警車并發(fā)現部分白色晶體被丟棄在警車內的案發(fā)經過。上述證據印證了本案被告人楊某明知是毒品仍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冰毒)16.89克等的犯罪事實,且上述證據之間在細節(jié)上能相互印證,故認定被告人楊某非法持有毒品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楊某的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48條,應當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通過對巡邏民警、押解民警、清查警車民警直至辦案民警的詢問,我們當庭查明了涉案毒品從被巡邏民警查獲直至扣押的全過程,通過相互印證的言辭證據還原了本案搜查、扣押毒品的過程,充分證實了涉案毒品搜查、扣押經過的合法性及連貫性。同時,也有力駁斥了楊某的不實辯解,證明了事實真相。
法庭最終充分采信了檢方指控和偵查人員的證言,當庭判處被告人楊忠達有期徒刑一年零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
本案系新刑訴法實施后,上海市長寧區(qū)檢察院首例申請偵查人員出庭作證的案件。應該說,本案的辦理還是比較成功的,這個成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本案比較好地踐行了直接言詞原則。2013年實施的新刑訴法對我國刑事審判方式進行了改革,要求案件審理要體現直接言詞原則,其中的主要內容就是確定了證人強制出庭和出庭保障體系。本案在審理過程中,要求偵查人員就其在執(zhí)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出說明,實際上就是以證人的身份出庭作證,所體現的就是新刑訴法所凸顯的直接言詞原則。
二是本案體現了庭審實質化的價值追求。庭審實質化是指使庭審成為定罪量刑的主要和決定性階段,法官對案件的裁判結論要直接來自于法庭的審判活動,而不能來自于庭下。
三是本案體現了對被告人罪輕或無罪辯解的高度重視。本案在審理過程中,雖然種種證據已足以認定警車上的九包冰毒為楊某所有,但公訴機關并沒有因此忽視被告人的辯解,而是經過仔細分析,針對被告人辯解的內容,依據新刑訴法的相關規(guī)定,主動向法院申請偵查人員出庭作證,最終使得被告人對犯罪指控和法庭判決心服口服。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