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專欄
且聽青藤訴青史(下)
高遠,旅法音樂家、藝術評論家、作家、教授。留學于法國國立音樂學院,獲法國政府獎學金、法國亞洲中心獎學金,享有法國國際藝術城專家工作室。
發(fā)了狂病的徐文長,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扎進自己的耳朵幾寸深,接著又用錐子把腎囊擊碎。第二年,他又“擊殺繼妻,論死系獄”,也就是殺了自己的老婆,被下了大獄。張元忭(明末著名散文家張岱的曾祖父)與當時任禮部侍郎的諸大綬等人,憐惜他的才華,四方活動,因這些人身居高職,又都是狀元及第,具有相當高的勢力和聲望。在他們的解救下,徐文長最終獲釋,那時徐文長已經(jīng)53歲。
徐文長出獄后,生活沒有著落,便以賣字畫為生。因為他才名遠播,所以門生眾多,生活稍好時他便登山臨水,暢游江南,游歷江浙一帶的名山大川。據(jù)史記載,徐文長也曾到過北方兩次,一次是應宣化巡撫吳兌之邀,做其幕僚,不到一年,就以“身體欠佳”為由回到紹興。在漠北及中原短短的一年時間,徐文長留下了一生中為數(shù)不多的描寫北國風光和反映民俗及軍旅生涯的珍貴詩文。
徐文長第二次北返,是受張元忭的邀請進京,張元忭身居要職,性格死板嚴肅。徐文長放浪無羈,行事任性,因兩人性格大相徑庭,不久關系搞僵。徐文長情緒郁憤,回家后狂病復發(fā),以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故鄉(xiāng)紹興。
晚年的徐文長,愈加厭煩與富貴者和禮法之士交往,據(jù)說要有他不想見的人來訪,他便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徐文長因多年的抑郁勞累,身患多種痼疾,畫也不能常作。有記載說鄉(xiāng)鄰們喜歡他的畫作,給他食物,他便鋪紙?zhí)峁P,揮毫潑墨。還有一班門生和晚輩,常攜蟹而至(因徐文長愛吃蟹),或蒙或搶,得到的常常是他的佳作。觀此世景,卻也只有“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的無奈慨嘆了。
徐文長晚年蜷居在青藤書屋,這間書屋今天看來仍潮濕陰冷。青藤書屋名作書屋,經(jīng)歷400年風霜,如今早已片紙無存?,F(xiàn)在墻上掛著的幾張字畫,仔細看過,也都是后人的贗品。我們現(xiàn)今在《徐文長文集》中會看到《賣貂》《賣磬》《賣畫》《賣書》等的記載,徐文長的晚年無疑是靠賣書賣衣吃飯度日。站在屋中,環(huán)顧四周,不思量,自難忘,青藤書屋隱隱讓人感覺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的悲愁和凄涼。
徐文長是百年難遇的一位天才人物,他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影響深遠。徐文長的詩歌被袁宏道稱為明代第一,放浪麯蘗、平疇萬千的文采,改變了晚明的陳舊詩風。徐文長的書法,尤是行草,縱逸恣肆,氣韻恢宏,堪稱一絕。戲劇家湯顯祖對他的雜劇《四聲猿》極為推崇,評價說:“安得生致徐文長,自拔其舌。”徐文長開創(chuàng)了中國水墨畫大寫意畫風,可謂前無古人,澤被后人。八大山人、石濤都深受他的影響。鄭板橋自刻印稱為“青藤門下走狗”,他的影響直至近代繪畫大家的吳昌碩、齊白石……
徐文長的一生可謂極盡苦難。這樣一位凡間少有的曠世奇才,竟先后自殺9次未遂。他用斧子擊頭、血流滿面,頭骨都折了。這樣的“數(shù)奇不死”,誰能經(jīng)得住折騰?徐文長最后還是死了。徐文長的悲劇人生,我想不僅僅是他個人的遭遇,他的歷程是一個文化長河的縮影。徐文長看似自戕,實殺人者為腐古之無形的刀!
青藤書屋,歷盡四百余年的風雨滄桑,現(xiàn)在還依然矗立。從青藤看青史,可遙望前人幾多身姿,他們雖然背影潦綽,卻風骨長存。一段青藤連接著一段歷史,青藤書屋留給了后人無盡的悲涼、不盡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