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睿
摘 要:隨著2008年秋季第一批“90后”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標志著“90后”已經(jīng)開始逐漸取代“80后”大學生成為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0后”大學生作為實現(xiàn)“中國夢”踐行主體,肩負著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因此,如何加強“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成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挑戰(zhàn)。
關鍵詞:“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277-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边@是對“中國夢”時代命題的深刻解讀,既充滿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又洋溢著豪邁的“中國自信”,為團結凝聚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指明了前進方向。而“90后”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自然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要力量。在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下,“90后”大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為主,在父母長輩的關愛之下成長他們從小便享受到豐富的物質生活,但“90后”大學生成長于中國市場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時期,社會轉型加劇、改革加深、經(jīng)濟文化呈現(xiàn)多元化,多種文化思潮的沖擊著他們的思想觀念,使得“90后”大學生普遍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因此,如何加強“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成為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點。
一、“9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
“90后”大學生是指出生于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之間并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公民?!?0后”大學生由于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教育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因此,與“80后”大學生相比“90后”大學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一)個性張揚但自我認知存在偏差
“90后”大學生普遍具有鮮明的個性,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不希望自己被別人所代表;他們樂于表現(xiàn)自己,對于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并且多才多藝。但是由于,過分強調個性化,堅持自己的看法,過多地關注自己的感受,較少地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建議,容易出現(xiàn)自我認識偏差,不能對自己進行清楚客觀的評價,容易出現(xiàn)高估或者是低估自我的現(xiàn)象。有的大學生由于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往往容易產(chǎn)生盲目樂觀、驕傲自滿的情緒,在看待問題時容易偏激和固執(zhí),在設置行動目標時也不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為,從而導致性的結果達不到預期,從而引起情感損傷。失敗過后又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失敗并從中吸取教訓,在下一次行動時又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嚴重時會導致自我擴張的變態(tài)心理。還有一部分大學生過于低估自己,這會導致自卑心理和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從而影響自己對未來生活的規(guī)劃,進而引起情感挫敗和內心沖突。由此可見,過于強調“自我”會導致自我認知的偏差,由于對自己的定位的不準確而引起的情感挫折和內心沖突,對于“90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二)擁護黨的領導但政治立場不堅定
“90后”大學生在社會責任感上還是多以積極健康向上為主,他們熱愛祖國,有國家榮譽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支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對于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他們積極參加志愿活動,樂于奉獻,有責任感和使命感?!?0后”大學生雖然崇尚個性自由但并不是極端的自我,他們追求創(chuàng)新但對于傳統(tǒng)觀念并沒有完全否定,他們已經(jīng)清楚而明確地意識到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發(fā)展是密切相關的。但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陪伴“90后”大學生成長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它在帶給“90后”大學生各種新鮮資訊拉近大學生與世界的距離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如一些網(wǎng)站為了增加點擊率蓄意報道一些負面虛假信息,過度宣揚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優(yōu)勢,再加上中國目前正處于巨大的經(jīng)濟轉型期,物價高、房價高、就業(yè)難、社保體制不完善等,使得很多“90后”大學生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富裕生活充滿向往,容易對現(xiàn)有的社會主義體制和未來的共產(chǎn)主義產(chǎn)生懷疑和不信任,這也表明了“90后”大學生在政治信仰上缺乏堅定性。
(三)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抗挫折能力差
大部分“90后”大學生由于從小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父母為了使他們能夠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從小就對他們進行多方面的培養(yǎng),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從小便學習各種才藝,接觸各種新鮮事物開拓眼界。因此,“90后”大學生普遍多才多藝并且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并且敢于嘗試。但是由于在父母的庇護下一直以來“90后”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較少受到挫折,因此,當“90后”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由于脫離了原有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沒有了父母的幫助,當他們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表現(xiàn)為不知所措、茫然無助,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不自信的情緒,普遍抗挫折能力較差。
(四)人際交往廣泛但趨向于虛擬化
由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全面普及,大部分“90后”大學生都是在網(wǎng)絡的伴隨下成長起來的,互聯(lián)網(wǎng)為“90后”大學生拓寬視野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可以使得他們做到“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及時掌握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時政要聞、了解各類新鮮資訊。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也使得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變得更為便利,QQ、MSN、人人網(wǎng)、微博等為“90后”大學生之間相互認識、了解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但是,也由于這些便利的溝通工具使得“90后”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了過于依賴虛擬網(wǎng)絡的現(xiàn)象,對于在實際生活中進行的人際交往存在障礙。并且,由于“90后”大學生思想發(fā)展仍處于不成熟階段,在面對網(wǎng)絡上的一些虛假信息和不真實的傳言,不具有分辨能力,而這些信息往往會對“90后”大學生思想觀念產(chǎn)生一定的誤導,影響“90后”大學生對于事物正確的認知。
二、“90后”大學生思想特點的成因
由于中國正處于巨大的社會轉型期,伴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體制的深化改革,多元化的經(jīng)濟、文化對我們帶來多方面的影響?!?0后”大學生正處在多元化的經(jīng)濟、文化的影響下。一方面,他們從小的物質生活十分豐富,使得他們大部分沒有感受過老一輩人在生活方面的艱辛,抗挫折能力差;另一方面,由于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使得普遍的“90后”都是獨生子女,作為家里唯一的孩子必然受到全家人較多的關愛和較高的期望,這使得他們中大多數(shù)比較自我;再一方面,由于科技的進步和網(wǎng)絡的普及,大部分“90后”大學生都感受到高科技帶來的便利,但是,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一些負面不良信息,也對“90后”大學生思想觀念產(chǎn)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使得他們在政治立場上出現(xiàn)動搖。endprint
三、“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在對“90后”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要注意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面對當前巨大的就業(yè)和生活壓力,很多“90后”大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都表現(xiàn)出焦慮不安。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將心理輔導引入課堂,隨時注意受教育者的情緒狀態(tài),及時了解受教育者的內心想法,及時幫助他們疏導不良情緒;加強與受教育者的溝通,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使得他們在制定目標時能夠按照自己的實際能力,避免高估或低估自己帶來的失敗所引起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擺脫不良情緒;使得他們能夠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擁有健康的心理意識,勇敢面對挑戰(zhàn)。
(二)開展多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思想政治理論的課堂教學,面對當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的侵蝕,思想政治教育部門應該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空間等備受“90后”大學生關注的信息發(fā)布與溝通平臺,加強與“90后”大學生的互動,及時發(fā)布最新的時政新聞,對于一些虛假信息應當及時驗證,并且將事情真相及時發(fā)布在平臺上,避免因為虛假信息導致的不良影響。此外,還應該組織“90后”大學生進行“三下鄉(xiāng)”、自愿者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90后”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全校范圍內積極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營造良好教育氛圍,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幫助“90后”大學生堅定其政治信仰。
(三)全社會形成教育合力
“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還需要家庭和國家的共同努力。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fā)展?!?0后”大學的父母在為孩子提供優(yōu)越的物質環(huán)境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孩子的心靈關愛,培養(yǎng)他們面對、解決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由于,當前社會上對于“90后”大學生普遍以批判為主,認為他們功利心強、過于冷漠無法肩負起祖國的未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不可否認當前“90后”大學生中確實存在一些自私自利的現(xiàn)在,但是這并不能代表全部。面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90后”大學生也深受影響,因此,國家應該加強法制法規(guī)的建設,糾正社會不良風氣,為“90后”大學生營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只有社會與家庭、學校一起給予“90后”大學生更多的精神關愛,為“90后”大學生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形成全社會的教育合力,才能促進“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開展。
參考文獻:
[1] 葉暉.“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0,(15).
[2] 亢瑩.改進教育主渠道,增強“90 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思政探討,2011,(1).
[3] 周彩云.淺析“90后”大學生思想特點及教育方法[J].學理論,2009,(18).
[責任編輯 魏 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