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吾文在8月20日《中國婦女報》撰文說,北大登山隊攀登希夏邦馬峰時五名隊員失蹤的消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條消息:五名隊員中有一名來自農村,他的家庭為了供他上學已經欠下了10萬元,為了支持他的這次登山行動,父親又欠下2000多元外債。對于這個家庭來說,這個孩子就是他們的未來和希望,但這個希望隨著這個生命瞬間消失而消失了,留下的只有一生的痛苦和債務。
通過社會的認可獲得對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這原本無可厚非。但在一個浮躁的時代里,過多的一夜成名被認同為最捷徑的成功方式,現(xiàn)實的浮躁在某種程度上也縱容了大學生的冒險心理。對于還沒有來得及面對生離死別的年輕人來說,還很難真正理解生命的責任,但一個生命的產生和消失,對于一個家庭的意義十分深遠,所以說沒有人可以隨意將生命置于無謂的犧牲。
生命是珍貴的,我們無權隨意揮霍自己的生命。據悉,登山前各種數據證明希夏邦馬此時根本不適合攀登,他們自身的條件也根本不具備攀登希夏邦馬峰的可能,而他們卻一味地攀登了。在這里,我并非只想指責已經離開我們的五位同胞,而是想說,當我們做出有可能獻出生命的冒險時,我們要仔細考慮其后果,因為,生命并非只屬于某個個體,它和周圍的一切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