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來到綠浪翻滾的田野上,有時能看到一個個由松散的泥土堆積而成的土堆。這是誰干的活呢?原來,這是綽號為“活的挖掘機”——鼴鼠們干的好事。
鼴鼠外形像鼠,但不是鼠,是食蟲目動物。它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地下,是挖土能手。它用兩只前爪一面挖土,一面將泥土撥到身體下面,然后用后腿不停地向后踢去。接著,它轉(zhuǎn)過身來,用頭向外推土,一直推到洞外。鼴鼠的拿手好戲是打洞,在建造永久性地道時,雄鼴鼠的掘進速度是每分鐘30厘米,也就是每小時掘進18米。假如鼴鼠長得有人那么大,那它每小時可掘進13千米了。即使是操作機械的礦工,也望塵莫及。
鼴鼠建造的“地下宮殿”既奇特復(fù)雜,又別致完善。有許多洞口和地道通向巢穴,兩旁和巢底有貯物室、育嬰室和臥室,育嬰室和臥室里鋪上了樹葉、枯草和苔蘚,顯得柔軟和舒適。臥室一般都離地面幾十厘米深,它的一側(cè)是進氣道,另一側(cè)是排氣道。排氣道的出口往往在河邊。進氣道不是筆直的,而是轉(zhuǎn)個彎兒后再往上,這樣可以避免“穿堂風(fēng)”。臥室還有一條通道,先是下斜的坑道,然后曲折地通向地面的另一個出口,這是鼴鼠在緊急關(guān)頭用來逃生的。在潮濕的地區(qū),這條通道還有一個作用:作為排水的溝渠。每一座“地下宮殿”,都有一條外出的主干道,有70米長,兩邊是一些小巷道,可以通往四面八方,便于鼴鼠外出獵食它喜愛的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