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河北某市四所大型超市銷售的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和海菜類共計20個具有代表性的海產(chǎn)干制品中有害化學殘留物及農(nóng)獸藥污染狀況進行分析檢測。結果表明:其中有害元素殘留量Cr最低,As次之,Cu最高;農(nóng)獸藥殘留未檢出。
關鍵詞 海產(chǎn)品;化學污染物;檢測
中圖分類號:R1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日益加重,食品污染問題也日漸突出,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問題逐漸出現(xiàn),其中海產(chǎn)品污染問題已成為目前社會關注的主要焦點之一,有毒有害化學污染物殘留是主要危害?;诖耍瑢δ呈兴拇笮统袖N售的海產(chǎn)干制品即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和海菜類共計20個具有代表性樣品中化學性污染物殘留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為今后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及加強食品監(jiān)管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試劑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UPLC)(美國Waters),AUY220型電子天平,WFX-L3型原子吸收儀,超聲波,去離子水,高氯酸(AR),硝酸(AR),Cr、Pb、Cd、As及Cu等元素標準液。鏈霉素、氯霉素、慶大霉素、硝基呋喃和磺胺等五種農(nóng)獸藥物質的標準樣品,分析用乙醇,三蒸水。
1.2 樣品
分別在某市華新滿倉水產(chǎn)、朝陽購物中心、聚隆倉購物廣場、大眾水產(chǎn)4個超市場購買了魚類、甲殼類、軟體類和海菜類共計20個海產(chǎn)干制品。
1.3 方法
①參照國標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準確稱取制備的海產(chǎn)干樣0.8g,平行3次。其工作條件為:波長依據(jù)不同元素確定,乙炔流量1.6L/miN,狹縫2nm,燈電流6mA,空氣流量6L/miN。
②取干10g樣品,研磨后加10mL水和20mL丙酮,超聲萃取10miN,于3000r/miN離心5miN,上清液轉移至有無水Na2SO4的漏斗過濾,收集濾液萃取1次。經(jīng)裝有20~30g無水Na2SO4的玻璃漏斗脫水,揮干,用丙酮定容至5mL。儀器在上述條件下運行穩(wěn)定后,吸取1?L標準混合液注入色譜儀中。
2 結果與分析
不同海產(chǎn)干制品化學污染物檢測結果,見表1。
表1,海干產(chǎn)品中有害元素殘留量:Cr最低、As次之、Cu最高;農(nóng)獸藥的殘留量均很低,可視為未造成污染。表明不同種類海產(chǎn)品對農(nóng)獸藥的同化能力及累積作用差異較大。
3 結論
采用原子吸收法、HPLC法對該市城區(qū)4個超市隨機獲取20種海干制品進行檢測。造成水產(chǎn)品有害元素殘留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少數(shù)飼料中添加藥物,或因加工飼料用原料控制措施不到位導致飼料中含有化學物質或其他污染物。二是環(huán)境因素,如有機Cl、P、Hg、F、Pb、As、Cu等,直接污染飼料、水源及動物生活環(huán)境,通過食物鏈進入動物體內,并在動物體內大量積蓄。研究顯示,市場中海產(chǎn)干制品以有害元素殘留的污染情況不是很突出,但也較為明顯,應引起有關部門注意。
(責任編輯:劉昀)
收稿日期:2014-01-05
作者簡介:閆文琴(1963-),女,河北張家口人,本科,工程師,從事食品檢測與檢驗。